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院着力构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2-04-23  浏览次数: 422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然要求。我校是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一所地方师范院校。近年来,学校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观,充分发挥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创新并实践具有鲜明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服务地方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使学校如陈酒弥香,在高等教育改革和服务经济建设的浪潮中焕发着蓬勃生机,成为助推黄冈老区经济社会快速腾飞的引擎和翅膀。

  明确方向 革新理念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思想保障

  作为地方高等院校,我们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实现了从注重单一学历教育到学历教育与就业教育并重的战略转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5年前,我校召开新世纪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教育转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术、技术、职业三者的结合;二是学生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我校的第一职责和根本任务的理念,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树立学校全部工作都是为了培养人才的观念,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确保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工作体制,从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思想保障。
  由于明确了办学方向,我校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树立了两个理念。一是树立“学有所用”、“学而能用”、“以用立业”的教学理念。将行业、企业标准纳入培养体系,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切实落实“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树立“实基础、重应用、强素质”的培养理念。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多动手,把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后续发展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
  5年来,我校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突出实践、注重创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落到了实处。通过进一步发挥我校教师教育的优势,做精做强了教师教育,创新发展工科教育和应用型文科教育,稳定艺术教育规模,促进了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以加大教学投入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实践育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能力为抓手,优化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优质本科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这是我校对学生重点培养的方向。这种培养没有局限在教室和实验室,而是大胆地把他们带到行业生产发展前沿,直接面对市场。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了,走上工作岗位时就有了经验上的优势。2009年11月30日,学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首次采用网络视频直播了黄冈市人大会议。这次直播在湖北省尚无先例,在全国地级市中也属首创。根据流量计算,约1.5万人进行了在线访问,人民网等权威媒体对于此事件作了充分报道。这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掌握最先进传播方式的熟练程度和操作能力。

  明确内涵 更新模式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保障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本科应用型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后劲足、上手快”,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是本科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因此,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动态发展三项原则,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构建全员育人、实践育人体系。在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下,我们从把握教育本质、人才培养规律的角度,建立和完善全员育人体制,把实践育人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出台实践育人实施方案,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系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军事训练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支持和引导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施五大人才培养计划。我校大胆探索协同有关部门、国内外院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学校设立专项经费,重点实施五大人才培养计划,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包括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宏大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和“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保障数量和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我校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一批教学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建立教师发展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统筹学校中青年教师能力发展与教师教育专业教师能力培养工作,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目前,全校“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量的比例达到1/5。
  加强四项教学基本建设。一是教学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更具灵活性的学年学分制,制定专业和课程负责人、专业动态调整、实践育人实施办法、实践与创新学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教学制度。二是专业建设,重点加强新专业的建设,对招生满四届的专业,坚持达到合格标准;对实施“五大计划”的专业,四年建设期满,确保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明显提升。三是课程建设,学校每年对40门左右的课程进行立项建设,其中不少于50%的课程与企业、行业联合建设。四是实践基地、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大投入,创新管理,加大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力度,为优质本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育人模式的更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2009年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我校政法学院毕业班40人参加考试,通过率为37%,比全国平均录取比例高出17个百分点。数计学院的软件创新工程基地,直接与IT企业对接,探寻“一招鲜,走遍天”、以“特”取胜的路径,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中体现与同类高校同类专业的不同特色。2010届毕业生孙雅丽在广东省东莞市一家电子产品企业实习时,发明并研制了多功能读卡器,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明确重点 创新机制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应用型人才是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我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制度建设,有效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构保障机制。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统筹全员育人、实践育人各项工作。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教务处,负责协调相关具体工作。明确各部门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全面开展。
  合作保障机制。积极构建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大胆探索校——校、校——企合作教育方式。我们选派学生到全省师范联盟与化工联盟等高校交换学习,到中小学与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作。
  师资保障机制。改变单纯引进学术型人才的做法,注意引进有行业实践经历的人才,鼓励教师下基层、到企业,积累行业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经费保障机制。每年从学费收入中投入日常教学的经费不低于25%,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加大专项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
  评价保障机制。加强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的评价力度,确保投入取得实效。大力推行专业合格评估制度,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效益。
  奖惩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制度,由学校和学院对教师的各项教学工作进行年度质量考评,评估结果与教师职称晋升、评优和酬金发放挂钩。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不好的教师,不再聘任其承担教学工作。探索教师分类管理制度,调动不同类型教师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
  教学保障机制。正在实施完全学分制,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专业、自由选择课程,允许学生适度延长学习年限,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学制度。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理论课程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实验教学坚持“以问导学、以做带学、以赛励学、学以致用”,实习教学做到“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用出实效”。坚持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质量保障机制。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管和教学质量的评价,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质量意识,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项要求。改变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增加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学业成绩中的比重。积极探索引进社会评估机构,对人才培养进行质量评价,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培养质量的提升。

  明确责任 鼎新体系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保障

  应用型人才,从宏观上看,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结果,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微观上看,是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是满足广大家庭和学生对高等教育和就业的需求。近年来,我校肩负责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素质、知识、能力三个体系,以强烈的市场意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适应市场要求、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专业数量不断增加,三足鼎立的专业结构体系基本形成。学校已从10年前的以教师教育专业为主的文理基础学科扩展到现在的人文学科类专业(含艺术类)、社会科学类、理工科类专业(含应用型理科)三足鼎立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已转变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多科性大学,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应用型课程体系初步建成。我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先后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压缩学时学分,增设课程门数,初步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四类课程的比例为1∶1∶0.7∶0.3,各类课程总量达到1800余门。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均高于教育部要求:人文社科类专业达到20%、艺体类专业达到25%、理工类专业达到30%,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
  教学建设重点投入,“质量工程”体系成效显著。学校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专业建设,已建设3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模式改革分步推进,教学研究体系成果持续产出。明确提出“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有的学院实施了“一年级打通培养、二年级方向分流、高年级就业接轨”的培养模式改革,有的学院构建了“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有6个专业开办了双学位复合人才培养实验班;有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施了“三学一用”和“知行无缝对接,实训持续不断线”的实验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普通话、书法等课程积极实施了分级教学。5年来,学校先后立项26个省级、132个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有9项研究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
  我校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提升了学生素质能力,其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得到了众多高校研究生院、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肯定。近5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惟楚有才,黄冈为盛”,面对黄冈灿烂的人文景观和丰硕的教育成果,人们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这是褒奖,也是激励。如今的黄冈师范学院,正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新时期地方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朝着“和谐发展的省属一流大学”的目标,坚实而有力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