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2010年第2期(总第2期)文章作者:
发展规划处
发布时间:
2010-10-18
浏览次数:
1476
2010年第2期(总第2期) 徐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主编
本 期 提 要 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政府政策与制度导向是什么?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本期围绕这几个问题组织了关于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材料,供参考。主要要点如下: 本期目录
教育部文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为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启动实施工作,特提出如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激发活力,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重点任务 (一)培养体制改革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教育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把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作为事关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大事来抓。要根据国家总体要求,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意见,确定改革重点,制定改革方案,研究改革措施,注重改革实效。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改革试点的进行,都必须坚持科学精神,遵循客观规律,防止形式主义,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05-20) 教育改革应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周洪宇 ■教育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灵活多样、民主科学、循序渐进的价值取向; (资料来源:http://www.sinoss.net/2009/0709/16338.html,2010年9月17日,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重建中国大学的价值教育周保松 “中国的教育体系,从中学到大学,长期以来都将价值教育等同于思想教育,无论多好的观念和理论,一旦强行灌输,就成了教条,难免窒碍自由心灵的自由发展。”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价值问题重要,因为我们的生命离不开价值。人的独特之处,是能够作价值判断,并由价值指导行动。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会选择做对的事,过好的日子,坚持某些信念,努力活出有意义的人生。而要活得好,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欲望信念作出反思评估,确保自己作出正确选择。 价值教育边缘化四个原因 既然如此,为什么价值教育在今天愈来愈不受到重视?这是很大的题目,这里我只谈四点。 重建价值教育:使命、良知与自由 价值教育的边缘化,结果是大学批判精神的丧失。所谓批判精神,是指学生有勇气有能力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对各种价值问题作出反思论证,挑战既有的观念习俗制度,并在生活中实践经过合理证成的价值,从而完善生命和推动社会进步。代之而起的,是实利主义、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充斥大学校园。 (来源:南方周末 2010-08-30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综述 唐景莉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日前在辽宁大连召开。此次高校咨询会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
序号 | 主管部门 学校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 门类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
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080216S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2 | 北京理工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3 | 北京理工大学 | 081106S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080643S |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081106S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080643S |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080644S | 水声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0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1 | 南京理工大学 | 080216S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12 | 南京理工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3 | 西北工业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4 | 西北工业大学 | 080644S | 水声工程 | 四年 | 工学 |
交通运输部 | |||||
15 | 大连海事大学 | 080641S | 传感网技术 | 四年 | 工学 |
教育部 | |||||
16 | 中国人民大学 | 020121S | 能源经济 | 四年 | 经济学 |
17 | 北京科技大学 | 080216S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18 | 北京科技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9 | 北京化工大学 | 081106S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0 | 北京邮电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1 | 中国传媒大学 | 050307S |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 | 四年 | 文学 |
22 | 华北电力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23 | 华北电力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4 | 华北电力大学 | 080645S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5 | 华北电力大学 | 081106S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081106S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7 | 南开大学 | 080218S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28 | 天津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29 | 天津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30 | 天津大学 | 080642S |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31 | 大连理工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32 | 大连理工大学 | 080216S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注:专业代码加有“S”者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 | |||||
33 | 大连理工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34 | 大连理工大学 | 080641S | 传感网技术 | 四年 | 工学 |
35 | 大连理工大学 | 081106S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36 | 大连理工大学 | 081303S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四年 | 工学 |
37 | 东北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38 | 东北大学 | 080218S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39 | 东北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40 | 东北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41 | 吉林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42 | 华东理工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43 | 华东理工大学 | 080218S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44 | 东华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45 | 东南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46 | 东南大学 | 080641S | 传感网技术 | 四年 | 工学 |
47 | 中国矿业大学 | 081106S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48 | 河海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49 | 河海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50 | 江南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51 | 中国药科大学 | 081107S | 生物制药 | 四年 | 工学 |
52 | 中国药科大学 | 100812S | 药物分析 | 四年 | 理学 |
53 | 中国药科大学 | 100813S | 药物化学 | 四年 | 理学 |
54 | 浙江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55 | 浙江大学 | 081302S | 海洋工程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56 | 合肥工业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57 | 合肥工业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58 | 山东大学 | 080218S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59 | 山东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60 | 中国海洋大学 | 081303S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四年 | 工学 |
6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81009S | 环保设备工程 | 四年 | 工学 |
62 | 武汉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63 | 武汉大学 | 081107S | 生物制药 | 四年 | 理学 |
64 | 华中科技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65 | 华中科技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66 | 华中科技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67 | 华中科技大学 | 080643S |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68 | 华中科技大学 | 081107S | 生物制药 | 四年 | 工学 |
69 | 武汉理工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70 | 武汉理工大学 | 080716S |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71 | 湖南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72 | 湖南大学 | 080716S |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73 | 中南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74 | 中南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75 | 中南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76 | 重庆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77 | 重庆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78 | 西南交通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79 | 电子科技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80 | 电子科技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81 | 电子科技大学 | 080641S | 传感网技术 | 四年 | 工学 |
82 | 四川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83 | 四川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84 | 四川大学 | 080642S |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85 | 西安交通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86 | 西安交通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87 | 兰州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 |||||
88 | 华侨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北京市 | |||||
89 | 北京工业大学 | 080218S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90 | 北京电影学院 | 050432S | 数字电影技术 | 四年 | 文学 |
天津市 | |||||
91 | 天津理工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92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00814S | 中药制药 | 四年 | 理学 |
河北省 | |||||
93 | 河北工业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94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山西省 | |||||
95 | 太原理工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96 | 山西医科大学 | 081107S | 生物制药 | 四年 | 理学 |
辽宁省 | |||||
97 | 沈阳工业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98 | 沈阳建筑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99 | 沈阳建筑大学 | 080716S |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吉林省 | |||||
100 | 长春理工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101 | 长春理工大学 | 080643S |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102 | 长春工业大学 | 080218S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黑龙江省 | |||||
103 | 东北石油大学 | 080111S | 海洋油气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04 | 东北石油大学 | 081106S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05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080641S | 传感网技术 | 四年 | 工学 |
上海市 | |||||
106 | 上海理工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江苏省 | |||||
107 | 苏州大学 | 080216S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108 | 苏州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109 | 苏州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10 | 南京工业大学 | 080643S |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111 | 南京工业大学 | 080716S |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12 | 南京邮电大学 | 080645S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13 | 江苏大学 | 080512S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14 | 江苏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15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081107S | 生物制药 | 四年 | 理学 |
116 | 南京师范大学 | 081303S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四年 | 理学 |
安徽省 | |||||
117 | 安徽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福建省 | |||||
118 | 福建师范大学 | 080218S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江西省 | |||||
119 | 江西中医学院 | 100814S | 中药制药 | 四年 | 理学 |
120 | 南昌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121 | 南昌大学 | 080716S |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山东省 | |||||
122 | 山东科技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23 | 山东理工大学 | 080218S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湖南省 | |||||
124 | 湘潭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125 | 湘潭大学 | 081009S | 环保设备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26 | 湖南师范大学 | 080218S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27 | 南华大学 | 081008S | 核安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广东省 | |||||
128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100814S | 中药制药 | 四年 | 理学 |
129 | 华南师范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四川省 | |||||
130 | 西南石油大学 | 080111S | 海洋油气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31 | 西南石油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132 | 成都理工大学 | 080217S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四年 | 工学 |
云南省 | |||||
133 | 昆明理工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陕西省 | |||||
134 | 西北大学 | 080640S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35 | 西北大学 | 081106S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36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13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080218S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138 | 西安石油大学 | 080111S | 海洋油气工程 | 四年 | 工学 |
甘肃省 | |||||
139 | 兰州理工大学 | 080215S | 功能材料 | 四年 | 工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140 | 新疆大学 | 081106S | 能源化学工程 | 四年 | 工学 |
高校多层次创业人才“2+1+1+X”培养模式研究
毛翠云 梅强 张西良 马志强
近几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轨,然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未随之呈正比例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再遇上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受到严重影响,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从就业趋势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职业岗位迅速增加,其就业人数在发达国家已超过50%。因此,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政策调整中,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展新的就业领域;在抓好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大大提高就业容量。为此,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特别需要培养大量的具有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使毕业生能够自主创业,创造出新产业和新职业岗位,以缓解目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人才供求错位和矛盾。
一、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刚步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能否走好创业路,犹如一粒花种,一方面需要和煦的阳光、适宜的土壤和充足的水份,需要国家、各地政府和高校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大力扶持毕业生创业,帮助克服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困难;另一方面,需要种子自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需要高校加强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在面对艰难挫折时,具有坚强的意志、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过硬的创业技能,以化解创业带来的风险。
综观这几年大学毕业生走过的创业路,不乏成功之士,但更多的是“昙花一现”。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0%~30%,我国还不到1%,其中,创业成功率发达国家为20%,中国只有2~5%。可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高校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方式,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研究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创业教育力度,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目前美国等创业教育先进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逐渐从传统的功利性职业训练教育过渡到当前的非功利性的教育本能,创业教育正经历着从课程教学、专业教学发展到学科教学阶段。近年来,我国高校借鉴美国等先进的创业教育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和创业教育特点,探索和构建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如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强调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模式,设置专门机构,进行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和咨询服务等;以上海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进行普及性创业教育的同时,以创业先锋班为龙头进行系统性创业培训和实践;武汉大学提出“以三创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为理念、将创造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开设课程,扩大学生知识覆盖面,完善学生人格和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创造、创新和创业资本。但从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级和起步阶段,需要将创业科学和教育科学有机结合起来,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规律,构建适合多种专业的、融专业性系统培养和普及性强化培养于一体的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多层次创业人才培养,提高创业成功率,这是至关重要的又是当务之急的。
二、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特点及要求
创业人才培养是指向个体教授创业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他人所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认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或新事业等。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单一的培养学生如何“做生意”,如何创办企业,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高的创业素质、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大胆开拓事业的信念。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不是培养每一位学生都去创业,但是具有高的创业素质和创新精神对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过程中,通过创业教育,使大学生具备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创新技能和开拓事业的特质,具有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将创意付诸实施并创造价值的能力,创造自己美好的职业人生。
我国高校很少是单学科的,而往往是多学科综合的学校。培养的大学生尽管具有知识文化程度高、接受新观念能力强、存在实践能力与经验不足等共同特点,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不同,往往具有不同创业意愿和创业基础知识。如经管类学生往往具良好的有关经营、管理、财务和经济等方面的创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业愿望,希望得到系统专业性的创业训练,但对产品、技术和服务缺乏了解,创新精神往往不足;工科类学生,尤其是计算机、自动化和机械专业学生,往往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对产品、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知识较熟悉,具有一定创业意愿,但对创业知识缺乏了解;而对于文科类学生,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较熟悉,具有良好的表达、组织和协调能力,但创新意识缺乏,产品和技术知识欠缺。
为了提高创业人才培养的物力、财力和师资的利用率,提高创业人才培养效率,在实现完全学分制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在大学四年不同时间段内,通过在全校范围内系统性开设不同模块创业课程,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个性化发展要求,在创业教师引导下灵活选择创业课程学习,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创业人才培养要求。同时面对创业成功率十分低的状况,高校应有所作为,把毕业生创业者“扶上马”后再“送一程”,给其个性化创业辅导和创业跟踪扶持,有效提高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对创业学生和社会负责。
三、高校创业人才“2+1+1+X”培养模式内涵
高校创业人才“2+1+1+X”培养模式内涵是:针对创业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按照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到实战经验培养的教育规律,结合各类专业培养大纲要求,在整合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课程基础上,设置三大类创业课程模块,在大学四年内分三阶段完成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能力和创业实战经验教学,完成普及性和专业性创业教育,在此基础上,通过第四阶段对创业毕业生创业辅导和跟踪扶持,实现更高层次创业培养。各阶段具体内容和目标是:
第一阶段:大学前一、二年,由相关专业和部门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和创业意识培养课程模块,按照不同专业要求,规定学生必须选择一定量素质培养学分,进行100%的创业素质普及性培养,提高学生创业素质。
第二阶段:大学第三年,由校内创业基地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实践技能培养课程模块,同样按照不同专业要求,规定学生必须选择一定量实践技能培养学分,进行100%的创业技能普及性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创业人才普及性培养。
第三阶段:大学第四年,由校内外创业基地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实战经验培养课程模块,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20%~30%、其它专业学生进行10%~20%的创业专业性实战经验培养,提高学生化解创业风险和克服创业过程遇到的困难的能力,进行创业人才精英培养。
第四阶段:在大学毕业后若干年内,高校与创业的毕业生建立创业辅导和跟踪机制,进行5%~10%的创业个性化辅导和扶持,研究创业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帮助克服创业中各种实际困难,进行创业人才研究型高层次培养。一方面提高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根据实际创业中学生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创业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训练内容,提高培养质量。
在全校范围内,按照以上四阶段组织实施,既能够满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对创业素质、创新和创业能力、创业实战经验培养要求,又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对创业人才培养要求,实现多层次的创业人才培养。
四、创业人才“2+1+1+X”培养模式实施
创业人才“2+1+1+X”培养模式需要在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统一组织下,整合全校资源,由经济管理类学院牵头,与学生工作处、团委、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科技处及知识产权中心和各相关学院进行协调,组织实施。
1.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和创业意识培养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
创业知识,是指创业实践活动过程具有手段意义的知识系统,包括专业知识、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等。课程包括:开办企业的手续和流程的“开业知识”;有关创业历史、特点、发展趋势和基本方法技巧的“创业学概论”;财务、营销、企业管理等知识的“创业经营与管理”;有关基本法律、公司企业法律、劳动法律、税法、知识产权等“创业法律知识”;有关工商、税收、贷款、培训和融资等政策的“创业政策”;有关机电、汽车、软件等产品的“创业产品知识”和“创业服务行业知识”等。
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意识特征。创业心理品质培养课程主要是“创业心理学”等。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个体起动力作用的意识倾向。
创业意识培养课程主要是“创业案例简析”,通过各种各样“激动人心”的创业案例,把创新与“价值凸现”和“财富效应”联动起来,打破根深蒂固的“小富即安”的传统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以上普及性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与一般大学课堂教学不同的是,其注重知识应用和知识的可接受性,结合课堂讨论与辩论、案例分析等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关键在于“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给学生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分析思维的方法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参与能力和反应能力。
2.创业实践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
创业实践技能培养课程由模拟课程、创业实践和拓展训练三方面组成,是理性到感性、理论到实践转变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
模拟课程包括创业家艺术与魅力系列讲座、创业商机选择与计划设计、创业运作、创业案例分析等,通过组织创业家(尤其是创业成功的校友)做讲座或访谈交流,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组织学生申报各类创业项目等来进行,使学生熟悉现代市场运作规律,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给企业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商机,学习成功企业家所具备的强烈竞争开拓意识。如商机选择与计划设计,这是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课程,通过从发现商机、方案设计到创业运作的全过程设计,针对性、操作性极强,能够加深学生对创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创业实践包括网络创业、市场调研、商圈考察、创业认识与实践等,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的重要环节。创业实践课程转变传统的“验证性”的实践方式为设计性、拓展性的实践方式,给不同的学生提供勇于思考和充分张扬个性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与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创业教学实践基地,扩大合作的力度和深度,聘请创业专家担任创业教学实践基地顾问、兼职教授,辅导学生的创业计划设计,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校园,身临其境地感触、体验创业过程中复杂多变的环境,提高对社会的观察、发现和认知能力。
创业素质拓展训练包括:创业心理品质训练,训练学生独立性、敢为性、克制性、合作性、适应性、坚韧性、义务感、道德感等;创业创新训练,把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基本能力,要求在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出新的产品、方法和服务形式,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冒险精神,注重自我价值实现;创业意识训练,训练学生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心理动机。
3.创业实战经验培养课程体系及教学实施
创业实战经验培养课程包括:创业项目模拟训练、创业模拟公司运作、创业实战训练等。创业项目模拟训练和创业模拟公司运作课程,从行业选择开始,历经公司创建和经营全过程,从获取创业信息、采购材料、制定营销策略、开拓市场到产品销售等,通过模拟训练或运作,仿真创业环境,一方面消除学生对创建公司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另一方面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懂得如何把握发展的机会,增强成就感和开拓事业的信心。
创业实战训练课程,作为创业培养最重要的环节,可以与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进行。充分利用校园创业有利的消费群体、市场优势,借鉴温州人“三无起步”(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五低起飞”(起点低、知名度低、文化程度低、企业组织形式低、产业层次低)的创业经历,学校制定相关政策,为学生搭建创业实战训练平台,建立创业工作楼,创业广场(如创业餐厅、创业书店、创业电子街、创业文化街等)和创业校园网等,搭建一种“低成本、高成功”的草根创业模式。学生通过创业实战训练,进行商业化运作,体验真实的创业环境,积累创业经验,增强创业信心,为走向社会、成功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4.建立毕业生创业辅导和跟踪扶持机制
创业辅导是指由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创业者进行初次创业活动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对于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经验的“三无”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更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给以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资金帮助。作为培养创业者的高校,有必要充分利用大学创业园创业孵化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多元化、综合性全过程指导、服务和帮助,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坚强的后盾,提高创业成功率。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培养创业优秀的学生,应对其创业项目进行培育,形成成熟创业计划,推荐参加国家和省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创业提供条件,进行大学生创业孵化和小规模建设。同时,学校和地方政府、企业单位、成功校友联系筹集资金,建立学校创业专项基金,以及一套创业启动金资助与优惠税收的风险投资体系。对学生的创业进行计划审核,可行稳健的创业计划项目可获得创业启动金,款项按一定比例归还。鼓励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为基金注入新的资金。同时,加强与各类创业园、科技园联系,将成熟的创业项目推荐到国家、省、市各级创业园,享受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的更加优惠的创业政策。
第二,采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或者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方式,对创业型研究生进行培养。创业型研究生一边创业一边完成创业高级课程学习和创业培训,经过校内创业导师和工程技术导师的双导师指导,或者校内导师和校外创业家、政府管理部门专家的双导师指导,克服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同时研究创业过程中理论和技术问题,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又培养出更高层次的研究型创业人才。
(刊载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5期)
试论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
方文彬
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质量。如何构建体现学校教学特色的本科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空间,已成为高等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一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一、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的必然性
1.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创新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教育创新需要创新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只有通过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才能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的人才。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行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具体的课程体系的变革为依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必然以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为载体。课程体系是学校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的真实而具体的空间,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整,必然要求课程体系改革。
2.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群体出现多样化,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日显突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偏重以专业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得教育缺乏特色化和个性化,造成“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不仅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突破口。高校只有根据学生的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对学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设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才能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分层结构的明晰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的出现,迫切需要高等学校结合学校、学生、社会情况实际,优化课程体系,从专业发展、社会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高等学校只有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满足个体的发展和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3.满足学生兴趣、才能、特长、个性等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观照人的发展。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形成信仰、培养人的理性能力,要通过教育活动培养自由、自尊、尊严、个性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性。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指出:“我们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两种教育的基本功能统一起来,就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通过大学课程体系的个性化设置,既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给基础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水平上稳步提高,又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学生来源呈多元化趋势,学生的总体入学水准和综合素质呈下移趋势,且差距有所增大。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和同一批录取的新生中,在基础知识、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异很大。笔者曾统计了某所大学2005年至2008年录取新生中的高考英语、数学单科成绩,四年中英语单科成绩最高分与最低分最大相差101分,四年平均相差94. 5分;高考数学单科成绩最高分与最低分最大相差96分,四年平均相差85分。窥一斑而知全豹,目前高校学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些学生都按一样的课程培养目标、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效果往往不佳。高校应结合学生实际和生源状况,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二、制约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的因素
1.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限制措施过多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一般采用学分制,但在实际中,往往是介于学年制与学分制之间的学年学分制。这种以学年执行教学计划和安排课程,能够按部就班严格按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进行,在“精英”教育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很难实施因材施教,不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提前或延迟毕业的要求。高校由于教学资源、教育观念等主客观原因,仍然对转专业、跨专业或跨年级选课等方面有严格的、详细的规定,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市场的变化自主选择专业,在客观上压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扼制了学生的专业求学意愿和学习热情。此外,在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学校还有“某某专业选修课程为必选课程”、“某某方向模块中至少限选多少学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可自由选择,但只要选定了方向,则该方向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必选课程(或者一个具体的学分要求)”等限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或多或少限制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2.课程结构失衡,必修课程门数过多
我国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从根本上仍延续旧的课程框架体系。课程设置采取以纵向型的层次结构为主要形式,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除公共基础课外,其余课程都是围绕一个狭窄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各专业之间课程设置差异也较大,专业壁垒森严。课程设置偏重专门化,知识分割过细,以专业为核心实施教学,开设的课程都与培养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有关。因而,设置的专业课比例过大,选修课比例较低,且对人文社科课程重视不够。这种过早的专业定向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的专业面过窄,专业间的流动难度极大。这种课程结构,把高等教育与专业教育等同起来,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高校课程急剧膨胀,大学本科四年时间要修读170左右学分,要学习40~50门课程。高校学生普遍抱怨所要求修读的课程门数太多。笔者抽样调查了所在学院部分专业,发现特别是低年级理工科学生,每学期选10门左右课程是很普遍的现象。低年级学生每学期要修读这么多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中大部分是必修课程,这使得学生在选课时很被动。过多的必修课程,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制约了学生个性发展。
3.课程体系单一,无法适应学生多样化需要
有学者曾对沈阳市五所不同类型大学(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师范院校、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多样化和市场化趋势。考研、辅修已成为大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的主要思考内容(见表1)。高校在为社会提供更多受教育机会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各行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但是,高校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个人的目标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学生个人的目标往往很难实现。教育是学生所希望的发展行为,如果不顾学生自己的愿望,就无法达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目标。因此,学校有必要根据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和学习目标等方面的差异设计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大学生各种不同的需求。
4.选修课程太少,缺少选择性
高校普遍存在选修课程比例偏低,可选择的课程太少的问题。虽然,各所高校对选修课程一般有一定的比例规定,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紧张、学生选课人数少等多种原因,实际执行中选修课程开课率都不高,学生普遍感到“无课可选”,难以实现自主选课、自由选择教师和上课时间。此外,在大一、大二学生选择课程的余地很小,学生别无选择。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公共体育、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均为必修课程,学生必须要修读。据统计,我国本科生的必修课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所占比例为60%-70%。如果必修课的学分数量不能相应减少的话,通选课在大量的必修课下可能会部分地名存实亡。因此,要保证选修课程的合理比例,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现存的整体学分规定和分配。
三、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的对策
1.增强课程体系的开放性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课程体系在理念、时间、空间等一系列要素上具有开放性。理念的开放性是指学校管理者要以宽广的心胸接受新观念、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打破教学管理制度的束缚,给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真正可能跨专业、跨年级以及跨学校选课,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时间的开放性是指学校通过采用灵活的教学时间表,提供更多的课程学习时间,教师辅导的时间都是开放的和无时限制的;空间的开放性是指课程体系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在乡间、城市、田野和企业的车间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中,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感性实践中,使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精神。因此,就大学课程体系而言,应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积极创造良好的开放自主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上课时段与教师、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安排大学的学习进程。
2.加大课程体系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开放性的延伸。灵活性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具有不断适应外部变化的自我调节能力与机制,能够随时针对社会需要和学生的个性不同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多元化倾向,学生必然会对课程体系提出更多的各种不同的要求。高等学校只有通过设置更加灵活的课程体系,才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选择要求,才有可能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的灵活性还指同一类别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课程,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需要或爱好的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和学习形式灵活多变,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和学生个体差异。
3.加大课程体系的选择性
教育不仅要根据社会的统一要求培养人的共性,而且也要根据个人的特点发展人的个性。课程体系只有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科学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加大课程选择性,才能实现自主选课,通过自由选课组合不同的课程模块和不同的知识结构,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只有通过学生自由选课,才能根据自己个人的教育目的、特殊兴趣、以前的知识背景和未来的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和实施学习过程。有学者提出:“基于自由选课,学生形成不同的课程组合,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课程越多,选择越自由,组合形式越多,知识结构越具备无限多样性。”因此,高校应尽量创造条件,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和开课的门数,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这些学分配置到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甚至不同专业,也可以自由配置到多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组合成各种不同的专业方向或主修。这样,学生就不会因社会用人单位某方面人才需要数量的锐减而对专业计划作出大的调整,才能适应外界的迅速变化和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4.增强课程体系的多样性
课程体系的多样性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多个课程实施方案,一个专业可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单独设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大学课程体系是共性化与个性化的整合。因为,个体必须具备特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即所谓的“共同文化”,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和生存,社会也才有发展的基础。同时,个体本身也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大学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就是在掌握好共性化知识与个性化知识的度的前提下,使学生向“社会人”和“个体人”统合的方向发展。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目标的前提下,使课程体系更加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和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可以因材施教,不同潜能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方案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体系的多样性是从数量上保证选择性得以实现,而选择性促进了课程体系个性化的发展。
(刊载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5期)
关于大学学分制改革成效衡量标准的思考
王伟廉
一
中国大学实施的学分制,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大学实施的学分制,与西方大学,尤其是美国的大学相比有很多的不同,而其中主要的不同是学分制实施背景的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具体操作方面的不同。例如,美国实施了学分制的大学基本都按照学分来收取学费,而中国大陆大学的学分制收费不能超过学年制收费数额;美国大学的学生转学容易,中国大陆的不容易;美国一些大学学生转换主修(专业)比例较大,中国大陆的比例较小;美国大学课程开得普遍多,中国大陆的普遍少;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大学较少干预,中国教育主管部门干预多;美国大学的教师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中国大陆的大学教师的聘任制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等等。所以,中国大陆的大学实施的学分制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无法用国外特别是美国的一些大学的学分制来直接进行比较。而中国大学的管理层以至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管理层中的一些同仁、教育理论界的一些专家以及大学里的一些学者,往往用美国大学的学分制来衡量中国大学的学分制,结果常常得出我们的大学实施的学分制不如美国的“彻底”,或不是“完全的”和“真正的”学分制的结论。的确,他们说的是有道理的。在国际上,有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实施的学分制,与美国的一些大学比较起来,真的不是很“彻底”或不是很“完全”。像欧洲的大学就不如美国的一些大学学分制来得“彻底”;我国台湾省的大学就被认为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我国香港的大学在学分制的弹性方面也不能与美国的一些大学比。为此,在我国曾一度有一种很流行的看法,即我国的大学,特别是大陆的大学的学分制不是真正的学分制,而美国的一些大学则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学分制。其理由,有的集中在有关背景的衡量尺度,如提前或推迟毕业的灵活程度、按学分收费的制度和与其他大学相互承认学分的程度等;有的则集中在学生进行选择的权利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可选择课程范围的大小、转换专业灵活性的大小以及涉及面的大小等。笔者曾撰文对“彻底学分制”提法进行辨析:如果按照学生选择自由度的大小作为尺度来衡量,即使在美国,也很少有大学实施的是“彻底的”或“完全的”学分制。美国是一个多样化的国家,除了背景的不同外,他们的大学,在学生选择自由度方面可以排列出一个从完全没有选择到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两个极端之间的一个连续统一体美国的多数大学都散落在这个连续统一体的各个位置上,虽然目前看来比较集中于自由选择的这一端,而且除了背景上的差异外,就学分制的选择性而言,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分析这些因素对选择的影响,笔者认为,诸如对不同学科、不同社会需求的紧迫程度、不同的专业转移跨度、不同的学校类型和不同的培养任等,都会在选择自由度的大小上有所不同。就这个意义来讲,学分制并不是选择自由度越大,就越“完全”、越“彻底”。诚然,学分制初创时的本意的确是针对选科制的,是选科制所要求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分制的本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分制的功能和属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到了后来,选择性虽然是学分制的重要属性,但已不再是学分制的唯一属性,甚至也不再是本质属性。
因此,在高等教育实践上,一是我们不可能在学分制实施背景上与美国大学看齐,二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我们的大学学分制都搞成如美国那样学生选择权很大的大学学分制。那么,我们的大学实施学分制究竟实施得好与不好,或者实施成效的高低,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这个问题绝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大学学分制改革方向的大问题。最近笔者就被很多人问到这个问题。这里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二
笔者在这方面做过一些研究,也从事过一些实践。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尝试提出我们国家实施学分制的成效的鉴别标准。
从我国高教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是否实施学分制以及学分制实施得是否到位(暂且不用“完全”、“彻底”、“真正”这样的字眼),衡量的标准有很多,但排除一些非本质因素后,关键的、本质的因素应该是:它是否能全面支持一所大学根据市场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全面支持这些改革的学分制,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学分制,是“到位”的学分制,也可以在这个意义上(仅仅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完全的”、“真正的”学分制;否则就是不完全的、不彻底的,或者彻底性差的,或者说是“不真的”学分制。
按照我们对学分制的概括和对其核心与本质的描述逻辑,笔者认为,“完全的”、“真正的”学分制至少应包括三个层面的支持因素。
第一,思想观念层面或理念层面。
学分制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教学管理制度或管理模式。而从实质上看,它背后隐藏的是一些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仅包括对学生选择权利大小作出的判断(如学生是应该毫无限制地进行选择,还是有限制地进行选择;学生是否应该在这个阶段进行选择),也包括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涉及的很多思想观念(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课程观、教学观、管理观等)。从国际上一些大学的实际操作来看,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或模式,都体现了教育思想上的差异。当然其中也包括由于不同学科特点而采取的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比如医学类等专业人才培养中,学生的选择余地就比较小。一所大学真正能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理念设计自己的学分制,并在教育思想的各个范畴上达成一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哈佛大学在学分制问题上的几次起落,就说明在教育思想上的变化和争论。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尽管都很支持改革,但在具体的做法上,一旦涉及到教育思想上的那些范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或矛盾。例如某大学在讨论一个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什么样的基础并涉及到某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分量时,争论便产生。当然,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有争论,因为争论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到位”的学分制,是应该允许尝试的。那些不能允许进行尝试的管理体制,对改革没有支持力度,谈不上到位。反观美国大学的管理系统,笔者认为,最值得称道的一个功能就是允许进行尝试,而且在尝试过程中又不打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允许尝试,这本身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教育理念。我国的大学有多少能从全校各个层面特别是领导层面及时地、充分地、有保障地允许并支持那些尝试呢?当然,“尝试”不等于随意涂鸦,这需要整个学校对教育思想的不断探讨和对实践的不断反思,也包含对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对正确的、适合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认同和信奉。
第二,管理层面。
任何一项教学改革,都必然涉及到管理上的支持。教学改革涉及面很广,不仅需要得到教学管理上的支持,也同时需要得到其他相关方面的管理上的支持。例如,根据办学理念,实施学分制需要开设大量的课程,不仅在公共选修方面(如通识教育方面)需要更多更好的课程,也需要在主修领域或专业方向课程上提供给学生多种选择。如果我们的人事管理无法调动教师开课的积极性,几乎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学分制绝不单纯是一个教学管理的问题。稍微了解一下美国一些大学的学分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这些方面的配套管理能力和支持力度。此外,学分制因选择因素的加入,使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尤其对于那些综合大学,仅因学科复杂带来的管理难度就令很多领导者难以应对了。
第三,技术和条件层面。
学分制的建立,本身就需要条件和技术的支持。这一点无须多讲。在选课系统、学籍管理、质量监控、学生评教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技术支持的水平也要求很高。在条件方面,资金是首要的条件。学分制因其特定的选择机制和对个性化的追求,使办学成本提高很多。同时,技术的使用也使学校的管理理念遇到了相当程度的挑战,因而同时促使管理理念进行改变。考察我国一些大学的学分制,之所以看起来总不是那么“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条件不够或者技术支持不够,以致无法按照人们的期望来实施。
笔者所在的汕头大学进行的学分制改革,在管理理念上有很大的改变,相应的技术和条件支持也有很大力度。在学分制管理系统基础上,学校不仅建立了常规管理的技术支持系统,还建立了虚拟教室系统,供教师和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和处理教学业务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而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教学活动平台。同时还建立了与学分制管理系统配套的人事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顺便提一下,我校是全国第一所同时进行了ISO9001和ISO14001国际双认证的大学)、财务管理系统等全面支持改革的技术条件。
这里用汕头大学去年6月开始探索的工程教育改革为例,来简要说明以上三个“支持”是如何做到的。
我校参照国际上先进的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框架,首次提出EIP(Ethics-Integrity-Professionalism,道德、团队、专业)—CDIO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推进这项改革。
首先,学校在教育思想和理论上反复进行沟通和宣传,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蕴涵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与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课程、方法、评价等)进行比较,使新的思想和理论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支持这项改革,制订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建立了以工程设计为导向、符合国际工程师认证的集成化课程体系。在教育思想上,学校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工程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理论和实践脱节、工程与社会脱节的问题。
其次,新的课程体系一改过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以三级项目来组织教学,形成了“鱼刺式”的培养过程。但这种培养方案进行实施时,与原来的学分制管理系统有一定的不吻合性,主要是项目实施与原来的课程学分之间难以对应,需要改变已有的学分制管理系统中的一些内容和方式。而我校的学分制管理系统在最初设计时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求包容一切有理论依据的教学改革。因此,经过与工学院的几次沟通,确定了课程学分的对应关系,同时为配套的人事管理(工作量计算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要求。这里,再次体现了管理制度改革为教学改革服务的原则。
另外,新的工程师培养模式对技术和条件(配套选课系统、评教系统以及实验实习条件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也都能得到相应的支持。
这些支持使我校的工程教育改革进展十分顺利有些内容已在级级部分学生中进行了试验。
从以上简要的描述,可以这样说,汕头大学的学分制是比较“到位”的。虽然还没有完全“到位”,但与目前国内其他很多大学相比,应该说其到位程度是比较高的。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是改变就要支持,这里还有一个作出的改变是否正确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关于教育思想的认识水平问题。但正确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改革实践过程本身就是产生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土壤。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学分制的“到位”程度是伴随改革实践,同时伴随教育思想的不断完善而不断提升的。以上述的标准来衡量美国的一些所谓实施了“完全”学分制的大学,也还是觉得不“完全”。这是因为,作为个体的大学,对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对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反应,不可能都有求必应:对科学技术发展要求、社会需求,不同的大学由于层次、类型、任务不同,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对于学生发展的要求,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因此,“全面支持”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据大学的性质、任务、层次等来相对确定的。
还需要反复强调的一点是,学分制毕竟只是一种管理制度,虽然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教育思想,但它的成效不能主要以教育结果或教育质量来加以衡量。有些学者一谈到学分制的成效就与学校的教学质量联系在一起,这显然是不对的。美国实施学分制的大学,即使在“彻底性”、“全面性”上接近的大学,也既有教育质量高的大学,也有教育质量不高的大学;反之,实行学年制的大学也同样既有国际一流大学,也有教育质量很差的大学。所以,衡量学分制成效的标准不能只用教育质量来衡量,教育质量的获得是与其他很多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但也不能否认,学分制实施到位对提高质量是有促进作用的。
讨论到这里,可能会产生另一个问题:既然作为教学管理制度的学分制本身与质量问题并不是一回事,那么是否也可以认为,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也可以用上述的三个标准来衡量它们的“到位”程度或“彻底性”、“全面性”?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的确是可以的。但比起学分制来,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在提供教育教学改革舞台和提供学校之间的交流方面,确实不如学分制方便,尤其在当代各国都在追求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日益广泛的情况下,学分制作为管理体制要比学年制在很多方面能提供更大的便利。所以,笔者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学分制作为教学管理制度对于当代大学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三
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问题是:以上这些标准,是否可以用来衡量我国大学学分制改革的成效,或者说是否可以用来衡量学分制是否“到位”。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把学分制和西方大学特别是美国一些大学的学分制做类比,因为我们的背景与他们不同,但尽管存在不同,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我们要做什么,要朝哪个方向前进。如果我们认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们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并以对这个核心的支持力度来作为衡量我们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实施成效的标准之一,甚至是主要标准,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称这样的学分制为“到位”或“完全”、“彻底”的学分制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到此,随之而来的质疑可能是:你所说的这些衡量标准是不是因为达不到美国一些学校的学分制灵活性而选择的一种“托词”,或者说是用“中国特色”来掩盖我们自己的差距。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美国一些实施学分制比较“到位”的大学就会发现,实际上,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最根本的一条也是为人才培养模式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提供改革的最大可能性。哈佛大学是美国早期实施学分制的大学中最典型的大学之一,而无论是实施还是取消,实际上都是因为在判别这个制度对于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要、科学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上提供的最大可能性问题上存在分歧。而其他一些大学,无论是选择性大的还是选择性小的,在采用管理模式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它对人才培养活动的支持力度和服务的广泛性方面的因素。如果这个分析能够成立,衡量我国的学分制的效果,就可以使用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而如果上述的三个标准也可以作为国际通用的标准的话,我们就可以把比较符合上述三个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看做是“国际标准”的,也可以把相应的学分制称为“国际基准”的学分制。笔者在表述和评价汕头大学学分制系统时,就是采用了“国际基准”这样的表述。
诚然,就像一位国外的教育家所说的,在教育领域,几乎没有一个概念是不存在争议的。这是因为,教育是一个处处充满了价值选择和判断的实践领域。所以,笔者并不指望大家对一些概念达成一致,而是希望通过讨论和辨析,通过实践,使我们的教学管理改革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也是笔者很早就强调的一个思想的再强调,这个思想就是:高等教育任何管理体制上的改革,都必须围绕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来进行。脱离了教学改革来谈管理体制改革,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刊载于《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主 办 | 徐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 地 址 | 泉山校区静远楼1908 |
主 编 | 费 春 | 电 话 | 0516-83500153 |
副 主 编 | 胡仁东 | 网 址 | http://fgc.xznu.edu.cn |
排版校对 | 胡学峰 | 电子信箱 | fgc@xzn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