学科评估背景下解读“伟大的大学”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9-18  浏览次数: 939

正值中国的大学普遍在思考如何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获得好排位,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计划中争取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时,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北大暑期战略研讨会上出人意料地提出建设“伟大的大学”之设想,并将此作为百年名校未来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赞同者有之,认为,伟大即是大学的文化品质,精神和理想气质。然而,嘲讽者亦有之,认为,有了伟大是不是还要光荣?

  笔者非常赞同“伟大的大学”这一提法,其作为发展目标提出,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标新立异的时髦概念,这恰是未来中国研究型大学“美好的愿景”和“世界形象”。

  从历史上看,关于“大学是什么”的定义似乎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有关大学组织的性质、特点和职能也早已被认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解释前面的定语——“伟大的”含义。“伟大”在字典中解为:其一,崇高或壮美;其二,非同寻常。

  何为崇高?崇高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进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产生如古罗马人郎吉诺斯在《论崇高》中所说的“伟大的心灵回声”,如康德在《判断力的批判》中所说:“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里。”

  以此推论,“伟大”=崇高+非同寻常。“伟大的大学”=“崇高的大学”+“非同寻常的大学”。如果这个等式成立,我们必然得出如下结论:

  “伟大的大学”非简单的优秀。去年,我国政府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计划”),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加速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尽管“双一流计划”尚未全面实施和开展,但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引导性已凸显。部分高校为能够在新一轮的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中占据有利位次,开始通过强化优势学科和建制,裁撤若干学科和建制,重新进行学科调整和布局。按理说,学校能够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和国家政策变化,说明高校能够审时度势,锐意变革。但毫不隐讳地说,高校只为学科评估而评估,为“创双一流”而武断裁撤学科建制的做法,多少会给外界留下“功利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嫌隙与印象。只关注新一轮学科排名,只在意获取更多的资源,或许这样的大学能从无名变得知名,从一般变得优秀,但仅此而已,这样的大学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大学”或“崇高的大学”。林建华或许正因为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在其他大学紧锣密鼓筹备争创“双一流”之际,提出将北大建设成“伟大的大学”的概念。

  “伟大的大学”追求崇高和非寻常。什么样的大学才可成为“伟大的大学”?“伟大的大学”之所以伟大,主要具备如下优秀的精神品质和特征——

  首先,灵魂不朽,弘扬崇高的大学精神。这里的灵魂指“大学之魂”即“大学精神”。纵观大学发展史,任何时期,任何称得上“伟大的大学”都始终高举理想和理性主义的大旗,履行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社会职责和光荣使命。它们绝不是仅仅功利性和工具性地追求单一职能,重科研而轻教育的机构。例如,前哈佛本科学院院长哈里·刘易斯在《没有灵魂的优秀:一所伟大的大学如何忘记教育》一书中就提醒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应重视本科教育,为世界培养优秀领军人物,不忘初心,超越卓越,不要丢掉哈佛精神和文化气质。

  其次,品质高洁,维护高尚制度德性。大学是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学术部落,它不同于政府、企业、军队等社会组织。一所“伟大的大学”应该敢与一些社会之“腐朽”和“邪恶”展开对峙;并自觉地摆脱“学术资本主义”的困扰和诱惑。“伟大的大学”的基本特质在于超强的文化自觉、坚定的守正品格、开放的独立思想、高尚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制度德性。

  再其次,引领时代,肩负社会责任。20世纪30年代,前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就曾叩问:大学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座灯塔?是依附社会,还是批判现实?他的答案为“后者”。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伟大的大学”开始肩负更多与更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成为引领社会,超越卓越,追求崇高与远大的革新先行者和助推器。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