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事业规划  校“十一五”规划

徐州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七年四月十三日印发

  “十一五”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江苏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编制高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特制定徐州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校紧紧抓住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科学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十五”计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完成,部分指标超额完成,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学校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办学规模迈上新台阶。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由12378人增至20761人,硕士研究生由159人增至946人,成人教育在籍生由5848人增至10036人,社区学院主考特色助学专业在籍生达1200余人。

  ——办学条件有了新改善。全校占地面积由1485亩增至2438亩;校舍建筑面积由45.06万平方米增至82.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由2.6亿元增至9.93亿元,其中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由0.4253亿元增至1.38亿元;纸质图书资料由144.8万册增至 190.2万册; 建成了覆盖全面的高速校园网和部分管理信息系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平台;校园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办学重心向泉山校区的转移,学校主体办学格局基本形成,校园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办学结构有了新变化。加快新专业建设,本科专业由33个增加到56个,覆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农学等九大学科门类,专业结构更趋合理;较早地建立了民办二级(独立)学院——科文学院,并已形成了超过5000人的办学规模,推进了办学体制多元化,提升了办学效益;硕士学位点数量由19 个增加到53个,学科覆盖面扩大到九大门类,2003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成立社区学院,开辟了新的办学形式和发展空间;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国际合作项目由专科层次提高到本科层次,留学生教育稳步发展。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本科生教育为主体,民办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留学生教育并举的办学形式多元化格局。 

  ——教学质量有了新提高。新建校级重点课程 222 门,省级优秀课程由20门增至34门,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建设首批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10个并顺利通过验收,建成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获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获得省级以上教改项目45项、优秀教学成果奖 6 项、省级精品教材3部、立项建设精品教材 3 部,荣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全面实施本科生学分制和辅修制度。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督导和教学档案建设,规范教学管理环节,培育教育教学工作特色。2004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取得新成绩。“十五”期间,获得了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4个省重点学科(含重点建设学科)和2个省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一般课题等37项,省部级重点课题、一般课题319项,重大横向科研课题53项,科研经费总量4216.5万元;出版著作343部,发表论文600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7 项;我校连续四年SCIE收录论文数位列全国高校百强和高师院校前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十五”期间先后主办或承办了近20个全国或国际性学术活动。学校同 10个国家的20多所高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联系或合作关系, 152 人次出国留学或参加学术会议及进行科研合作, 52 位外国专家先后来校任教或从事合作研究。  

  ——师资水平走上新高度。师资数量由889人增至目前的1281人;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双聘院士2人,特聘教授6人,教授由55人增至185人(其中受聘外校兼职博士生导师18名),副教授由267人增至349人,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达42%;博士由51人增至182人,硕士由180人增至61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62%,比“九五”末增加36个百分点。“十五”以来,省政府“333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由23人次增至41人次,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由19人次增至47人次,3个学科梯队成为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 

  ——学生教育与管理取得新成效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学生辅导员工作细则》;加强毕业生就业、贫困生资助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稳定在 95%以上,2004年荣获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狠抓学风建设,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出版著作121篇(部),获得国家专利6项,参加全国或省级各类竞赛活动获450余项奖励,其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0余项,并涌现出一批国家和省级先进班集体;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十年受到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的联合表彰。 

  ——管理改革取得新进展。以转换用人机制、提高用人效益为目的,实行了岗位津贴、人事代理等在内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先后重组成立了9个专业院系,促进了新兴专业和交叉学科发展;改革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建立机关部门和院系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年轻干部走上中层以上管理岗位;坚持民主治校,推行校务公开,相继成立了数理、文史学部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教代会、校务委员会、民主党派和群团、学术组织等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校务公开工作受到省级表彰,校工会被表彰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加快后勤体制改革,贾汪校区后勤管理实行了“以条为主”的体制,2005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先进单位”和“文明宿舍先进单位”。 

  ——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建设和议事规则;召开校第十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领导集体,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改革发展新阶段的基本方略;立足于促进学校事业更快更好发展,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抓好校、院系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坚持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学校先后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 

  总之,“十五”期间我校的整体办学实力有了很大提升,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学校内涵发展特别是一些核心指标的提高仍然不够快,“十五”时期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目标未能实现;学科建设方面的旗帜性人才偏少,高层次高级别的教科研项目、成果、奖励和科研经费总量偏少;管理制度改革与机制创新不够,管理与监督不严,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对于困扰和制约学校发展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制定对策,在“十一五”期间努力解决。  

  二、  “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与主要指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江苏省“科教优先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充实内涵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师资建设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学校事业既快又好地发展,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江苏“两个率先”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2.发展定位与总体目标 
  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确保传统学科优势,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形成以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为主的、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立足苏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教育事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优势学科突出、有较高知名度的省属重点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3.工作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创新创优、强校富民的办学理念,坚持规模适度、质量一流、结构合理、效益优先的发展方针,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路径。  

  4.主要发展指标 
  ——办学规模:到“十一五”末,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8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达到2300-2500人,本科生达到25500人(含科文学院学生)。留学生累计在校规模达到500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规模稳定在9000人左右,社区学院特色自考主考助学专业学生达4000人左右。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巩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研究生综合素质有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就业率保持在 95% 以上。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获得50 项省级教研课题,获得 5-10项国家级教研课题;获得1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1-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专业与课程建设:本科招生专业保持在60个左右;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达到20个;建成 60 门校级精品课程,50门省级精品课程,争取再获得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到“十一五”末,建成 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形成比较完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个以上二级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6个以上,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80个。 
  ——科研与科技开发: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技术合作服务项目,其中省部级及以上课题达到400项;科研经费总量达到1亿元以上;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继续保持在全国高校百强之列;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6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      
  ——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数量按低于1∶18的师生比控制,总量为1500人左右;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0%以上;学缘结构进一步改善,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新进教师占较大比例,外聘兼职教师的比例有明显增长。加大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双聘院士4名,授聘云龙学者20名左右,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达到30名,评选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00名。 
  ——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友好学校达到 30 个以上,新增国际合作办学项目6个以上,其中研究生层次的国际合作项目不少于1个;来校留学生人数累计达到 500 人次以上;学生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到600 人次以上;每年在校外籍教师稳定在 20 人以上;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和管理人员出国考察学习人数有明显增长。 
  ——办学条件:教学基本设施和实验实践教学条件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的动态要求,再建成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图书资料及电子信息资源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校园网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拓展学校发展的数字化空间;逐步完成科文学院新校区建设,推进老校区置换工作,校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后勤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校园管理安全有序,人文化、生态化、节约型校园初步形成。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以优秀成绩通过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工作评估;培养涌现一批省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校园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标志性成果,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的校园精神,讨论确定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和办学特色的新校训,建设以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学术氛围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形成现代、文明、和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学校园。 

  三、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巩固教学评估成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要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着力改革培养模式。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院系和专业设置,加强专业改造,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对已有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结构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调整;尝试建立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适时调整招生专业,形成面向市场需求,以就业率为导向,鼓励竞争的招生机制。 
  把教学内容改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引导教师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增加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时代性,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明确政策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课占总课时的比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把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认真总结试行学分制的经验,进一步优化各专业课程的学分结构,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鼓励有条件的院系试行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教改措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同时促进教师教好课。 

  2.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更加科学完整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加快教学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完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认真总结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经验,完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与质量监控办法,建立各院系教学状态数据统计、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建立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体系与办法,完善教学事故预防、认定、追究机制,调整完善教学类奖励的设置,启动评选教学名师;加强对学生学业考核的研究和管理,完善考核内容与形式,增强考核内容的科学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勤奋学习、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勇于探索的精神,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好苏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认真做好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工作,完善助学体系,开拓助学途径,切实解除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大学生社团为依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研和对学生择业、就业的指导帮助,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巩固现有就业市场,多方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4.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培育高水平研究和实践成果 
  积极发挥我校师范专业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努力提高新办专业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水平,选择有较好研究基础和师资队伍的院系、教研室或跨院系组建课题组,科学规划,选准方向,明确目标,保证人力和经费投入,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申报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采取有效措施培育能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改成果。 

  5.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建立以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项目为基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体系,进一步巩固与“澳俄日美”等国外高校的已有联系与合作,积极发展与“欧韩港台”等国家或地区的交流联系,实现与境外高校在教学、科研、师资、学生等多方面的实质性交流合作。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加强留学生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留学生教育的教师队伍培养,以对外汉语专业为主要进口平台,采取短期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迅速扩大来校留学生规模;以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俄语、日语、商贸英语等专业为主要出口平台,以提高学历、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迅速提高我校学生的出国留学规模。加强外语教学与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师生的外语水平与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积极创造全方位、开放式办学的条件和环境。 

  (二)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 

  1.师范生培养继续保持较高比例,着力提高师资培养的学历层次 
  “十一五”期间,全日制本科在校生中,师范生比例保持在30%左右,即在16500名全日制本科生中,师范生不低于5000人。同时,积极争取师范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进一步扩大教育硕士的招生方向和招生数量,积极承担“农村教育硕士”培养任务,努力提升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层次。 

  2.成立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研究队伍 
  为了更好地服务苏北基础教育,研究苏北基础教育,引领苏北基础教育,将尽快成立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建立一支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研究队伍,组织开展高层次课题申报及开放性课题立项,为各学科教学论教师提供研究与合作的平台,积极参与苏北基础教育改革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使我校成为苏北基础教育的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 

  3.把基础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结合起来,作为校级重点学科加强建设。 
  要努力强化我校的教育科学研究,从管理体制、机构设置、队伍组织、经费保障等方面拿出切实措施予以加强。要把基础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硕士培养、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的建设紧密结合,设立校级重点学科,进一步整合力量,提高水平,扩大影响。 

  4.积极探索教师教育改革,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农村教育、面向现代教育,努力培养创新型教师。从课程结构上,进一步强化教师专业教育;从课程设置上强化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从整体方案上强化实践教学和教育技能,增开“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方法”等系列课程。探索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新模式和各学科教学论教师每两年一学期到中学顶岗教学的做法。采取多种形式与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实现对接,提高师范生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 

  5.加强职后培训,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体系 
  把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培训纳入教师教育的整体培养系统,引领教师遵循“新手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提高他们知识更新、经验总结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6.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对接互动 
  改革我校“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构成方式,在以往吸收苏北五市教育局长参加的基础上,增聘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的领导加盟,打造苏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改革的高层论坛,努力为振兴苏北教育,推进苏北教育现代化多做贡献。 

  (三)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积极争取学位授权学科点,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科学规划,明确重点,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以增加省重点学科为主要目标,以巩固提高现有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加快扶持培养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为基本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制定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积极构建五级重点学科体系,保证人力和经费投入,建设若干个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富有特色的学科研究基地,不断增强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 

  2.科学组织,强化落实,实现学位点建设新突破 
  坚持重在基础建设,强化核心指标,突出特色,解决难点的方针,制订并实施新一轮学科学位点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申请新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相关主要学科、专业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关键指标到部门和院系;明确新一轮学位点建设任务,不断凝炼方向,强化梯队力量,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对学位点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和绩效管理,量化学位点内涵建设指标,严格评估考核,严格奖惩激励;完善学位点建设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益,确保学位点建设取得新突破。 

  3.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适应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进研究生管理体制和培养体系,加强管理力量,建立高效的管理网络,使管理工作制度化、信息化。着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规范和加强兼职导师聘任工作,推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合作;加强研究生教学基本条件、优质课程和教材建设,推进培养方案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在教学中引入最新研究成果,激励和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启动研究生科研课题立项,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逐步构建开放式的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教育体系,使研究生教育全面健康发展。 

  (四)大力加强科研工作,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1.整合力量,加强合作,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和奖励的大幅度增加 
  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我校综合性、多学科的潜在优势,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解决科研力量分散和应用性科研项目偏少的问题,努力提高承担高层次和综合性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鼓励学科交叉、渗透和联合,鼓励集体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积极扶持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拓展研究空间,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以高层次重大课题带动学科和学术团队的发展;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研究,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断完善科研评价机制,修订《徐州师范大学科研奖励办法》,对重大科研成果予以重奖。 

  2.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争取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 
  认真领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等重要”的精神,进一步发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厚实、学科门类较全、学术力量较强的传统优势,把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江苏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积极争取较多高层次研究课题,注重培育研究特色,推出更多高水平理论和应用成果。要加强刊物阵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语言科学》等刊物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争取成为国家核心期刊。 

  3.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 
  研究课题要追踪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使研究成果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完善有关倾斜性政策,积极鼓励从事应用性研究的科研人员,放心放手地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横向合作,提高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地方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为企业技术攻关排忧解难,以服务求支持,以科研促教学,以成果带发展,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大力支持应用型专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为厂矿企业开展有偿技术服务,探索建立实践实习基地,增加科研经费收入,培养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4.重视科技开发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实验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中心)的孵化功能,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研究开发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积极寻求与有关企业联合,组建校企合作的中试基地,建立科技培训基地和科研转化基地;完善促进科技成果(专利)转化的政策,搭建科技成果的推介和转化平台,提高科技成果(专利)转化率。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校办企业改制的工作部署,积极转换校办企业运行机制,认真做好改制工作。 

  (五)以人才强校为根本,建立一支结构优、素质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以梯队建设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确立“积极培养骨干,重点引进名师,注重优化结构,激发队伍活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工作思路。实施3项人才建设工程:以优化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为目的的“博士化”和“硕士化”工程;以提高学术影响力和打造学术团队为目的的“学术名流工程”;以保证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学名师工程”。 

  1.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 
  更加注重培养、发现、用好现有人才,进一步完善分配政策,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完善服务支持体系,努力构建出人才、出成果的良好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加大对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的力度,重点资助有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支持他们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出国访学进修、承担科研开发任务等,积极选拔推荐他们申报进入省“333工程”或“青蓝工程”培养人选。重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既要热情关心又要从严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考核评价办法,恢复评选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制度。努力构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等结构合理的教学和学术梯队。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形成若干个以申报博士点为目标、以“云龙学者”为主要带头人的学术团队 
  根据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的需要,重点加大对旗帜性人才的引进力度,继续在有关学科双聘2—3名院士,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重视引进能带领学科快速发展的学术团队,形成若干个以“云龙学者”为主要带头人、以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为主要目标的学科梯队;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与国内外高水平同行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 

  3.大力加强与“名校”“名人”的合作,充分发掘、利用国内、海外各种人才资源 
  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联系,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联系,继续实行人才柔性引进政策,通过设立讲席教授、客座教授、兼职研究员等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待遇,聘请他们来我校短期讲学、指导学科建设、进行合作研究或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注重发挥外聘教师的作用,明确优惠政策,鼓励院系逐步提高外聘教师的比例。 

  4.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考核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协作精神,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业绩观和人才观,强化教师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意识。按照科学、有效、可行的原则,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并将“师德”和“实绩”作为考核的重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职务晋升、奖惩的依据。 

  (六)积极深化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坚持“依法治校”和“从严治校”,着力推进目标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法制建设、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在教学科研管理、师资建设、干部队伍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全面建立健全竞争机制、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以改革为动力,以规范为保证,以增效为目的,充分调动基层和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切实增强办学活力。 

  1.深化人事改革,逐步建立用人激励制度 
  认真落实江苏省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规范校内组织机构设置,重新定编、定岗,完善全员聘任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岗位目标责任制,完善年终全面考核制,探索实施重要工作分段、分期考核公示制,逐步建立起规范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逐步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实绩与职级相符、职级与待遇相符的分配激励制度。 

  2.坚持办学重心下移,规范和完善二级管理,增强院系办学活力 
  逐步落实我校《关于进一步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正确处理学校集中管理与调动院系办学积极性的关系,充分发挥院系办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的办学体制。学校以目标管理为主,通过分类规范、政策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估奖惩来规范院系的办学行为。院系以责、权、利相一致为原则,贯彻落实工作目标,自觉遵守有关法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认真执行财务制度,严格财经法规纪律,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 
  本着“加强管理,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财经制度,理顺校内财经管理关系。依照“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科学理财,防范财务风险。优化支出结构,突出强校富民,保证教学、科研、师资建设等经费的支出,保证教职工收入与事业发展同步增长和地方分配政策的及时兑现。严格财经纪律,认真落实会计委派制,健全审计制度,依法开展审计活动,实施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加强对各单位财务的监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分级负责制,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规范国有资产的收益分配。努力开辟资金来源,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和社会资助,确保经费收入总量有较大增长。 

  4.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益 
  继续坚持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方向,以市场推动和市场竞争机制为导向,以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有利于后勤事业发展为原则,进一步明晰学校和后勤服务集团之间甲乙方的职责及权益,加强后勤成本核算,进行服务效益评估。后勤工作要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加强制度建设,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主动开拓校外服务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序开放校内服务市场,积极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平等竞争,激活运行机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壮大后勤整体实力,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继续重视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改造和完善有关医疗、文体设施,加强居住环境管理,使广大教职工能够安居乐业。 

  (七)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 

  1.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完成科文学院新校区建设 
  加快科文学院新校区建设。要转变建设投资思路,以学校品牌、土地为引资基础,积极寻求投资合作伙伴,利用牛山南已购发展用地,完成科文学院新校区建设,以满足其规模适度发展的需求。 

  2.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 
  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试行)》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标准》的要求,加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力度,创新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我校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意识,加大开放实验室的经费投入,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形成与教师队伍相匹配的合理结构,充分调动和发挥实验人员的积极作用。 

  3.继续加强图书资料和校园网络建设 
  保证图书资料经费每年的正常投入,进一步丰富馆藏品种和资源,注意加强对新增专业、应用类专业图书的采购和对电子文献的采集,丰富网上馆藏资源,扩大图书网络化服务规模;重视图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优化专业与学历结构,提升业务与思想素质,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对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支撑作用;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拓展学校事业发展的数字化空间;重视网络安全,建立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预警处理机制,确保学校网络平稳健康运行。 

  4.构建人文校园、生态校园、节约校园,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根据校园建设规划和学校财力状况,着力美化校园,营造校内生态园林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标志性人文景观,营造浓厚的校内学习学术氛围,构建人文校园。进一步调整优化校园绿化布局,逐步建成四季常青、充满生机的生态校园。以50周年校庆为契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修改校训,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和办学特色。弘扬“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的校园精神,把建设节约型校园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来抓,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促进节约的约束、激励机制,充分整合校内资源,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努力降低办学成本。 

  (八)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1.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 
  巩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认真落实整改方案,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将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位,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以迎接和落实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学校各级党组织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坚持开展党员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在青年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当中的党员发展工作。以思想建设为重点,能力建设为核心,制度建设为保证,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团结协调能力、务实创新能力。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把培养、选拔优秀党政管理干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以处级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以“公推差选、目标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制度改革。在干部提拔选用上,坚持“注重工作实绩”、“注重群众公认”、“注重人岗相适”的原则,坚持“公开岗位、公平竞争、民主推荐、择优任用”的组织程序;在干部日常管理上,坚持公示制、试用制、聘任制,坚持有计划安排定期培训进修或挂职锻炼,坚持工作目标考核和实绩奖惩激励;在干部使用任期上,坚持院系业务干部任期制及专职党政管理干部定期交流制,推动机关部门与院系干部的交流,尤其注意加大权力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交流力度,努力建立一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学习型管理干部队伍。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载体、新途径、新方法。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倡导勤政廉政、务实高效、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树立为人师表、治学严谨、敬业奉献的教风,形成勤奋求实、勇于创新、崇尚科学的学风。积极推进“三育人”工作,建设校园电视台,充分利用报纸、网络、橱窗、广播电视等校内媒体资源,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牢固占领学校思想文化阵地。按照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要求,及时理顺关系,化解矛盾,改善服务,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关心教师的成名成家,关心干部的进步提高。改革学生管理体制,努力探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新途径,将学生公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的主阵地,培育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特色。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教职工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决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五不许”以及教育部党组“六不准”的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关于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具体办法》,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与管理,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意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注重预防和源头治理,进一步完善对有关部门在采购、招标、审核、决算、支出以及招生考试等重要环节、重要方面的制约与监督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廉制度和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5.加强民主管理建设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处理好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治校理教能力。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校领导班子、校机关部门与教职工之间的沟通联系机制和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和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坚持依法治校,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规条例办学办事。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挥教代会、群众团体、学术组织、民主党派、离退休老同志等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学校与院系两级校务公开,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保证师生员工更好地依法行使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通过加快改革发展、及时协调利益关系、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