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事业规划  校“十三五”规划

江苏师范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7年4月16日印发

 “十三五”时期是我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要求,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十二五”建设成就

 “十二五”以来,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先后完成了学校更名、博士点突破、六十周年校庆、省部共建等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大事,推动了事业快速发展,初步构建了高水平、有特色、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基本框架。

(一)党建工作体现新要求

认真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建把握方向、引领发展、凝聚力量、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作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凝练推广活动品牌,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与管理。

以实施“党性铸魂”工程为统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党校培训、主题教育、党日活动等相结合的党员教育体系,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健全竞争性选拔、交流聘任、考核评价、管理监督等干部工作机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工会、妇委会、共青团、学生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教代会制度,推进民主管理。认真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切实落实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重视加强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顺利通过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常态化合格单位考核。学校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授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二)改革发展凝聚新动力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目标,相继围绕“顶天立地”“一体两翼”“开放融合”“创新特色”“终端服务,精细管理”等年度发展主题,扎实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召开江苏师范大学第一次党代会,制定“2032规划”,拟定“三步走”总体战略部署,确立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任务,绘制高水平大学建设蓝图。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完成大学章程编制并正式发布实施。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全面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分7个专项领域实施重点改革项目,探索创新学校发展的新制度、新路径、新模式。发布实施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塑造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积极推进科文学院改革发展。探索推进学院合并调整,试点开展学部制、机关大部制改革;设立连云港校区。学校在国内知名排行榜排名从2011157位上升到2015145位,在全省高校和全国师范大学排名均位列第19

(三)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末,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741人(含连云港校区和南京校区),按同口径测算比“十一五”时期增加8%;研究生人数达到2,985人,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0%。自2013年起招收博士生,在校生类型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逐步优化,初步形成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品牌专业和重点专业(类)建设为重点,加强优势专业群规划与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352”人才分类分型培养,完成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成立敬文书院(卓越人才培养强化部),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大力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三方协同”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初见成效;以“1+10”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以及创业基础等课程,开展针对性强的就业服务,设立就创业先锋班,遴选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全省高校前列,用人单位满意度稳定在97%左右。

五年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9项。新增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精品教材1部,省精品教材13部。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获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4项,省级重点专业(类)11个;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6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省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1项。实现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特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突破;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2项、省级404项;2015年参加省第四届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数量和获奖总量均居全省第一。连续五年承担“国培计划”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称号,参与世界语言大会组织工作获教育部嘉奖。

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召开全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以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和高层次应用人才为中心,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积极推进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导师岗位管理,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五年间,获首届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奖一等奖;获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325项,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3篇;获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一等奖、优秀组织奖;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优秀率逐年提高,201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硕士研究生考博录取率逐年增长。连续四年举办研究生汉式毕业典礼,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十二五”期间,学校获评全省大中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先进单位以及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连续两次获得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入选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首批成员单位;获批组建研究生支教团,连续三年获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优秀项目单位,获得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女子足球队代表江苏省出战第九届大学生全运会获得冠军,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和全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综合类一等奖等多项高级别文体赛事奖项。

(四)师资队伍呈现新气象

按照“大师+团队”的建设思路,深入实施“师资队伍建设153工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331工程”;制定《教师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关于引进境外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暂行办法》,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规划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后备人选培养规划等,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学术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评选表彰校首届教学名师,着力引导教师潜心教学、教书育人。

 “十二五”末,共有专任教师1,380人,其中教授217人、副教授4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44.3%,比“十一五”末增长了一倍。选派458名教师赴境外研修,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达到38.8%;获批设立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省学科评议权。五年来,双聘院士量级人才10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量级人才50人;引进和培养优秀博士215人,引进境外创新团队2个;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双创计划”团队1个、“双创计划”人才6人,江苏特聘教授6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六大人才高峰”6人;新增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人才项目82人次、创新团队8个。

(五)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

注重凝练学科方向,着力优化基础学科,强化应用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培育建设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实施学科建设目标责任制,逐层签订学科建设岗位责任书。获得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4个、二期项目6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7个;化学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数学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取得较好成绩。

学位点建设成效显著,高标准通过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检查验收;“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项目”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点立项。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总数达到26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新增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总数达到8个;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权。

(六)科研水平达到新高度

构建“项目—平台—团队—成果”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推进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优势互补、学科交融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机制,推动高级别研究成果和奖项的产出。

五年间,获得国家基金项目356项,是“十一五”时期的4.6倍,其中国家社科重大7项、重点8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1项、优青1项;高水平科研成果数量不断增长,发表论文6,700余篇,被SCIE)、EICPCICSSCI等收录2,829篇,比“十一五”时期增加75%,并在Nature子刊、PNASJASABRAINJACS、《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出版著作148部,获得专利161项;获得部省级科研奖励46项,比“十一五”时期增长一倍以上。

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与国家部委共建研究平台3个,新增部省级研究平台6个、厅级研究平台6个;扎实推进“2011计划”,获批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通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语言科学》杂志再度入选CSSCI来源期刊并获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文科学报“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专栏获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二批名栏;理科学报获江苏科技期刊“金马奖”特色期刊奖。

(七)社会服务开创新局面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扩大服务领域。积极筹建产业研究院,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校企联盟等100余个;市校共建淮海发展研究基地、“一带一路”研究院,与苏州国家太湖旅游度假区建立合作关系,在无锡、苏州等地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基地;以教育学科为平台,服务引领苏北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多次中标并圆满完成“国培计划”任务,连续承担新疆籍毕业生岗前培训项目;“十二五”期间函授、自考、培训等办学收入达1.46亿元;选派优秀干部参加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和省科技镇长团挂职锻炼;发挥全省首批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的作用,服务于地方干部培养培训工作;建设附属实验学校,培养质量赢得社会赞誉。

大力发展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入园企业达180家,2015年获批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60万元;积极推动激光材料与技术、药食植物生物技术的产业转化;成立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校办产业对学校贡献年增长率突破10%。参与徐州市“舞动汉风”文化建设工程,承接《汉学大系》重大项目,承编《徐州简史》《徐州史纲》《徐州古方志丛书》。成立凤凰出版社江苏师大分社;承担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相关工作;自主创编的“中华五禽操”通过教育部验收,并承担省级培训任务。

(八)国际交流迈出新步伐

国际合作办学不断深化。成立中俄学院,积极推进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机构申报工作,获批全国首个中俄合作办学硕士项目;成立国际学院和国际研究院,推进项目办学,引入嵌入式国际课程,开设全英文课程,增加交换生数量,积极争取政府奖学金项目,促进国际合作办学向纵深发展。五年来,新增境外合作高校24所、合作办学高校6所;招收留学生1,496名,聘用外教135名;新建海外引智站3个。

深化国际文化交流,建设国际研究平台,在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国际性研究机构基础上,打造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国际化新型智库;举办中巴商务论坛等国际会议,积极推动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新增孔子学院1所,与美国迈阿密达德学院联合举办的孔子学院获全球优秀孔子学院称号;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获批汉语水平考试考点;举办孔子学院首届中国语言文化研修夏令营,组织中国文化巡演团参加美国迈阿密国际书展。

(九)条件保障跃上新台阶

深化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财务收支不断优化,年度收入从五年前的4.3亿元增长到8.6亿元。组织开展全校资产清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实行资产信息化管理。截至“十二五”末,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94亿元,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31项。教育发展基金会顺利通过5A级评估验收;建立校友分会23个。

加强校园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重新启用贾汪校区,完成云龙校区旧楼改造工程,大学科技园项目竣工验收,完成语言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文二期续建、化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教工餐厅改扩建,推进人才公寓、青年教师周转公寓建设。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管理,馆藏图书289万册,重点建立专业教学教材教参数字化资源平台,建成“师大文库”;文博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基本实现校园无线网全覆盖,校园“一卡通”投入使用,建成数字迎新系统、毕业生数字离校系统。加强后勤服务保障,开展“文明食堂”“文明宿舍”创建工作,获评“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物业管理先进单位”。开展校园综合治理,平安校园建设不断深化。

积极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推进落实发放物价补贴和过渡性津补贴、提高公积金缴存基数、兑现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等系列民生普惠政策,制定实施并基本完成“十二五”期间教职工收入“五年倍增”计划;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增加体检频次,建立心理档案;新建泉山校区幼儿园,实施教职工子女免费入托政策;1,279户教职工认购玉泉雅筑住房约17万平方米。构建经济困难学生立体化资助体系,连续四年获得江苏省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完成学生公寓制冷供暖建设工程,成立学生发展中心,启用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和“学子安心”总值班室,新设学生公寓区医疗点,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

五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被评为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先进单位、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民间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单位、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收费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优秀单位、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以及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我校事业发展,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二、“十二五”期间发展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校上下解放思想,志存高远,抢抓机遇,敢想敢干,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冲击“百强高校”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师大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师大道路,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

一是必须始终围绕办学愿景,保持战略定力。办学愿景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导向。必须坚持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一核心问题,明确目标定位,统筹治校方略。

二是必须牢牢把握办学使命,突出内涵建设。立德树人是办学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贡献度、文化传承创新影响力。

三是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推进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是学校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在深化改革中坚定推进转型发展,积极探索以改革促转型、以转型强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四是必须紧紧依靠师生员工,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员工是办学的根本力量。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紧紧依靠师生员工,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五是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党的建设是办学的根本保证。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着力强化纪委监督检查、服务保障的作用。

面向“十三五”,学校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从学校办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来看,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主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亟待增强;学科专业布局和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还不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四技服务”能力不足、效益不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三大品牌影响力尚未充分体现。

从内涵建设对高水平大学的支撑度来看,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偏低,学科高峰和高原还没有形成,学科协同发展能力和交叉学科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需要进一步强化,生源质量不高,教育教学改革有待深入推进;应用研究面向社会开放度不高,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科研评价体系尚需完善,标志性研究成果、奖项和平台亟待取得新的突破;国际化办学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广度和深度有待持续推进,合作交流机制有待优化。

从资源条件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保障度来看,学校尚未整体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位点层次不高、布局不够合理;高端领军人才、优秀拔尖人才比较缺乏,师资规模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学校跨越发展的需要;办学资源紧张,发展空间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支撑与保障能力不强,公共资源配置效益不高,数字校园建设和信息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从治理能力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适应度来看,办学愿景使命需要进一步明确;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内生动力不足,发展方式、评价机制还不能满足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内部治理体系还不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民主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办学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干部的创新力、执行力有待增强;人事制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社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尚未充分建立。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正视现实问题,理性思考,科学谋划,创新思路,落实举措,破除发展中的思维定势、制度障碍和资源瓶颈,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二部分 “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和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我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在国家和我省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指引下,科学谋划学校事业的改革发展。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创新已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人才竞争愈加激烈,世界各国竞相谋划如何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从国内形势看,“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更加注重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由此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省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将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明确作为“十三五”时期重要战略,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开放度、共享度,以及与区域发展的融合度不断加深,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互联网+教育”对传统高等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挑战,高等教育正在进入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新阶段。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聚焦国家战略,融入全省发展大局,通过理念更新、战略谋划,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抢抓机遇,集聚资源,创新发展,强化特色,全力推动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新跨越。

一、愿景与使命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愿景,弘扬教师教育特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在地方师范大学和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守培育与造就英才、传播与创造知识、弘扬与引领文化、服务与奉献社会的使命,立足苏北地区战略需求,面向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扎根淮海经济区,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的辐射力,体现海外影响力。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以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为主线,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题,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激发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结构,以绿色发展引领风尚,以开放发展拓展资源,以共享发展普惠师生,坚持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发展,保持战略定力,落实战略举措,走出一条“顶天立地、开放创新、特色发展、敢于争先”的师大道路,努力办好国家需要、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三、发展目标与指标

(一)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学校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地方师范大学前列,跻身江苏省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行列,以实现“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为战略支点,努力建成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二)主要指标

1. 师资队伍建设

 ——“十三五”末专任教师数增至1,800人左右。

 ——专任教师中教授300人、副教授600人,博士比例达到65%

 ——拥有1-2名全职的两院院士或外籍院士,双聘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外籍院士10人以上,双聘长江学者量级人才50人以上;新增博士400人以上。

 ——新增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5个,新增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3-5个,力争实现国家级创新团队的突破。

 ——200名以上教师入选省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其中15名以上入选“万人计划”、杰青(优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项目。

2. 人才培养

 ——全日制本科生规模稳定在20,000人左右。

 ——“十三五”末研究生达到3,9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3,800人、博士研究生100人)。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8项。

 ——“十三五”末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达到30%左右。

 ——持续优化研究生层次结构、学科结构和类型结构,文理科学术型研究生之比为1:1,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之比为1:2

 ——学位论文抽检优秀率超过全省高校平均水平。

 ——“十三五”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博士升学率达到10%左右。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5%以上,年终就业率达到95%以上。

3. 学科专业建设

 ——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建成省级品牌专业5-6个。

 ——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年度本科招生专业数量控制在60个左右。

 ——加快优势学科建设,培育建设1-2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一批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和国家急需的应用学科;新增省优势学科和省重点学科5-6个。

 ——以优良成绩通过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评估和验收,学校正式列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增列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30个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点达到15个左右。

 ——新增2-3个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5-6个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达到国内前20%,其中1-2个学科进入前10%

4. 科研与产业发展

 ——跻身国家“2011计划”,新增省“2011计划”1-2个。

 ——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智库)10-15个,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智库)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逐年增长,“十三五”末年度立项数达到150项。

 ——年均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理工科三大检索论文,文科SSCIA&HCICSSCI收录论文)800篇,其中在国际超一流期刊和一级学科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在TOP-SCI期刊发表论文100篇,文科特AA类期刊发表论文50篇。

 ——力争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0项以上,国家科技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度增长率达到30%,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学校面向企事业单位“四技服务”收入年增长率达到30%

 ——《语言科学》杂志提升国际影响力,《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进入CSSCI来源期刊。

 ——“十三五”末年度科研经费总额突破2亿元(其中横向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产业收入达1.5亿元。

 ——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引进5-6家上市公司。

5. 国际化发展

 ——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研修、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50%(其中具有一年及以上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0%)。

 ——新增海外博士学位教师100人。

 ——聘用外籍教师(研究人员)比例达到2.5%以上。

 ——留学生达到1,800人左右。

 ——具有半年以上境外学习(含实习)经历的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达到5%以上,具有半年以上境外学习(含实习)经历的研究生比例达到10%以上。

 ——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学生交换的学校达到30所。

 ——加强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省优势学科至少有1个专业实现研究生课程全英文授课。

 ——新增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成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建成10个海外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

 ——建设2个高水平海外引智站暨海外培训基地。

 ——新增1所孔子学院,创建海外第一所孟子学院。

6. 办学支撑条件建设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学校收入持续增长,“十三五”末达到15亿元以上。

 ——校园面积达到2,400亩,校舍面积110万平方米。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6.5亿元。

 ——图书馆藏书达到350万册。

第三部分 “十三五”发展战略与举措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以愿景使命为引领,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任务,实施人才集聚、质量提升、学科攀登、科技创新、服务增效、国际融合“六大战略”,聚焦重点任务,细化落实举措,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

一、实施人才集聚战略

坚持“人才强校”理念,按照“战略科学家+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建设思路,谋划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关键举措。围绕优化结构和提升质量核心任务,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改革完善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发展机制、评价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营造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爱才的良好生态,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以立德树人为准则,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塑造一支忠诚教育事业、倾心教学科研、以学术为志业的师资队伍;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严肃处理学术不端事件,建立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严谨创新、公平民主的学风,树立良好的学术声誉。

2. 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工作。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体现人才多样化和学科差异性,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相互补益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任务,严格遴选标准,采用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引入一批业务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

3.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以学科前沿为导向,以首席专家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在特色优势学科和重点培育方向构建适应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创新团队;建立引培并举、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建设机制,加快实施国家级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推进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扩容升级。

4. 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吸纳青年教师加入科研团队和创新团队,促进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迅速提升;搭建青年教师在职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平台,鼓励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进修,构建适宜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5. 优化学缘和学历结构。实现新教师来源多样化,提高境外教师聘用比例,加快引进国外知名大学毕业或师从国内外著名教授的优秀人才,激发师资队伍学术活力;完善教职工在职学历进修政策,全面提升专任教师和教学科研支撑人员学历层次。

(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1. 完善分类设岗及考核机制。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聘任与管理办法,建立教学为主岗、教学科研并重岗、科研为主岗等分类聘用管理模式;完善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考核的制度体系,制定突出优质、鼓励创新的评价指标,形成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发展性评估和团队评估相结合的考核体系与动态调整机制。

2. 推进聘任制度改革。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对校外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实施项目聘用、协议聘用等灵活方式;增强学院在人才聘任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改革,促进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级体系,拓宽职员晋升渠道。

3. 完善激励分配制度。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并存的薪酬体系;建立薪酬调节机制,使薪酬待遇向一流业绩、一流贡献和优秀人才、重点岗位、关键岗位倾斜。

1:人才集聚战略重大专项

  1. 英才计划

围绕“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人才项目等,建立健全相关激励制度,着力集聚一批学术英才。

  1. 特聘教授定向引进计划

制定实施《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引进办法》,围绕我校博士点建设,立足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发展,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优化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二、实施质量提升战略

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中心工作,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需求,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强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基础知识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育人机制。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开放式培养体系,健全学生教育管理机制,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具有师大特色、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格局。

(一)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1. 提高生源质量。适当控制专业规模,调整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发挥品牌特色专业的集聚效应;规范和完善自主招生体系,扩大本一批次和自主招生规模,建立多元录取机制;完善转专业办法,扩大转专业学生比例,加大相关政策宣传,最大程度吸引优质生源。

2.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落实人才分型分类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化、个性化成才路径;深化学分制改革,大力推进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切实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修业年限等的选择自主权;全面实施实践教学工作标准,探索实践育人新机制,构建校内教学实验室、自主创新实践基地、科研基地平台和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四位一体”的科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继续推进落实“1+2+5”三段渐进式实习模式和应用型专业“1+10”校企合作工程;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培育优秀教学成果。

3. 加强专业建设。坚持扶需、扶特的建设取向,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探索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集聚优质资源建设一批能够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行业优势和学科特色、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国际合作办学优势专业;按照宽口径、复合型专业建设思路,鼓励专业之间横向交融,推动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促进专业集群化发展。

4. 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支持和激励机制,加大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力度,打造并推广一批精品网络课程;构建全面支持教学管理、共享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基础平台,建设同步课堂,实现多校区、多教室同步教学;充分融合利用国内外、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和完善课程结构。

5. 完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探索适应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与管理模式,推进各学院实施卓越计划项目,形成完整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推进以强化综合人文素养,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为标志的卓越人才教育;以卓越教师项目为引领,争取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等项目立项建设。

6. 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立完善学校、学院、教师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注重强化学院管理职能;构建多方参与、内部监测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涵盖教育计划、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质量动态监测评价体系;开展常态化校内评估,强化对学生需求和教学效果的监测与反馈,合理利用自评和外部评价结果,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参考和保障。

(二)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1. 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适度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以提高生源质量、促进分类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选拔方式,建立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动态调节机制;完善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导师组考察等选拔制度,注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潜质;积极推动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

2. 建立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围绕人格塑造、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四位一体”目标体系,加强科教结合、产学结合,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以优化学科课程体系、深化科研训练、强化国际素养为着力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职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建设为着力点;鼓励和支持培养单位自主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更新完善不同类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硕士层次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互转机制。

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负责制,强化导师育人责任,改革导师队伍遴选与退出机制,建立导师激励机制与问责机制;实行导师资格与导师上岗相分离,将品行、师德和学术水平作为导师认定的主要依据;建立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破格进入导师队伍机制;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建设,严格遴选标准,明确指导责任。

4. 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改革质量评价机制,坚持成效导向,确立服务需求的教育质量观,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多元发展和长远发展;构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过程管理和节点控制为重点、以基层培养单位为责任主体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探索建立研究生学业预警与淘汰机制;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和学校考评,建立外部质量评价反馈问责机制。

5. 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增强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功能;建立研究生教育职能部门与基层培养单位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完善基层培养单位研究生学术事务管理和其他事务管理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基层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综合考核与评价制度。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打造教师教育品牌

1. 加强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以教育学省优势学科为平台,以服务与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为重点,加强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师教育实践研究;加强学科课程教学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重点推进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和实践基地,切实改善教师教育办学条件;注重发挥师范教育传统优势,进一步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着力培育打造教师教育的新亮点。

2. 全面提升师范生和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优化“三方协同”培养机制,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基础教育发展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范生养成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以省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建立培养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探索本科、教育硕士一贯制培养体系,培养更多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师资;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建立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联席会议制度,推进“U-S双主体”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3. 建立服务基础教育的长效机制。鼓励教师深入中小学,积极承担地方基础教育政策制定和发展咨询工作,培育一批基础教育服务与研究重点项目,力争实现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积极参与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建好淮海经济区乡村卓越教师教育联盟,促进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加强附属学校品牌建设,推进“十五年一贯制”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采取托管、挂牌、自营等多种形式兴办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发挥教师教育资源系统化优势,办好“国培”“省培”项目,将学校打造成为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的优质教育基地。

(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德育实践,把握大学生思想活动新规律,注重在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形象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2. 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相统一。适应本科大类招生、研究生分类分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着力构建“思想引导、行为指导、学风营造、心理疏导、生活服务、文化养成”一体化的学生工作模式,完善“专业与通识相结合、基础与个性相结合、指导与自主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线上线下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加强“三助一辅”统筹管理,切实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3. 做好创业创新工作。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趋势,建立健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整合本科生、研究生就业创业服务资源,加大专兼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队伍建设力度,利用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渠道,完善服务指导体系;以优势学科和科研成果为依托,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以创业基金、创业创新项目遴选孵化为保障,建立创业创新培育引导机制和市场支撑机制,争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实施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工程,建立多维度的就业状况评价和就业信息跟踪反馈机制,为提升就业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指导与参考。

4. 加强学工队伍建设。构筑“大学工”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职能;落实《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要求,加强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本科生和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编制;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力争在全国辅导员技能大赛、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

2:质量提升战略重大专项

  1.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以专业调整为抓手,进一步扩大本一批次和自主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以品牌专业建设为着力点,促进专业集群化发展;重点支持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以及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等的立项与建设,提高教学资源质量和水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优势学科和科研成果为依托,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推进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通过校内自评和校外他评,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着力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宽厚的学科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建好敬文书院,构建校院两级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使之成为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探索“精英教育”的“荣誉学院”和“办学特区”;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在SCISSCI等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申报国家重要奖项等。

5. 学分制改革推进计划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适时出台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学分制实施方案和相应的实施细则;加强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推动跨境、校际学分互认,构建多通道的学业路径;逐步放开本科生转专业,推行选课制度、导师制度和弹性学制,尊重本科生的志向兴趣和个性发展需要;健全教学保障机制,加大对教室、实验室和校园网等教学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力度。

三、实施学科攀登战略

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坚持“高峰引领、高原支撑、资源集中、结构优化”的建设方针,面向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重点围绕 “六大”(凝练大方向、组建大团队、构建大平台、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获得大奖项)做文章,实现学科布局从数量扩张向打造高峰转变,学科方向从传统分散向突出需求和特色转变,学科队伍从个体发展向团队发展转变,学科管理从目标管理到全程制度管理转变。

(一)优化学科结构布局

1. 调整学科设置。坚持“需求导向、质量优先、特色发展、布局优化”,以教育部、江苏省学科学位点评估为抓手,积极推进学科结构调整,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得益彰的合理布局。

2. 培育学科增长点。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国家重大需求、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发展和人才培养趋势,通过资源配置和政策激励,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在若干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领跑者和开拓者;探索适应交叉学科生长和发展的新型研究机构组织和管理模式,建立开放、共享、高效的跨学科管理平台和运行机制。

3. 加强学位点建设。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形成以省优势学科为引领、省重点(培育)学科为支撑,各门类学科布局合理、学术学位点与专业学位点协调发展的学位授权学科体系;建立完善硕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拓展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做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遴选若干优势特色学科并开展先期培育工作,确保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实现新突破。

(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1. 做强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立主动适应国家和我省学科建设目标(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等)的高水平优势学科培育机制,积极争取优势学科跻身江苏省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选择有限目标,加大扶持力度,争取更多学科进入ESI1%。以前沿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遴选建设重点学科,不断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划,重点建设具有理论创新、文化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学科。

2. 做优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以基础学科为支撑,加强应用学科建设,实现文、理、工多学科之间的理论互鉴和知识交融;瞄准学科前沿,扶持一批底蕴深厚、成果丰硕的基础学科,注重培育精品特色,凸显育人优势;发挥应用学科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以及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开展跨学科研究活动中催生重要原创性成果;制定实施工科振兴发展计划,培育打造应用性文科发展的新亮点。

(三)完善学科管理机制

1. 科学设定建设目标。依据不同学科基础和学校整体建设需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不同类型学科建设目标。优势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达到全国前20%;省重点学科达到博士点水平,学科评估排名达到前40%;一般学科达到优秀硕士点水平,学科评估排名达到前60%。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分解落实年度任务,确保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2. 健全发展评估机制。理顺学科建设责任机制,明确牵头学院对一级学科建设承担的主要责任;健全学科发展绩效管理政策和优胜劣汰机制,依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实施动态管理;重视对考核评价结果的使用,对综合条件突出、建设绩效显著的学科在资源配置上适度倾斜扶持,营造良性竞争、充满活力的学科发展氛围。

3:学科攀登战略重大专项

6.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计划

依据目前学位点和优势学科布局情况,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校内遴选和前期建设工作,为高质量参与授权点增列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省立项优势学科和进入ESI1%学科必须申报并努力争取增列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7. ESI1%学科建设计划

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力度,6个省优势学科在评估时获得优秀等级;进一步提升化学学科在ESI1%中的排名;统筹学科发展全局,对具有潜在优势的学科加大建设力度,争取新增2-3个学科进入ESI1%行列。

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科学前沿和重大实践需求,深入推进面向产业的科技创新,把新兴领域做“优”,把优势领域做“强”,把强势领域做“特”,把特色领域做“精”。有组织地开展协同攻关,加强科研平台和基地建设,完善科研支撑条件。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完善科研激励政策,提升科研服务水平,深化实施推进高层次科研项目与成果的“三大行动计划”(“1+1”辅导计划、“点金”计划、“跨界扩容”计划),在保持成果数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力争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取得大幅度增长。

(一)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

1. 加强科研项目的遴选和培育。着力在优势基础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应用领域确立重大科研方向,开展具有开拓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与学术思想新颖的交叉性、创新性研究;提高对重大、重点项目的组织、策划和承担能力,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的新突破和新增长。

2. 加强科研成果的凝练和集成。加强科研成果校内统筹,组织跨学科、跨学院的成果整合;推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理工科科研精品工程,产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和持久影响的高质量成果;力争更多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高级别奖励,实现国家级科技奖的历史性突破。

(二)促进优质科研资源整合

1. 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坚持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建立完善以发现和解决前沿领域问题、聚焦和突破国家与地方重大需求为目标的评价导向,根据文、理、工、艺等不同学科特点,建立导向明确、分类合理、客观公正、激励约束并重、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多元的评价方法,推动科研工作标志性成果和内涵实力的不断提高。

2. 建设高水平科研机构。以重点研究项目为纽带,打破学科界限和校内外壁垒,搭建符合国家需要、彰显学科特色、吸纳社会资源的研究基地;推进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管理自主权;加强高水平科研机构、研究平台的规划建设及组织申报,着力打造若干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并有国际影响的科研平台。

3. 实现科研资源共享。遵循“资源共享,专管共用”原则,加快分析测试中心等校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制定合理规范的有偿服务制度;建立产学研联盟,持续推动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和区域骨干企业的科研合作,建设战略合作型科研创新集群。

(三)推动协同创新

1. 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采取“校内集群”“校企联盟”和“国际联合”相结合的协同开放发展模式,建立多方联合研发平台;进一步厘清校内机构职能,发挥在与校外合作单位间的统筹、协调作用,提高决策和管理效率。

2. 强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瞄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整合校内外创新资源,凝练学科特色和研究方向,构建主体协同、全面融合、高效运行的协同创新机制,在部分领域形成品牌,争取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取得优异成绩,力争实现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突破。

(四)加强高端智库建设

1.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针对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政策需求,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综合优势和地缘特色,拓宽研究领域,彰显现实意义,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完善开放合作机制,鼓励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和社会普及的转化与应用。

2. 实现高端智库的重点突破。按照“创新机制、分类发展、汇聚优势、形成品牌”原则,强化战略需求和问题导向,选择高端智库建设主攻方向,统筹规划相关机构、人员和项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一带一路”研究、语言能力研究、智慧教育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文化建设、区域发展、国别研究等领域形成咨询服务特色优势,建成若干高端智库品牌。

4:科技创新战略重大专项

8. 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计划

加强规划,统筹校内外资源,完善激励机制,建设好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培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发挥高层次科研平台在整合人才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强化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协同的重要作用。

9.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突破计划

依托现有的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按照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求,以重大任务为牵引,发挥校内外创新资源优势,突破影响创新壁垒,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实现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突破。

10. 杰出成果培育计划

通过设立学科前沿方向研究专项和国家战略需求预研专项,给予重点经费支持,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enceNature期刊上发表论文,力争实现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的突破。

11.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与高端智库建设计划

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研究宣传,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对相关机构、人员和项目统筹规划,遴选建设3-5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校内智库,积极申报并力争获批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建成若干省内高端、国内知名的智库品牌。

五、实施服务增效战略

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发展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学科、人才、科研、产业的良性互动,着力打造“科技、文化、教育”三大品牌。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强化协同创新实施力度,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特色高水平智库优势,产出一批服务社会的标志性成果,形成咨政育人的品牌与特色。

(一)促进产业发展

1. 建立产业推进机制。制定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和管理办法,建立权责一致、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产业项目企业化运作机制、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做到在措施上有所突破、工作上明确支持、利益上充分保障。

2. 建好产业化平台。建立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链接机制,强化产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职能,建好大学科技园,为师生科技项目和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平台,争取政府、企业项目和基金支持;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企业化运作专门机构,适时推进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合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尝试组建以创业投资、增强孵化功能为目的的投资联盟平台,逐步形成具有强大市场运作能力和融资功能的投资联盟。

3. 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快速发展。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学校重点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方向,依托学科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链条,推进激光材料与技术、药食植物生物技术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等重点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完善技术研发、中试孵化、产品打造、市场推广等全过程跟踪服务,构建完备的产业化体系。

4.探索发展智慧产业。以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为核心,依托大数据研究院,以“互联网+”为平台,加快培育若干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和信息化解决方案,争取在智慧产业的优势领域发展中夺得先机;加快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依托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发展在线培训、远程教育、网络课堂等服务,加快智慧教育相关产品研发,开拓智慧教育市场。

5. 建立充实专业化队伍。重点培养引进与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相关的优秀人才和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熟悉市场、精通业务的科技产业队伍;营造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与服务社会环境,实施选聘优秀科技企业家、高级工程师担任“产业教授”制度,为更多产业型人才成长发展创设良好条件;强化科技中介人才团队建设,尤其加强具有技术经纪人、律师、专利代理人等执业资格证书的技术转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6. 提升经营性资产运行效益。按照“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思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学校特点的产业管理体制和公司运行机制,确保校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水平,将各类企业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经济效益好、规范化程度高的经营实体。

(二)拓展社会服务领域

1. 开拓继续教育发展空间。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调整专业设置,扩充网络资源,服务于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面向市场需求,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出国留学服务力度,深入开展出国访学、游学、预科培养等涉外教育服务;充分发挥苏北地区唯一的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的服务功能,培养更多业务素质高、适岗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2. 推动文化领域传承创新。积极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创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发挥凤凰出版社江苏师大分社资源优势,推动出版发行产业发展,开展影视传播行业合作,发展数字影视传媒制作与相关服务;进一步研究和弘扬地方文化,发挥汉文化研究院等平台优势,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以编纂出版《汉学大系》、推广“中华五禽操”、办好孟子学院等为依托,进一步融入区域文化体系建设。

5:服务增效战略重大专项

12. 产业发展推进计划

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的作用,与徐州市政府、云龙区政府紧密合作,争取政策和资源支持;根据新型产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学科与科研优势,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着重培育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公司),推进产业发展和专业队伍建设,形成相对完备、成熟的产业链。

13. 科技服务推进计划

加快产业研究院建设,整合校内重点学科、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方向和成果资源,培育、孵化激光材料与技术、药食植物生物技术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等2-3个新兴产业;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10个左右地方产业研究院,推进技术转移,并使之成为我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先导中心、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

六、实施国际融合战略

强化国际化发展意识,以项目为纽带,以实质性合作为重点,拓展范围、丰富渠道、提高层次、深化交流,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学院和科研机构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为主角的全方位、立体化、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外事”格局,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1. 扩大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比例。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圣理工学院和各类合作办学项目为平台,加强与海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联系,拓展联合培养、交换生、短期访学、暑期学校、海外实习实践、短期社团文化交流、国际竞赛等各类合作办学模式;设立留学交流基金,省优势学科设专项经费用于支持优秀学生海外学习;借助国家和我省境外学习计划和公派项目,鼓励更多学生出国攻读学位;拓展与世界名校的合作,逐步选建高端海外研究生培养基地,聘请国际知名学者专家参与研究生教育,探索国际联合学位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出国(境)的指导,完善海外游学管理制度。

2. 加大留学生工作力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落实《留学江苏行动计划》,积极参与留学江苏苏北增长极建设;通过扩大合作办学范围、加大留学生奖学金投入力度、改善教学生活条件等途径,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吸引优质留学生生源,建立有一定规模的留学生学历教育体系;加快留学生课程建设,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以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为依托,打造高水平留学生教育项目;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在留学生管理中的职责,建立评价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服务和管理工作水平。

3. 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国际化。积极参与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切实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特色学院和优势学科专业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自身能力建设;以优势学科、品牌专业为试点,全面建设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课程,增加全英文课程数量,引进境外高水平课程和教材,聘请国外师资参与全英文专业授课并指导教学专业团队建设,形成以一级学科为基础、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文学位课程体系;推进与境外高层次大学合作办学,建设有特色的新专业或改造传统专业。

(二)推进教师发展国际化

1. 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以“331”工程为基础,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加大对教师出国(境)学习进修的投入力度,实现教师海外访学研修比例稳步增长完善相应考评体系,提升出国访学研修质量和水平;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双边、多边和区域性国际科技合作,争取并承担国际框架和国际组织的科研项目,支持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或机构中任职;拓展师资交流的方式与领域,提升管理人员的国际化素养和国际交流能力。

2. 加大优质人力资源引进力度。按照“按需聘请、保证质量、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原则,加大外籍专家、教师特别是国外知名高校知名专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制订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海外院士等高水平专家的聘请计划;学习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教学、科研、产业发展和学校管理理念与经验,采取专兼职结合、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引进海外高水平产业人才、创业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拓展国际化交流平台

1. 建设海外学术交流与文化推广平台。围绕优势学科以及拟重点发展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加强与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校际实质性合作研究平台建设;提升现有平台的合作水平和影响力,重点建好中巴中心、国际学院等国际化教学和科研机构;以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学术团队、共同主办国际学术刊物及重大学术会议、共同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方式,在校院两个层面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办好海外孔子学院,加强孟子学院建设,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

2. 加强学校成果和形象的海外推介。利用建有出版社分社优势,出版并向国外推介学校优秀论文、学术专著、精品教材和科研成果的外文译本;发挥人文艺术类学科特色优势,积极参加大型国际文化艺术活动等,扩大交流范围,提高海外知名度。

(四)完善国际化工作机制

1. 建立国际化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建立校院两级国际化办学工作体系,重点提高各基层单位国际合作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评估体系,将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国际合作项目、留学生指导和培养以及国际课程授课等相关项目纳入学院考核指标。

2. 加强国际化发展研究。彰显国际化要素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调研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情况、新趋势,为更好地开展对外交流提供参考借鉴;鼓励各学科建立信息库,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动态,为人才引进、科研立项提供决策依据;重视对海外校友信息的收集整理,为学校外事管理和信息沟通构建良好基础。

3. 营造国际化发展氛围。丰富面向留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中外师生交流;举办富有特色的国际化主题活动,活跃国际化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在学校形象塑造过程中注入国际化元素,打造国际化校园活动品牌。

6:国际融合战略重大专项

14. 师生国际化发展质量提升计划

重点建设江苏师范大学圣理工学院;积极拓展渠道,提高具有境外、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师生比例,发展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年以上(累计)境外学习、进修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0%,具有在海外学习(含实习)半年以上经历的学生比例达到5%,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略高于5%

第四部分 “十三五”发展保障体系

围绕重点战略和重大专项,落实各项改革和发展举措。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撑和保障。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化解发展中的矛盾,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重视校园民生,维护安全稳定,优化财务状况,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一、思想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加强党建工作研究,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主动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和主题党日活动,提高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改进竞争性选拔方式,严格规范选拔任用各个环节,优化考核评价,加强教育培训,建立一支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的优秀干部队伍和管理团队。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体制机制,完善廉政风险排查与分析研判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纪检与组织部门、纪检与审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与完善考核问责机制;健全教育与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执纪问责,促进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根本好转;加强智库建设,推进校地合作共建;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完善机构设置,配齐配强人员,提升纪检监察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文化引领、文化育人、文化铸魂理念,凝聚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共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和舆论引导,以大学精神塑造和校风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校园环境建设为依托,整理和发掘各类资源,加强大学文化特质的凝练和对外宣传,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等层面入手,营造严谨诚信、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建设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格调向上、充满生机活力、富有鲜明特色的江苏师大文化,为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制度建设保障

(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办学和民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学校理事会,构建运行规范、利益平衡的管理体系。

(二)全面加强依法治校。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内部治理的核心价值与要求,将法治理念与原则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必经程序;加强法治教育,制定并落实“七五”普法工作规划;加强法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健全法律顾问制度。

(三)推动章程贯彻落实。加大《江苏师范大学章程》的学习贯彻力度,使师生员工对《章程》中所蕴含的大学精神、治理理念、改革思想、发展观念等形成深刻认知与认同;以《章程》为核心,推进规章制度的废改立释,形成完备周全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建立《章程》贯彻落实督查制度,确保《章程》全面有效深入实施。

三、改革动力保障

(一)全面推进综合改革。落实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各专项领域方案,坚持战略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改革重点,加大攻坚力度,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内部治理、干部人事制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与产业发展、资源条件保障以及办学国际化等七个专项领域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实施和督查力度,在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实现突破,使深化改革成为推动学校“十三五”发展的关键动力。

(二)激发学院办学活力。科学规划、调整学院设置;修订完善学院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施行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实现责、权、利统一;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健全管理决策和监督机制;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的学院目标责任制。

(三)提高管理效能。理顺机关部门职能,制定职责清单和服务项目清单,深入推进机关大部制改革;健全职能部门协同协调机制,进一步建立责权明晰、分工协作的管理服务机制;加强督察督办工作,不断提高学校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的执行力。

四、条件支撑保障

(一)科学定位校区功能。明确各校区功能,形成定位科学、功能合理、具有可持续性的校区规划;努力拓展办学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多样化建设改造,根据教学科研、产业发展等不同功能定位体现不同的建设和管理侧重点,形成多校区联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按照教育部独立学院评估和江苏省独立学院规范发展的要求,积极谋划和推进科文学院另址办学,加强对学院的指导与管理,促进学院健康发展。

(二)拓展社会资源。用好省部共建平台,加强与教育部和省内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络,在政策和经费等方面取得更大支持;在教育发展、文化建设、环境生态、社会管理、高新技术等领域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合作,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共建模式;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师生的社会责任,鼓励师生参与社会服务;加大校友工作力度,落实校院两级校友会工作模式,通过做好校友的联络、宣传等工作进一步寻求动力、发掘资源、整合力量,拓宽事业发展空间。

(三)改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推动新图书馆、分析测试中心、青年教师公寓及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工程建设进度;改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基础设施条件,构建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探索实施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评价,设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基金,推行实验室常规安全准入制,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

(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立顶层设计、中层协同、基层建设的信息化工作体系;整合校内各信息平台,完成标准化中心数据库建设,形成各类信息伴随采集和有效维护的机制,构建信息能共享、业务可协同、数据有分析的公共平台;实现校内网络全覆盖、全免费;建设数字化流程引擎和各类新型服务平台,基本建成移动数字校园,构建起高效便捷、师生满意度高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学校网站集群和网上信息安全平台建设,提高校园网可控、可管及安全性;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管理和技术服务队伍。

(五)强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建立协调统一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加大特色数据库和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建成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求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合理调整馆藏布局;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实现重要档案的数字化及网络检索。

(六)维护校园秩序安全。加快安全设施建设,建好数字化安防系统,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按照保密工作相关要求,健全校园安全保障机制;建立舆情分析与报告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各类事端,争创“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

(七)提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加强后勤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高效精干的校园管理服务保障队伍;注重优化服务和提质增效,按照“扁平化运行、专业化服务、精细化运作、合同化管理”原则,推进后勤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后勤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后勤运行机制;提高资源利用和经营效益,完善服务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为教学科研及师生学习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八)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坚持以人为本,每年办成一批师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让师生员工不断增强获得感;完善教职工收入合理增长机制,同步落实离退休老同志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重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附属学校建设,关心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健全帮困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业帮助、生活资助和医疗救助;深入推进师生健康计划,继续建好教职工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师生成长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五、资金财务保障

(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定标使用、超标收费、分级负责、效益评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效益最大化;加强对学校品牌和无形资产的保护;合理分摊公用设施的运行成本,加强公用房管理,逐步建立公用房有偿使用制度。

(二)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以发展目标为引领,明确各类管理方式和考核评价的绩效导向,建立完善发展任务分解、实施、评估以及改善的循环管理过程,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监控、评价和促进作用。建立与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人事动态管理机制、教学激励机制和国际化评价机制等相协调的资源配置方式,构建公正透明的标准体系,把学院、学科和专业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竞争力水平、在国际国内同行中的评价水平、为实现学校奋斗目标的实际贡献水平,作为资源投入的衡量依据。

(三)优化财务管理。严格财经制度,增强资金筹集、运作及风险防范能力;坚持开源节流,强化预算管控,改革预算经费分配体制;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加强经费使用监督与审计,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明晰学校与二级单位的财务关系,加强对非法人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健全校属法人二级单位财务监督约束机制。

(四)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积极争取中央与地方两级财政拨款,做好各类专项资金的申报和管理工作;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提高“四技服务”收入;主动参与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和企业重大技术升级、改造和技术开发等活动,扩大与国外研究单位的合作,争取更多经费支持;加强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探索改进基金筹措的途径与方式;调动各单位筹集办学资源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