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2011年第4期(总第8期)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1-06-20  浏览次数: 1235

决策参考

2011年第4期(总第8期)
徐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主编

 

本 期 提 要

  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展望人类的未来,我们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确定“环境教育”的理念。把大学办成绿色大学,开展大学绿色教育,是绿色革命和环境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新时代的重要特征,而这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总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完整社会治理目标框架体系。在我国大学开展绿色素质教育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近10年来,我国大学在绿色教育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从已有相关文献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是高校绿色教育——从内涵、特征以及高校绿色教育与基础教育绿色教育的主要区别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这是立足于本质层次的认识。第二,为什么要在高校开展绿色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必要性、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引起人们反思传统生存价值观的合理性,要从以人为中心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是我们走出当下困境必须选择的道路,这是价值层次的研究。第三,如何开展高校绿色教育——对绿色大学的建设、高校绿色教育问题与对策、大学绿色教育课程设置问题、高校绿色教育实现路径、大学绿色教育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和研究,这是方法层次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高校绿色教育方案提供了参考框架。
  综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大学绿色教育必将成为生态文明社会的高等教育理念。在环境教育、绿色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上,环境教育解决知和行的问题,绿色教育解决价值取向的问题,而这二者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体现。
  本期《决策参考》选择的关于高校绿色教育的文献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一绿色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本期目录

 “环境教育”概念演进的探寻与透析

王燕津

(刊载于《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环境教育作为20世纪以来日益升温的焦点,已经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它独特的环境视角和倡导的新人道主义与新生态伦理为世人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反思现代教育体系的平台。在原教旨主义的控制下,教育不但没有帮助我们获得应对未来难题的技能,反而滋生和助长着一种对自然漠视与肆意的态度,事实证明,正是受教育者在肆无忌弹的破坏自然、掠夺资源。在教育中整和人“环境”的维度,重新确立教育的目的与理念是现实向人类提出的挑战。中国是人口大国,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教育变革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就更应受到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追述“环境教育”概念的演进,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一、环境教育自产生起就具有倡导综合化、整体化的传统

  透视缘起的历史,可以发现“环境教育”的产生与演化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它深受18、19世纪许多思想家、教育家、作家(如歌德、卢梭、杜威、蒙台梭利、海克尔等)的影响。探寻“环境教育”定义的演化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勾勒和认识今日“环境教育”概念的框架。
  “环境教育”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1948年。当时威尔士自然保护协会主席托马斯·普瑞查(Thomas Pritchard)在巴黎提出“……我们需要有一种教育方法,可以将自然与社会科学加以综合”,他同时建议将这种方法称为“环境教育”。1957年美国的布伦南(Brennen)在文章中首次将“环境教育”作为专有名词使用。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环境教育”一直被视为“保护教育”的同义词,直到20世纪70年代,“环境教育”才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1976年美国学者纳什(Nash)对“环境教育”起源进行考察后认为,自然研究、户外教育和保护教育都是环境教育的前身与基础。早在1891年,美国的威尔伯·杰克曼(Wilbur Jackman)就在学校中开展了“自然研究”活动,它的宗旨是带领学生到户外,运用经典方法探索环境。他强调指出,“自然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课堂中被割裂的知识点在这里自然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学习变得不再彼此孤立。”到20世纪20年代朱利安(Julian)和L.B夏普(L.B Sharp)等人开创了“户外教育”,它同“自然研究”有着相同的教育目的。到了30年代,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使“保护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保护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提醒民众存在环境问题,告诫人们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是必要和重要的。“保护教育”在推进中触及到多方面因素,因此也倡导运用综合学习的模式来开展活动。在研究的基础上纳什总结指出:“……环境教育同其他教育(自然教育、户外教育、保护教育等)一样,有着相同的本源,就是将反对学院式的分科教育作为自己的起点。”
  同时,环境教育也深受进步主义教育观念的影响,将儿童的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儿童为中心,将教育看作是帮助儿童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主张用积极的方式去帮助儿童摆脱消极的角色,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因此,本文认为,虽然环境教育的产生与环境问题全球化密切相关,但是环境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与分科教育模式分庭抗礼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体现整体、综合和知识间联系的最佳教育媒介。环境教育的特色不仅在于它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而在于它针对学校分科教学的缺陷,主张教育中的概念和观点要以现实经验为基础。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获得直接体验,在整合的环境中,在调查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个人认知结构,在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间建立联系,在直接体验中得到综合、整体的思维技能训练。

  二、“环境教育”是一个内涵动态变化、不断拓展的开放性概念

  除了综合化传统外,环境教育内涵的拓展也具有历史基础。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西方发达国家,其中尤以英国为代表,产生了一批新的教育名词,其中包括“资源管理教育”、“能源教育”、“发展教育”、“人口教育”、“和平教育”、“人权教育”等等。这些教育在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同“环境教育”相比,虽然它们关注的焦点有所差异.但是涉及内容相互交叉、重叠,并且从广义上看有着相似的教育目的。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深人探讨,各种教育的内容与目的在环境问题上得到融会与结合,逐渐成为环境教育的一部分。
  从表1.可以看出,各种教育在环境教育中得到汇流的过程也是环境教育自身拓展与完善的过程。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人,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课题,如代际间的权利问题、环境权问题、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造成的不公正和斗争、环境和资源引起的战争、地方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关系问题等等。环境问题不再仅仅意味着自然污染和资源枯竭,而是更频繁地与贫困、公平、赋权、民主、参与、决策等类似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发展促使环境教育内容不再停留于地区自然和人工环境的研究,而是在汲取与拓展中树立起全球化的观念,以更加系统与整合的方法探讨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思想和需求的发展,环境教育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历史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教育过程。

  三、“环境教育”概念的演化使“可持续发展”的融入成为必然

  最早为环境教育目标做出精确定义的是1969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威廉姆·贝尔·斯泰普(william Bin Stapp)博士,他认为:“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这样一种公民,他们拥有关于生物自然界知识,了解与之相关联的问题,知道如何帮助解决问题,并具有投身问题解决的动机。”
  在这个定义中对环境的理解更偏重于生物自然环境,同其它教育目标相似,该定义提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其独特之处在于更强调与自然环境有关的知识及其关联性,同时指出环境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行为动机的公民,强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参与、行动意识的培养,这是其他教育领域所缺乏的。1970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签发了美国“环境教育行动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法。文件中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处理人与其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关系的教育过程,这种关系包括人口、保护、交通、技术和城市以及对整个人文环境的区域规划。”
  在此基础上,1970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美国的内华达州召开了题为“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的会议。会上给出的“环境教育”定义,后来被许多国家采用,会议认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概念是为了发展和评价人及其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问题做出决定,对本身的行为准则做出自我的约束。”
  作为经典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环境教育关注的焦点已经从生物自然拓展到社会、经济、文化领域。概念中提出了价值与概念澄清问题,强调了决策和个人约束。可见,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更加被明确和重视,与其它教育的“价值无设论”相比,环境教育带有明显价值倾向,并将这种价值观的探讨与传播作为自身的教育目标。
  1977年第比利斯会议发表的最后公报中明确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和参与五部分。并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其目的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和当地环境现实,它涉及普通、专业和校内外所有形式的教育过程。”
  会议还给出环境教育实施的若干原则,指出环境教育应该是:
  ·从整体上,即从自然的和人工的,技术的社会的(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技术的、文化一历史的、道德的和美学的)各个方面去认识环境;
  一个连续的终身的过程,它始于学前教育阶段,贯穿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各个阶段;
  ·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它从每一门学科中汲取特定内容,以形成一种整体平衡的观点;
  ·从当地的、国家的、区域性的和国际性的观点去考察主要的环境问题,以使学习者了解其他地理环境中的环境状况;
  ·既要有一种历史观,但更要集中认识当前和潜在的环境状况;
  ·在防止和解决环境问题中,促使人们认识到地区、国家和国际间的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制定发展和增长计划时,明确考虑到环境问题;
  ·使学习者参与到学习经验的计划中去,为他们提供决策和接受决策结果的机会;
  ·在各年龄阶段都要重视培养对环境的敏感和获得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态度,在早期阶段尤其要重视培养学习者对所在社区的环境的敏感性;
  ·帮助学习者发现环境问题的症状和真正原因;
  ·重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发展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利用各种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有关环境的各种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实际活动和第一手经验。
  在《贝尔格莱德宪章》的基础上,第比利斯会议建构了环境教育的基本框架,会议设定的基本原则为环境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会议所提出的环境教育定义与原则,更加明确了“环境”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全球性。环境教育所关注的内容从自然到社会和经济最终拓展到人类思想与精神领域。这样的特征决定了环境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过程,要以跨学科、实践参与的方法培养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和参与、决策、合作的意识。这样的定位使环境教育不仅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而且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向工业化以来实证主义范式统治下的现代教育提出了质疑与挑战。
  遗憾的是,第比利斯会议后的环境教育项目与活动未能完成会议目标。针对该会议对学校环境教育课程缺乏具体指导和缺乏一致性的弱点,1980年美国著名环境教育学者哈格福特(Hungerford)等人在《环境教育月刊》中发表了“环境教育课程的发展目标”,为环境教育提出更加明确、一致的目的:“环境教育是帮助公民成为具有环境知识、拥有技能、具有献身精神的公民。这样的公民,无论是个人或集体,都志愿为获得维持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的动态平衡而努力工作。”根据第比利斯会议的指导原则哈格福特等人提出了环境教育工作指导框架,包括四个层次:生态学的基础;概念性的知识一一观点与内涵;调查与评估;环境的行动技能一一训练与应用。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如果说环境间题引发了人类对工业社会确立的现代主义的怀疑与反思,是后现代思想孕育的温床之一的话,那么始终以环境问题为焦点的环境教育就是体现和传播后现代思想的最佳载体。“环境教育”概念的演进,就展现出后现代主义赋予的开放性、不稳定性和全球化观念。也正是这样的特点为“可持续发展”概念在环境教育领域迅速得到响应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对历史基础和概念演化的探寻,反映出环境教育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在对现实和自身不断批判、反思基础上的继承与完善过程。

  四、结论

  笔者认为“环境教育”具有综合化、整体化传统,是对目前以学科体系为主导的分科教育体系的有意补充与完善。环境教育演进所塑造的开放性与拓展性为教育吸纳科技、社会的新理念,顺应时代的脉动提供了条件。基于此种认识,笔者认为环境教育不应也不能局限于保护自然、普及知识的宣传教育。
  环境教育是倡导发展一个积极学习的团队,在对话中分享观点、交流经验,完善自我。在对各种价值取向的评判与反思中,培养学习者的态度与情感,谋求个体全面发展。环境教育注重探究,主张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要从经济、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公正以及自然过程与自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结合探讨,最终目的是通过综合、联系的学习过程,培养一个具有环境文明意识的未来公民。环境教育理念使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和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对现代教育的革新。

论环境教育理念建构及其实践

李久生 谢志仁

(刊载于《教育科学》2002年第3期)

  环境教育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而兴起和发展的。自从1948年托马斯·普瑞查(Thomas Pritchard)首次使用“环境教育”一词以来,经过世界各国、各地区、社会团体及环境教育专家长期的不懈努力,环境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类观念以及教育自身固有的影响,环境教育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环境破坏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环境教育的效果。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现行的环境教育从内容、方法到评价与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明显不相适应,其关键在于环境意识培养和环境教育理念建构的滞后。这是因为,良好的环境意识和先进的环境教育理念,影响并决定着环境教育实践。

  一、培养环境意识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础

  整体而言,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三部分。自然环境由支持生物生命活动和生态系统的地球相关圈层所组成,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是一种具体的硬环境;人文环境是指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非自然因素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个人环境是指人类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是一种抽象的软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独特的环境系统,人是这一环境系统中的重要元素,对调节环境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着其他生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环境意识实际上是人类关于环境系统的一种思想和观念,是关于人与环境系统之间复杂关系的多层面观照,包括了人类对环境系统的认识论层次、伦理层次、价值论层次、政策法规层次、行为层次和行动策略层次等诸多方面。广义(深层)的环境意识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多方面,如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发展意识、公平意识等等。综观世界各国环境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环境教育的实践,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如果仅就环境问题本身进行环境教育,而不深入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防治的办法以及长效的管理,不研究环境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研究环境教育与现有教育之间的各种关系,那环境教育就成为无本之木。而实施环境教育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动机和深层动力是人类良好环境意识的驱使,因此,环境意识培养在环境教育实施过程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础。
  环境认识论层次的环境意识即环境认识观 应通过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培养人类正确地认识自然、由衷地赞美自然,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了解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科学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审美意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感情,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良好意识。
  环境伦理层次的环境意识即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类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自然、环境和一切生命体讲道德,将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善恶、正义、公平等传统道德观念扩大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明确人类对自然、对环境应负有的伦理道德责任。但是,确立这样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和意识并不意味着束缚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对环境改造,而是强调在环境伦理道德准则要求之下,有节制地、持续地利用自然,有意识地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通过环境伦理道德观的教育和培养,树立起人类对环境的正确态度和情感,从而来调节、引导、规范甚至约束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
  环境价值论层次的环境意识即环境价值观 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常常缺乏一种对环境价值的理性思考,更多地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忽视了自然、环境自身的固有价值,更忽视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一切相关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关联价值。因此,人类在对自然、对环境的利用过程中,只谈环境对人类的价值和贡献大小,而不谈人类对环境的损害甚至破坏多少,更不谈保护和修复环境的代价大小。因此,就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环境价值观,建立新的环境价值观,尊重环境自身的固有价值,正确分析和对待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关联价值,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政策层次的环境意识即环境法制观 人类的环境意识养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可以成为人类普遍的素养,有些却因为出于人类的无知或私利,造成对自然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这不仅影响当代人和本区域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后代人和其它区域的发展。因此,就必须借助法律的形式,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规范和约束人类的种种生产和生活活动,制止人类对自然、对环境的种种破坏行为。这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从而解决环境意识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问题。这一层次环境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特殊的教育方式,宣传和普及环境法规,规定公民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并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他人。
  环境行为层次的环境意识即环境行为观 人类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良好的教育和优化的环境,这两者相辅相成。优质的教育可以培养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素养,而优化的环境又在优质的教育基础之上促成对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既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熏陶的过程,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人类自觉的环境行为习惯,也才变成人类自觉的养成过程。环境行动策略层次的环境意识即环境行动观 以上五种层次环境意识的养成对保护环境无疑十分重要,但解决环境系统中的各种问题还必须有特殊的环境保护技能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训,对所有公民应知应会的环境保护技能、不同岗位员工的环境保护技能、环保专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技能进行分层次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形成全体公民的环境意识知行统一、主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积极行动。

  二、建构环境教育理念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根本

  环境教育是基于环境系统的一种特殊教育。从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1972)、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1975)、《贝尔格莱德宪章》(1975)、《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和建议》(1977)到第二次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认识阶段、重视阶段和行动阶段。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发展状况、社会背景等的差异,环境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区域发展水平和公民文化素质的差异,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强调实施全民环境教育,但阻力很大、措施不力,发达地区好于落后地区、沿海好于内地、城市好于乡村、文化素质高的好于文化素质低的,而且,20多年的环境教育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卢卡斯(Locus)就提出了著名的环境教育模式: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随着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应该对“Locus模式”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赋予新的内涵。“关于环境的教育”(about the environment)是指教育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的知识和信息,不能孤立地理解环境,就环境论环境,而要将这三种环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环境系统,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相互关联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环境的教育”实际上是“关于环境系统的教育”;“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in orthrough the environment)是指以学生在环境系统中的亲身体验作为环境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并把环境教育与学生的个体生活、群体生活以及公民的公共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去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理解环境、关心环境、保护环境,只有在环境中或通过环境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充分而有效地获得对环境系统的情感、态度、价值、知识、信息和技能等;“为了环境的教育”(for theenvironment)是指环境教育要直接鼓励学生探索和解决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培养关于环境系统的各种情感、态度、价值并从中获得各种环境知识、信息和技能,形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观、环境伦理观和保护、改善环境的思维方式、行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明白人类在环境系统中必须承担相应的伦理道德责任,并能深刻认识到“为了环境”与“为了人类”是有机统一的,但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人类自己,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般而言,环境教育包括了学校环境教育、社区环境教育和家庭环境教育,或者说环境教育可充分渗透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并共同构成了全民环境教育。就学校环境教育的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⑴学校环境教育是全民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学校所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的连续过程和系统要求;⑵环境教育作为课程构建包含了环境教育的目的、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估体系等诸多方面,必须要有科学的界定和明确的要求;⑶环境教育作为渗透式教育应渗透于各学科教育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要求教育者、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环境素养、较强的环境责任,善于挖掘各学科教育和学校管理过程中环境教育的素材,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完成环境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根据这一要求,要有效地实施学校环境教育,就必须建立和倡导一种全新的环境教育理念。一是环境系统观。人类所面临的是一个“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包括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共同组成人类的环境系统,这一系统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周而复始地运动着,系统的某一个因子发生变化(哪怕是细微的变化),整个系统及其功能就会发生复杂的变化。因此,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整个环境看成一个系统,从而整体把握系统的要求、系统的功能、系统的演变,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倡导的系统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首要理念。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观。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独特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当代与后代、人与生物、人与非生物都存在于难以分割的时间和空间连续体中,人类的一切活动作用于人类所处的环境系统,同时环境系统又反作用于人类,这就要求人类不仅为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而且要为自己之外的一切承担伦理责任,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三是资源节约利用与保护并重观。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和资源分布不均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又处在加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对资源的利用和消耗种类多、数量大、速度快,这就要求节约使用各种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护,为了当代中国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发展走资源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道德观。这既是环境伦理学层次的环境意识,也是环境伦理学所倡导的环境教育理念。人类要尊重自然的价值和规律、环境的价值和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环境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承担起相应的环境伦理道德责任,以得到大自然无私而丰厚的回报。五是环境保护的全球观。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不同文化、不同社会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多样性及选择性,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又凸显出其普遍性和全球性。这就必须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尊重不同制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环境价值选择的同时,确立具有本国和本民族特色的环境价值理念和环境教育理念,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环境教育模式,积极倡导全球化的环境价值理念和环境保护理念,促使环境教育的国际化、环境保护的全球化,推动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把握环境教育特性是实践环境教育理念的关键

  环境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体系到内容,还是从目标到方法,与现有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环境教育的五大特性,即:⑴环境教育的时代性。环境问题主要是当代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也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人类社会要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首先切实解决好眼前的问题,而不能留给后人去解决。⑵环境教育的前瞻性。环境问题既是发展造成的恶果,也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更为后人发展留下后患。实施环境教育,既是为当代人的发展,也是为后代人的发展,为的是人类社会世世代代永续不断地健康发展。⑶环境教育的开放性。环境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环境系统中各种突发事件和诱发事件的集中表现,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开放性问题,这就要求实施开放式的教育,强调教育组织与学生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体现教学活动和形式以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⑷环境教育的综合性。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包括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的变化,都会通过环境系统综合表现出来,我们必须用综合和系统的观念来分析环境问题,通过综合和系统的方法来解决环境问题。因此,环境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综合性。⑸环境教育的发展性。当今的环境问题是由发展特别是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所造成的,并且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发展造成了环境问题就停止发展或者降低发展速度,而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发展的观念去思考环境问题,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在发展中解决由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通过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和经费支撑。因此,环境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在实践环境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必须提倡环境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个性化与多样性相统一,区域性与全球性相统一,现实性与未来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统一。从这一层面上说,环境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方向是一致的,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充实、丰富和拓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也是对现有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的挑战。
  实践环境教育理念是实施有效环境教育的重要过程和环节,而实施有效的环境教育必须根据环境教育的固有特性,遵循相应的原则。一是专门化与渗透式相结合的原则。学校环境教育受到现有教育体系、课程改革的限制,作为专门化的教育或者渗透式的教育只能因地而宜、因校而宜,尚不具备统一规范的条件。专门化的环境教育是实施环境教育的理想状态,必须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固定的学时、科学的评估体系等,但是现有的教育体系和目标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这也是我国实施有效环境教育的最大障碍。于是渗透式教育便成为实施环境教育的折衷方式,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各学科和课程之中,形成学科间与课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联系。二是综合集成原则。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的每一个因子有其独特的特征,因子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分析和整体理解环境系统的各种因子及其相互依赖的整体、系统关系,这也是综合性与整体性的具体反映和表现。三是体验性原则。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给受教育者提供丰富的机会,亲身体验教育的过程,完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在环境中教育”就要求给学生创设多样性与复杂化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亲身感知、认识、体验、理解环境问题,培养环境意识,建构环境理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动。四是以探究学习为主的原则。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素质是由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维度组成的。环境教育的特性为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利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提供各种可能的条件,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生活体验、行动研究、行为分析等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策略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五是实效性原则。“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教育和行动而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这是一个十分坎坷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断创新的精神,才能完成这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建构和实践环境教育理念,必须要有相应的创新环境和教育方法作为支撑。显而易见,现有的教育环境和传统的教育方法适应不了这一需要。一方面,就教育方法而言,专门化与渗透式相结合的环境教育方法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是对接受式学习的彻底变革和方法创新。无论是专门化的环境教育,还是渗透式的环境教育,都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学习领域,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调查、考察环境问题,搜集与处理各种环境信息,进行实验和模拟,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对策,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而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丰富而富有个性,实现由知识向能力以及由能力向行动的两级转化。另一方面,实施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一是要求学校管理者(主要是校长)必须要革新观念,建立科学的环境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二是创造一个优美、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这是实施有效环境教育的基础。三是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群体的环境素养,满足渗透式和跨学科环境教育的基本要求。四是在班、团、队活动中创设环境教育的氛围,开展相应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五是创设良好的家庭和社区环境教育氛围,将学校的环境教育辐射到每个学生的家庭和社区,以家庭的环境行为和社区的环境教育活动来促进学校的环境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3年在《世界教育报告》中规定了优质教育的7条标准,其中就明确提出学生必须具备对有关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的科技知识有较好的了解和认识,可见环境教育已成为评价和衡量优质教育的重要标准。

大学绿色教育:从理念到行动

韩 明

(刊载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自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由多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未来文明社会的象征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政府在总结我国建设的历史经验基础之上,吸取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教训,作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在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行动方案。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社会行为方式的变革。科技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才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而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则不但涉及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资源等学科的新综合和新发展,而且涉及到对科技发展和应用方向的理解和把握。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宣传、普及、贯彻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战略中是一块重要的园地。因此,“大学绿色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应运而生,是未来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新理念。

  一 大学绿色教育及其理念

  “绿色教育”,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境保护的意识融入高等教育的各要素之中,内蕴于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绿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使他们成为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绿色教育可以说是随着环境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理念。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的深入,环境哲学、生态伦理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环境人文科学得到较大的发展,并以“绿色”文化的形式迅速渗透到生产、消费、生活各个领域。
  首先,“绿色教育”作为新时期的环境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首先开展,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然后扩展到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绿色教育与小学、中学的环境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小学的环境教育较注重感性认识。小学生主要是通过观看形象的图片和录像,以及参与生动的表演,或室外游戏等活动来认知环境。中学生的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环境问题的演示、讨论和一些具体的社会教育活动,理解和认知环境。大学“绿色教育”则应突出生态环境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关注生态的文化意蕴,使大学生在理性的层面上了解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文化观念层面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无论是小学、中学的环境教育,还是大学的绿色教育,都应该将之视为一种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对绿色教育的理解需要放在宽广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把握,需要一种整体而动态的思维来领悟。
  其次,开展大学绿色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目前还在沿袭传统的非持续性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高等教育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片面强调以人为中心,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客观上忽视了自然和环境的价值;二是高等教育体制不合理。文、理、工分家,单科院校林立,专业设置过细,已成为制约高教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三是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不利于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大学绿色教育,正是改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某些弊端的突破口,它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培育一种环境的素质,特别是爱护环境的道德素养,使学生从思维方式到日常行为都能自觉表现出绿色的意识和环境的责任。
  第三,应该将大学绿色教育视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虽然绿色教育直接教育学生要认识环境、保护生态,但它的深层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一种符合人性的生存方式,一种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一种使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和谐统一的生活方式。

  二 国内外的大学绿色教育

  目前世界上大学绿色教育方兴未艾。近年来,欧美一些知名大学先后启动了一些不同层次的行动计划。如澳大利亚格利福士大学提出教学环境管理四环节:一是制定绿色课程计划。开设《资源与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健康》等课程;二是对大学日常计划进行绿化。制订绿色大学的指标体系和环境管理系统,培育大学绿色资源,支持学生绿色社团;三是大学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开展合作研究,提供“绿化”人才培训基地,建立学生生态意识实习基地;四是搞好“绿化”教学方法。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展共建大学与社区联合体活动,其组织形式是:商业组织+行政组织+学校绿色组织。共建联合体的契机和兴趣在于:共同的需要、利益、机会、知识、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和互补。此外,还有美国George Washington大学的“绿色大学”、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英国Edinburgh大学的“环境议程”、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校园绿色行动”等。
  在我国,大学绿色教育起步较晚。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绿色教育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需要。这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环境教育体系不完善。中国整体的环境教育体系很不完善,中小学的环境教育不足,社会公众环境教育、成人继续环境教育几乎空白。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学独立承担环境教育的重任是不现实的。大学的教育体系也不完备,表现在课程体系设置陈旧,教材建设落后,环境教育师资力量匮乏,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淡薄,环保行为的自觉性较差。此外,由于受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设施落后和办学经费困难等因素的困扰,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第二,学科分类的局限性。传统科学分别沿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独立发展,而我国的教育体制又过早的实行文理分科,使大学生很难受到系统、深入而又科学的环境教育训练。学校除了环境院系外,其他院系和专业的同学很难受到环境专业教育,这就极大地制约了环境知识的普及,更谈不上较高层次的环境思维、环境意识、环境观念和环境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即便是环境科学类的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也由于忽视人文教育,而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学科管理体制的滞后也使得我国大学绿色教育学科专业分布不能及时适应可持续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第三,在校园环境上,优美的校园环境本可以使学生身处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亲近,体验到深层的生态伦理。但调查表明,广大同学对校园环境状况不甚满意,认为校园环境整体状况一般,在质量上有待提高。在校园的管理与服务方面,学校的各级管理部门应当在教学、实验、科研、生产及生活各环节推行全面环境管理,各个服务部门也应在服务过程中体现绿色。但目前大学的管理与服务却仍然遵循传统的模式,例如各校学生食堂不顾有关环保规定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方便袋,这明显有违环保宗旨。
  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绿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但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已开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首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全新办学理念。即在大学中贯彻绿色意识、推出绿色产品、建设绿色校园,把这“三绿工程”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贯彻“三绿工程”着重抓三件大事:一是绿色课程的渗入,把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内容引入课堂;二是加强绿色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绿色运动中增强绿色观念;三是开展绿色培训,包括对企业家培训。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的创意为我国高校开展绿色教育起了较好的带头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则提出“办好一个中心,搞好三个推进”。即在大学中整合环境自然科学与环境社会科学学科,办好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搞好环境理论研究的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推进和环境保护直接行动的推进。南开大学开展绿色大学教育则重视三个问题:一是绿色大学教育首先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受教育,使他们提高认识;二是实行绿色教育,既要继承我国传统、结合国情,又要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宏观与微观、硬与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三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国情和政策教育,以及重视环境实践和生态感性认识的训练。这些可贵的尝试推动了校园内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为大学绿色教育的实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 大学绿色教育与高教改革

  如上所述,大学绿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深化高教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大学绿色教育,首先要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决策层、教师、学生形成共识。在具体措施方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以绿色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绿色教育首先要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因此,在大学专业设置上,要转变过去那种严格的、细而窄的专业“条块分割”观念。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该拓宽专业基础课的内涵,注重专业交叉,加强文理渗透。可适当设置一些相邻专业的课程,特别是一些综合性课程,如,《可持续发展概论》,《环境与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等。这些课程可采取选修、专题讲座等形式,甚至作为必修课。这种做法目前在许多高校已开始试行,并取得良好效果。此外,还可以对研究生以上的学生采取跨专业、交叉联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充分利用各专业的资源优势。实际上,绿色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与“通识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更要具有广阔的视界,具有环境知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接受知识最直接的途径,高校中的“绿色教育”能否得到广泛开展和深入,教师是关键。绿色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关知识往往具有交叉性和一定的前沿性,既是自然科学又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自身首先要有“绿色”意识,学校则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更新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素质,以适应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例如可在原有的师资培训机构中增设绿色教育培训基地,承担对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或者开展各种绿色教育的师资培训和研讨班,介绍国内外绿色教育的研究与经验,使教师尽快把握国际绿色教育发展的趋势,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素养。
  第三,在教书育人中,重构人与自然的价值观体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修正一些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不协调的观念。例如,对自然的认识和对待自然的态度。事实上,在近代科学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自然只是一个“工具性的自然”,即自然被看成是一个可供人类无限开发、索取的资源库和能量场,自然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可供人类所用。人类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主人,似乎可以任意地“改造”和“征服”自然。可持续发展理念批判了这种“自然工具价值论”,并依据现代科学,认识到自然是一个具有自身内在目的和规律,具有内在价值的复杂系统,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种深层的理论依据。可见,在绿色教育中,对自然价值观的科学审视和建构是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和强调人类价值的多样性、整体性和公平性。例如,可持续发展提出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认为“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放在特别优先的位置来考虑”;提出人类应该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应该具有公平分配和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并进一步提出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性问题,蕴含了一种后代人权的观念。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公平性以及整体利益的特别关注,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人道精神,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生存境界。所以,绿色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对人类之价值进行深层和全面的思考,培养一种不仅尊重人,而且尊重自然之价值的道德责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怀与境界,而这种价值观正是学生环境素质的重要体现。
  第四,在创新意识和实践中注入“绿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如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绿色教育应该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解和运用融入学生理论实践之中,特别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绿色科技”的观念。科学技术对人类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也会闯祸。人类目前的许多不可持续问题,如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非再生资源的耗竭等都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科技发展直接关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因此,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发展有一个“绿色”的导向,即要符合生态化的要求,实现相关产业的生态化,力求做到低消耗、低污染,实行清洁生产。在学生的创新实践中,“绿色”应该成为一个新的向度。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社会的一些环保活动,组织一些“绿色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感知和宣传活动,甚至组织一定层次的理论沙龙,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培育创新素质。
  第五,形成绿色教育氛围。绿色教育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意识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既要靠明确的教育引导,也需要在一种氛围中通过情境的熏染形成,因而形成绿色教育氛围也是实施绿色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学校绿色教育氛围的形成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校园文化强调的就是一种氛围教育。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决定了绿色教育氛围的形成不能仅限于学校这个小环境,还应在社会大环境中形成绿色教育的氛围。只有社会对绿色教育有明确的要求、积极肯定和支持绿色教育,才会使其真正受到重视并被付诸于教育实践活动中。

创建“绿色大学” 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大中

(刊载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校结合“211工程”建设规划,在一批专家学者长期酝酿及与有关部门领导多次讨论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创意,制定了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规划纲要,计划在“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建设等方面分阶段实施。学校已经把建设“绿色大学”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建设“绿色大学”的创意,得到了教育部、科技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的肯定。1998年5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我校“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的项目报告,并建议尽快实施。

  一、建设“绿色大学”——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在世纪交替之际,回眸即将过去的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了太多的骄人业绩,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把人类的物质文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境地。惊叹之余,我们又不得不正视人口剧增、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的现实。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污染、沙漠化等全球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据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温室气体的累计作用将使得到2030年全球气温上升1.5~4.5摄氏度,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20厘米,使许多在沿海地带人类辛勤建设的美好家园陷入危机。而日益严重的臭氧层耗损已经并将进一步对人体健康和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
  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规模空前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大会,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为在全球、区域或各国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了行动纲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20年的建设与发展,强劲的经济增长使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相对落后的技术、管理水平使我们为取得上述成绩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监测的城市河段中,有78%的水质污染严重,50%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酸雨已扩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围城现象日趋严重,全国将近2/3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据世界银行的估算,目前我国大气和水污染对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造成的总损失约为540亿美元/年,约占我国1995年GDP的8%。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成绩显著。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仍然呈日益恶化的趋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是严峻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处理好经济高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是时代赋予大学的新的历史使命。
  党和政府在总结我国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之后,逐步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和行动措施。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类社会已从过去历史上的依赖自然、征服自然阶段,进入到今后的善待自然阶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我们的社会发展必须保持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即使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平衡。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普及,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才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也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为了实现这种变革,必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这种教育涉及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资源等综合学科,教育的对象除了广大公众之外,尤其主要的是各级决策者及高层次骨干人才。我们认为,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示范校园将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我校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创意。
  近年来,欧美的一些知名大学先后启动了一些不同层次的行动计划。如美国GeorgeWashington大学的“绿色大学”、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英国Edinburgh大学的“环境议程”、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校园绿色行动”等。其目的都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的作用,开展环境教育和校园示范,推动校园内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世界正处于历史转折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等观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全球正在掀起绿色浪潮,21世纪将是“绿色世纪”。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全世界环境与发展重大问题和知识经济的巨大挑战,面对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对人才和科技的迫切需求,我们通过全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知识创新中应起的关键作用,结合已有的基础,综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计划,这也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二、建设“绿色大学”的内涵、目标与主要内容

  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
  ·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素质的人才,使他们毕业后象绿色的种子一样播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贯穿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优先发展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
  ·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综合运用和展示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建立环境优美的生态清华园示范区,在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使之成为环境保护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地。
  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使清华大学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友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环境良好的和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保科研和环保产业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建成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校园”,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绿色大学”建设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到2001年(建校90周年),第二阶段到2006年(建校95周年)。主要包括“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三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一)“绿色教育”
  所谓“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绿色教育”,是我校适应时代发展趋势、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举措。
  1.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列为全校本科生公共基础课;将《环境学》、《可持续发展引论》作为研究生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同时开出一批有关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选修课。使所有的毕业生都接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2.广泛开展学生“绿色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和环境科研活动。支持与加强学生“绿色协会”活动和“绿色教育”课外实践与研究活动(SRT计划)。面向社会开展不同层次的宣传活动,将绿色的种子播撒到人们的心中,为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做贡献。同时,完善和健全环境科学与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跨系、跨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发展在职工程硕士和硕士班,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环境保护专门人才。
  3.面向社会,办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训中心”,通过远程教育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政府机关、企业等进行高层次骨干人才培训。
  (二)“绿色科技”
  推进“绿色科技”的指导思想,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贯穿到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正确引导科技发展,使科技工作的追求目标从单一目标(经济效益)过渡到双重目标(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1.注重知识创新,制订与实施“绿色科技”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一、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深绿色科研);二、发挥综合学科优势,研究与开发一批符合清洁生产原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淡绿色科研),减少物耗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三、加强环境软科学研究,对环境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从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为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将“绿色科技”意识贯穿到研究项目的全过程。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将是否造成环境污染作为立项的一个前提条件,对可能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项目,即使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也不承担或不参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体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项目完成后进行“绿色评价”,并作为成果鉴定、报奖的一个评定条件。
  3.将环保产业作为我校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快重大环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建设规模化、集成化的高科技环保企业,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做贡献。
  (三)“绿色校园”
  建设“绿色校园”,就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生态校园的建设中,使“绿色校园”起到教育和示范的双重作用。“绿色校园”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一个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技术应用的示范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在其中应到处可以感受到学校事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氛围,使全校师生员工及社区群众在这种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当他们离开学校时就象绿色的种子,撒向全国各地和各个行业,在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事业中起到骨干和中坚作用。
  1.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订清华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制定清华园景观园林规划,建设与清华历史、文化氛围及建筑风格相协调的园林景观。
  2.分阶段实施校园绿化工程,重点是建设好四条绿化带、四块绿地、十个庭院、十个花园及周边防护带,逐步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和植物多样性,使校园成为多种生物保护地和向学生普及动植物常识的课堂。
  3.加强校园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采用环境无害化技术,治理校园环境,对先进环境保护科技起到示范及推广作用。
  ·污水处理与回用工程
  ·垃圾收集、回用和处理系统
  ·烟气污染治理工程
  ·扩大校园水域面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建立清华园生态环境监测网

  三、坚持不懈,共同努力,为实现“绿色大学”建设目标而奋斗

  清华大学于1977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1981年为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优势,由环境系、化工系、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化学系、热能系、水利系、工物系、汽车系等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跨系、跨学科的环境工程研究所,1993年发展为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清华大学又相继建立了软科学研究中心、煤燃烧工程研究中心、人居环境研究中心、21世纪发展研究院、亚太有毒有害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培训与转让中心、北京市节水技术与培训中心、中美能源环境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省市和部门的重大研究项目及技术开发任务。同时我校还建立了“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性研究基地。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理科与工科相结合、软科学与硬技术相结合的环境学科群,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中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心。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环境保护专业人才,已经完成和正在承担一批与环境保护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国家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部分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在校园的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北京市花园式单位。
  尽管我们为创建“绿色大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与我们“绿色大学”建设目标相比,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我校的师生员工中,环境意识普遍还比较薄弱,在大学校园内还存在着许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行为。我们还有一些研究成果,虽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却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在我们的校园中,还有因经费缺乏而未治理的废水和烟尘仍在排放等。
  建设“绿色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创意。我们要在全校师生员工中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履行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尽快按照“绿色大学”总体方案,确定各子项目及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制定“绿色大学”评价指标和方法,正确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达到我们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而努力奋斗。
  建设“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离不开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方法,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我们将设立“绿色大学基金”,同时推出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我们希望热心教育、科技和环境保护事业的海内外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鼎力相助。

高等教育之绿色审视与反思

侯爱荣 

(刊载于《江苏高教》2010年第3期)

  一、环境危机:高等教育的绿色反思

  20世纪的后半期,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对人类本身所面临的这种处境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分析——后现代思潮的兴起、西方绿色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科学领域内复杂性科学群的出现等,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切路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人类生存危机问题的教育认知是必要的。由于高等教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比基础教育更加密切——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所决定的,因此对高等教育的绿色反思更是必须与必然的。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是文艺复兴后,启蒙运动及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与现代经济及现代文明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并且也是为促进现代的机器文明而建立的。
  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事实证明,在环境本身的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的。经济领域内单纯地为环境保护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由于现代经济理性本身的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是启蒙运动时期人类过分注重工具理性、科学理性的发展,而忽视了人文理性,导致了人成为单向度发展的人的结果。“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早期的启蒙精神中包括两种理性,一是要求天赋人权、实现自由平等的人文理性;二是主张科学进步、征服自然的工具理性。两种理性各自所代表的自由与科学,社会公正与自然秩序是并行不悖的。”也就是说,作为目的的人的自由解放的人文理性与作为手段的工具理性,应当是协调一致的。但是,随着西方大工业化机器文明的发展,这两种理性之间的平衡从一开始就被打破了。为了发展工业经济,人们过度重视征服自然,发展物质文明的工具理性,将人类自身发展的人文理性抛掷一边,将目的与手段彻底倒置。这种扭曲了的人类理性直接导致了人类社会本身的异化,同时也导致了人类心灵的割裂,致使人类本身异化为自身征服外在自然的工具。这种物化了的人类心理,更加贪婪地攫取自然资源,从而导致了目前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物化了的人类社会,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质化,用物质化的一切来衡量人类社会的一切,因而,导致人类对自然无节制地开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是明证。高等教育在这个过程之中,为这种单向度发展的社会培养了无数单向度发展的人。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体系,为了促进这种物化社会的发展,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系统,科学主义、工具主义及功利主义盛行。为了提高现代工业文明的效率,高等教育实行分科教学,学科专业化程度很高,以至于同一个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之间互相无法沟通。由于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导致人文社科专业的极度边缘化,人类社会的精神领域极度萎靡,人成为自身创设社会的奴隶。启蒙运动之后,科学主义节节胜利,科学主义性质的知识被高等教育奉为圭臬,而这种知识是启蒙时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产物。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哲学的前提是对自然的征服和开采。因此,高等教育领域内科学主义知识的研究和传播是为了人类创造更高的开采和征服自然的效率。工具主义的盛行,致使在高等教育培养人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是一种手段——目的的工具理性方式,这种方式抛弃了人本身的内在价值,目的是培养现代化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一颗颗螺丝钉。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的是一种实利主义者,他们受教育的目的是为得到物质化的享受而接受教育。这种物质化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功利主义思想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理论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在这种功利主义思想的推动下,高等教育为培养适合现代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的人才而教。为了提高效率,实行集中授课,专业教学,正如机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成品,有着统一的规格和尺寸。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为了更大地提高人类社会的效率,更有效地开采和征服自然。
  因此,目前全球性的人类环境危机、生存危机的出现与现代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对当前环境危机的缓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绿色追问

  当前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由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高等教育对经济领域人力的培养方式。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经济增长。“在古典经济思想中,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储蓄和资本的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他们的经济学分析中,资本积累是最主要的分析内容。”由于受无限制增长梦想的影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自然资源是可以无节制开采的且不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任何的限制。他们普遍对未来的生产和消费持有一种非常乐观的看法。“而那段时期,科学与技术的迅速进步,以及对‘新世界’的经济与军事征服,肯定了人类的能力,斯密的这种思想得到巩固。”就在古典经济学不重视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的同时,对资本积累以外的因素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的关注。虽然在该时期,也有少数经济学家认识到人力资本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如马歇尔注意到了资本积累的来源和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强调通过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熊彼特则认为包含了技术进步等内容的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动力,但他们的这种认识并没有引起当时主流经济学的注意。”后来人们意识到古典经济学将资本积累作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显然是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因此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学领域先后将技术发展、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理论的主流学派加以研究。虽然这些理论重视了人力资源及技术的作用,但是,经济领域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采仍在继续。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状况仍然没有得到缓解。
  但随着发达资本主义进入后工业文明时期,技术、人力以及知识等因素将替代资本积累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技术、人力以及知识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培养。要实现经济领域的自然环保思想,只有发挥人本身的作用,才能将经济理性本身的局限性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而发挥对经济领域的这种限制作用的,只有高等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在转换了的高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培养出具有绿色理念的绿色人才,也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绿色理念:高等教育迈向未来社会的灯塔

  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高等教育。但在原有教育框架体系之内的单纯环境教育是无法使问题得到缓解的,否则,我们就会停留在必要条件的认识上。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才会从根本上给出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也才会使我们更接近于环境问题解决的充分条件。因此,顺应时代的呼唤,绿色高等教育理念的确立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视域内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路径之一。
  绿色从深层次的隐喻角度看,代表着后工业社会的思想文化和新体制。本文使用的“绿色”这一概念,着重从世界观的角度来阐释绿色理论的内涵和意义。绿色的世界观象征着世界的整体性、有机性和整体协同进化的关系性(和谐共生、协同进化)。在它的世界图式里,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互动的统一体,具有原始关联性、有机生成性、自组织性、和谐共生性等特征。当代绿色思潮的兴起,是在复杂性科学基础之上的整体有机性世界观的复兴,是对古代先贤思想的传承与扬弃。用阿尔文·托夫勒的话说,现代的世界已经走到了一个分叉点上,世界正在经历着向一个新的“文化耗散结构”飞跃的阶段。这个新的“文化耗散结构”就是绿色整体有机的世界图式。在这个新的绿色有机的世界图式中,人自身的小生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存在着一种整体性、有机性和整体协同进化的、相互依赖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关系性。在这个充满绿色活力的系统中,其中人自身的小生境影响到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同时在影响到人自身的小生境、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对人的小生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也存在影响;55 高教管理 而自然环境也对人自身的小生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影响。根据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只有开放的、与周围环境有不断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系统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也就是一个绿色的系统。如果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随着“熵”的增加,最终会出现热死寂,这就是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高等教育从它的萌芽阶段起就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一点,无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思想家还是我国古代的先贤们都有详尽的论述。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有明确的论述,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是为培养国家未来的统治者;而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里也有很系统详细的关于高等教育为国家的统治而培养人才的论述。在我国古代,则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我国古代的太学就是为社会的统治集团培养接班人的。这种为国家的发展而培养人才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著作中有很精辟的论述。由此可知,高等教育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
  及至欧洲中世纪时期,高等教育领域内自由教育思想的出现是为了教会世界培养传播宗教思想。虽然这阶段高等教育中医学和法律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但纵观其整体的发展脉络,这时的高等教育是为基督教社会服务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高等教育思想则是为当时社会复兴古典思潮服务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到来,引起了高等教育领域内教育思想的大辩论,持纯粹知识思想的学者认为,大学就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应该成为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持功利主义思想的学者认为,大学就应该为社会发展服务,高深知识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
  纵观高等教育从古代的萌芽到中世纪的发展再到现代工业革命后的完整体系的建立,高等教育探究的高深知识,其实都没有真正离开过社会发展的主线。所不同的是,纯粹知识的研究只是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而功利主义的高等教育主张高深学问直接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而已,在同一个主题下,分选了不同的路径。高等教育实质上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绿色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新象征。人是自然、人类社会共同的产物。如果说在原始社会里,人类是纯粹的自然产物的话,那么,现代社会的人不可能孤立于人类社会之外而独立生活也是不争的事实。现代社会的人已经是人类社会本身的一个部分,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离他本身的小社会而独立生活。因此,现代社会的人是自然与社会的综合产物。遗忘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必然导致人类成为无根的流浪儿。绿色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使人自身的小生境、人类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宇宙环境和谐共生、协调进化发展的教育;是使人——社会——自然的复杂系统和谐共生与协调进化发展的教育。绿色高等教育概念的提出正是为了实现人类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和谐共生与协调发展。
  因此,绿色视阈中的高等教育思想首先是对自然环境内在价值的尊重,这种教育思想将环境视为与人及人类社会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关系性;其次,这种高等教育思想注重对人本身的培养,它同时也是一种人本主义,是有限人本主义,即在考虑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考虑到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发展,培养兼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绿色人;再次,这种教育思想在考虑到上述两层关系的同时也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放在同样的框架内考虑,也就是高等教育在促进了自然环境、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是自然、人、社会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看,绿色视阈中的高等教育思想是在考虑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对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拓展,因此,对于未来绿色社会的实现具有某种充分条件的可能性。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所主张的那样:在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的条件下,知识产业成为最重要的产业部门,作为传播知识、生产知识和开发知识的大学,必将成为社会和知识产业的核心部分,这不是哪一个人的愿望,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所决定的,也是由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的。高等教育从它一开始产生就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人才,及至21世纪的信息化后现代社会,人类社会每一方面的发展就更加离不开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绿色转换对解决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在转换了的绿色高等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在绿色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绿色人才,才能够为实现21世纪的绿色社会提供某种可能的路径。 

高校绿色教育探索

陈南

(刊载于《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6月第6期)

  和平、环境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的基础。绿色教育是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建立可持续发展宏观机制的具体举措之一。它是人类否定传统发展模式的观念提升与更新的教育过程。高等院校是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培养高层人材的主要“培养基”,在高校开展绿色教育,使绿色观念成为大学师生的基本观念与行为模式,培养出更多的绿色人才,对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开展绿色教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一、高校绿色教育现状

  在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为求实效,环境与发展教育应当纳人各个学科,并且应当采用正规和非正规方法及有效的传播手段。”在1994年,我国根据《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一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两个文件均强调了教育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1996年,原国家教委、原国家环保局和中央宣传部又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以具体落实《中国21世纪议程》精神,并倡导开展创建绿色学表活动,得到广大中小学和部分高校的积极响应。我国的著名学府—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设想,并通过在大学中贯彻“绿色意识、推出绿色产品、建设绿色校园刀的“三绿”工程,为全国高校做出了榜样。1995年5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资助下,全国近三十所高等院校在清华大学召开了首届“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向全国各高校发出了开展大学绿色教育的倡议书。
  我国高等院校的绿色教育以对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环境类课程为主,据世界银行支援项目《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测算结果,到9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在非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类选修课的约占总数的10%。通过这儿年的努力,这一状况有所改善,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类选修课,但像清华大学那样全面开展绿色教育的高校仍十分有限。
  当前,为适应市场经济和进一步改苹开放的需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适应知识经济和绿色文明时代的需要,我国教育休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历史性的变革之中,如何确立正确的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并将其实施,是关系到新世纪我国能否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大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改革开放后20年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已使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并口渐恶化。倡导绿色观念,改变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的错误观念,是高等教育肩负的重任。高校绿色教育的全面实施,将提高大学生和大学教师的素质,使之对全球环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追赶“绿色”潮流,成为具有“绿色意识”的新一代人才。二、高校绿色教育的体系与目标
  1.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教育”的“绿色”二字显然取自于西方国家60年代末兴起的“绿色运动”,其原意为“生态’或“环境保护”。按照我国现代环境伦理学研究著名学者余谋昌先生所说,绿色教育与当今倡导的绿色文明相一致,充分体现了人类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黄色文明、黑色文明与绿色文明。我国的绿色教育目前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具体体现,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与环境意识培养,从而树造一代具有良好环境道德修养的“绿色”新人。
  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指出:“绿色教育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总体上看,绿色教育内涵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和科研中,充分休现“绿色”思想,用绿色观念教育人;二是建设绿色校园,形成绿色校园文化,用绿色环境培养人。
  通常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然而,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在许多学校普遍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失衡现象。当前我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绿色教育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通过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教育形式,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灌输可持续发展思想,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实学生的道德品质范畴。
  现代教育实验证明,校园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绿色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绿色校园的重要条件之一。
  2.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我国的环境教育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它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当前环境教育趋势已从过去单纯的环境保护知识宜传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在行为方式上加以体现。亦即通过环境教育,使受教育者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并在行动上能自觉保护环境。
  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在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区别,其内涵具有一致性。从教育目标看,二者都以转变传统价值观为目的:其教学内容均包括向受教育者传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等。但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概念的外延上。环境教育主要由学校负责教学工作或学生工作的部门开设一些环境类课程或组织学生活动来完成。绿色教育的范围和形式则更为广泛多样,它改变了环境教育由一个部门完成的单一形式,把绿色教育视为“系统工程”和“整体工作”,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规划,并积极付诸实驰。也就是说,绿色教育决不仅是开出一、二门课或搞儿次学生活动可以完成的。它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广泛渗透到学科领域和课程体系内,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部门。通过绿色教育,学生不仅掌握有关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造就一种“绿色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另一个区别是绿色校园文化。它是绿色教育的“介质,是完成绿色教育的土壤。绿色校园文化包括了绿色价值观、绿色行为模式及绿色环境三个主要方面。学校应根据绿色教育目标进行规划,充分考虑建设绿色校园文化的途径与方法,努力调动包括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共同行动,促进校园绿色文化的形成。
  3.体系与目标
  高等院校的绿色教育可包括以下5个主要方面:
  (1)领导与教师应具有“绿色意识”
  绿色教育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教师的觉悟,所以,领导和教师必须具有“绿色意识”。在开展绿色教育过程中,造就一支具有良好“绿色意识”的教师队伍,对培养“绿色人才”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具备了“绿色意识”的教师,将会关注“绿色科技”发展,积极从事“绿色科研”,推动我国的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学教师多勤于专研,乐于接受新知识。只要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向他们提出有关绿色教育的教学要求,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就能够达到绿色教育的目的。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我国部分高校开展绿色教育的实践表明,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普遍关注全球环境问题,乐于为保护环境多做贡献,只要有计划地实施绿色教育,就能够建立一支具有“绿色意识”的教师队伍。
  (2)教学课程体系的“绿化”
  “绿色”教学课程体系是进行大学绿色教育的重点,对实现绿色教育的目标至关重要。大学的教学体系与基础教育不同,虽然国家教育部颁布有指导性的专业目录介绍,但大学在其课程体系的建立上比基础教育显然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此外,高校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变化较快,教师必须注重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与趋势。这为高校开展绿色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大学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专门“绿色”课程和相关课程渗透教育两个部分。专门“绿色”课程如开设全校性的《环境保护基础》、《环境与发展》课,并在教学计划中将其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对待,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系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如清华大学就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共基础课,广州师范学院也在原已开设全院《环境与发展》选修课的基础上,在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将该课列人全院公共限制选修课的范畴内。在专业教学中,也应设置与绿色教育相关的课程。如生物专业开设《保护生物多样化》,地理专业开设《环境学导论》,化学专业开设《环境监测》等,甚至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可开设《环境新闻》等课程。此外,许多课程还可渗透绿色教育的内容,包括公共课和各学科专业课程。
  在教学内容方面,专门“绿色”课程的教学应包括环境保护、环境法与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道德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关课程的渗透教育则内容广泛,可针对学科和课程特点灵活渗透。渗透教育主要取决于教师所具有的“绿色意识”和所掌握的环境与发展知识,如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在管理学教学中渗透环境管理的内容:在经济学教学中渗透环境学内容等。全面而系统的“绿色”课程教育,必将对树立大学生的绿色意识、培养良好的绿色品德起到积极作用。
  (3)学生的“绿色”活动丰富多彩
  丰富多彩的校园绿色文化和学生绿色活动,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将“绿色观念”落实到行动中,促进大学和社会的绿色教育。例如,现在许多大学都成立了环境保护的学生社团,广州师范学院的学生环境教育活动社,就是其中很有特色的学生社团之一,它是广东省高校成立的第一家学生环保社团,从1992年成立以来,他们活跃在校内外,广泛进行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多家媒体对此作了报道,得到了社会的称赞。此外,结合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绿色教育活动也是值得推广的方式之一,如广州师范学院学生曾利用暑假到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长江淮河流域及广州市区进行社会调查,写出了《神农架保护区生态调查报告灰《呼唤净土》、和《还我碧水蓝天》等好文章,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可做许多有益的事情,例如,广州师范学院的许多学生在学习了《环境与发展》课程后,改变了将废电池一扔了事的习惯,决定把废电池收集起来,等到能够回收利用时再拿出来。通过绿色教育,可以改变学生消费观,在大学校园中形成绿色消费的新风尚。
  (4)倡导“绿色科技”
  科学研究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倡导“绿色科技”,即引导教师和科研人员关注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在科研立项时,不危害环境是其前提;在科研中,减少物耗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进行“绿色评估”,促进那些有利于环境的科研成果尽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营造“绿色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是高校绿色教育的“硬件”条件和物质基础。绿化、净化、美化是“绿色校园”环境建设的三项基本指标。此外,校园的环境保护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积极进行垃圾分类回收,保护花草树木等,并从绿色教育的角度进行校园美化,如设计一些有关环境教育的雕塑、壁画及标语等,这些都是“绿色校园”应有之义。创建“绿色”环境,使学生身心得以陶冶,促进自觉保护环境行为的形式。
  总之,大学绿色教育的目标是最终形成有特色的绿色校园文化,促进绿色文明建设。

  三、对高校绿色教育的思考

  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在谈到我国当前的环境形势时指出:我国的环境状况表现为局部改善,总体仍趋恶化。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倡导绿色教育是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长期以两位数高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力求兼顾环境的保护,但长期的粗放经济已使我们和许多地方失去了往日的蓝天与碧水,生态环境破环十分严重。据我国和世界银行专家的估计,仅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占去我国GDP总额的4%一8%。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许多人还将成为未来的领导干部,他们有无良好的“绿色”素质,关系到我国的国民素质能否逐步提高,经济建设否实现良性循环,社会文化能否持续发展。可喜的是,许多领导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这一重要性,积极倡导绿色教育。在许多省市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以创建绿色学校为目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绿色教育活动,如广州市已有上百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成为绿色学校,极大地推动了广州市的绿色教育发展。大学绿色教育虽不比基础教育起步晚,但其规模却有限,多以开设环境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为主。大学绿色教育与基础教育相比处于滞后状态。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客观与主观两方面。
  1.相对自主的教育模式是导致大学绿色教育不能普遍开展的客观因素
  大学教育是一种相对较灵活和自由的教育,专业的设置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加以改变,而课程的开设也可灵活多样,教师的授课内容多不受有关“文件”的限制。与基础教育那种“强制”性的教育形式有所差别,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绿色教育可有可无的局面。
  2.绿色教育涉及到一所大学办学模式的根本转变问题,许多校领导因谨慎而难以下此决心。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选择什么样的办学道路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每所高校面临的艰难抉择。许多高校对未来绿色教育的发展趋势认识不足,从而限制了大学绿色教育的开展。
  此外,高校普遍重视科研成果,但并不关注科研成果是否具有“绿色”特征。只看重科研成果的层次。一项科研项目如果是国际或国家级别的,不管其是否“绿色”,领导和教师都欢欣鼓舞,决不会因为其研究过程中以及成果转化后对环境有害而放弃。这种思想意识现状显然已不适应当今环境保护形势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论创建“绿色大学”

李久生 谢志仁

(刊载于《江苏高教》2003年第3期)

  一、“绿色大学”的内涵

  什么是“绿色大学”,目前尚无公认的概念界定。笔者认为,所谓“绿色大学”,是指大学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同时,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通过制订系统的绿色行动计划,开展有效的绿色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绿色文化氛围,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融入大学的各项教育和管理活动之中,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新一代世界公民。“绿色大学”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1.营造和谐氛围是先导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开放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以尊重、信任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实践,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解惑”。学生也要充分信任和尊重教师,能主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和创新的时代,大学应该是变革和创新的主阵地,大学的师生应该是变革和创新的生力军。因此,学校应该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支持变革,鼓励创新,直面挑战,善于协调,集体决策,民主管理。学校要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共同制定校园环境和发展的各项措施,如绿化校园,节约能源,处理垃圾,控制污染,维护设备等,让师生员工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大学的书记、校长和中层干部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认真采纳各种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对能做而且应该做的事情要立即去做,对应该做而暂时做不到的事情应积极地创造条件去做,对做不到的事情应说明原因,让教师和学生知情和理解。从而形成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接纳和相互促进的彼此融洽、愉悦和谐、协同共进的教育氛围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氛围的营造,健康向上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创建“绿色大学”可以起到观念和意识的先导作用,进而培养师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创造环境的意识、态度和情感,促进绿色行为的养成。
  2.倡导绿色教育是关键
  创建“绿色大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各个层面,这就要求大力倡导绿色教育和绿色管理,抓好创建“绿色大学”的这一关键环节。其中,能使师生员工从较高层次去理解、领悟和认同“绿色大学”内涵的有效方法,集中体现在大学的课程设计和教育内容安排上。从课程设计层面看,大学要做到在每个专业都设计和安排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比较困难,但是,可以以全校公选课的形式出现,并作为学分记入学生档案。从教育内容安排层面看,大学完全有条件将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充分渗透到各学科教育内容之中,这就是渗透式的环境教育。但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渗透教育涉及众多学科和专业,环境教育的信息和内容比较分散,相互之间难以衔接,教育对象往往很难得到系统的环境教育。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实施环境教育,还是开设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效果较好,这样既能有效实施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又能对创建“绿色大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科学研究的层面看,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要大力倡导“绿色科技”意识。并由此强化师生的绿色意识,引带“绿色教育”的深入。
  3.共建社区环境是保障
  学校是社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在社区环境中更有其他团体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大学具有进行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丰富资源,社区的环境建设和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需要学校环境教育的有效参与和配合,建设“绿色大学”,对社区环境的改善和重建具有很强的先导性、示范性和辐射性。而社区环境和公众意识与大学建设具有很强的关联度,公众的有效参与有利于大学的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大学也可以经常组织师生以各种形式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通过活动彰显个人对社区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大学如果离开社区建设“绿色大学”,缺少社区和公众的有效参与和监督,而社区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没有大学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资源,则缺少理论的支撑。大学和社区的协同共建,资源共享,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4.建设绿色校园是基础
  “绿色大学”的创意和建设蕴涵着生态学原理。无论是老校区改造,还是崭新的新校区建设,都要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绿色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要求,对校园的总体规划进行整体设计、调整和生态评估。建设绿色校园示范工程,要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和条件,综合运用和展示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使用和更换符合生态标准的清洁环保设备与材料,提高绿化覆盖率,建立整洁文明、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示范区。特别是新校区建设,更要认真落实生态规划,加强建设项目的生态评估,精心组织和实施各项生态工程。做到生态规划、生态评估、生态建设的“三同步”、“三到位”,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创建“绿色大学”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如前所述,创建“绿色大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要以现有管理体系考核评估标准为基础,综合考虑创建“绿色大学”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在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各个领域,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创建工作的整体性。学校在创建“绿色大学”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行目前国际上大力倡导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使“绿色大学”的创建活动得以科学、系统、整体开展,并通过创建活动完善和革新学校原有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估标准,改进各项工作,取得创建“绿色大学”的整体效益。
  2.全员性原则
  创建“绿色大学”的过程,虽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但更是一个观念变革的过程。无论是实践还是观念变革,都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因此,在创建伊始,学校不仅要广泛发动,听取意见,多方论证,制定科学系统的创建计划、指标体系、行动方案和评估标准,而且要倡导和鼓励师生员工的全员参与。在关系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广泛听取意见,加强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绿色大学”的创建活动则缺少了广泛的民主基础,就不能充分反映广大师生关于创建“绿色大学”的理念、要求及合理化的建议,“绿色大学”的创建工作就落不到实处。
  3.全程性原则
  创建“绿色大学”既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保持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每所大学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条件,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创建计划、发展目标和行动方案,开展相应的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活动。“绿色大学”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进行整体设计,全程建设,分期实施,逐步提高。因此,“绿色大学”应该在创建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持,在保持中提高,从而使“绿色大学”的创建活动系列化、经常化、规范化、全程化。
  4.特色性原则
  从我国现有高校数量和分布特点来看,由于其所处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背景都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各类大学的隶属关系、学校性质、基础条件、学科及专业特点、环境资源和环境特征都各有不同。因此,创建“绿色大学”的学校宜对照“绿色大学”必备的各种元素,客观分析自身的现实条件。这样才能做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好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优势条件,克服不利因素,挖掘潜力元素,设计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绿色大学”创建计划、发展目标和行动方案,使创建活动和参与方式既灵活多样,又具有鲜明的本校特色。

  三、创建“绿色大学”的基本理念

  自从1998年清华大学被批准创建“绿色大学”以来,又相继有一批大学在积极创造条件,开始了“绿色大学”的创建工作。笔者认为,创建“绿色大学”必须构建如下基本理念。
  1.整体设计,确定校园总体规划
  在设计校园规划过程中,应针对自身的特点,按照生态学原理,通过适当提高容积率,节省建设用地,在学校进一步发展之中,校舍的兴建与自然环境的改造要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新的校园规划则要着眼于整体效果,对校园的功能分区、交通体系、空间布局与形态、运动设施及场地规划、绿化系统及景观规划等多方面进行新的整体设计和统一规划。通过招标,聘请专业人员设计,组织专家论证评审,上报主管部门,从而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方案,使学校的建设和改造严格按规划方案组织实施。
  2.改建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校园总体规划的设计和调整,既要考虑到原有的基础条件,也要考虑到今后建设的方向。对于新增的硬件设施,既要与现有设施完全融合,又要按照“绿色大学”的全新理念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做到改与建的有机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两个环节最为重要,也最难做好。一是改造的环节,既要承传原有风格,又要体现现代思想,可以说是一个重塑的过程;二是融合的环节,在现有空间中新建任何设施,都必须既充分体现“绿色大学”的全新理念,又与原有设施充分协调,做到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新旧融合。
  3.以人为本,努力建设生态校园
  创建“绿色大学”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其中,作为硬件建设的生态校园,可以将绿化系统、水域系统和景观规划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以高质量的自然环境为载体,以高品位的生态文化内涵建设为特色,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将绿化与周围建筑、功能特点、人的心情需求和文化艺术元素等进行有机的融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谐的绿化系统,利用广场、内院等空间配以集中绿地、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屋顶花园和鲜活水域等,并与各种建筑小品形成有机的借景组合,从而丰富景观,美化环境,使学校成为生态功能稳定安全,人居环境舒适的绿化生态校园。
  4.良性互动,发挥创建整体效益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过程中,必须倡导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维护等绿色理念,这些可以以文件或规定的形式出现,而更为重要的是,要体现和渗透到实际工作的所有环节之中。例如,倡导学生公寓的人本管理,一切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学生餐厅的改建、维修和管理,倡导绿色设计、绿色消费和绿色管理。实践表明,创建“绿色大学”确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硬件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确有较大的困难和阻力,而软件建设更需要全体师生员工从意识、理念、情感、行动上取得共识。我们使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者良性互动,以绿色理念推动绿色管理,以绿色管理促进绿色科研和绿色教育,共创校园的绿色文明,取得创建工作的整体利益,使“绿色大学”的创建工作本身得以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大学绿色教育

范冬萍

(刊载于《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第6期)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方式的理性选择。在可持续发展恢宏的战略目标中,“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成为其终极的价值诉求。这种诉求蕴含了对人类价值的反思,对自然的解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定位。这种诉求透射出一种亮丽的色彩——“绿色”,它象征着一种生命与活力,生机与希望。象征着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依存与保护意识;象征着人类对自然价值的认同与尊重,象征着人类对自己的家园—地球的关心与呵护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意识以其巨大的包容性和可实践性,以其博大的情怀和高远的境界为国际社会学绿色教育在时代的呼唤下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未来教育的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绿色祈求。它将通过知识的学习、价值观的建构、具体的实践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绿色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种子和核心力量。

  一、人类绿色意识的觉醒、深化与融合

  20年纪中叶以来,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发表,激起了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绿色的渴望与追求,拉开了现代环境运动的序幕。在书中,卡逊以一种通俗生动而悲郁的笔触描绘了杀虫剂对人类、对生物以及环境的危害,诉说了一个没有鸟儿鸣唱、没有绿色生机的寂静的春天。西方国家发生的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危机的黑幕正日益严重地笼置着我们的地球。因此,一场场声势浩大的保护环境运动或绿色和平运动,在西方社会掀起并迅速高涨,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渗透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许多国家出现了绿色社会团体和绿党,出现了国家与政府的环境管理机构,开始制定环境保护法等。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部长级的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人称之为“第二个人权宣言”。它呼吁人类采取共同的行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地球成为不仅适合现在人类生活,而且也适合将来子孙后代居住的场所。然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尖锐性使环境保持只能是一种发展加治理的模式。环境问题仍不断发生,生态破坏仍在继续,环保之路艰难而漫长。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这可以说是一次环保运动的“全球高峰会议”。会议签署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和战略并达到国际共识。至此,“绿色”作为环境保护意识和运动的一面旗帜内蕴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中,成为人类发展的内在要素。生态文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文明形态,更是凸显了浓厚的绿色意蕴。可见,人类绿色意识经历了一个从觉醒到成熟,从局部到全球,从民间组织到政府行为的一个不断深化与健全的过程。在理论上,依据其“绿色”的深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种可以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浅层环保意识与生态伦理。这是西方环境运动中的一种主流意识。在价值观上,它秉承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才具有自身的内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只是人的主观情感投射的产物,只有在它们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或兴趣的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只有人才具有道德关怀的资格,人对自然物不负有直接的道德责任。因而,人类保护环境实质上就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人类利益是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与归宿。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理论上是“强人类中心主义”的,尽管后来出现了修正后的“弱人类中心主义”,但在实践上往往导致一种狭隘的“个人中心主义”或“群体中心主义”。即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只以自己的局部利益作为环境保护的价值依据,甚至不惜以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为代价来保证自己的环境质量。例如,某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以各种名义公开或隐蔽地向欠发达环境和地区转移“污染产业”或“生态垃圾”;而有些欠发达国家则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结果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因此,也有人称这种环保意识为“环境改良主义”或“浅层”的绿色意识,揭示了这种绿色意识的不深刻性和不彻底性。然而,在一定的层面和特定时期,这种环保意识也的确起过积极的作用。它促使政府发展和完善科学技术,促使政府建立和完善有关环保的制度、政策、法规等措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生存质量,并为环保运动与理论研究的深化提供了基础。
  第二种绿色意识被称之为生态中心主义的深层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这是西方环境运动中颇具后现代意韵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的环境、自然存在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物共同体和生态系统具有自己在内在价值或系统价值。人类不应该只是依据自己的价值来判断它们的价值。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就在于人类自身,在于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生存方式。主张,人类保护自然的行为判据应该是“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我实现”;是生命、创造性、生物共同体的价值。它要求人类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之价值,对自然负起一种道德的责任与义务;要求人类保护濒危动植物,维护生态整体平衡;适度消费再生利用;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一个绿色的社会。可见,生态中心主义为人类的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道德依据;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价值的深层关注和认同,对人与自然关系理想境界的设定。正是由于生态中心主义的这种理想性,在实践的层面,有些观点和主张就不免偏激。例如,“减少污染优先于经济增长”的观点就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而“可以忍受高度发达国家生活标准的大幅下降”的主张则难以为发达国家所接受。因此,有人把这种深绿色意识称为“激进的环境主义”。其理论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正,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第三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意识和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理念所蕴含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它不否定人类理性的优越和价值的独特,不否定人类发展的终极眷注仍是人类的价值与意义。但在其价值诉求中的人类却是“类”意义上的人类,因而,它强调的是以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为中心,凸显了全球利益的共同性和人类同舟共济的现实性。公平与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表现在时间上就是要保证人类种族的延续和文明进化;在空间上则要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实践上,可持续发展主张在扩大人类自身福利时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力求在发展中尽可能地减少环境破坏,尽可能多地恢复已破坏了的环境,为后代留下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使人类“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可见,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既肯定人类的价值,又包容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某些价值观,在理念和实践中力求达到一种融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意识正是以其巨大的包容性和可操作性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成为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对绿色教育的期求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伟大而艰巨的历史选择,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大转型,更是人类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自然观的一次震憾和变革。因而,教育必然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是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大学开展“绿色教育”是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应答。或者说是可持续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期求。
  目前世界上大学绿色教育方兴未艾。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等都开展有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绿色教育。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环境教育已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在我国的中小学中已纷纷开展了环境教育和创办绿色教育的活动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国家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支持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下,清华大学率先提出了绿色大学计划。并与国外20多所重点大学一起召开了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中国大学绿色教育拉开了序幕。
  大学绿色教育,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人高等教育的各要素之中,内蕴于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成为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积极意识和主导价值;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保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使他们象“绿色的种子播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骨干和核心力量。”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倡导的是以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为中心的公正的社会,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境界。因此,大学绿色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和未来教育理念。它需要放在宽广的文化视界和全球发展的背景下来把握,需要一种整体而动态的思维来领悟。其次,大学绿色教育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将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一种符合人性的生存方式,重塑人在自然中的完美形象,寻求人的价值与自然统一的尺度。第三,大学绿色教育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它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种环境的素质,从思维方式到日常行为都能自觉表现出绿色的意识和责任。
  通过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大学”,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好评。清华大学为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绿色教育起了带头作用,提出了绿色大学的建设目标。即:“把大学建设成中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培养的毕业生全部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对环境友好的,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成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模范社区,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绿色大学将是一个绿色意识、绿色文化、绿色人才的摇蓝和基地。

  三、大学绿色教育的行动

  大学绿色教育势在必行。然而,如何将绿色教育的理念付之有效的行动,却是国内外的高校仍在探讨的课题。澳大利亚格利福士大学提出教学环境管理四环节。一是制定绿色课程计划。二是对大学日常计划进行绿化。三是大学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四是搞好“绿化”教学方法。加拿大多伦多大开展共建大学与社区联合体活动。公式是:商业组织十行政组织+学校绿色组织。我国清华大学提出“三绿工程”,并把“建设好两个课堂、一个中心和对内对外两条战线”作为全方位实施绿色教育的框架。哈尔滨工业大学则提出“办好一个中心,搞好三个推进”。这些可贵的尝试为大学绿色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认为,大学绿色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在要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贯彻实施:第一是知识的层面。即,把绿色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新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因而,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相关的必修、选修或专题讲座,如:《生态学基础》、《环境保护》、《环境与社会学》、(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概论》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具有交叉性和前沿性,它既是自然科学知识又涉及社会科学知识,这就需要对传统教育体制中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结构进行改革,尽可能对学生进行交叉培养。第二是在价值观的层面。即,使绿色意识成为学生的一种文化素养。这种素养主要体现为具有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在传统教育中,主要是沿袭和传授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念,崇尚功利与实用,只关注眼前有限的利益,强调个人的利益与权利,追逐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自然在人的眼中只是一个无限的资源库和垃圾场,是一个供人类任意使用的手段工具。人类在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狂妄中迷失了自我,人变得外在化、物质化和世俗化。人类忽视了自己的长远利益,忘却了人对自然的始源性和本然性。绿色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对这种价值观进行反思,让学生对自然、对人类的价值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对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有一个理性的了解,培养一种不仅尊重人,而且尊重自然之价值的道德责任,一种热爱自然、呵护地球的情怀与责任。为此,还应在课程中设置一些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西方环境伦理学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思》等课程或讲座。一第三是在具体实践的层面。可以组织一些学生绿色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感知与宣传活动或一定层次的理论“沙龙”;安排学生参与绿化校园建设的劳动;利用所学的有关专业知识进行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废物利用等实习实践;积极参与社区或社会的环保活动。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参与、体验和行动,不仅使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环保的实践能力。大学绿色教育方兴未艾,但愿这颗“绿色的种子”能给大学校园和社会带来生命与活力、生机与希望。

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

杨叔子

(刊载于《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

  《中国教育报》2002年3月13日头版头条文章《改进德育工作,夯实做人基础》,是采访“两会”代表的报导。这个报导写道:“1988年,当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有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个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回答道:‘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等等。……其实,我们很多教育家很早就强调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各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各行各业的人才。所以教育的本质,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教育在解决一个人做事方面起的作用比较大,重视做事的专业能力的培养,着重学生通过考试、竞赛获得的这个‘牌’,那个‘牌’。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下一代基本的道德规范方面所做的工作远远不够。”
  这个报导所反映的“两会”代表的观点多么好!人,青少年,学生,首先是个“人”,首先要有人性,要有人格,人格可以说是人性的度量,是做“人”的基本规格,即要有基本道德规范。一个人如果连人性都丧失了,人格都扭曲了,业务学得越好,能力练得越强,后果就越坏。荀子讲得好:“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甚至可以讲,比禽兽还不如。因此,从幼儿园到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问题,做人与做事的关系问题,不能不高度关注。

  一、现代教育,应为“绿色”

  “绿色某某”,源于环境保护,然而,应用日广。现代教育,也应成为“绿色教育”。
  人生活在自然界,对自然界,既要开发,又要保护。首先,必须要开发,不开发,是“洪荒”,人则生活在野蛮之中,何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更何以拥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一定不能错误开发,一定在开发中保护。否则,第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第二,损害潜力,破坏其可持续发展,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冲突、敌对,乃至导致人类的灭亡。显然,对自然界,不开发不可取,错误开发也不可取,此即应正确开发,此即“绿”。人生活在自然界,人还生活在人的社会。人要成为“人”,不仅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动物,而且还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人。对人须教育,此即对大脑须“开发”,也须保护。首先,要开发,开发人类进化五百万年来所累积的先天所具备的人性与灵性的潜力,不开发,成为既无人性,又无灵性的“狼孩子”、“熊孩子”或白痴等等,与动物何异?同时,一定不能错误“开发”,不能泯灭人性、异化人性;不能扼杀灵性、污染灵性;乃至沉沦为恶于兽性的害人之性、吃人之性、仇视与毁灭人类社会之性。对人的教育、化育,关键是对大脑的开发、化育。大脑中,关键是有情绪中枢与思维中枢;对大脑的开发、化育,主要是对情绪中枢与思维中枢的开发、化育。一个再高级的智能机器人,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有人这样的情绪中枢和思维中枢,从而不可能有如人这么丰富复杂的感情,如此巨大的原始创新的思维能力。一个再高级的智能机器人的一切,都是人通过有关的硬件与软件事先一一赋予的。人有复杂感情,有原创性思维,从而有人性与灵性相统一的精神境界,有人所特有的个性。一句话,人有“灵魂”。所以,教育被喻之为“灵魂工程”。“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占有极为基础的地位。教育,通过教来化人、育人。教育,面对的是人,是有感情、有思维、有精神境界、有个性的人,不是材料、不是动物、不是机器人;而且教育所应达到的应是化育出好人、能人,而不是坏人、庸人。教育,应成为“绿色”教育。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对于人而言,不从素质、不从作为人应有的人性与灵性、不从“灵魂”出发,开发大脑、化人、育人,都是偏离正确方向的。

  二、科学求真,立世之基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研究、认识、掌握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符合客观实际办事,是顺乎客观规律办事;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是求真。一切违背科学的,即一切违背客观实际、客观规律的,一切违背真理的,必遭失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显然,科学是一切的基础,是立世之基。
  这点,我国古代哲人十分清楚。老子强调的“无为”,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不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孔子强调的“天命”,就是“五十而知”的“天命”,就是“不知命,无以立也”的“天命”,也就是要按天行规律而立。《四书·大学》讲得更明确而具体,书中指出8条要领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8条中,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与基础。格物,就是研究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致知,就是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就是个人该怎么办、家庭该怎么办、国家该怎么办、事业该怎么办的前提与基础。
  我们所讲的科学教育,至少应包括4个方面的教育:科技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思想)教育、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这是一个整体,不可缺一。
  科技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科技知识,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进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金属工具的创造,就没有农业社会;没有蒸气机的发明,就没有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电磁现象的发现,就没有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就没有原子能的问世;没有半导体的发现,就没有信息革命;没有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没有现代分子遗传学的诞生,就没有生物革命;如此等等,何可胜数!在知识上,没有发现,没有发明,没有创造,哪能有社会的前进?没有知识,就没有前进的力量。如果再涉及社会科学知识,那么,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变革及发展,作用就更难估量了。
  科学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科学思维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严密的逻辑,保证了思维前后的一致性、连贯性,从而无矛盾、无谬误。亚里士多德的巨大历史功勋就在于提出了作为正确思维基础的形式逻辑,这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正是形式逻辑应用的最早范例,可以说是现代科学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牛顿所著《自然哲学原理》即仿此而写的,许多科学家即仿此建立自己的科学学科的体系。没有科学思维,轻则走弯路,重则入误区、临深渊、遭失败。
  科学方法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科学方法是科学知识按照科学思维而付诸实施的行为,显然,这就有可能保证行为是正确的,实施是成功的。方法是重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办事,总得有方法,方法体现着知识,体现着思维,离开知识与思维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事业的成败体现在方法实施的过程中。
  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这是科学的精髓。迷之者挫,逆之者亡。科学精神正是我国所急需的。不欺人,不骗己,不蔽上,不蒙下,不搞“数字化”游戏,不搞“水”货,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向人民负责。凡是精神都是人文的,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的,是求真的人文精神。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科学知识正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尽管科学知识是由人的大脑、特别是由人的灵性所获得的,但又毕竟由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独立于人的大脑、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也可以讲是一种科学知识,然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之实施却与人的灵性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至于科学精神,当然是精神世界的,是同人的灵性,并且特别是同人的人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讲,是人的人性同人的灵性的统一的重要体现。
  科学或者科学文化是个整体,从而科学教育或科学文化教育也是个整体。那种急功近利的观点与做法:重视所谓有用的科学知识与方法,而轻视所谓“无用”的科学知识与方法,漠视科学思想,无视科学精神,割裂甚至抛弃科学整体,则是十分片面的乃至是错误的。
  显然,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的科技,就是落后,一打就垮。

  三、人文求善,为人之本

  什么是人文?人文是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要关心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人文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是求善。人文就是为了人能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一个真正的人的精神标准与内涵。一切偏离人文的都是错误的,一切反人文的都是邪恶的,可以说,反人文,就是反人性,反人类。显然,人文是为人之本。
  人文,人文文化之所以重要,因为人的精神世界状况主要取决于人文的陶冶。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感情,有精神生活,有人性与灵性相统一的精神世界,最核心的是人要有人格,人格可以说是人性的体现与尺度,是做人的基本规格。不合此规格,就不算人,只有人形,而无人实。人格,人性,人文文化陶冶对于儿童与少年而言,具有关键的根本的作用,“幼而学,壮而行”。此言极为恰当。人的思想品质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人格,上一层是法纪观念,顶层是政治思想或政治方向。显然,政治方向是根本,方向一错,全盘皆误,因为这关系到为谁服务、对谁有利这一最根本的问题。然而,最基础的是人格,没有人格,所谓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所谓的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所谓的严格遵纪守法,都是装璜自己、伪装自己而对付别人的、骗人的、整人的。决不存在没有人格而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严格遵纪守法的人。没有人格,就没有人性。
  人文、人文文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问题。所谓民族,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人文文化,而不是取决于遗传基因或其他因素;民族的概念其实是人文文化的概念。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也就没有这个民族。江泽民同志199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深刻指出:“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他明确指出,团结统一的传统,独立自主的传统,爱好和平的传统,自强不息的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里所指,显然是人文文化。忘记了、丧失了民族的人文文化,也就是忘记了、丧失了民族的根本。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取决于综合国力,而其中的关键又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显然主要取决于对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丧失人文文化,必定异化,不打自垮。
  人文教育当然也是应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与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是一个整体,不可缺一。
  人文知识是人文文化的历史沉淀,是人文文化的基础,是人的精神世界升华的源流,也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灵魂。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不仅有着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同时还必定有着人文知识的进步与发展。人文知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结晶,是同人的精神世界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的。不关注人文知识,就是不关注人文文化,就是不关注人,不关注社会、民族与国家的根本。
  人文思维是原创性思维的主要源泉。人文思维是开放的形象思维,是直觉,是顿悟,是灵感,是人所特有的,是最聪明最灵敏的智能机器人也无法具有的,是人的灵性之最重要的体现。爱因斯坦以他切身的体验讲得多么深刻: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像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像力是无限的。他还讲,科学研究中最可贵的因素是直觉。不只是爱因斯坦,还有许多的著名的科学家均有类似的论述,可以说,没有人文思维,就没有原创性。
  人文方法有关知识按照人文思维的实施,这是原创性工作开展的途径,人文思维必须通过人文方法来展现。
  人文精神是求善的精神,也是人文的精髓。人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教育,应该是“在止于至善”。如同对科学精神一样,迷之者挫,逆之者亡。人文精神是维系人类社会的牢固纽带。一切逆之者的下场,必是身毁名裂,这是历史的结论。
  人文、人文文化所包括的这四者都同人性与灵性有关。人文知识是人性与灵性的统一,人文思维与方法同灵性关系更密切,而人文精神则特别体现着人性。这四者是个整体,人文教育也是个整体。如同对科学一样,如果只重视所谓有用的知识、思维、方法,而忽视所谓“无用”的知识、思维、方法,特别是漠视人文精神,置人文文化整体于不顾,则是十分片面的,乃至是极其危险的。

  四、科学人文,交融生“绿”

  合乎科学,不一定能办成好事,科学研究方向或科研成果的使用,不一定有利于乃至危害于人的终极关怀,不一定合乎人文,因此,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导向。同样,合乎人文,也不一定能办成好事,因为不合科学,可能导致事与愿违,因此,人文必须以科学为奠基。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首先,必须合乎客观实际,顺乎客观规律;其次,也是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看其是否趋利避害,有利于终极关怀,有利于“在止于至善”。有利则办,有害则不办。这就是要办的事同此事相关的方方面面,彼此协调,既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又符合社会利益与终极关怀,既科学,又人文,充分体现人性与灵性的统一。这就是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就是“绿”。我们的教育,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更应如此。科学与人文之所以能交融,就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基础:第一,人只有一个不可分割的大脑;第二,大脑的活动不可能离开人的实践而存在;第三,人的实践是在客观实际中的实践,人的实践也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所以,任何一个卓越的成功者,都必须在严肃、认真、高度负责任的实践中,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寻求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客观实际的规律。尽管科学是个知识体系,其特点是一元的、逻辑的、实证的;而人文不仅是个知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其特点是多元的、非逻辑的、非实证的,然而,它们都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实践是源泉。它们同源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大脑的各部分不可分割,科学与人文也不可分割,互补交融则两利两兴,互分对立则两弊两衰。可以说,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内涵与精神。
  教育能“开发”大脑,“开发”情绪中枢,“开发”思维中枢,人文教育熏陶高洁的人性,练就非凡的灵性;科学教育造就寻源的人性,特别是练就严密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融则“绿”,至少有利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形成正确的追求目标,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科学求真,人文务善。求真是负责,应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务善是负责,应有着对人对社会的终极关怀。求真务善的交融,就是负责的数学上的“交集”,是全面的真正的负责。教育学生树立如此的高度责任感,这是世界教育的潮流。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就会有美好的正确的追求,从而就会有永不衰竭的强劲动力。与此同时,由于有了这么强劲的动力,就会有巨大的激情,就会升华精神世界,如痴如迷,可以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这样,就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明天之所以比今天美,就是因为比今天新。求真、务善、完美、创新,是人性与灵性高度统一的生动体现,常“绿”不衰。
  第二,形成强大的工作能力。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突出表现为善于学习,深于思考,能于实践。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三者的紧密结合是我国教育一贯的优良传统。岳麓书院的传统,“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15—即一典范。科学与人文交融,首先,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而不是梁思成先生1948年所尖锐批评的形成“半个人”的文理分离的知识基础。这是创新的基础。其次,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所谓思维品质优秀,一要正确,这由科学思维保证,二要有原创性,这主要由人文思维提供。再次,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这由科学与人文共同高度重视实践所保证。这一强大的工作能力,不仅有高洁的人性作为动力,更有非凡的灵性作为基础。
  第三,形成和谐的同外界的关系。科学承认客观,人文关怀客观,对客观、对他人及其劳动,既承认,又关怀,自然会达到同外界的和谐。这是人性与灵性的高度统一的又一重要表现。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除了必须有正确的追求目标与强大的工作能力外,还必须善于处理好同外界的关系,善于利用外界条件,长于有合作精神。
  在当今,科技如此高速发展与高度发达,人文文化、人文教育显然特别重要,科技与人文对人类社会与个人犹如双翼,只有双翼健劲,才能长空竞胜。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此已分析得十分深刻。他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明确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他还着重指出,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显然,在此,充分强调了人文文化、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人的精神世界得不到升华,“三个代表”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代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得不到落实,甚至背道而驰,其他一切又有什么作用呢?

  五、顺人之天,以致其性

  柳宗元在他的名篇《种树郭橐驼传》中提出了种树的“八字方针”:“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是正面的提法;反面提法是四字:“好烦其令”。种树,或移植,都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精辟之极!“天”,就是老子讲的天道,就是“自然”,就是客观规律,在此就是树木生长的客观规律;“顺”,就是老子讲的人道,就是“无为”,就是不去为违背客观规律之事,在此就是不去为违背树木生长客观规律之事。“顺木之天”,就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就是“自然”与“无为”的合一,就是真正地顺乎或按照树木生长的客观规律来种树。“以致其性”,就是使得树木的本性得以健康的实现,常绿不衰。柳宗元接着具体阐明:“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此即,一是要尊重与发展树木本身的已有习性;二是要营造树木生长的合宜环境;三是应该管的事就应该按规定极细心地做,而应该让树木自由生长时就不要加任何干扰,这样,树木生长的规律得到尊重,树木的本性也就得到健康发展了。决不应“好烦其令”,醉心于无事生非地频频给树木的生长加以无端干扰,结果适得其反,“而卒以祸”,树木枯死。柳宗元深刻指出,这一切都是由树木生长的规律决定的,种树者的作用只在于:种,是“顺木之天”的种,还是“好烦其令”的种。
  那么,如何“顺人之天,以致其性”,“因材施教”,来办教育,来培育人才呢?总的讲,在充分考虑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按教育规律办事。它包括:一是应看到育的对象是人,有脑,有人性,有灵性,有“灵魂”,应“引导”人的内在因素合乎其规律全面而主动地向健康方面“发展”,要重视灵性,重视“智力”,更要重视人性,重视“情感”;二是应营造一个与此“引导”与“发展”相应的适宜的“绿”色环境;三是应精心地使这两方面协调起来。
  我们的教育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协调而健康地育人,以形成整体的“绿色”教育,化育我们的青少年一代,提高其素质。这个素质首先要有高洁的人性,重要的是爱国,树立高度责任感,为人民服务;同时又要有非凡的灵性,重要的是会创新,掌握现代科学人文知识及运用能力,勇于与善于开拓、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绿色教育机制探讨

钱斌 陈亚洲 丁俊祥

(刊载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80年代以来,我国对传统的高教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机制。在全方位改革的大潮中,虽然高教改革起步较晚,步子较慢,但是,它以其显赫的成就唤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也因其严重的困境引发人们的议论和担忧,对这些问题,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讨论。要使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现行高教模式的构成及其发展进程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重新审视高教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得失、目标与步骤,建构新模式,从而加速高教运行机制的过渡与转换。

  一、传统教育模式及其惯性效应

  从我国高教模式50年的发展过程来看,在探讨其基本方向和运行机制上,人们往往只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着眼。在文革前的17年中,以为只要“政治挂帅”,似乎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近些年的讨论中,又往往用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生搬硬套教育问题。笔者认为,现实条件下,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影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阻力应该说不在政治和经济制度,而在于被人们所忽视的文化传统的力量。
  构成我国现阶段教育思想的传统是什么呢?建国初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在指导思想还是在教学实践上,都不符合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性质,新中国需要一套全新的教育制度,而且这套新制度的建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又不允许做长时间的探索。因此,当时学习苏联教育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无论是从政治还是从经济的角度,都是较好的选择,它很快地满足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这种模式经过50年的教学实践,到现在已经不仅作为一种运行机制支配着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深深地根植于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乃至教育行政部门官员的思维方式之中,形成了苏联模式的文化传统,它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和历史的惯性运转着。尽管在这些年的改革中,为解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做了很多努力,使其神圣的地位发生了动摇,但这种模式的主体框架并没有解体,在许多方面仍可看到苏联模式的痕迹。
  任何一种文化传统,都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对于苏联模式来说,计划经济是其产生的客观基础,它的体制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计划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是积极的;但是,当计划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轨的时候,那种高度统一的模式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迅速变化,其消极的一面就显现了出来。同时,文化传统一经形成,就会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苏联模式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当然也不例外,这可以从我国现实高等学校教育运行过程中反映出来。显然,在我们所沿袭的苏联模式中,特别是教育管理、教育思想、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的陈旧等已经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要求我们对此做必要的改革。这种改变,不是枝节末稍的调整,而是对整体历史惯性的引导,只有这样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在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度解决高教改革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

  二、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

  知识经济呼唤着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指出当代教育发展的新现象之一便是“教育先行”,这种“先行”的教育不再是传统的以相对稳定的农业社会或半稳定的工业社会为基础的教育系统的重复,而是以迅速变化的社会为出发点,面对知识源泉大量涌现、知识不断更新的趋势,着眼于促进每一个人和谐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结构,从而不断发展、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系统的改革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肩负着创造新知识、创造新文化的高等教育系统来说,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理论界都注意到苏联模式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在科技教育中,重视科技(尤其是技术)知识的教育,忽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在人文教育中,偏重人文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就认为,现代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认识”,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们依靠知识的社会,这就要求高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不仅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善于判断、选择、组织各种信息;富有创新意识和科学探求精神,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又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既有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又有不断进取的人生追求目标;在机遇与陷井、成功与失败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存的环境面前,具有迎接挑战的自信与勇气,以及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
  总之,现代高等教育要培养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而且始终保持自身高素质的人才,但靠旧有的模式是绝对做不到的,必须对自身机制进行彻底的改革。

  三、高教运行机制变革的目标模式——绿色教育

  面临世纪之交,高等教育要想突破困境,就必须站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扬弃,对其惯性作用进行引导,从而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运作机制。这种新的教育机制与现行的机制相比较,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在人才观上,从简单的专才观到发展智能型、复合型和开发型人才观,特别突出了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合理发展;二是在道德文明教育上,从单纯的理论灌输发展到立体式、多角度、多侧面的引导,特别提倡和谐的精神氛围的熏陶;三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从单一的形式发展到丰富多彩的内容,特别强调满足教育对象愉悦要求和求知欲望;四是在人文教育上,从简单地设置科目发展到多层次、合比例的结构,特别认识到人文背景对人才成长的促动作用;五是在社会实践上,从简单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发展到完整的、复杂的系统,特别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更多的实践方式。这些新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所产生的关系失衡和危机,解决了人这一关键环节的社会指导、自我引导即教育和学习的问题,使人和自然都能持续向前发展。为了区别于旧机制,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借鉴绿色的象征意义,我们称新的机制为“绿色教育机制”,现就该机制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
  第一,什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
  为了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智能型、复合型和开发型人才,当前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主要内涵应包括人才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思维方式、方法等基本素质,由这些基本素质紧密结合成合理的素质体系。人的能力有多种多样,其中最本质的应该是综合性的创造能力,人才综合素质的水平,最终是通过实践中的综和性创造能力体现出来的。科学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要敢于开创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创新。绿色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人才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才的综合性素质,是靠科学的思维能力组建起来的综合性素质,没有科学思维的作用,人才的各种基本素质只能是零散的、不协调的。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之中,它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魄。
  第二,大学生道德文明教育
  大学生道德文明程度具体反映在他们的价值观、理想和日常行为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必须加以引导和教育。绿色教育倡导的道德文明教育,突破原有的单一理论灌输形式,从“两课”教育的课堂走出来,在多角度、多侧面加以引导,特别强调精神文明氛围的濡养。与传统模式相区别,绿色教育致力于大学生文明精神的培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一个具有良好的文明精神的人,必然是一个有社会良知、道德高尚的人。学校要用市场经济的行为规范去锻炼学生,用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学生探索精神、理性精神、民主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注重实践、务求实效的创造精神的培养,以此统帅校园文化的秩序,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塑造新一代青年学生,以承担祖国未来建设的大任。
  第三,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感召力,必须用新的健康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去充实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因此,绿色教育搞校园文化建设,要与社会发展的步调合拍,与教育对象的正确要求相适应。1)校园文化要适应教育对象的愉悦要求。大学生的愉悦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对校园环境是否优美、学习生活内容是否有意义,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等等。作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大学校园应当具有自己的社区特色,体现出学校的传统、作风和成员的理想追求。校园文化在寓教于乐,满足学生愉悦要求的同时,还要使文化活动上档次、升品位,要以提高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为主要建设目标,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各种活动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2)校园文化要满足教育对象的求知欲望。由于传统模式下第一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所以,校园文化也就成为学生探求书本以外知识的第二课堂。大学生的求知欲实际上是社会需求在校园内的“折射”,怎样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一所大学富有活力的表现。
  第四,加强人文基础教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必将突飞猛进地发展,产业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又将带动社会思想、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大趋势促进不同学科互相渗透,不仅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内部不同学科互相渗透,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也相互渗透。高技术必须伴以高感情,各类学科的学生如果缺乏现代社会必备的科学基础,不深入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生活,精神当然会“空疏”;而人文类的教育搞好了,就会产生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各类大学增加人文社科课程要从本校核心课程出发,在人类文化的大背影下,寻找其相互联系。当前一些高校简单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堆砌不同学科的知识,非但无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还会因杂乱的知识分散学生的主攻方向。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巴尼特就认为,只有通过别的学科的光线射入核心科目的结构、评价核心科目,才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情境下审视核心科目”,既看到核心科目的优点,又看到它的局限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五,关于社会实践的问题
  学习和实践的关系,说到底就是“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传统模式在处理这一关系时,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是脱节的,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乃是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说,没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就不可能有现代教育,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而且这个结合还须从过去单纯的学生参加劳动、观察社会的观念桎梏中解脱出来,把它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完成。为此,我们应该建设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不再把社会实践看作可有可无,向社会一推了之;而是以积极的方式,从社会化大教育的角度,真正把社会实践看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高度重视,认真践行。

我国建设绿色大学的理论研究进展

何慧芳

(刊载于《环境教育》2010年第4期)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研究的深入,环境哲学、生态伦理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环境人文学科得到发展,并以“绿色”文化的形式迅速渗透到生产、消费、生活的各个领域,“绿色教育”作为新时期的环境教育,也伴随着中小学环境素质教育的开展,扩展到大学生的环境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高校提出创建绿色大学,开展绿色教育,适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21世纪发展的需要。“绿色大学”的出现体现了我国高校办学理念的转变,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绿色大学”中接受“绿色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建设能力的人才,进而去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的一些大学进行了“绿色大学”建设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对1998年到200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大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绿色大学”的概念、建设“绿色大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绿色大学”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绿色大学的概念

  1996年,清华大学教授钱易、井文涌等专家向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设想。1998年,清华大学结合“211工程”建设规划,制定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建设“绿色大学”规划纲要,并由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实施。1999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2001年-2005年全国环境教育宣传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全国高校中逐渐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国内一批高校纷纷开始了创建“绿色大学”活动。2000年3月17日,清华大学举行“绿色大学”开幕式,成为我国第一个申报“绿色大学”的高校。2001年,清华大学成为首家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的“绿色大学”。
  当前国内许多学者对于绿色大学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定义的角度有所不同。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从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角度对“绿色大学”概念进行阐释,这类概念多指出建设“绿色大学”的目的、指导思想、建设的具体内容, 对“绿色大学”建设实践做出明确的指导。 如:
  前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认为: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张远增认为,绿色大学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
  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对“绿色大学”进行阐释,这类概念认为,“绿色大学” 就是在全新的和谐生态环境伦理观指导下,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等教育机构,倡导绿色意识和生态文明的现代环境友好型大学。如:
  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认为:“绿色大学”主要指全面贯彻和渗透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大学,是大学的“绿色”荣誉和形象,是在高等教育层面推进绿色文明的大学,是新世纪大学发展的文明方向,也是大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精神文明工程。余谋昌先生认为“绿色大学的提出和发展,同现代环境思想的进化是一致的,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经表现我国教育的一个新方向,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产生。绿色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学和科研提出环境保护的目标”。
  另外还有学者,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分析了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大学是一种大学模式或办学方向的转变;从高教改革的角度分析了“绿色大学”是教育生态化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具体体现。
  以上这些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绿色大学”不同的解释。但必须指出的是“绿色大学”并不等于“绿色校园”、“绿化大学”、“环保大学”等。因为“绿色大学”的“绿色”除了其本义之外,还应有更深层次的涵义。它既是指一种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是指人的生命力、青春活力和人文素养;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的绿化、美化,还包括人文生态的和谐、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科学的发展观和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绿色大学”是指其在实现教育基本功能的同时,以人才的培养为核心,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全方位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环境素养的新型大学。

  建设绿色大学的主要内容

  绿色大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我国目前绿色大学建设战略来看,由于对绿色大学的理解和提法不同,所规划建设的内容也各异。
  最早的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主要是从“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三个方面进行的。后来的学者,又在清华大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建设内容。如:桑国东等认为,绿色大学的建设内容除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外,还应包括绿色服务,绿色服务需要新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教学服务、需要适应新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服务,主要包括思想服务、环境服务、后勤服务。有的则认为应该从教育、科研、管理、校园建设、绿色实践这几个方面开展“绿色大学”的建设。有学者认为,“绿色学风”建设应是“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一个大学学风颓废、学术腐败泛滥时,便不能称其为大学了,其他建设也就不再重要。
  但无论是哪种,我国的绿色大学建设内容仍然有其共同之处,从对各高校绿色大学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构建具有“绿色”意识的办学思想;建设符合生态要求的“绿色大学”环境;加强高校的“绿色教育”的整体规划设计;促进大学社团的“绿色行动”,形成大学生绿色行为模式;做绿色科研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贯穿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由于不同学者研究绿色大学的视角不同,所以具体到每个学校的建设内容也是不一样的,但总结以上的内容,我认为“绿色教育”将是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要想培养出具有“绿色意识”的大学生,就必须通过“绿色教育”,所以“绿色教育”也成为了各高校理论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每个学者对绿色大学的界定不一样,所以对绿色教育的界定也就不一样。对于开展高等教育的大学来说, 应该如何实施“绿色教育”? 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分析, 一般认为“绿色教育”应该通过两种形式展开, 一是课堂教学, 另外是课外实践。这是两种最基本的“绿色教育”形式,但对于应该制定怎样的课程体系、教授哪些课程内容等一系列问题, 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不同高校也有不同的实践方法,这也将成为以后继续研究的热点。

  评价“绿色大学”的指标体系

  创建绿色大学是把绿色大学作为一种价值进行追求,使期望和理想状态的绿色大学变成现实的过程,绿色大学创建的前后都应当进行评价。绿色大学评价的目的是确认大学当前的“绿色度”,发现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指导和改进绿色大学的创建方法。
  目前评价“绿色大学”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两种:
  学者张远增将绿色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大学教育内容、绿色科研、绿色实践过程、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大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等,并在此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级指标的分解。学者罗泽娇等认为绿色大学建设和评价的体系可以从绿色管理、绿色教育、绿色科研与产业、绿色校园、绿色消费5个方面来体现,构建了一个二级的指标体系。
  学者陈文荣,张秋根采用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结构,从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实践、绿色办学5个方面,构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杨华峰构建了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由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包括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绿色实践,各一级指标又由若干二级指标构成,各二级指标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即三级指标。
  总结以上“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有相似之处, 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同点是:第一,指标体系都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的, 在各个评价指标中都渗透着这一指导思想。第二, 评价指标的内容基本相同, 均涉及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实践、绿色科学等内容, 只是评价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第三,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的测算方法相同通常为:第一步,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第二步,确定权重;第三步,从具体的指标开始,逐项分层加权计算,最后汇总得出评价综合指数,从而评价绿色大学建设水平。不同点是:在具体测算的过程中确定权重的方法,有的采用德尔菲法,有的采用层次分析法,有的采用专家调查打分法对所有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对他们所打出的分值进行加权平均,获得指标的标准分值(所有指标的总分值为100),并且在进行具体评价时,把专家们得出的标准分值除以100作为指标权重。

  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近年来,关于“绿色大学”的论文著述、学术研讨、示范实践已经初具规模,但尚需广泛深入地进行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因此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在理论建设方面,对于诸如绿色大学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绿色大学的建设内容还不够全面和完善、评价绿色大学的指标体系还不够科学,以及制约绿色大学发展的主要因素、绿色大学应该有怎样的管理模式、师资队伍、绿色教育的目的、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绿色大学的建设是各自为政好,还是应该全国采取统一的行动好等一系列的具体的问题,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或没有形成共识。而且“绿色大学”的理论传播和普及在全国高校及社会的影响力还不到位,示范院校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尚存差距,许多高校的师生不知“绿色大学”为何物。这些都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继续改进和完善。
  绿色大学的建设关乎人才的培养,关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长期、持久的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临时性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地提升水平,向前推进。

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探究

吴云 王子彦

(刊载于《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是源于人类错误地对待自然的态度及行为方式,从根本上说是众多决策人决策的失误。目前,在大学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众多学子们,毕业后将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人,他们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必将影响我国未来环境发展的态势,所以开展大学绿色教育,塑造绿色人才,把大学办成绿色大学,是改善我国未来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从大学自身的发展来说,创建一流大学是很多大学追求的目标,一流大学有很多的评价指标,其中有一条就是要用当代先进的理念去塑造学生。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境保护理念就是人类社会目前最先进的理念。从这方面来看创建绿色大学,实施绿色教育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一、我国绿色大学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率先提出并投入绿色大学建设的是清华大学。1998年5月,经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批准,清华大学开始了“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的建设,并将该工程建设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规划到2006年把清华大学初步建成“绿色大学”。这一行动不仅使绿色大学的创意首次走进了中国的大学校园,而且赋予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全新内涵和理念。目前我国在绿色大学建设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大学绿色教育滞后于基础教育中的绿色教育
  我国目前大学绿色教育与基础教育相比处于滞后状态。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客观与主观两方面。
  (1)相对自主的教育模式是导致大学绿色教育不能普遍开展的客观因素。大学教育是一种相对较灵活和自由的教育,专业设置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以改变,而课程开设也可灵活多样,教师的授课内容多不受有关文件的限制。与基础教育那种“强制”性的教育形式有所差别,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绿色教育可有可无的局面。
  (2)绿色教育涉及到一所大学办学模式的根本转变问题,许多校领导因谨慎而难以下此决心。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办学道路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每所高校面临的艰难抉择。许多高校对未来绿色教育的发展趋势认识不足,从而限制了大学绿色教育的开展。
  (3)高校普遍重视科研成果,只看重科研成果的层次,但并不关注科研成果是否具有绿色特征,一项科研项目如果是国际或国家级别的,不管其是否“绿色”,领导和教师欢欣鼓舞,绝不会因为其研究过程中以及成果转化后对环境有害而放弃。
  2.在理论界尚未引起重视
  活动的组织与参与者都停留在“认知—参与行动”的阶段,对“绿色大学”创建的模式、特点、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匮乏,甚至在高等教育理论界,对“绿色大学”的研究也未能激起更多学者的重视。
  3.缺乏有效的软硬件
  在大学中,由于缺乏对绿色教育的重视,教学设备和场所,教育资料和相关信息都很缺乏,“绿色教育”以零碎的选修课、讲座的形式出现,没有成为课程体系相关的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绿色文化没有形成牵动人心的兴奋点。绿色教育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但如何培养意识、养成行为还需进一步探索。

  二、建设我国绿色大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1.绿色大学的概念
  关于绿色大学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主要有以下观点:所谓绿色大学就是具有绿色办学意识和行为的大学,它与“非绿色”大学的区别表现于内在的绿色观念与外显的绿色校园环境两个方面;是具有绿色办学理念、绿色行动、绿色校园环境的大学;是教育与科研均以环境保护为目标,不仅要为人类利益服务,还要保护大自然,关注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总之,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人们常常把这种大学教育叫做绿色教育。
  2.绿色大学的教育目标
  (1)要把关心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存在和人类的可持续教育,纳入大学办学目标并作为其组成部分。使大学教育目标不仅是培养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人才,而且也培养出恢复自然、建设自然的人才。
  (2)绿色大学也是人类生态观念变革在大学层面的积极响应。人类生态观念的变革,走过了古代的顺从自然的“万物有灵论”、近代“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论”,现在开始走向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论”。在这个社会生态转型期,迫切需要发挥大学作为绿色文明中心的精神辐射作用。
  (3)“绿色大学”将解决“绿色无知”问题。第一,对非人类生物共同体怎样生存无知;第二,对人类共同体应当怎样生存无知。第三,对人与自然关系共同体应当怎样生存无知。确立起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由实然到应然的人类义务和责任,是绿色大学中的绿色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长期任务,包括确立生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发展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环保的公共参与意识。
  3.推进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策略
  (1)办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绿化”。办学思想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它体现了一所高校对人类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认识,也是学校对自身发展的定位。从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后,国内许多大学也紧随其后,提出这一标志学校办学思想改革的新目标。各高校在创建绿色大学的模式上并不完全相同,清华大学以“三绿工程”为绿色大学建设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则提出“建好一个中心,搞好三个推进”的建设模式;北京师范大学以“推进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行动,塑造绿色人格”为其建设内容;广州大学则以“建设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服务、培养绿色人才、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其主要的建设内容。这些模式的提出,都积极推动了这些高校的绿色大学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人才观和教育课程的转变。人才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认识与标准,也就是说,希望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和能力。长期以来,环境素质一直未成为我国大学生素质结构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素质更多强调的是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技能等。今天,环境素质如何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新指标,这使得如何在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等环节,加强对大学生环境素质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大学首先把绿色教育课程设置为非环境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其次,建立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对所有专业都应该开设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跨系、跨专业的选修课。尤其是师范院校,更要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选修课,使将来从事各种教学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环境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三,在所有专业的课程中,都应渗透绿色意识,既要普及环保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伦理、环境素养;其四,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纳入德育的评价体系。总之,绿色人才的培养不是一门课程就能实现的,需要绿色课程体系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绿色教育应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环境保护思想;环境保护所关注的问题;污染控制对环境问题造成影响的领域;环境价值观;人类环境行为特点;人口政策;对待环境资源的态度;环境科技意识;环境伦理观念。
  (3)学校管理的“绿色”理念。在我国,虽然还没有高校明确提出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来开展绿色大学建设,但是,相关的理念已融入其中,如清华大学的绿色大学建设,从校长到管理人员再到师生都必须全员参与。绿色大学追求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包括办学所需的物质成本、知识成本、财力成本、时间成本等)发展,要求学校要有创新能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挖掘学校内部潜力,不断自我开发新的教育管理手段、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降低办学成本。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降低校内部门之间、成员之间以及与校外部门之间的交往成本。
  (4)绿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不可缺少的条件,而绿色文化包括了三个层次:物质层面的绿色校园以及对周边社区的辐射;制度层面的校园环境管理;精神层面的绿色课程、环境意识和绿色责任。从这一角度看,我国各高校更重视物质层面的绿色校园建设和精神层面的绿色课程建设。在许多高校,绿化美化校园成为提高学校办学层次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学校原有设施改造难度大以及传统思维等影响,学校往往会忽略各种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例如,一般高校的生物、化学等实验室均无任何“三废”处理措施。绿色大学概念的提出,使学校从环境保护的视角,开始采取一系列旨在改善学校环境和减少学校环境影响的行动。例如,清华大学在绿色校园建设中通过校园大气净化工程、水治理工程等,达到改善环境绩效的目的。

  三、结语

  绿色大学的建设势在必行,但任务艰巨,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认同、支持和积极参与;什么是绿色大学,绿色大学的评估标准等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绿色大学建设中的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开设哪些绿色课程,设置哪些教学内容等,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论证。绿色大学建设是全方位的,是系统的工程。未来的绿色大学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经济、环境效应达到高度统一,它不仅仅是环境保护,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将带着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社会,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这个系统里,遵循可持续发展思想开发和研制的各种绿色工艺、绿色技术也将直接给社会、经济带来效益。这是一个大社会系统中的子“绿色”系统,它所获取的成功经验可以向其他单元推广,如绿色家庭、绿色公司、绿色工厂、乃至绿色城市。当然,绿色大学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作为人们精神牧场的大学理应肩负更多的责任,也将取得更辉煌的成果。

实施全方位“绿色教育”计划的初步构想

袁德宁

(刊载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把“绿色教育”作为公共基础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兴教育思想观念,是我校当前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实施这一教育,是提升高校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层次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基本目标是要向社会播种“绿色”的种子,使高校培养的学生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的骨干与中坚力量。其中包括办好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环保科技专业人才,造就一批环境战略家和环境政治家。
  笔者认为全方位实施“绿色教育”计划的基本框架应是:建设好两个课堂,一个中心,对内对外两条战线。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科生、研究生“绿色教育”系列课程建设(第一课堂)

  要以“绿色教育”观念来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作为“知识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在各个院(系)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教育的系列课程。本系列课程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必修课与限定性选修课,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类同于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技术等课程,列为全校本科生公共基础课,将《环境学导论》、《可持续发展引论》分别作为硕士和博士生限定性选修课;第二部分为自由选修课或讲座,学生自由选修;第三部分为隐性课程,在各个院(系)的专业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教育的内容,作为隐性教育目标,以此来改革、调整、充实各个系科的专业主干课教学内容,例如,在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专业开设《能源环境工程概论》课,在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中,开设《先进制造技术》课(含清洁生产教学内容)。通过以上系列课程,使全体学生都受到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的教育。

  二、本科生、研究生“绿色教育”课外实践与研究活动(第二课堂)

  广泛开展以“绿色教育”为目标的学生课外实践研究活动。在以下全校性四个系列实践研究活动中,增加可持续发展与环保为专题的内容,每年增列50~60个环保专题项目:一个计划——大学生参加研究工作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计划),每年向全体学生公布专题项目,学生自由报名参加;二个学术报告会,上半年为学生科技学术报告会,可以将学术征文扩展到绿色与环保科技,下半年人文社会科学报告会,可将学术论文范围扩展到“环境与发展”软科学专题研究;三个活动月,每年有科技、文化、体育三个活动月,其中科技、文化活动月可增加“绿色教育”专题内容;科技作品大奖赛,目前已有机械设计、电子设计、结构设计、数学建模四个大奖赛,今后拟增设一个“环保科技设计大奖赛”。

  三、绿色教育人才培训中心

  设立“清华大学绿色教育人才培训中心”,使“绿色教育”计划向社会辐射,以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形式,面向社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育。包括以下基本形式:①高中层领导干部研讨班,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性课程为主,兼授生态、环保科技方面的课程;②面向企业主管及科技人员的专题短期培训班,以增强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环保法规教育,推广新兴环保科技及污染治理技术为专题;③开设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对环保管理干部和企业科技骨干进行学位教育,可采用脱产、不脱产两种方式;④面向高校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师资进修班。各种培训班拟广泛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任教。
  本中心同时负责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教育。编辑出版发行各种媒体的宣传教育资料。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现有继续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如环境系环境保护培训中心、北京市节水技术研究开发培训中心、亚太地区有害废物管理技术转让培训中心等),联合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21世纪研究中心,进一步增强环境领域继续教育的功能和规模。
  扩充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远程教育设施、多媒体编辑系统、计算机软件、国内外教材图书影像资料等。

  四、公众绿色宣传教育计划

  本计划为面向公众的绿色宣传教育。内容包括:
  1.分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
  对干部和教师:邀请专家学者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举行讲座;对学生和员工编印“绿色大学手册”,师生员工人手一册。
  对家属和民工:定期宣讲建设和维护绿色清华园的意义,组织他们积极参与绿色大学示范点的建设。
  全校环保活动:每年3月底,开展由全校师生员工和家属参加的“创建绿色大学专项活动日”。每年6月,举办“创建绿色大学活动周”。
  2.“创建绿色大学示范点”的舆论保证
  校刊《新清华》和闭路电视设立“建设绿色大学”专栏,每年6月配合世界环境日宣传编辑出版一期《新清华》专刊,并在学校闭路电视中播放环保方面的电视专题片。制作电视片《绿色清华大学》。
  3.营造培养环境意识的良好氛围
  张贴标志:在全校范围征集“绿色大学”标志,在公共场所普遍张贴。
  实施全方位“绿色教育”计划的初步构想提出口号:每一时期提出关于加强环保意识的口号并散发有关的宣传资料。如“清除白色垃圾从我做起”、“不懂得保护环境的毕业生不是21世纪的合格人才”、“做绿色种子,建共同家园”等。
  建设绿色长廊:设立永久性的宣传厨窗和标语牌。

  五、高层次环境科技和公共政策专业人才培养

  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体,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掌握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环境工程技术手段,能担当治理和防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具体目标是:①以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废水处理中试基地为基础,建立适合研究生教育特色的污染控制模拟系统;②引进地球资源卫星接收系统、激光雷达等仪器设备,建设研究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硬件环境,培养环境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
  发挥我校环境、经济、法律和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势,培养熟悉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为国家乃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的研究型人才,或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显著影响力的领导型人才。具体目标是:①建立与环境经济学、环境政策、环境法规有关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为实施系统的、规范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奠定基础;②招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通过2~3年的课程学习、社会调查、案例分析和研究报告,掌握环境科学、经济学和现代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毕业后从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研究和实施。
  以上是实施“绿色教育计划”的一个很初步的设想,关于“绿色教育”的观念、内涵、具体实施办法等,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高等师范院校绿色教育及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孔德新

(刊载于《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4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对国际社会的冲击和影响已经渗透到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国际问题。环境的公共性、环境问题的公害性以及环境保护的公益性,使得对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全球治理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绿色教育是从环境关怀和绿色发展视角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学界由于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但目前尚无一致的定论。杨叔子认为绿色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科学教育包括:科技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思想)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教育。
  徐俊等认为,绿色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绿色教育是指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思想和理念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中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基础 知识 结构 和 综合 素质培 养的重 要 组 成部分。
  广义的绿色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向受教育者传播文化知识、科学技术,而且注意培养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绿色教育的内容。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概念是为了发展和评价人及其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我们认为,高校绿色教育不仅仅是环境保护教育,而是有着丰富的深刻内涵。绿色教育是以环境教育为中心,以绿色心理培育和绿色伦理恪守为抓手的现代素质教育。环境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知识、态度、技能、评价能力和参与能力等,从而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绿色心理培育是将心理和谐教育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以及优化校园物质环境之中,使大学生在个体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等方面均衡发展;绿色伦理恪守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养成环境价值观,它不仅是缓解环境问题一种最省投资的办法,而且也是绿色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生态文明在环境恢复、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最集中的体现。

  一、绿色教育现状分析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绿色技术、绿色教育、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等观念逐渐被世人所接受。1990年,来自全球20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在法国塔罗利(Talliores)提出《塔罗利宣言》,标志着绿色大学建设的开始。1991年12月在加拿大发表的《哈利菲克斯宣言》首次明确指出:由于大学教育、研究及公共服务角色,大学能在促进全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做出有效贡献。此后,在一些环境教育先进国家首次将“绿色学校”付诸实践。
  在我国,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全新办学理念。1999年5月,国内外20多所大学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成立了“全国大学绿色教育协会筹备委员会”,并发表了《长城宣言:中国大学绿色教育计划行动纲要》。“绿色大学”创建活动在全国部分高校相继展开。如2001年,清华大学成为首家国家环保局正式命名的“绿色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广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等院校纷纷提出“绿色大学”创建设想,并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建设内容,对我国绿色教育的开展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纵观我国高校绿色教育,特别是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绿色教育的现状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绿色教育理念未被广泛认同。大多数学校没有制定全面的绿色教育规划,绿色办学理念尚未树立,绿色教育未被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绿色教育思想虽然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所体现,但理念与行动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
  2.绿色教育发展不平衡。相比较而言,重点院校、综合性大学更加重视绿色教育的开展,高等师范院校反而相对滞后。
  3.大学生普遍支持开设绿色教育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绿色教育持肯定态度,多数学生认为高师院校的大学生更应该系统地接受绿色教育,进而内化为绿色行为;访谈中还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不足,就业期望值高,应对挫折能力弱等。
  而目前在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中,绝大多数只将环境教育部分课程如《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等作为选修课,向非环境专业类学生开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更缺乏绿色教育系列教材。
  4.绿色教育师资匮乏。现在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但在绿色素质方面还远未尽如人意。部分高校开设的环保选修课和课外实践活动,基本上是由化学、生物或环境专业的教师兼任,不能很好地将化学、生物或环境专业知识与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机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也没有建立绿色教育实训基地,学生感觉所学知识乏味,不能亲身感受到绿色教育的重要性。
  5.绿色教育效果不明显。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些绿色知识,但其认识是粗浅的,绿色观念还不强,自觉的绿色行为欠缺,加之很多院校在校园规划、校园管理上缺乏绿色意识,如水电浪费现象严重、宿舍脏乱差现象突出、实验室少有“三废”处理措施、校园水系污染严重等,使得学生认为课堂上教的和生活中做的不一样,没有“润物细无声”的氛围,绿色教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二、绿色教育课程建设探讨与尝试

  绿色教育是高等院校一种全新的教育实践,课程建设是高校绿色教育的基础。美国教育家博比特认为课程研究的范围应包括:第一,考察人的自身和广义的社会环境;第二,确定基本的目标;第三,选择教学科目。安徽师范大学自2002年开始在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中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2008年初该校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及官员达成绿色教育合作意向,决定把环境教育作为绿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予以实施,着力加强课程建设。2008年9月份开始,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并在绿色心理培育和绿色伦理恪守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
  1.明确绿色教育课程目标。在课程整体设计中,课程目标统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环节。绿色教育课程总目标是课程设置体现学科交融、文理渗透,以三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验实践课程)为重点,以教材建设为突破口,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努力方向,从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绿色意识,投身绿色实践,培养具有绿色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2.调整绿色教育课程内容。绿色教育课程设置应采取“一主多辅”课程框架,除重视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外,将绿色教育课程纳入本科各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在优化课程结构基础上,精心设计与之配套的课程内容。拓宽专业基础课内涵,注重专业交叉,加强文理渗透,避免内容重复,使各门课程充满绿色气息,体现绿色意识。该校2008年制定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将通识教育课程列为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环境教育类、综合类五类课程,每类课程又由若干门课程组成,而环境教育类课程必须选修。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绿色心理培育和绿色伦理恪守,实现绿色教育教学过程全覆盖。比如“环境教育类”课程最初由以下一组具体课程组成(见表1)。在课程教学实施一个周期后,对其进行全面总结。在吸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最终将选择8门左右课程作为“环境教育类”主干课程,供本科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需要来选修其中的一门课。

  3.加强绿色教育课程建设与管理。例如该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管理统一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纳入教务管理系统。课程设置要随着学科知识更新和社会发展需要,特别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科、专业、课程的发展不断调整,与时俱进。课程负责人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具有良好师德风范、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并具有相关课程的教学经历。课程建设由课程负责人及其课程组具体实施。在全面建设合格课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三个层次(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课程建设工作,力争精品课程有所突破。重视绿色教育教材建设,学校组织编写了“高等院校环境教育系列教材”,由校长担任主编,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务处长担任副主编,相关课程负责人担任分册主编,一套六本教材已编写完毕,正在试用和修改完善之中,其中《环境教育学》已于2009年9月公开出版发行。
  4.创新绿色教育教学方法。以第一课堂为主导,以第二课堂为补充,以第三课堂来检验,发挥三个课堂的联动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均受到系统的绿色教育,实现绿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见成效即“三进一见”的目标。
  第一课堂通过学科交叉,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绿色知识。根据各专业特点,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各专业课教学之中,谋求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整合。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渗透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自然科学课程中渗透伦理精神、心灵感悟和审美体验。在通识教育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灵活性、通识性、欣赏性、实践性,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除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外,增加实践性教学,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在《环境与人类社会》教学过程中,播放环境灾难片,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组让学生开展校园、社区环境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交流,还就某些环境问题展开辩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通过开展绿色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强绿色意识。如以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开展绿色知识宣教周活动,把绿色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组织参观环境保护教育基地、现代绿色企业,让学生学习绿色知识,感受环境价值,从而恪守绿色伦理;通过校园废旧物品回收与利用行动、校园节约行动、校园护绿行动、校园净化行动,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绿色习惯;通过“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举办“拓展素质、纵横职场”系列心理讲座,开办《心灵有约》系列广播节目,编印和发放《常见性心理障碍知识及预防手册》等,培育学生绿色心理;通过开辟绿色教育网站,举办以绿色教育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设计制作绿色公益广告等,把绿色理念融入到大学文化的内核之中,发挥绿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第三课堂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践行绿色行动。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校每年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拟定调研参考题,把绿色调查和研究作为重要内容,如:中小学生环保与低碳理念教育状况调查、大江大河污染及治理情况调查、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调查等,并采取实践基地扶持、社会化运作、科研项目资助、学生自助等方式募集资金,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
  5.探索绿色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如在绿色教育课程教学中,把一半的时间用于课堂基础知识的讲授,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加大师生互动力度,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整体效果,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绿色观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绿色知识;另一半的时间用于实践教育,运用开放式教学法,积极创造条件出课堂、进校园、入社区,调研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尝试以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检查教学效果,从而探索建立绿色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6.营造绿色教育氛围。绿色教育不仅要注重绿色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教育。因此,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要大力倡导绿色办学理念,积极创建“绿色大学”,通过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推进绿色教育,塑造绿色人格,加强绿色管理,建设绿色校园,弘扬绿色文化,倡导绿色行动,开展绿色服务,培养绿色人才。总之,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事业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在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危机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实践诸环节,应渗透绿色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绿色心理、绿色伦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其自觉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既做绿色理念的践行者又当绿色知识和绿色思想的传播人。

国外高等环境教育的回顾和发展

黄平沙

(刊载于《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6期)

  随着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环境问题已不再是区域性问题而变为全球性的问题。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来从根本上保护与改善环境成为各国的共识。《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民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素质的关键。环境高等教育则是各层次环境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一、高等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象和任务

  由于全球科技水平的渐进发展,人们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不过,纵观从《第比利斯宣言》以来国际社会对环境教育的界定来看,环境教育,应恰当地理解为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一种能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各种变化做出反应的教育,强调环境教育的全民性和终身性。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该国或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体现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
  环境教育的定义所包含的全民性和终身性,环境高等教育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环境豁育的全民性和终身性,要求社会上有大量的了解环境的教育人才和专家从事基础环境教育以及公众媒体上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而且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需要有懂得环境保护的专业人员参与管理。这些人才的培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高等教育身上。高等院校的环境专业领域的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的环境专业概念;受到最新的环境专业研究、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并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一定的环境教育有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在未来的各类工作中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环境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的青年人,他们正处于体力和智力发展的高峰和迅速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年人的抽象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明显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理解力大幅度提高,记忆力也是人的一生中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他们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而在接受教育后,他们将在政府机构、工商企业、文教卫生等部门从事政治、经济、科教等工作,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者。因此,环境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在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成为现实的劳动力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除了“人与人”以外的“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环境道德、环境伦理和环境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人们形成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保证。

  二、环境高等教育的类型

  如前文所述,与环境基础教育不同的,环境高等教育的任务除了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外,还要培养受教育者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所需的技能。同时作为一门科学本身,环境科学需要有专门的人才对其进行研究。故环境高等教育的类型依其对培养对象的目的和要求,一般可分为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
  专业的环境高等教育应该是培养为环境科学本身研究和发展服务的专门人才的专业。它包括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教育学等专业。
  非环境专业的高等教育应是在受教育者的主要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有关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环境意识、知识和技能三方面有所进步。首先,在意识方面,向学生介绍环境问题的现状、重要性和环境问题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系;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方法手段、治理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特别是这些原则、方法和技术在学生所学专业领域内的应用;在技能方面,通过设计等方法,发展学生对环境知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三、发达国家环境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如其它传统学科的发展过程一样,环境高等教育体系也是逐步健全起来的。在逐步认识和明确环境教育概念、目的和任务的过程,各国环境高等教育从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等多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逐步建立起来。同时,要培养合格的高层次环境保护人才,各高校完善的、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1965年,全球第一个本科层次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出现在美国的Middlebury学院。当时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只开设了数门环境科学方面的课程。1970年代,是环境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在1970年联合国第一个“国际地球日”确定之后。1970一1974年间,美国各高校分别开设了30多门环境类课程。“世界环发大会”之后的1992一1994年间,又有30多门新的环境类课程在美国的高校中开设。截至到1996年,美国有472所高校开设了与环境领域相关的4年本科专业,占美国全部3215所高校的14.68%。归纳起来共有49个传业,均授予学士学位。其中的29个专业属于理工科,包括农医类,占环境类专业总数的59%。另有20个环境科学与其它学科交叉的专业,它们涉及人类学以及社会科学,包括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环境师资教育、环境分析、环境技术和社会、环境政策、环境与商业经济和环境宣传交流,等等。
  在加拿大,41%的大学开设了环境类专业的课程,专业设置以理科和环境工程为主,同时许多高校建立了环境院(系),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等院(系)。90年代,日本437所大学中有70所设置了环境类专业,占大学总数的8%,其中有46所设置了环境、资源类本科专业。

  四、环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环境专业的课程设置
  环境教育课程一般具有综合学科的性质,并需要十分关注真正的实际环境问题。学校课程应将获得的理论与解决相关的特殊的实际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学生应是活跃的思考者和知识的产生者,而不应是消极的旁观者或仅仅是他人知识和思想的接受者,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应集中于对环境保护的决策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上。环境问题的解决应采用多学科的综合性方法,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这种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美国大学环境类课程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综合地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以及职业素质。在此类课程体系中,包括有“环境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综合案例研究”、“环境政策规划、设计和设施的战略分析”、“资源和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以及“环境职业写作”等课程。
  “世界环发大会”之后,随着可持续性发展概念的提出,环境保护已从末端治理转向污染预防,从以技术经济手段为主的控制治理污染转向以管理为主的全过程控制。因此,发达国家已经将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培养污染控制和治理方面的人才转向培养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人才。在这一转变中,根据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概念,主要强调的是污染预防、环境经济双赢原则。
  目前,在美国的环境类专业高等教育中,已用“污染预防”和“清洁产生”等课程替代原来的“污染控制”。设立在密歇根大学的“国家高等教育污染预防中心”,建立了国家污染预防教育者网络,组织筛选了大量的参考书目、教学案例、各类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教学大纲和有关信息,通过网络和录像带等形式,供从事环境高等教育的教师、学生及专业人员选用。这些教学参考资料包括美国清洁生产的发展和现状、环境问题、美国污染预防政策、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其它污染预防工具、清洁生产在能源、农业、食品、运输、水利等行业以及饮料罐、电池、购物袋、餐具、清洁用品等生产加工方面的实际应用。
  最近,国外高校环境类专业开设课程的新特点表现在:及时敏锐地反映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新动向和新进展,或者贯彻在他们所开设的新课程中,或者在原有课程中加出若干新的章节,充实新的内容,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这方面的课程很多,如“污染防止导论”、“环境伦理学”、“企业环境管理”、“工业生态学”和“比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
  (二)环境教育专业的设置
  为了开展环境高等教育,使相关教师的环境专业知识能够满足不断提高的环境高等教育的要求,除了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等环境学科的专业外,发达国家的许多学院和大学都设置了环境教育的课程和学位。如美国设立了为期4年的环境教育专业,开设一系列专业课程,以培养从事环境教育的专职教师,并颁发环境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一些美国的高校如西弗吉尼亚大学和缅因联合学院就设置了环境教育学的本科专业。这些专业设置目的是培养农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环境技术教育、政府部门、工业、企业等行业的专业雇员。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涉及到了生态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人文学科的多个领域。由于强调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能力,故在培养过程中,特别安排了学生在自然情境和自然博物馆的实习活动。同时,环境教育学专业还作为第二专业供其它专业学生选择。
  澳大利亚教育学家们认为,复杂的环境问题不是一门学科能解决的,需要跨学科来进行探讨,为此维多利亚州的罗斯顿高等教育学院将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球科学系、数学系合并为一个系—环境学系,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环境学识的人才。
  在澳专利亚,国家的课程开发中心于1974年成立环境教育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在环境教育方面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该中心成立后立即认识到对教师进行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师资的培训应该是澳大利亚环境教育工作的重点。在环境教育研究小组的帮助下,课程开发中心和各地有关部门合作,对课程体系做出合理的调整改进、组织编写教学案例,使环境教育更加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使更多的教师能在不同的领域内加入环境保护的内容。
  合格的教育学人才对整个社会的全民文明素养的提高重要性极大。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需要人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常常是通过基础教育来完成的。从发达国家环境教育学专业的设置可以看出,在这样的社会中,环境科学已不仅仅是学术界高深的科学问题,而成为了与国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环境教育学专业的设置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了解和掌握最新环境保护理论和动态的高层次教育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非环境专业教育方面
  注重与社会科学的融合,让环境理念深人到不同学科,在高等教育中首先实现环境教育的社会化:这不仅是发达国家环境高等教育的新的理念和做法,也是环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环境问题具有物理的、化学的、经济的、社会的观念的和政策的多种属性,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需要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环境问题的解决涉及实际社会和政治行为的意识形态、资源和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次序、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社会和公众意识的提高和参与。因此,涉及政治、法律、管理、道德、伦理、价值、决策等等一整套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之一的环境教育,不仅仅需要培养科学家,而且还需要培养思想家、政治家、社会学家、社会咨询家以及环境和政治决策的积极参与者和问题解决者。需要将污染预防、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彻到各个行业特别是决策层中去,而教育是满足这种需要的基础。
  在1994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清洁生产工作小组对139个组织(主要是大学)的环境教育调查中,有104个组织,其中包括94所大学,将清洁生产纳人他们的课程体系。这些大学分布在欧洲58所、北美14所、亚洲9所、太平洋地区4所和非洲2所。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清洁生产工作小组1994年在对全世界范围环境教育调查结果中显示,接受清洁生产有关教育的学生来自于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程、农学、企业管理、政策、信息等各个学科和专业。与其1991年的类似调查结果相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中,强调清洁生产的课程数目增加,不论是基础课程,如“企业与环境”,还是专业课程,如“生态平衡”、“环境会计学”、“环境管理学”等都有开设。
  2.在工科类课程体系中,专门的清洁生产课程数目增加,这样的课程主要有两类,即“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和“环境管理”。
  3.在工科类课程体系中,新增污染预防和环境保护内容的技术课程的数目增加,这类课程如“能源”、“燃烧工艺”、“产品开发”和“工业生产”等等。
  4.东欧、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清洁生产课程数目增加。
  根据1994年的调查结果,高等环境教育专家还就如何在大学的课程体系内增加清洁生产教育提出以下可能的方案:
  1.开设少量的“末端治理”方面的环境管理课程和废物最少化课程;
  2.开设基础清洁生产课程;
  3.开设如“产品生命周期评佑”和“环境会计学”类的专业课程;
  4.在非环境课程中加入清洁生产内容,如在企业生产和化工课程中;
  5.开发清洁生产课程体系;
  6.对于已经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的有工作经历的人员,开设清洁生产方面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专业〔’幻。
  在日本,目前25%的环境领域的本科专业是由人类学或社会学等学科设置的。在这些专业中分别开设了“环境伦理学”、“文化与地区环境”、“社会环境设计”、“国际商业环境与资源环境政策”等课程。
  英国的(环境议程》一书中,有关“肩负责任—通过高等教育课程促进可持续性实践”系列报告中,对如何在人文和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学科内渗透环境保护内容、如何改编现有教材、如何设立新的多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课程进行了争论和探讨,所涉及的教学领域涵盖了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新闻学、工程、规划、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等。各个不同教学领域所进行的有关环境教育的研讨会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淤,那就是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溶人本学科中,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中肩负起历史赋予他们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综上所述,从国际上的发展看,设置环境教育专业和在所有学科中开展环境高等教育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一个国家全民环境保护素质最好的途径。同时,传统意义上的环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不仅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分支,而且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提出了新的课题。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接受的污染预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要求,对于他们进人社会并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绿色大学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王东华

(刊载于《环境教育》2005年第7期)

  绿色大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学校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所以绿色大学在各国的发展也因地而异。有特色的绿色大学包括有英国的生态学校、加拿大的种子学校与密西根大学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等。

  一、英国生态学校

  英国生态学校所实行的计划是由英国Tidy Britain Group 管理,Going for Green 组织支持,SITA环境信托基金会及可口可乐青少年基金会赞助经费的。Going forGreen是一个由政府支持的旨在鼓励全民参与改变生活方式以改善及保护环境的国家级运动组织。TidyBritain Group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环境而组成的慈善运动组织,被认定为全国性的减少垃圾组织,并且也是获得了Going for Green授权负责管理生态学校计划的组织。

  二、种子计划

  加拿大种子学校的种子计划是由加拿大种子基金会(全名为社会、环境、能源、发展与学习基金会)推动的计划。该基金会编写了96个可以让学生展现活力、促成学校环境更绿色化的行动指南。有兴趣的学校有了自己的需求后,就选择其中的方案开展活动,然后将活动成果寄给基金会,基金会再颁发绿色奖品给他们。
  这96个活动都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社区举行。

  三、全球河川环境教育

  全球河川环境教育由美国密西根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师生共同提出,1989年开始推广。目前有30余个国家参与执行计划,有100多个国家参与此活动,由美国计划总部编写河川水质监测分析、教材,但不支持经费。
  该计划的远景是让参加计划的学校学生及居民透过水质监测过程,来了解社区河川及周遭环境问题;鼓励参与者思索问题根源及解决策略,并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从行动中学习各种学科及技能,并且能够加以整合;参与当地集水区的保护及监督工作;透过国际网络联系,使参与者促进文化交流。
  各地活动可以由民间团体或大专院校发动,也可由政府教育部门来推动,经费由各地方组织自筹,以自给自足方式来执行。各地的联系人都是义工,企业也可能是赞助者 。
  计划执行以集水区为单位,以流域旁学校师生及居民为主体参与定期监测及同步测量学校附近的水质,从而获取资料及撰写报告,并透过各种教育活动来讨论问题;鼓励老师及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传真、信件讨论、分享数据及讨论问题并提出建议。环境调查数据以水文类为主,兼有河川底栖生物、外围的土地利用、文化历史等,视各地区议题不同而定。调查程序都已标准化及结构化,并且发展出简易的河川指数以利沟通。学校可直接透过国际网络读取电子布告栏数据,并可与其他工作小组学生直接互动。因许多发展中国家经费有限,各地计划的主持人就逐步发展简易替代性的测量仪器及方法,或将其溶入教科书中在教学中普及。本计划的特色有下列几点:
  1.鼓励老师及学生参与亲身经验学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的整合。
  3.强调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技巧。
  4.强调民主、全民参与、解决冲突的流程。
  5.从文化交流活动中教导学生学会相互尊重。
  6.提供学生探讨各种文化、社会、经济、政策等对本地及全球河川影响问题的机会。
  7.强调开放式的教学评估,并由当地计划负责人执行。

  四、美国华盛顿大学绿色大学计划

  (一)绿色大学实施的初始阶段
  1994年,乔治·华盛顿大学开始了一项重要行动,目标就是将学校建成环境优秀和可持续发展的样板——“绿色大学”。这个创建行动对于它所涉及的大学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言都是空前的,它包括学校教育和培训等各个方面:包括学校引导的各种类型的研究,它所提供的健康关注和其他服务,它的管理、组织和运行,它的设备、场地和基础设施等。
  乔治·华盛顿大学和美国国家环保局在1994年签订了一项特别协议,保证双方直接在公或私伙伴关系下工作,努力使该校成为美国第一所绿色大学样板。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员工已经为绿色大学制订了一系列目标: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性道德标准深入到学校的所有活动中;促进并改善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领导工作和执行工作;成为世界上高等学府的优秀样板。为实现上述目标,乔治·华盛顿大学将变得更有效率和竞争力——具有更先进的教育、研究和服务能力。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这项创建行动是建立在已有的坚实基础之上的,包括20多年来各学科的环境教育、研究和服务。
  大学已经建立了新的内部管理方式,一套用于帮助和协调创建行动的机构。其中,校级执行委员会负责全面的领导工作。学校还成立了由学生、教师和社区成员中的50名志愿者组成的基础广泛的特别执行委员会。特别执行委员会召集下一级的分委员会,进一步阐述在6个领域内的策略性任务和目标,同时完成一定数量的项目。特别执行委员会的指导委员会已经监督完成绿色大学战略计划的第一版本。
  (二)绿色大学的任务及原则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绿色大学创建行动 ,是要用他们的资源和专业技术创造一个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大学力图把环境道德贯穿到所有活动中,融合在教育、培训和对外扩展、研究、服务及管理和运作之中。此外,乔治·华盛顿大学也要把校园和基础设施发展成为环境管理的样板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
  为实现这一目标,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环境道德标准遵循以下七条原则:
  1.生态系统的保护——确信自然环境非常重要,应该得到关注和保护。同时该校与其他人组织合作以维持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通过生态保护系统的区间驱动结构来开展环境课题。
  2.环境公正——正如他们努力解决环境问题并提高环境质量一样,他们试图保证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国籍和不同收入的人能够平等受益,并采取行动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环境的保护。同时他们还把环境公正与日常的学习和决策结合起来,确保自己周围所有的人都不会面临过高或不利的环境状况。
  3.污染防治——华盛顿大学在不断促进污染防治的同时,加强环境与能源的保护和管理,并转向努力减少和消除污染源。
  4.科学和数据——科学和数据是构成学校环境保护政策的基础之一。科学帮助该校充分认识导致污染的原因,评估污染带给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危害,从而制定正确的政策、计划来避免或减轻危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的环境政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5.伙伴关系——由于环境保护工作很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所以大学要与股东们密切配合来改善环境质量。他们一直奉行多方合作政策,努力发展创造性伙伴关系,并开拓各种资源,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帮助合作伙伴承担起责任,确定各自的角色和义务。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并及时反应,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发展、完善更多的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颖而有效的措施。
  6.革新——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环境管理和运作的革新。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很少有现在这样重视环境管理的学术气氛,该大学抓住了这个机会探索出一条指引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创新的道路。为了实现绿色大学创建行动,必须彻底革新环境管理系统,不断改善其质量、效率。必须精心设计行为步骤来履行应尽的责任,同时要保持一定的机会驱动价值。

绿色大学评价

张远增

(刊载于《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5期)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清华大学在我国首次提出把清华建设成绿色大学的全新办学理念,但近两年以来,国内对此积极响应者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绿色大学的概念及其评价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创建绿色大学就难于在中国广泛、有效地开展。

  一、绿色大学的涵义

  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替代词。绿色大学与环保特色大学和重点大学有很大区别。从办学的理念来看,绿色大学就是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它强调学校运转要为现时社会,以及参与教育的各方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且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从办学过程来看,绿色大学就是具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不断自我否定进行连续可持续自我创新的过程。它既强调办学过程使用绿色技术(所谓绿色技术是指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损害最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有机统一;考虑学生生命周期成本,保持学生投入生命周期成本最少的教学技术),尽量减少教学活动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将教学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追求学校的各项工作达到相对学校办学条件而言的最优化;又强调不断探索新的最优教学和管理模式,改进现有教学和管理技术,开发更新的绿色教育管理手段、教学技术和教学模式,降低教学成本,保障更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大学教育。此外,它还强调建立一支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与管理队伍。
  从绿色大学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它是科学教育内容与人文教育内容的统一,至少包括绿色教育内容、绿色校园两部分。绿色教育内容就是以环境问题和专业知识为载体,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学生提供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养成学生可持续的生活与学习的态度、伦理观、价值观,以及相应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生态文明意识、生态管理意识、全球意识,以及对人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所谓绿色校园就是采取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废水排放、垃圾处理等进行综合监测和治理,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它比搞好校园卫生(只讲卫生而不讲垃圾如何最终处理)和校园绿化(只讲绿化植树,而不讲合理治理校园中的其它与校园环境有关的问题)有更丰富的内容,需要更复杂的技术手段和更高的理论指导。
  从绿色大学与其外部的关系来看,绿色大学强调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利用自己的示范行为直接促进学校所在社区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并通过自己开发绿色技术的科研能力,传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文化普及功能,推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大学只有通过主动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绿色大学的指标可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大学教育内容,绿色科研、绿色实践过程、绿色校园建设,以及绿色大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力等一级指标。这里我们列出一级指标的二级分解。
  (一)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100分)
  称本指标为A指标,它可分解为:
  A1: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的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远、中、近期规划(12分);
  A2:学校具体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计划(12分);
  A3:教职员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15分);
  A4:学校具体的保障措施与组织(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评价各项工作的机制、经费保障)(18分);
  A5:教师、学生、教辅人员、上级主管部门、学生家长之间能自由交流的机制(15分);
  A6:欢迎学生毕业后返校更新知识,提高知识水平的制度(13分);
  A7:适应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色(15分)。
  (二)绿色科研(100分)
  称本指标为B指标,它可分解为:
  B1:科研和技术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18分);
  B2:开发绿色产品和技术(16分);
  B3:科研者工作方法可持续(18分);
  B4: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6分);
  B5:绿色科研学术声誉(16分);
  B6:为决策提供可靠科学情报(16分)。
  (三)绿色实践过程(100分)
  称本指标为C指标,它可分解为:
  C1:体现参与、合作和探究精神的多样性的教与学的方法(12分);
  C2:为参与者提供采取可持续发展行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8分);
  C3:为参与者提供讨论不同见解和信仰的机会(8分);
  C4:积极接触环境,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学习(12分);
  C5:持续提供给学生后继学习的资料(8分);
  C6: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使用绿色产品(教学过程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管理过程对资源耗费降到最低)(12分);
  C7:开发降低教学过程成本、提高教学效率的绿色教学技术和绿色教学模式的试验(10分);
  C8:开发大学教育绿色管理手段,降低管理成本的管理制度改革(9分);
  C9:探讨培养学生的模式与教学改革的得奖情况(9分);
  C10:建立适宜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教师资源、学术结构、年龄结构)(12分)。
  (四)绿色大学教育内容(100分)
  称本指标为D指标,它可分解为:
  D1:在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与理解、技能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培养目标中渗透可持续发展内容(尊重他人的信仰和意见,尊重事实和合理的论述,坚信可持续发展可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努力实现)(40分);
  D2:设置与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的校本跨学科课程(这些校本课程应覆盖环境中的自然过程;人类活动对环绿色大学评价境的影响;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规定;个体、群体、社区和国家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类对环境作用的经验与教训;有效保护和管理环境的重要性等内容)(60分)。
  (五)校园建设(100分)
  称本指标为E指标,它可分解为:
  E1:学校运转所产生的废弃物品的合理回收与处理(13分);
  E2:校园噪声控制、校园绿化(15分);
  E3:校园建筑式样的选择与整体布局的合理性(13分);
  E4: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宿舍等室内布置宜人、经济(13分);
  E5: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成果(获奖、发表论文等情况)(10分);
  E6:校园文化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关心可持续发展成为校风,尊重不同观点和信仰成为传统,培养学生独立、参与及与人合作成为传统等)(19分);
  E7:学术自由;学术环境宽松(17分)。
  (六)学校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力(100分)
  称本指标为F指标,它可分解为:
  F1: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直接提供技术的支持(12分);
  F2: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精神文明的支持(12分);
  F3:有推进学校所在社区或当地政府部门实施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具体协定和成果(14分);
  F4:促进公众参与社会决策(11分);
  F5:培养的学生能立志追求知识,以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11分);
  F6:学生的交流能力(能用不同的媒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8分);
  F7:学生的研究能力(能收集、分析、解释和评价从不同信息源获得的信息,并组织和设计一个活动计划)(8分);
  F8: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找出不能可持续发展的因果关系,形成合理的决策)(8分);
  F9:学生的人际和社交能力(能与他人合作为可持续发展负责)(8分);
  F10: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能运用信息技术模拟和进行调查工作)(8分)。

  三、绿色大学的评价模式

  绿色大学的评价模式是在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和价值理论指导下,对学校主动实践可持续发展思想,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科研、传播文化与管理水平,所取得成果的价值作出判断所采取的固定程式,运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创建绿色大学。
  (一)评价绿色大学的应答式评价模式
  评价模式如何发挥被评价对象中人的生命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设计绿色大学评价模式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识,绿色大学评价模式首先要有个性,实施绿色大学评价的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其次,要有民主集中制特征,主评与被评的地位是相同的,评价讲究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权威压人。下面对模式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
  (二)绿色大学应答式评价模式分析
  1.启动——绿色大学应答式评价模式的基础
  启动就是把评价转化为被评价者的需要,使被评价者处于主动需要被评价的状态。
  实践证明,只有用较高的层次的需要启动评价,被评对象的主动性才会增强,评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此,首先必须提高认识,通过有关培训或其它手段唤醒大学办学主体的绿色大学价值意识,使其将创建绿色大学视为实现大学的价值;其次,将抽象的绿色大学具体化为指导性的指标体系;再次,建立必要的保障体绿色大学评价系,政府对创建绿色大学取得显著成果者,给予人力、物力、财力和制度上的倾斜,以及相应的精神表彰。
  2.制定权威标准和执行标准——评价绿色大学应答式评价模式的前提
  一般而言,评价绿色大学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两者构成的;评价的依据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具体办大学教育的目的(简称为绝对标准)。习惯上认为,主评(如教育行政部门)所拟定的标准是对绝对标准的权威分解(简称为权威标准),因而具有指导性;大学创建绿色大学所采用的标准,是学校根据绝对标准和权威标准拟定的具体追求指标,它是用于指导实际工作的标准体系(简称为执行标准)。两个标准是评价绿色大学的前提。
  3.制定可行标准——评价绿色大学应答式评价模式的关键
  实践中,权威标准、执行标准尽管在本质上应该一样,但是权威标准有可能脱离实际情况而缺乏针对性,执行标准有可能局限于被评价对象而缺乏先进性和一般性。这两个标准究竟谁更合理,更切实际,需要双方讨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出一个新的更切合实际的标准(简称为可行标准),以克服这两个标准的不足。显然,制定可行标准是绿色大学评价能否达到目的的关键。
  4.实施评价、草拟评价结论——绿色大学应答式评价模式的核心
  评价绿色大学的核心过程是广泛收集被评价大学的信息,参照可行标准对学校符合绿色大学的程度进行价值判断,并找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此,评价者在作出正式评价结论之前,先草拟评价结论,征询被评价大学的意见,并对他们的提问进行答辩是极为必要的。通过答辩既可促使被评价大学真正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又可发现评价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真正保证其对创建绿色大学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5.作出评价结论——绿色大学应答式评价模式的直接目的
  作出评价结论就是认定评价结论,赋予评价结论以权威性,使其发挥评价结论的效力。它是绿色大学应答式评价模式的直接目的。应该指出的是,作出的评价结论,不能随意更改。

  四、绿色大学评价的指标合成问题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中,选取的合成指标方法,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的反映。根据绿色大学的含义,可以认为绿色大学一级指标的地位相同,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合成为综合指标值(记为S)时各一级指标的权重相等,考虑到数值太大,可选用它们的几何平均值作为最后指标值。S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对二级指标来说,在相同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间能相互补充,但又不可被别的指标完全取代,故可采用加法将二级指标合并成一级指标。相应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根据这些公式进行某具体一级指标间的绿色大学评价时,指标值越大,被评价学校在该指标取得的成绩就越好。显然,S的值越大被评价学校就越符合绿色大学的标准,而且S强调被评价大学各项指标均衡发展。

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初探

黄文琦

(刊载于《环境科学与管理》第9期)

  1 绿色大学背景

  1. 1 建设绿色大学的意义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也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为了全面实现这种变革,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必不可少。这种教育涉及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资源等综合学科。教育的对象除了广大的公众之外,尤其主要是各级决策者及高层骨干人才。加强绿色教育和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校园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和促进科技进步的主要阵地,深入开展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学校本身的能源资源节约,降低办学成本,还有利于促使广大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掌握节能环保技能,在社会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 2 中国绿色校园进展
  1998年6月,清华大学在中国首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构想,并向国家环保局提交了具体“创建绿色示范工程”的建设方案,创建模式为“开展绿色教育、倡导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并联合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建设“绿色大学”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 3 研究必要性和目标说明
  鉴于正在掀起的建设“绿色大学”风潮,有关主管部门建立一套系统而全面、科学而便于操作的指标体系来评价绿色大学建设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指标体系将能有效指导大学战略性地有所侧重地开展绿色学校建设活动,同时能对已开展活动的学校进行绩效评估,激励大学往可持续方向发展。该指标体系应能应用在不同学校上,不同学校的评估结果具有可比性。同时这套指标更高的目标是指导学校进行科学的绿色校园管理。这也是本研究探索这个指标体系的目标所在。当然随着教学改革、社会经济、社会意识的发展,绿色大学的指标体系也将不断调整和改进。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实践这个指标体系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认识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本文也旨在通过自己的探索提出一套方案,供参考与改进。

  2 理想的“绿色大学”构想、定义及层次划分

  2. 1 理想状况描述
  首先,我们对理想的环境友好校园做个勾画。在这个学校里,树木成荫,道路整洁,风光优雅,富有生机,具有当地自然特色。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透露着学校的历史和学术氛围与气息。校园有合理的区划,楼宇布局合理,为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同时,建筑由节能材料构成,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课堂上,老师向同学细心传授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课下,同学们随手关灯、关水、有良好的利用纸张习惯。师生们乐于讨论节约能源和促进环保的新方法,同时乐于把所学的环保知识和方法与他人分享,以环保为荣。在课外实践和学术研究中,把环保、可持续发展作为问题考虑的一个基准点。学校里有各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师生参与积极。校园里有友善的环保提示标语和宣传栏。学校建有妥善维护的绿色校园网站。从网站上,浏览者能得知学校的绿色建设信息、科学研究和学生活动,大家热烈讨论怎样促进环保。
  2. 2 “绿色大学”定义及层次划分
  从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对绿色大学有个感性的认识。迄今为止,人们还没对绿色大学有统一的定义。在《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中,节约型校园指在学校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遵循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和节约教育理念、形成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的校园。笔者认为,节约型校园是“绿色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侧重于通过校方的科学管理和建设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而“绿色大学”还包括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并且把教育作为一种目标,而不只是为达到节约目的的手段。因此,在此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绿色大学建设包括教育、科研、校园建设、社会实践和环境多元目标,评价绿色大学应从这些目标上按一定原则选取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

  3 指标构建原则及体系

  目前比较公认的绿色大学评价体系是“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一般的计算方式是采用百分制权重加和法。首先运用专家调查打分法对所有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对他们所打出的分值进行加权平均,获得指标的标准分值。虽然打分是来自环境和教育方面的专家,但由于加权方式简单,潜在的主观影响较大,对评价的结果可能产生影响。而且,不同的专家团体对不同学校的评价的可比性不高。本文沿用“绿色度”指标体系的框架,试图通过筛选一些具有可得性数据的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以直观地评价“绿色大学”绿色水平。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和现实性为原则,按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思路构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层又包括指标和主要参数。主要参数是指与指标密切相关的,能通过几个直接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指标的信息,是管理者可能需要了解的。
  第一,目标层。以绿色大学绿色度作为目标层的指标,用以衡量大学的绿色水平。它在时间尺度上反映大学的发展速度和变化趋势,在数量上反映其总体发展规模和生态化水平,在质量尺度上反映大学的综合素质、能力、潜力和后劲。
  第二,准则层。准则层由反映目标层的指标构成。准则层由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实践和绿色办学构成,反映的是绿色校园建设所应包括的5大部分。
  第三,指标层。指标层是用来反映各准则层的具体内容,由各单元指标来体现。这些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大学的发展现状,而且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可以反映其变化发展程度。为了做到全面性与可操作性,指标体系选择了更多的平均指标或相对指标。
  总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4 指标的内容和管理意义

  4. 1 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是指学校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学教育应树立绿色教育观念,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使每个学生都接受环境教育,让绿色教育成为学生基础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绿色教育也包括宣传绿色的力度。
  (1)环境通识课程必修学分:是指学校为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的环境通识类必修课程的学分。该指标的数值大于零,表明学校对学生实施环境知识的通识教育,把可持续教育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基础要求。
  (2)环境教育老师比例:是指从事环境方面教育的教师队伍占全体教工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学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只有足够的环境教师才能保证环境教育的普及面和教育的质量。在计算从事环境方面教育老师数量时应注意不包括学校绿色办公室等部门的职工。因为这一部分更多涉及学校的环境管理方面,而非环境教育。
  (3)绿色主题活动数目:是指学校或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绿色主题活动的数目,包括可持续发展的专题讲座、讨论、宣传教育活动。该指标的数值越高,表明学校环境教育的积极性越高。
  (4)单位校园面积环保类宣传品数量:是指学校范围内,单位面积关于提醒师生注意绿色环保的宣传品(包括指示牌、标幅)的数量。它反映了绿色宣传的密度,即绿色宣传的力度,也度量了绿色教育·187·第34卷第9期2009年9月黄文琦·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初探Vol·34 No·9Sep. 2009的渗透程度。
  (5)环保网站建设:是指学校宣传环保教育的网站的建设情况,包括活跃的人数、发布的资料。这个指标意在鼓励学校通过现代的网络通讯方式深入广泛开展绿色教育。
  4. 2 绿色校园
  形成一个清洁优美、布局合理、环境宜人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绿色校园环境,是绿色大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绿色校园具有教育和示范的双重作用。它应该成为一个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的示范区,一个处处弥漫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区。绿色校园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植被覆盖率:是指校园内绿化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比率。它反映了学校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通过合理规划校园、种草、植树等措施使校园的可绿化绿地全部绿化,包括建筑屋顶等的绿化。
  (2)环境卫生状况:是指校园路面干净,教室整洁,师生宿舍、食堂符合卫生标准。该指标可通过是否达到相应卫生标准来衡量。
  (3)食堂日人均剩饭量:是用学校食堂每日剩饭收集量与就餐人数的比值。该指标过高时,表明存在较严重的浪费现象。可以通过改进烹饪方法、改变装盛食物的方式或者管理方式,来减少浪费食物的可能性和数量。
  (4)新建建筑节能建筑比例:是距考核期3年内学校新建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的比例。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并符合一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低能耗建筑。各高等学校新建建筑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建筑节能节水强制性标准。
  (5)中水利用率:是指利用中水占废水产生量的比例。意在鼓励学校对废水的处理再利用,节约用水量。
  (6)节能减排投资金额:是指用于节能设备购置、节能节水基础设施改造的投资金额。该指标反映了学校的环境投资力度,有利于环保技术的推行、提升能效水平和环境效益。
  4. 3 绿色科研
  绿色科研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科研工作,引导科研绿色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科学研究。包括三个指标:
  (1)绿色科研项目数量:是指学校承担硬环境科学和软环境科学类研究项目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和环境技术咨询与服务研究项目的数量。
  (2)发表环境类论文数:是指学校老师和同学考核期内所发表的环境类论文的数量。老师和同学对环境的研究都计入其中,都可以为这个指标做出贡献。
  (3)绿色科研基金比例:是指学校用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基金与总的科研基金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对绿色科研的重视程度。
  4. 4 绿色实践
  老师和学生们在绿色实践中调动绿色行为。在行动中增进对绿色行为的认识,提高参与绿色行为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示范行为,促进学校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1)绿色社会实践数量: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参加环保监督、环保培训、珍惜资源、社区专题服务活动和环境社会调查实践的数量。
  (2)参与绿色实践学生比例:是指参加绿色实践活动学生的数量占全体学生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学生对绿色实践的参与度。旨在鼓励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绿色实践。
  4. 5 绿色办学
  绿色办学包括绿色教学、绿色管理等方面。通过以下指标反映:
  (1)教学楼生均月用电量:是指教学楼每个学生平均的每月用电量。
  (2)宿舍楼人均月用电量:是指宿舍楼每人平均的每月用电量。
  (3)办公楼人均月用电量:是指办公楼每人平均的每月用电量。
  (4)建筑单位面积月用电量:是指建筑物每月总用电量与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5)教学楼生均月用水量:是指教学楼每个学生平均的每月用水量。
  (6)宿舍楼人均月用水量:是指宿舍楼每人平均的每月用水量。
  (7)办公楼人均月用水量:是指办公楼每人平均的每月用水量。
  (8)人均固体废弃物月产生量:是指教学楼每个学生平均的每月用电量。
  以上的能耗水耗量需要通过分项或分类计量装置获得数据。以上指标反映了不同的校园场所对电能和水资源的使用强度。可以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改变建筑规划以使其最大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来减少电耗水耗。“绿色学校”概念与以往的“环境教育先进单位”或“环境教育特色学校”概念区别的核心在于“将环境管理概念融入到日常的环境教育教学之中”,它强调通过建立和强化环境管理体系概念,带动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从整体上提高环境教育水平,提高师生的环境素质。
  环境管理要求学校做到:首先,加强学校节能节水运行监管。安装分项或分类计量装置,针对学校的用能用水特点,开展能源消耗(电、水、燃气、热量)分季度、年度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对学校内的能耗水耗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加强日常运行管理、用能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施工和系统调试遗留问题等环节,为能源节约提供依据,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同时,加强校园节约文化建设,树立节约理念,普及节约科技。全员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将节约理念贯彻到每个人的行为中。

  5 结语与建议

  因此,建设“绿色大学”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经济和社会将产生深远影响。绿色大学建设包括教育、科研、校园建设、社会实践和环境多元目标。在这些目标上按一定原则选取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
  这个指标体系可以整体上反映学校建设“绿色大学”的成果。通过历年的横向比较和与其他学校的对标比较,可以反映出学校绿色度在全国所属的水平,对指导以后的改进有导向作用。此外,在“绿色大学”建设中,有以下建议:
  (1)完善对环境工作数据的管理。尽管以上指标设计是在考虑了现有大部分学校可能存有的数据的基础上,但仍有部分数据难以获得,如食堂残羹剩余量、废水产生量等。因此,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学校应建立稳定、长期的数据系统,及时搜集、更新所有环境工作的数据、总结和档案资料。这些数据的积累非常重要,它是绿色学校创建过程的“历史见证物”,同时又是检查验收绿色学校必不可少的依据,从环境管理的角度看,这项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加强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相互交流。跨地区间的交流对于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教育教学水平非常重要,不同省市区和国家环保宣教部门也应该更多地合作和创造交流机会。本套指标体系得到的数值反映的是本校的建设状况,通过与其他高校的比较更能体现本校所处的水平,以及优势、劣势方面,对进一步开展绿色校园的建设起到指导和开拓思路的作用。 

绿色大学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鲁璐 刘汉湖 白向玉 李涛 付豪

(刊载于《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12期)

  1 绿色大学内涵

  1. 1 绿色大学的概念绿色大学,也称为可持续大学或生态校园,是指大学校园的环境可持续建设。绿色大学不同于传统的大学,她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学,一个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技术应用的示范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
  在校园内培育、弘扬绿色精神,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精华,是建设绿色大学的重要内涵。加强绿色教育和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校园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1. 2 建设绿色大学的方法
  建设绿色大学就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生态校园的建设中,在大学校园内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处处体现教育和示范的双重作用,简言之就是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①绿色教育:学校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全方位的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课程的综合性教育和实践环节中。②绿色科研: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引导科研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科学研究。③绿色校园: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布局合理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绿色校园环境。④绿色实践:师生通过相关课程的野外参观和调查,让学生深刻领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或参加环保监督、环保培训、珍惜资源、社区专题服务活动和环境社会调查等实践。⑤绿色办学:包括绿色教学,降低教学成本与环境污染;绿色管理,降低管理成本与资源消耗;绿色机构,进行绿色大学建设和环境教育的组织;绿色制度,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创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通过以上五个领域的建设,绿色大学首先应该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其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学校在环保科研和环保产业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最终对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 3 建设绿色大学的意义
  建设绿色大学,开展绿色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对大学的呼唤。绿色校园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美整洁、舒适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对身处其间的师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环境意识教育作用。绿色大学通过绿色教育和绿色建设,积极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传播和普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推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国内外绿色大学建设现状

  2. 1 国外绿色大学建设现状
  1990年10月,来自全球二十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在法国塔罗利(Talliores)提出《塔罗利宣言》,标志着绿色大学建设的开始,截至2003年1月,全世界已有293所大学签署该宣言。1991年12月在加拿大发表的《哈利菲克斯(Halifax)宣言》首次明确指出:由于大学教育、研究及公共服务角色,大学能在促进全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做出有效贡献。
  近年来,欧美一些知名大学先后启动了不同层次的绿色行动计划,如美国GeorgeWashington大学的“绿色大学计划”、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英国Edinburgh大学的“环境议程”、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校园绿色行动”等。
  2. 2 国内绿色大学建设现状
  1998年6月,清华大学在中国首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构想,并向国家环保局提交了具体“创建绿色示范工程”的建设方案。创建模式为“开展绿色教育、倡导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近年来,清华大学涌现了太阳能集热管、电动汽车、煤脱硫技术、垃圾焚烧装置、太阳能节能灯等一大批环保产品和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1年,清华大学成为首家国家环保局正式命名的“绿色大学”。1999年5月,国内外20所大学在清华大学召开“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世界自然基金会、教育部、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报及多所著名大学的专家,会议发表了《长城宣言:中国大学绿色教育计划行动纲要》。2000年5月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在哈工大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绿色教育研讨会”。目前中国已经命名4000余所“绿色学校”,其中105所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联合表彰。到今天,许多城市制定了“绿色校园行动计划”和“绿色学校评比标准”。

  3 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创建绿色大学,是把绿色大学作为一种价值进行追求,使期望和理想状态的绿色大学变成现实,因此绿色大学创建过程的前后都应当进行“绿色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绿色大学的基础,也是综合反映大学“绿色水平”的依据。构建评价体系是按照一定的原则选取若干因子作为一级评价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分解为若干个二级指标,而且持续分解下去,直到每个指标可测量为止。
  目前比较公认的绿色大学评价体系是“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提供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张远增评价指标体系,创建思路基本一致,只是所选指标和数据处理有所差别。绿色大学建设包含教育、科研、校园建设、社会实践和环境等多元目标,评价绿色大学应从这些目标上按一定原则选取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和现实性为原则,按目标层、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的思路构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绿色教育层下设七个单元指标,即二级指标:课程设置11 (编号)、课堂渗透12、专题教育13、专题活动14、教育氛围15、师资力量16、教育效果17;绿色科研层下设三个二级指标:绿色技术21、绿色项目22、绿色产品23;绿色校园层下设四个二级指标:生态园林景观31、绿化美化工程32、环境卫生状况33、污染控制措施34;绿色实践层下设两个二级指标:绿色课程实践41、绿色社会实践42;绿色办学层下设四个二级指标:绿色教学51、绿色管理52、绿色机构53、绿色制度54。

  具体计算绿色度采用百分制权重加和法。首先确定单项指标的权重Wij。运用多个专家调查打分法对所有单项指标进行百分制打分,然后取平均,获得·183·第32卷第12期2007年12月鲁璐等·绿色大学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Vol·32 No·12Dec. 2007单项指标的权重。(专家包括:环境教育理论与方法学专家、园林绿化专家、环境质量评价专家、教育主管及部门管理官员等。)然后由学校和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对该校的每一个单项指标百分制打分Gij。其中ij是单项指标的编号。
  计算绿色度G:
  
  式中,m—第一指标层指标数(m =5),n—第二指标层指标数,Wij—指标层具体指标的权重,Gij—指标层具体指标的得分值。根据计算所得绿色度,见表1得到绿色等级。表1 绿色等级划分标准表

  4 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绿色度评价

  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位于徐州市西南部的云龙湖风景区,东临风景秀美的泉山,西达拉犁山脚下,南面为学校的规划预留用地,北临三环公路。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宽约1200米,占地约190. 5公顷,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南湖校区规划以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园林化、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形成“一代一心三轴”的规划格局,工程主要包括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校行政楼、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会堂、运动场地、教师公寓、专家别墅、培训中心、道路、广场、绿地、热交换站、变配电站、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等附属设施。
  由于各单项指标权重不易确定,直接采用上述评价体系有一些困难,所以作者运用绿色度评价体系的框架、张远增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答式模式”和计算方法,并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新的评价体系。在绿色办学、绿色科研、绿色教育、绿色校园和绿色生活五个方面,分别提出若干个二级指标,并在校内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共204份,平均分配到环境与测绘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和文学与法政学院四个院系各个年级,收回率93. 6%。每个问题给出两个或以上供选答案,非负面答案的选择率(百分数)就是对此项指标的评分,具体问卷及选择率(% )如下:
  ①绿色办学: (1个问题)
  1.你心目中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什么?
  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96. 9)
  B:只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顾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3. 1)
  ②绿色科研: (2个问题)
  2.你认为学校的绿色科技、绿色项目做得如何?
  A:好; (56. 5) B:差(43. 5)
  3.你对节约实验药品有何看法?
  A:很有意义,并认真去做; (79. 1) B:说说而已,老师强调才做; (17. 8) C:不是自己的,随便用(3. 1)
  ③绿色教育: (7个问题)
  4.你认为学校是否开设过有关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保护的课程?
  A:是; (59. 2) B:否(40. 8)
  5.你是否上过有关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保护的课程?
  A:是; (52. 9) B:否(47. 1)
  6.你是否阅读过有关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
  A:是; (80. 6) B:否(19. 4)
  7.你认为学校图书馆有关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是否齐全?
  A:是; (36. 1) B:否(63. 9)
  8.你认为学校是否开展过环保活动和做过环保宣传?
  A:是; (80. 1) B:否(19. 9)
  9.你认为学校开展的此类活动和宣传力度如何?
  A:很好; (12. 1) B:一般; (69. 6) C:不够(18·3)
  10.你是否参加过此类的活动或宣传(包括自行发起的)?
  A:是; (33. 0) B:否(67. 0)
  ④绿色校园: (7个问题)
  11.你认为校园绿化美化如何?
  A:很满意; (11. 5) B:一般; (64·9) C:不满意,看着不舒服(23. 6)
  12.你认为学校的河流水质如何?
  A:清澈无味; (4. 7) B:清澈,但有臭味; (18.3) C:富营养化严重(76. 9)
  13.你上课或休息时是否有噪声干扰?
  A:是; (91. 6) B:否(8. 4)
  14.你认为学校内的空气质量如何?
  A:清洁、清新; (8. 9) B:清洁但不清新; (64.9) C:有汽车尾气味等味道(26. 2)
  15.你认为校园布局是否合理?
  A:合理,很方便; (31. 9) B:不合理,经常绕道
  走(68. 1)
  16.你认为学校垃圾处理是否及时?
  A:是; (69. 6) B:否(30. 4)
  17.你认为学校的垃圾桶摆放是否合理?
  A:是; (74. 3) B:否(25. 7)
  ⑤绿色生活: (6个问题)
  18.你看到白天开着的灯和没有人用的水龙头会怎么做?
  A:马上关掉; (91. 1) B:心理觉得浪费,但不会去关; (7. 3) C:装作没有看见,无所谓(1. 6)
  19.你是否会按类投放垃圾?
  A:是; (63. 4) B:否(36. 6)
  20.你认为教学楼和宿舍楼是否装有节水设施(节水龙头,阀门等)?
  A:是; (46. 1) B:否(53. 9)
  21.你看见随地吐痰的人是否反感?
  A:很反感,离远点; (83. 2) B:没感觉,但自己不随地吐; (14. 1) C:无所谓,自己也吐(2. 7)
  22.你是否会制止随地吐痰的人?
  A:是; (23. 6) B:否(76. 4)
  23.你对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有何看法?
  A:不道德,害人害己; (87. 4) B:不管,照吸不误(12. 6)
  根据问卷结果统计,采用几何平均值法计算“绿色度”。首先统计每个二级指标对应题目的选择率,对同一个一级指标名下的选择率取几何平均值,得到Gi,其中i是一级指标编号,从1到5;再对5个结果取几何平均值,得到最终绿色度G:
  
  根据计算结果查表1,结果表明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的绿色度等级为“浅绿色”。问卷中同学们还对南湖校区的绿色大学建设给出了很多建议,指出了一些不足,如河流富营养化严重、垃圾处理不及时等,还有同学指出学校应该倡导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虽然实行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作为环保示范区的大学校园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不仅会明显改善本校区环境状况,甚至对全社会起到带头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建设绿色大学,开展绿色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绿色精神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是目前公认的对绿色大学创建效果的有效评价方法,能够发现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指导和改进绿色大学的创建方法。
  文章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实际情况建立了新的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几何平均值计算绿色度,对中国矿业大学的绿色大学建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矿业大学的绿色度等级为浅绿色。据此,我们提出相应的改善校园绿色建设的建议。
  (1)水环境方面,许多同学在调查问卷中指出南湖校区水环境恶劣、河水黑臭、垃圾漂浮等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环境质量和师生身心健康。建议学校明确责任,加强净化治理,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对污水站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它能够成为校园内秀美的景观。与此同时,新校区绿化带偏少,河岸以及校园其他地方应当增设座椅、栏杆、灯光等,并抓紧绿化工作,制定校园景观园林规划,加强校园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
  (2)人文气息方面,新校区的建设由于没有老校区那样的文化积淀,往往会缺少自己的特点、缺乏艺术感,目前南湖校区就缺少古色古香的凉亭、雕塑等。另外学生浪费水资源严重,应该加大节水节能宣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环保意识。 

“绿猫”理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初探

廖志丹

(刊载于《生态经济》2010年第3期)

  党的十七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即“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应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立足于我国生态环境资源的基本国情,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战略,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宣示了中国坚决摈弃破坏和浪费能源的传统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好坏乃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肩负着教育引导青年并由此辐射带动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观的重任。应深入领会“绿猫”的隐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切实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1何为“绿猫”理论?

  “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1962年7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包产到户”时引用的谚语,后来被讹传为“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黑猫、白猫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流行了30年。在经过了30年时间、平均速度接近两位数的高速经济增长后,中国13亿人的生活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与此同时,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三个负效应——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也如影随形,中国也因此步入一个尴尬的阶段:制造业发达,但是同时环境的消耗正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在进行。猫的颜色开始成为决定中国是否可以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关于“绿猫”,东西方学者有两个版本。东方版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的一个讲座上指出,中国若能把“黑猫变绿猫”,积极推行环保、节约资源,东方巨龙的崛起将能深刻地改变自己和世界,并重新塑造我们的世界。胡鞍钢在2007年初出版的《中国崛起之路》一书中提出:“绿色发展将是支撑中国崛起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模式与中国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绿色发展不仅代表着中国发展模式的变革,也将是中国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国家生命周期理论为引导指出,中国崛起之路和现代化之路,可归纳为绿色崛起与绿色发展、创新崛起与创新发展、和谐崛起与和谐发展、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合作崛起与合作发展。无独有偶,在“绿猫”的西方版本中,则是纽约时报专栏作者、《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认真研究考察了中国的现状后,于2006年11月15日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他的中国观感,题为《中国需要一只绿猫》(Bring in the green cat)。他说,“邓小平说,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但是我觉得,不管白猫黑猫,不是绿猫就抓不到老鼠。”东西方版本异曲同工,都是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绿色国家”。“绿猫”理论是对Grossman和Krueger等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替代。“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认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初期虽会破坏环境,但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发展却能够带来更加环保的技术,出现“拐点”,从而有利于环境的改善。2007年7月,太湖蓝藻事件、无锡饮用水危机,使苏南模式下提前出现“拐点”一说销声匿迹。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不能走高消费、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黑色模式”,需要从“黑猫”模式到“绿猫”模式;中国不仅要和平崛起,也要绿色崛起,不仅是和平发展,也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中国必然的抉择。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代环境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所选择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现实的状况是:“黑色利益”与“绿色发展”之间矛盾重重。2005年度的“绿色GDP”核算完成却未能公布。2006年国家“十五”计划中“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的环境指标没有完成。2007年,《规划环评条例》起草中困难重重。在“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都没有如期实现。传统发展模式具有强大惯性,从“黑猫”到“绿猫”转变难之又难。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注定是长期的、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2“绿猫”理论解说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黑猫”到“绿猫”转变难,更突显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生态文明教育带来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态观念的结合,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人们的行为,克服和改变目前人类破坏生态、伤害生态并最终恶化生存环境的行为模式。生态文明是建筑在教育、知识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强调“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的文明。智力、科技和环境意识均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
  首先,教育作用于劳动者,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涉及知识、技能、态度、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生态道德、生态思维方式、生态实践能力是生态文明时代人才的必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其健全发展的自然性;引导大学生强化全球意识和“地球家园意识”,不仅使他们学会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也使他们学会负责,具有“道德感”和“义务感”;引导大学生通过参与环境建设实践,使他们的责任感和人生观产生质的飞跃,并完善其人格,为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环境法律意识,包括环境法制观念、环境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使他们从环境他律转到环境自律,最终养成环境自律精神。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大学生对“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的关注,加深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赋予大学生开发自然的意识与能力,同时赋予他们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与能力,并且促成这两种能力与意识的有机结合。通过生态文明观的培养、认知的提高、情感体验的加深以及习惯的养成等,将大学生塑造成为“理性的生态人”,而不仅仅是“聪明的经济人”。
  其次,教育作用于高校教学科研,推动绿色科技研究与创新。
  OECD组织经过18个月的调查,总结说:“中国的经济在向发达国家迅速靠拢,但环境水平却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近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愈来愈取决于能否更好地运用高效低耗的高科技手段,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吸收现有技术的合理因素,推进科技创新,使用与自然相融合、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生态技术,才能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协调、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平衡。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是知识、智能教育;无论是人文学科的教育,还是自然科学的教育,都在授课中加强大学生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增强生态道德及其人与生存环境相互协调的能力,并促使大学生以更为理智、更为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技术、应用好科学技术。高校还可充分利用科研优势,加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研究,或从生态发展的角度考虑科技的创新,并把研究出的成果反馈社会,直接或间接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使大学生不仅能直接分享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且使他们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
  再次,教育作用于先进的生态文化,辐射并带动公众绿色观念的形成。
  建设生态文明被形容为“13亿人的绿色长征”。生态文明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需要全社会通力协作和持续推进,需要若干代人的不断努力。厦门“PX项158天地人文NATUREANDHUMANITIES目”事件和北京“六里屯事件”,以及中国公民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显示公众参与已经向纵深方向发展。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循环经济、节能技术的推广,而且一定要伴随民主政治建设,伴随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必须有全体公众的共同参与。大学生对公众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作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处于竞争的前沿,他们是否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是否掌握环境知识、是否选择绿色科技以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高校中的教育可以形成先进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观念、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去形成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并通过影响经济活动的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而影响经济活动的“黑色”或者“绿色”发展。

  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丰富“绿猫”理论的内涵

  绿色发展需要思想的认知和制度的保障。只有这样,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得以实现。加入世贸组织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使中国政府更加关注环境问题。为了防御沙尘暴,政府投入60亿美元在北京周围建立“绿色长城”。为了减少北京的空气污染,北京市政府下令车辆改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并且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逐步淘汰含铅汽油,而欧洲和美国经过许多年才达到这一目标。“由于当前的人类社会过着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不管用何种方法,世界的环境问题都必须在今天的儿童和青年的有生之年得到解决。”文明和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文明的发达程度。特定的文明对教育有特定的要求,文明离不开教育的维持,教育体现了文明的性质和水平。国内外学者正在倡导“绿猫”理论。朱敏在《绿猫寓言》中断言,中国经济正在讲述一则关于“绿猫”的时代寓言。在高校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拓展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绿猫”理论的内涵。
  首先,绿色的生态环境将构成生产力中的重要变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切文明存在的基础。在一个开放的以抢夺人才为至高目标的世界里,生态环境通过影响智力流,进入真实的生产函数体系。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在未来是争夺其他地方知识精英或者挽留本土知识精英的重要变量。事实上,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正在沿着“绿猫”理论的逆向线发展。“中国至少有2 400万英亩耕地已经被污染,占全国可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这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胁’。此外,一半以上的河流也已遭到污染,这正是最近政府对243个农村供水站的检测时,发现只有不到9%的‘饮用水’达到国家的无菌标准的原因。许多水井的硝酸盐超标,这会导致糖尿病或肾损伤。难怪一些高技术工人不愿去中国,因为他们不愿生活在受污染的环境中。”生态环境将影响智力流的流动,污染的环境将给那些年轻的知识精英产生心理上的阴影,造成精英人才进不来,留不住。随后,他们的走向也可能将会决定经济结构的升降。知识经济和开放的世界人才流动体系给予知识精英挑选自己处境的特权,于是,青山绿水将比银元钞票更重要。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很好,但是污染严重,那么,就会导致知识精英的迁移和国家智力资源的耗散。这使得这个国家无法获得足够的智力资源在经济上升级。今日的环境之殇将造成明日的发展之殇。
  其次,生态文明教育是“绿猫”模式的重要组成。
  全面提高未来一代的综合素质,这是实现绿色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在欧美和其他的一些国家,生态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一项内容。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刚刚起步,还停留在认识领域,特别是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在我国,许多高校都未将生态保护列为专门的课程。虽然一些课程中有所涉及,但不够系统和全面。据调查,目前非生物、环境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占很小的比例。对近千名在校大学生有关生态文明政策、思想认识、行为规范等内容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政策存在认识缺乏、观念淡漠、行为时有失范、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绿猫”走出寓言,需要走向更有力的行动。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与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相协调,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统一起来。这些都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拓展,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再次,“绿猫理论”是绿色的经济发展观。
  通过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绿猫”模式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熟知和接受。历经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的“投资年”,以及早已周知的“绿色奥运”之年,通过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安全、生态政治、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随着“绿猫”理论的传播而逐步增强。“绿猫”理论不是仅仅定位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它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发展观。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以环保前提下的快速增长为主线,加大对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这只象征新兴经济体的“绿猫”,将成长得越来越快。2006年11月~2007年11月,有22家中国内地公司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其中就有5家属于替代能源行业的环保能源型公司。“绿猫”的茁壮成长指日可待。在战略部署不断加强、重大决策有力实施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该积极开展环保节能领域的国内外大学、环保NGO组织、知名企业等开展交流与合作,多层次联合开展活动,争取多方资源支持,学习借鉴国外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影响,树立当代中国大学生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形象。大学生应该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战略的意识,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行动,使“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理念深入人心,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绿色行动者的行列,不仅仅自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还担负起带动公众谋求绿色发展的重大任务,积极投入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

试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刘经伟

(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薄弱,生态伦理价值扭曲,生产方式粗放和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瓶颈。这些问题有很大一部分要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在高等学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来解决。为此,高等学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教育内容、方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基础和先导作用,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一、高等学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人类在经历工业文明对大自然肆意掠夺与破坏,自然界无情报复使人类遭受惨痛损失之后,全面反思社会发展的得失而提出的新的思想。在工业文明中,一方面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另一方面,纷至沓来的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迫使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急切呼唤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文明,是自然界权利受到充分尊重的文明。生态文明应该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是高度重视生态的意识,在当前就是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并在实际行动中加以体现。第二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环境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会议秘书长M·斯特朗(Strong)最早提出了“生态发展(ecodevelopent)”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人类社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依据是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必要条件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1992年,《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主题;1994年,《中国21世纪发展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学的概念,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求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观,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平等占有自然资源的权利,强调人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第三是建立完善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建立行之有效、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以法律和道德的权威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准则。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2005年12月3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环境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方式。要……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国家对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增长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过低、生产方式粗放等一系列问题突现出来。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21世纪发展的唯一选择。而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然先决条件,要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各级教育系统,运用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高校承担着提高人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重任,高校所培养的精英人才将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项战略任务的成败。首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思想保障。高校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教学、管理、科研的全过程,教育大学生学会认知环境、理解环境、尊重环境,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能力,充分理解“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由大学生发起一场认识、尊重、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变革,进而带动全社会的民众提高意识,转变观念,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不断地激发人们树立把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统一起来的生态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观、生态观和强调自然美的审美意识,才能引导全社会统一思想,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还能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智力支持。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科技水平必然导致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高等学校要发挥科技优势,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科技的进步,教育青年学生掌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能,运用科学技术找到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规律、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才能够正确处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切实建设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新局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当前我国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任务

  对于在高等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随着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我国高校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与国外比较开展时间较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都有待于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今后一段时间内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适应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要引导大学生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统一发展的有机整体,树立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高尚道德,使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树立对自然理解和尊重的新的思维,并进而带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意识,提高道德水平。
  2.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养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摒弃过度的自然资源消耗以满足无节制的物质消费的消费观念,并通过大学生带动和影响社会更多人养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去。要引导青年学生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行动,同时带动社会成员积极加入绿色行动者的行列,发挥大学生的辐射作用。要教育青年学生积极支持各种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还要敦促社会民众自觉遵守生态文明的法则,加入到宣传、监督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行列。要教育大学生掌握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的科学技能,运用科学技术找到解决环境污染的机制、规律、方法和途径,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
  4.不断培育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充分发掘第二课堂和潜课程体系的教育潜力,努力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并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社会文化,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高等学校要探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形式,充分发挥高校为人类寻求克服生态危机的道路和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空间的优势,为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文丰安

(刊载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方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关乎民族兴衰和人民福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而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神圣职责,应该充分发挥优势,科学整合资源,勇敢承担起在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历史使命。

  一、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遵循社会发展和自然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浓郁的生态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高校是培养社会英才的基地,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孵化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努力当好“领头羊”。
  大学生是掌握新知识、新科技的主要群体,他们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是新事物的接受者,是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强烈的生态责任感、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进而引领全社会成员从自然生态的立场出发,用和谐的自然观指导生产活动,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与持续繁荣。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长期以来,人类在开发和运用自然的过程中并没有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在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然取得空前胜利的同时,纷至沓来的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迫使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急切呼唤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古代生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且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也有着丰富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民胞物与”“、强本节用”等生态思想。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古今中外的发展历史无不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21世纪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议题,它关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

  二、高校担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建设生态文明,表明我们党已经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全国人民的广泛共识和共同愿景。高校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责任,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履行自身职能的客观要求。
  1.高校担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作为21世纪新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努力创设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经济社会政策为手段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单元,当然也需要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主体之一的各类高校,应共同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课题,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高校担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是高校履行自身职能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高校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是党和国家重要的人才和智力库,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任务。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迈进,高校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目前有上千万的庞大人群在高校生活、学习和工作,这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高校集中了数以万计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充满朝气和生命力的当代青年,也聚集着数以万计的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人民教师和一大批具有较高学识水平和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有着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全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三、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在人类社会文明体系中,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高校应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的了解和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开展科学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是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各个国家的科技事业中,高校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国的生态科技发展也不例外。在生态和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是主要方面军之一,而在生态科学与技术领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高校也是一支能担当重任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科学方面,现在一些高校相继建立以生态文明学术研究及其成果推介为主旨的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以期整合相关资源,深入开展生态文化、农林史、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绿色经济、绿色教育等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资参考的、具有建设性的理论成果。
  2.加强学科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人才。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要求我们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同时,这也对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崭新的命题和更高的要求。不论是发展循环经济,还是开发可再生能源,不论是治理污染,还是节能减排,都离不开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在2009年召开的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一批专家就呼吁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单位要加强我国生态文明方面的学科建设,抓紧培养各层次相关人才。因此,高校应调整和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农林类高校要发挥优势,重点建设一批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重点学科,努力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普及环境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是教育。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其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也影响到生态文明观念能否在全体国民心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的高校,普及大学生的绿色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道德品质,是新时期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赋予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高校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中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法制观、生态审美观和生态消费观教育,引导他们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关爱生物、善待生命,改善生态、呵护家园。同时,高校要通过第二课堂让大学生体验劳动、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品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
  4.建设绿色高校,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有益示范
  生态文明建设,推力是典范。高校是培养社会精英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的师生员工,大都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现代公民,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我们国家的社会精神风貌。因此,高校应该发挥其模范和先锋作用,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优美型、生态式学校,即绿色高校或生态文明高校,并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建设绿色高校,应推进绿色教育,普及绿色知识,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文化,开展绿色实践,建设绿色校园,使高校得到净化、美化、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
  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出的“一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崭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生态挑战和资源瓶颈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这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大力加强生态领域的科技创新研究,加大专门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现代化新型绿色高校,努力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大学责任

孙宁华

(刊载于《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全国已有1/3的国土面积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蚀,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有限的耕地资源受到环境污染和地力下降的双重威胁,宝贵的生物资源正在锐减。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在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因此,只有将发展纳入科学、理性、健康有序、统筹兼顾的轨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协调并进,才能真正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实践,涵盖立法、决策、治理、以及教育、科技、道德等各个方面,涉及整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大学作为人才、技术的集聚地,可以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决策咨询、文化引领方面,为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功能,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人格养成。大学德育过程是个价值引导过程,在当代中国,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今大学德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在当代大学的德育环节中,应避免“只树形象不揭短”的传统模式,而要把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对人类发展的危害性明明白白地灌输给大学生,使他们能比社会大众更早地将生态保护的社会要求内化为一种道德自觉,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
  (二)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责任意识。生态保护,人人有责,这是作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观念,而作为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必须具备比普通民众更为强烈的使命感和更为敏锐的责任意识。他们不仅应该成为生态文明观的忠实实践者,还应该成为生态文明观的积极倡导者。
  (三)帮助大学生培养生态平等意识。工业文明时代的平等观主要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把自然界作为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正是这种极端物质主义最终导致了大自然的千疮百孔。用生态文明观教育大学生,就是要把平等的外延扩充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让大学生看到人类中心主义的严重缺陷,认识到人类和其他物种都拥有天赋的价值,都有权获得同等的关心和照顾。
  (四)倡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消费观。传统的消费主义消费观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是在最有效地向自然界索取生活资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消费需求,这一原则无疑是导致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要构建生态消费观,就必须从根本上破除这种消费原则,而代之以适应国情国力、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消费观。大学生作为拥有文化和技术优势的高素质人群,大部分人都有能力为自己和家庭创造较为丰富的生活资料,从而对社会的消费方式、消费对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必须让大学生更早地意识到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生产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意义,从而在国民消费方式的逐步改变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二、开展具有生态功能的高科技研发

  生态科技是指研究运用能够促进整个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甚至能优化生态系统结构的科学技术系统。生态科技克服了传统科学技术高消耗低效率的缺点,强调生态圈与技术圈的和谐发展,力争做到高效率、低消耗和无污染,并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21。世纪是生态科技的世纪,是全球生态科技共享的世纪,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应该重视发展生态科技,而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科技研究和开发机构,也应把具有生态功能的高科技研发作为重要功能。
  大学开展具有生态功能的高科技研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开发具有生态功能的新材料。生态材料是指那些具有良好使用性能或功能,并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与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循环利用,在制备、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过程中,都与环境协调共存的一大类材料,包括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循环再生材料、净化材料、绿色能源材料、仿生材料等多种新型材料。
  生态材料作为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实体材料,尽管其研究开发才刚起步,但已引起国际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中国高校在生态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上也已取得可喜进步:被列为“863”计划的蚕丝生物医用材料已在人工皮肤的制备中取得实质性成果;天然彩丝的开发既提升了传统丝织业的技术含量,而且避免了印染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大豆纤维的开发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原创纤维,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来自象牙塔的高科技成果充分证明了高校科研工作者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和高超的研发能力。
  (二)要对传统技术进行升级换代。传统技术的建造机理一般是通过分裂、分化、分解、分割的方式将复杂的自然物质转变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复合物。传统物质生产的目标是单个过程的最优化以及更快更好地取得经济效益,因而在生产工艺上形成“原料-产品-废料”的单一运行模式,缺乏逆向的恢复过程,在超量消耗有限资源的同时,向外界环境排放大量废物,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生态技术的发展通过对传统技术的升级换代,可以实现多个方面的生态效应。(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2)通过对可再生性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减少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消耗。(3)通过对废旧产品、污水的技术处理实现循环利用。(4)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在这些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已经并且还将更深入地介入。
  (三)要引进和推广国外的先进技术。在生态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方面,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川渝天然气气田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提高了我国天然气净化的硫磺回收技术水平,为我国天然气净化事业作出了贡献。大学有着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有着善于消化和吸收新知识的人才群体,有着开展国际合作的良好平台,这些都为大学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紧密跟踪国际高新技术前沿动态,广泛搜集和利用全球科技信息和资源提供了便捷。因此,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和利用优质科技资源,增强生态科技在建设生态文明国家的贡献份额,就成了大学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坚持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双轮驱动的国际合作模式,从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共性科学问题,如生命、能源、生态问题等入手,实施以提高核心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国际化”的开放创新战略,应该是大学科技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特有作用的必要途径。当前,我国许多研究型大学在这方面已经跨出了历史性的步伐,清华大学的“清华BP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等国际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机构已经承担起了相应的功能。

  三、提供构建生态国家的政府决策咨询和研究

  研究型大学具有学科多,人才集中,资源丰富,综合性强的优势,不仅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研究能力和优势,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这些特点使得研究型大学在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开展软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的政府智囊团作用、决策咨询和研究水平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作用的发挥:
  其一是政府决策前的咨询服务。比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大学可以通过课题立项对本区域的环境资源、文物资源进行充分调研,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有效的保护建议;在政府制订发展规划前,大学可以通过民意调研向政府反映民情社意,为构建人文政府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建言献策;大学通过举办全国性的或者国际性的专题研讨会,集中领域内一批专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大学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出国访问的机会为政府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牵线搭桥。
  其二是政府决策后的宣传和决策效果研究。随着生态文明观念的深入人心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度推进,民众对政府决策和事业发展中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任何一项决策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要求,甚至会牺牲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来满足绝大部分人对生态文明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在政府决策中已经实施了“下情上传”的高校软科学专家,就应该在“上情下达”的过程中,对有关政策开展宣传解释工作,其来自民间的身份和立场往往比政府机构和官员更具有公信力。在决策得以实施后,学者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来研究政策的实施情况、实施效果,为新一轮决策提供依据和咨询。

  四、引领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建设

  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社会文化的引领,首先是因为大学具有学术研究自由、宽松的环境、敢于创新的学术精神、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其次是因为大学汇聚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直接创造着形成新文化的元素和种子;再次是因为高水平大学是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的中心,也成为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汇和冲突的中心。大学的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虽然在文字上并不能找到“生态文明”这样的表述,但是先贤的论述中却时刻闪现出生态保护的远见和智慧。儒家的“天行有常,制天有命”、“知天畏命”、“仁民爱物”等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和理想,并且指出人应该爱护万物,应该按自然规律办事,即合理利用自然并维持其可持续性,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理想的生态社会。佛教强调的“众生平等”,则要求人们平等对待整个宇宙中的生命,并能真正做到和这些生命和谐共生。这些思想与当今社会对生态文明的呼吁虽隔千年,却遥相呼应,其思想的光芒堪称烛照千秋。大学人文科学学者不仅要善于发现这些中国思想上的璀璨珍藏,还应该善于古为今用,为当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寻找立论的思想依据和智慧源头,在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中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粹,唤起百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文明论述的传播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时,坚持社会视角和自然视角的统一,既周密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又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同时科学地揭示了这两种关系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辩证联系。他们深刻地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合乎逻辑地指明了摆脱发展和生态之间矛盾对立困境的途径,那就是“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就是要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要使人与自然从对抗转为和解,还需要人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认真地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大学研究机构可以通过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思潮的研究,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来指导和引领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
  (三)对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文化的创新从未间断过,新型主流文化也总能成为时代变革的最强音,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否定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的理由。一个具有生态特质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兼容性很强的社会,同样的,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文化建设也必然是百花齐放式的。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史和多民族融合传统的国家,每一个文明阶段和每一个民族特色文化中都孕育过生态文化的璀璨成果。以云南省少数民族的森林文化为例,由于山地特殊的自然环境使然,在云南少数民族的观念中森林往往有着比土地更高的地位,基于这种认识,他们不仅在观念上把森林作为农业资源的核心,而且普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神林文化”。所谓的“神林”,虽然各个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名称,但都被视为神圣之地。神林内的一切动植物都不能伤害,包括其中的土地、水源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树上的果子、树叶和枯枝落到地上也不能碰。如果谁违反了规定则将触怒寨神和勐神,其后果是给自己和村寨带来灾祸。这种貌似迷信的原始宗教和祖先崇拜的习俗使云南少数民族在很早以前就有效地创造和建立起了“自然保护区”,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因此得以保留下来。对于这样的文化,我们就不能简单冠之以“宗教迷信”的定论而加以否定,而是应该看到其文化形式内的生态价值。
  但是,传统文明和异族文化酝酿出来的千姿百态的文化样式,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在时代的变革中湮没,而趋于寥落的星辰只有在人类智慧的倍加呵护中才能熠熠生辉,大学人文科学学者理应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通过研究发现其内在魅力,通过著述和宣讲展示其精华所在,为继承和弘扬特色文化打响前战,从而引领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
  (四)加强大学内部生态文化的建设。大学内部生态文化的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的生态化,人际关系的生态化,管理制度的生态化和目标定位的生态化等多个方面。根据生态学原理,大学处在一个系统中,其内部又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随着开放办学理念的确立和社会服务程度的加大,以及大学作为文化发源地和辐射源作用的增强,大学内部的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内容,也将对整个社会生态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大学绿色教育思考

徐瑶 陈涛

(刊载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飞速发展,以资源消耗换来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衍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发展的失衡。我们这一代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已严重威胁到下一代的发展机会;而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化及贸易自由化而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更加速了生态资源的“挪用”和不合理分配。环境退化使资源减少,人口增长使每个人只能得到很小的资源饼块,资源“挪用”使部分人获得比另一部分人更小的饼块。“资源掠夺”(强势集团以弱小集团利益为代价扩展他们的资源饼块)和“生态贫瘠”(人口增长和资源的过度消费导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负增长)进一步加剧环境危机。传统的经济成长模式已被证明不足以在社会公平及环境正义的原则上,增进全人类的福祉,甚至其所带来的生态毁灭、社会痛苦、以及贫富对立等问题,都不断地加深全球继续朝向不可持续的方向前进。伴随着现代生态学(包括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学科)日益渗透到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人们对公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加深和范围更广的、影响更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了认识,坚持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全面、协凋、平等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开始形成并很快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全新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既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变革,更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为了实现这种变革,必须进行以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教育。

  一、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大学绿色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文明,是自然权利受到充分尊重的文明。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教育就是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深入贯彻到整个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与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受教育者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种崭新的现代教育。它以独特的环境视角和倡导新人道主义与新生态伦理为世人提供了重新审视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平台。这种教育涉及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资源等综合学科,教育的对象除了广大公众之外,尤其主要的是各级决策者及高层次骨干人才。大学绿色教育包括对学生环境知识的传播,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环境伦理道德,并通过他们影响和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增强公众尤其是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全球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全球和未来认识人类生存环境,培养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是大学绿色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加强大学绿色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大学绿色教育是增强全社会绿色意识,建立环境决策约束机制的重要途径
  人类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进入了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现代生态文明阶段,但根植于心理层面的社会行为或许是迈向可持续发展最主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障碍。“青蛙症候群”就说明了由于绿色意识的淡薄而导致许多人对于人口与经济成长逐渐威胁到人类文明赖以维生的环境生态资源这种缓慢但致命的趋势缺乏警觉。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只有通过加强绿色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才能使社会公众把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自觉行动中,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同时公众尤其是各级各类现任的和将来的(青年学生)决策者绿色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树立,有利于环境决策约束机制的建立。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愈来愈多的市民察觉到影响他们的重要政治决策往往由他们无法掌控的外在力量所决定,市民主义的政治范畴(权利及义务)、空间范畴(城市—国家—全球)和精神范畴(美德及价值)变得模糊与暖昧。于是愈来愈多的人主张民众应该广泛且直接地参与到影响其生态、生活、生产环境的任何规划、设计和开发的行为或过程中去。事实上,国外的许多环保政策都是在公众的直接参与下完成的。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决策中更应广泛听取社会公众和环境专家的意见,充分考虑如何节约利用资源、及时处理废物及消除各种环境隐患。绿色教育通过培训和各种宣传媒体的教化舆论作用,使今天和将来的决策者长期处于自身主观自觉与外界客观监督合力的作用下,自觉寻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决策者和骨干力量,他们的环境意识将影响国家环境政策的制定、重大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整个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环境政策的实施,而且会监督和影响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
  2.大学绿色教育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人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人的素质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21世纪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的人。西方国家曾试图采取先进技术和依靠政治、经济、法律和政策等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但均未取得预期效果。解决环境问题,技术和法律、政策并不是根本出路,最主要的是公众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目前出现的环境问题除了少部分是由于环境技术力量没有跟上造成的外,绝大部分是由于人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造成的。例如工农业生产中没有安装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以至”三废”任意排放而导致污染事故不断发生。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惜大规模地砍伐原始森林甚至捕杀濒危野生动物的事件也屡见不鲜。要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是关键。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高等院校有责任通过全面实施绿色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逐步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3.开展大学绿色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发挥高等教育自身社会功能的必然选择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中国21世纪议程》也指出:“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但是,在原教旨主义的控制下,教育不但没有帮助我们获得应对未来难题的技能,反而滋生和助长着一种对自然漠视与肆意的态度。《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目前还在沿袭传统的非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在这种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教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教育的任务是传授给受教育者知识、科学技术,以便于他们能够运用知识、科技向自然索取。
  高等教育由于对“培养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狭窄的片面的理解,往往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共荣共存的环境教育、生态教育、伦理教育却相当缺乏。在高等教育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绿色教育整体化、全员化、全程化,这不仅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和新做法,也是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一个国家全民环境素质的最好途径。中国是人口大国,生态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深化高教改革,在教育中整和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维度,重新确立教育的目的与理念是现实向人类提出的挑战。这是高等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支撑与保障,也是高等教育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有效途径。

  三、国内外大学绿色教育的现状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绿色教育,强调通过高等教育实现绿色教育的全民性和终身性。1990年在法国Talloires,以美国Tufts大学为首的来自世界的几十所大学代表和环境专家会聚一起,共同讨论了大学在环境保护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会上和会后,先后有40多个国家的近300所院校在Tal-loires宣言上签了字。很多大学制定了自己的环境政策声明书作为制定决策和目标的框架。美国Brown大学还发起了“绿色Brown”计划。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发达国家已经将环境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培养污染控制和治理方面的人才转向培养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人才。非环境专业也开设环境课程,注重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融合,让绿色意识深入到不同学科,绿色教育的重点从末端治理转向污染预防,强调环境经济双赢的原则。
  在我国,虽然大学绿色教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许多高校已经开始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设想,并通过贯彻绿色意识、推出绿色产品、建设绿色校园的“三绿”工程为全国高校做出了榜样。随后,一大批高校加入了创建“绿色大学”的行列,目前已有80余所高校开展此项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所师范大学也组建了由校长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主任的环境教育中心。但总体而言,尚未形成气候,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很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积极推动绿色教育还没有成为所有大学的共同行动虽然国家教育部将环境科学作为一级学科,还设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委员会,但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的学生占普通学校招收人数的99·5%以上,而目前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了环境课程。许多大学没有给非环境类学生开设绿色教育的必要课程,学生环保知识匮乏,环境意识淡薄。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绿色教育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甚至有些师范院校都没有把绿色教育设为所有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
  (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较差许多高校认为绿色教育只是环境保护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环境意识、环境伦理道德、环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形式上,很多学校仍以教师课堂传授为主,没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或采取多种形式以及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学生感觉所学知识乏味,没有真正亲身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自身的责任。
  (3)缺乏良好的绿色教育氛围很多学校校园环境较差,在校园规划、校园管理上缺乏绿色意识。学生没有体会到学校在建设、规划和管理上注意了环境保护,甚至觉得环境保护只不过说说而已,课堂上说的和生活中做的不一致。由于缺乏“润物细无声”的氛围,绿色教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四、加强大学绿色教育的对策

  1.加强大学绿色教育首先应该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中得到体现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人才的责任。教育部门应该颁布和实施环境教育制度,严格要求所有高校必须把绿色教育课程设置为非环境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尤其是师范院校,更要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使将来从事各种教学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环境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外在所有专业的课程中,都应渗透环保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环境伦理、环境素养。教学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对绿色教育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环境参与意识、良好的环境行为,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强绿色教育应该把绿色理念贯彻在整个教学科研工作中去
  要将绿色理念变成有效的行动,必须把绿色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中去。这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实施:第一是把绿色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层面),通过更新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的人才。第二是使绿色的意识成为学生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层面)。绿色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环保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了解环境的现状以及明确自身的责任。在大学绿色教育中,对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自然价值观的科学审视和建构是一个重要内容,绿色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对人类之价值进行深层和全面的思考,培养一种不仅尊重人,而且尊重自然之价值的道德责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情怀与境界。第三是在师生中开展绿色行动(实践层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要经常组织学生到工厂、社区、农村去调查了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环保科研课题。建立环境教育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危害以及一些环保技术措施,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提高环保技能。鼓励大学生组建环保社团,通过组织和参加环保社团的系列活动,增加学生自己的环保知识和提高环境意识,同时也可以通过社团成员影响其他学生和公众。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中倡导“绿色科技”,不仅关注环境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而且在科研中尽量减少物耗,减轻污染,科研结题时进行“绿色评估”等。
  3.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营造绿色教育氛围
  绿色教育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既需要明确的教育引导,也需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熏染形成。学校绿色氛围的形成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来进行。《2001年—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指出在全国高等院校中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大学”的活动。绿色大学的标志之一就是环境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优美。绿色教育氛围的形成主要通过校园自身的环境建设和环境规划来实现。在学校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中,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环保效益。环保效益不仅体现在环境保护本身,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实体教育上。学校的绿色氛围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落实。欧美很多大学开展了“校园绿色行动”、“校园环境规划”。清华大学为了净化校园环境,把食堂烧煤改为使用天然气;校内还安设了汽车尾气检测点,要求学校的车辆尾气合格;在校园的东区环境示范区,利用学生浴室用过的水来冲洗周围宿舍的厕所;每个宿舍楼口都有专用回收废电池的小盒子。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改善校园环境和营造良好的绿色氛围。

  五、结语

  绿色教育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不但是“关于环境、通过环境、为了环境”的教育,而且是“关于可持续发展、通过可持续发展、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高等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绿色教育。实施绿色教育不仅是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而且应该在办学模式、学校管理、校园建设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绿色理念,努力把高校办成绿色文明的生产基地、绿色意识的传播基地和绿色人才的培养基地。

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王志华 郑燕康

(刊载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清华大学于1998年6月明确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计划在“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建设等方面分阶段实施,并将其列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两年多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绿色大学”的建设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

  一、绿色教育

  实施绿色教育就是要在全校师生员工中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将这种全方位的意识教育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各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从1998年秋季学期开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列为全校本科生公共基础课,曲格平、钱易等知名环境科学专家登台授课。环境系还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引论》和《清洁生产工艺导论》两门全校性选修课,介绍环境学科发展情况,包括当前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污染控制对策与技术等,每年可接收近400名学生选课。土木系、材料系、生物系以及21世纪发展研究院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设了有关环境意识教育的课程。另外,环境系每年从非环境专业本科生中招收第二学位生,这些学生在第一学位学习的同时,系统地进行环境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

  二、绿色科技发展

  绿色科技就是牢固树立“绿色科技意识”,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学校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每个项目的全过程,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深绿色科研),优先发展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淡绿色科研),减少物耗、能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加强环境软科学研究,对环境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从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为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我校涌现了太阳能集热管、电动汽车、煤脱硫技术、垃圾焚烧装置、太阳能节能灯等一大批环保产品和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太阳能电子厂推出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采用我校自己开发的“溅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技术,具有太阳能吸收率高、热发射率高、保温性能好等特点,1997年入选“北京名牌产品”,如今年产量已达500万支,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均居世界首位。汽车系、电机系和计算机系在完成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研制的电动汽车,用电力取代石油作为能源,不排放有害气体,有效地解决了汽车行业中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是一种有巨大市场前景的零排放“环保车”。目前,电动汽车已制造了8辆样车,为进入工业推广阶段进行着积极的准备。此外,在举世瞩目的滇池污染治理工程和北京市改善大气质量的对策研究等项目中,清华大学的环境专家们都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绿色校园

  建设“绿色校园”就是要建立环境优美的生态清华园示范区,在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同时,综合运用和展示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使之成为面向全校师生以及社区群众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地。两年间,针对大学校园的环境特色,重点推动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校园大气净化工程
  清华大学校园内现有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每年冬季供暖用煤达36000吨。据统计,全校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的90%、烟尘排放量的60%以上来自燃煤。为降低煤烟污染,实现清洁燃烧,提高了东区和南区高压锅炉房的供暖能力,停用北门外热电厂和西区供暖锅炉房,实现集中供暖。集中供暖减少了烟尘排放点,并且因为热效率高而缩减了燃煤量,也节约了电力和人力。同时,在全校供暖系统中,把原列管式换热器改为先进的不锈钢板式换热器,锅炉中增设分层燃烧装置、引风机电机配套变频调速的先进技术,使换热效率提高30%以上。为控制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除严把进煤关,保证进校的都是优质低硫煤外,还安装了电除尘及除硫装置,从而大大净化学生区、教学区的大气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北京市和国家计委的支持下积极筹划采用热电冷联供的先进技术,预计到2002年将改用天然气进行集中供暖,从而使整个校区成为“无燃煤区”。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校园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长,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的问题日趋严重。为改善校园交通的现状,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保证校园的宁静和安全,两年来共新修道路36000多平方米,并坚持进行交通秩序的综合治理,合理规划交通路线,规范机动车停放,而标志着管理水平提升新的层次的校园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正在分步实施中。此外,为配合大气治理,同时方便师生员工出行,2000年4月3辆具有校园公交车意味的环保电动车投入运行,明年将增加到12辆,这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是环境保护技术在“绿色校园”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在全国也是一个创举。
  为实时监测校园内的大气指数,督促检查治理改善工作,争得北京市环境质量监测中心的支持,今年年底将在我校设立大气质量监测站,作为中关村地区的市级监测点。建成后,校园大气指数的检测数据不仅纳入全市环境质量的评估体系,还可借助电子公告牌向全校师生展示校园空气质量以及风向、风速、湿度等气象指标。这项举措,也表明了清华大学创建“绿色大学”过程中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开放姿态。
  2.校园水治理工程
  清华人常以“毓秀钟灵”来赞誉自己的校园,其中自然少不了水韵。清华园内的水域面积近48000平方米,主要包括荷塘及万泉河水面。近年来,由于上游段生产和生活污水的过量排入,使万泉河水质遭到严重破坏,污物飘浮,河水黑臭,昔日美丽的校河如今严重损害校园环境质量,直接威胁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经过认真研究和多方争取,北京市水利主管部门同意将万泉河治污列入清河流域治理工程,并负责实施校外河段的雨污分流,而校内河段由我们自己采取循环流动的方式加强净化。现在,校河治理工程正在紧张进行。根据设计,将在西院桥处的河南岸建一座扬水站,将万泉河水抽入经常干涸的南支渠,水由西向东流经二校门,同时在热能馆桥处的涵洞前设一道控制闸,将南支渠水位提高一米多。南支渠水流在新水利馆东北角处与主河道水流汇合后,少许河水向北流,经大石桥闸顶溢流北去,大部分河水沿主河道向西流至扬水站进水口,形成循环水流系统。同时,在扬水站旁打一眼浅层水井,向南支渠注入清洁的地下水。为便于向水中掺气,还在南支渠南岸建一段长约80米的阶梯形瀑布,达到水质净化和景观欣赏的双重效果。与此相配合,校河两岸将增设新的栏杆、灯光、座椅和人行步道,并重新绿化。全部工程完工后,校河水串通流动,古老的清华园将更添灵韵与秀美。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占有量23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全球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清华大学校园内有4万多常住人口,年用水近700万吨。对于水这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绿色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加强管理,一方面改善硬件条件,更新自来水井,采用具有节水功效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并在全校安装节水器具4500套,还定期举办节水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合理用水意识。此外,本着“分区处理,就地回用”的原则逐步实现中水的再生利用,即将破土动工的“东区浴室中水回用工程”将采用国际先进的膜工艺净化东区学生浴室每天300吨的出水,处理后的水一部分输送到就近的学生宿舍楼作厕所冲洗用水,其余部分可浇洒绿地或道路。
  3.园林景观建设工程
  治理环境,重在绿化。清华园本是皇家园林,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建筑和山水的水乳交融,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清华校园的规划与建设。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经费不足和管理不力,清华校园的园林建设落后于建筑规模的发展,已有的一些园林景观和人文景观甚至出现了破败的迹象。因此,绿色校园建设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园林景观的建设。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国内外知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的园林景观建设首先要做到绿化美化,争取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植物品种优良多样,科学合理配植,创造品味优雅、襟怀博大、舒适宜人的园林环境;其次要寓无形于有形,充分体现世纪名校的文化底蕴,通过碑匾、雕塑、亭榭等来反映悠久的历史传统,彰显清华理念中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和彪炳传世的学术成就,籍以纪念先贤和熏陶后人;同时要依托综合性大学的科技背景,充分利用光学、电子、力学、机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与传统园林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增添灵性与动态美。
  作为规划的第一期工程,九十年校庆前园林景观方面重点建设“十景、一河、一区”。“十景”指主楼景区、东西干道两侧区域、南北干道两侧区域、礼堂区、甲所区、水木清华区、北院、近春园、理学院区、气象台区,“一河”指实现环流后的校河及沿岸,“一区”指学生生活区。其中,与原貌相比,变化最大的是主楼前区和北院。
  主楼前区规划的基本格局是通过一个“十”字型的绿化带,将区内诸建筑有机地组合起来。南北向为24米宽的绿地,两侧用广场砖铺地,银杏行道树及国槐树将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区分开,建筑物外侧种植灌木及花卉,总体上形成具有复层结构、季相效果以及生态效益的绿化配置。“绿十字”的东西两翼为成片绿地,被建筑物三面围合,间植稀疏的乔木和灌木花卉,形成优美的院落空间。“绿十字”的交叉节点上,布置有间歇干喷泉,增加主楼前区中轴线上的生动气氛。主楼前广场位于该区中轴线的北端,南面为半圆型大草坪,中间有旗杆座。主楼前广场是我校师生举行集会典礼的场所,以外表即将刷新的高大主楼为背景,面对开阔的大草坪和南北贯通的绿色带,呈现出一流大学宏伟庄重的环境氛围。
  北院没有了破旧的平房和杂乱的灌木,代之以大片绵延起伏的草坡,如茵的绿草间白色的砾石小径回环蜿蜒。东部临近校河的彩砖铺地开辟为音乐广场,与之相接的是一座高近4米、长约60米的弧形紫藤花架,既作为景区与外部的边界,同时也给人们创造了流连赏景的空间。构造花架的部分砖木材料取自北院旧舍,与音乐广场东侧的三道景墙和草坡上的老柳树一起蕴含着对北院历史的尊重与回忆,还有对曾住于北院的梁启超、朱自清、梁思成等著名学者的缅怀和追思。南部依山势铺路堆石,并营造松竹梅区,不仅美化环境,更是为取其象征与教化之意,勉励青年学子要如苍松般坚忍不拔、厚德载物,如翠竹般虚心有节、自强不息,如梅花般凌霜傲雪、不畏艰辛。
  除上述重点景区,对植物园、图书馆及家属区等地的环境也进行了普遍整治。迄今为止,园林景观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大半,共种植各种草坪15万平方米,花灌木11000株,乔木1500株。据最新统计,现在校园绿地总面积已超过130公顷,绿化覆盖率超过50%,园内各种树木近20万株。建设过程中注重了新技术的使用,新增照明一律采用节能灯具,绿地浇灌采用地埋式水压驱动设备,既节水又不影响景观,并在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的西侧建设了太阳能应用示范工程,将太阳能转换电能来浇灌绿地和提供照明。
  环境的改善给古老的清华园带来了更加蓬勃的生机,山绿了,水清了,随处可见盘旋起伏的飞鸟和穿梭嬉戏的松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中国环境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清华校园发生的巨大变化,甚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给联合国环境发展署的反映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成就的电视专题片中清华大学也作为典范之一。朱基总理回到母校也对校园新貌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图书馆前连声说:“这才是真正的清华”。
  创建“绿色大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后,我们将完善科学规划,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为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绿色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张文雪 梁立军 胡洪营

(刊载于《环境教育》2009年第5期)

  清华大学于1998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和目标,时任校长王大中在“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研讨会”上指出:“我们通过全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知识创新中应起的关键作用,结合已有的基础,综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计划,这也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十年来,在各部委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下,在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的紧密配合下,清华大学“绿色大学”建设已取得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建设与实施的核心部分。经过10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提出并逐步丰富了大学绿色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强渗透、广辐射的绿色教育体系,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牢固植根于环境学科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之中、渗透到全校非环境学科专业教育并内蕴于大学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生中播下自觉宣传和践行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的种子,进而带动其他高校绿色教育及全民终身环境教育的发展。“大学绿色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2008年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09年北京市教育成果特等奖。

  一、绿色课程体系

  在课程教学中贯彻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是清华大学实施绿色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构建了以环境学科专业课程为基础、绿色课组为核心、绿色课程要素为延伸的绿色教育课程体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围绕着“工程与科学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和“高质量、复合型、创造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全国环境学科中率先创建了环境工程学的重要原理课程《环境工程原理》,构建了以《环境化学系列课程》、《环境生物/生态学系列课程》、《环境工程监测系列课程》和《环境工程原理》为专业基础课,以《水处理工程系列课程》、《城市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系列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系列课程》、《固体废物工程系列课程》、《环境系统分析系列课程》等为专业主干课的环境工程专业新型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以学科内在理论与工艺技术联系为主线,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互相融合,各学科方向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列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完善环境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开展全校绿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1998年开始,学校面向全校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必修课,由钱易院士领衔主讲。该课程内容包括地球生态环境与当代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和环境伦理观,保护环境的行政、法规、经济和技术手段,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采用多媒体教材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的形式,注重结合现实的相关实践案例,使学生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具有系统、科学的认识。2001年学校修订并实施新培养方案,在文化素质教育10大课组中专门设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绿色课组,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基础上增加了绿色教育课程门数,内容涵盖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境原理、绿色技术与工业生态学、环境资源与管理等。2003年学校设立由知名教授为大一新生开设的新生研讨课,钱易院士主持开设《环境与发展》,在小班研讨课上引导新生更深刻地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科学发展观,激发学生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热情和责任感。陈吉宁副校长主持开设“城市与环境”新生研讨课,介绍城市发展进程中与资源、环境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和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钱易院士2007年分别入选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学校将绿色课程要素内化于非环境学科基础与专业课程教育之中,在教学内容中体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思想、技术及案例,将专业教育与环境、能源、生态联系起来。10年来,全校先后有20多个院、系和单位开设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课程共计227门、1217门次,听课学生达50084人次。授课内容涵盖了环境污染控制、能源与生态保护、环境、经济与社会等的方方面面。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纸质教材、电子课件、多媒体教材等组成的“立体化”教材,并建设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绿色网络论坛和绿色教育网站。“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清洁生产导论”、“环境学导论”等教材得到广泛采用,其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发行量累计23.5万册,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二、绿色实践体系

  实践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也是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事业发展舞台的有效途径。清华大学自1998年开始建设绿色大学起,逐步形成了包括绿色专业实践、绿色社会实践、绿色科技竞赛、绿色协会活动在内的以学生为主体、多形式重特色的绿色实践体系。
  认识实习是清华大学实践教学与工程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清华大学已经与全国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给水处理厂(北京第九水厂)、燕山石化污水处理厂和唐山豪门啤酒厂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这些企业建立的学生实习与实践基地,在专业知识教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4年起在本科生和即将入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实施的“环境与市政工程实践训练”(简称Internship项目),进一步丰富了绿色实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Internship项目中,教育者群体的范围扩大到接待单位的项目主管、部门领导等;教育途径和方式由单向的知识传授更多地向互动的交流讨论转移,抽象的理论讲解更多地被具体的现场实践替代,重复的验证性实验更多地被实际的探索性研究替代;教育内容不仅限于技术层面上的先进性和最优化,还要学习和研究经济、社会以及人文层面上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本科生毕业前的综合论文训练是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设计或相应的综合训练任务,并独立完成一篇论文。题目一般均为实际课题,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真枪真刀地参与到实际工程的设计和科研工作中去。自1998年至2008年,共完成综合论文训练项目1086项,其中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类项目共528项,环境管理类项目共189项,环境工程设计类项目63项。
  1996年开始实施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简称SRT计划),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10余年来,与绿色教育有关的SRT项目共430项,参与学生达到963人次。目前环境学科每年有60%的教师参与SRT项目的指导,在环境系本科生3、4年级中约70%的学生曾经或正在参加SRT项目。学校还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面向全国的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学生绿色协会活动。成立于1995年的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会员累计上千人,组织和开展200多项影响较大的绿色宣传和实践活动,获得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地球奖”、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优秀活动奖”及团中央颁发的“全国优秀社团标兵”。
  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社会实践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学校积极倡导关于环境保护的绿色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开展生态考察和环境问题调研,包括生态考察类实践、环保宣传类实践、绿色调研类实践、环境专业类实践等形式。10年来,共有近200支社会实践支队,1000余人参加了绿色社会实践活动,涌现出一批有特色,有深度,有广度,持续时间长的实践队伍。

  三、绿色教育论坛

  目前已形成包括高端论坛、专家论坛、学生论坛在内的绿色教育系列论坛,为学校绿色教育注入了新鲜元素。高端论坛以战略性、全球性的环境热点问题为主题,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艾尔·戈尔、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等国际著名人士发表演讲,共同探讨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专家论坛以前沿性、创新性环境教育及绿色科技为主题,邀请环境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研讨和交流,10年来共举办300余次。1999年国内外20多所大学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绿色大学教育的挑战、经验和建设”,决定在《环境与社会》杂志上开辟“大学绿色教育”栏目,发表了《长城宣言:中国大学绿色教育计划行动纲要》。2006年与UNESCO联合成功举办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学者和官员应邀出席,各高校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工程界相关人士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由学生主导和组织学生绿色系列论坛已成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研讨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高等学校应成为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校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各级领导关怀下、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提高对绿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绿色教育的整体思路和途径,拓展绿色教育的辐射效果,以绿色教育的发展推动“绿色大学”建设深入,开创学校“绿色大学”建设新局面。

南开大学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刘婧婷 刘紫微 曲瑛璇 顾庆丰 张凯 姬亚芹

(刊载于《环境教育》2010年第11期)

  关于绿色大学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看法。建设绿色大学,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各项活动中,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绿色大学应包含大学的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内容,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绿色大学还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已有的评价体系缺少具体的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差,“南开大学绿色大学评价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克服以上问题,建立了具有一定理论根据,操作性强的绿色大学评价体系,对绿色大学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南开大学早在2001年就提出建立“绿色大学”的目标。时至今日,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是否已经达到绿色大学的目标正迫切需要进行适时、适当地评价,以期对前期工作进行梳理,早日实现绿色大学目标。

  一、绿色大学的发展

  (一)绿色大学在国外的发展国外很多大学从20世纪90年
  代就开始建设绿色大学,国外学校基本着重于校园规划、绿色建筑和新技术的应用,很多地方值得借鉴。国外典型绿色大学各具特点,如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的新校园由原有的自行车工厂改建,其总体策略是“建筑低能耗”;东京大学的主要目标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一个限制能源消耗的校园,它成功地将环保渗透到校园规划的方方面面;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IAR科研办公楼是一座绿色建筑,实现了建筑的功能分布,空间组织和立面效果与节能技术的完美结合。
  (二)绿色大学在国内的发展
  清华大学最早提出了“绿色大学”概念,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清华大学提出“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为特征的绿色大学创意。广州大学城构建了基于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广州大学城交通规划——广州大学城交通系统,该系统是在绿色交通理念指导下建立的新型交通网络系统,大学城的出行特点以及出行方式、用地空间功能布局都与绿色交通系统的构建契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网络体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建好一个中心,搞好三个推进”的建设模式,即建好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推进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和直接行动。北京师范大学以“推进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行动,塑造绿色人格”为其建设内容。北京大学的图书馆新馆工程以节能为主要目标,每年可节约32万千瓦时。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中心大楼可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综上所述,国内绿色大学的基础建设和长远规划都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将能耗降至最低,并在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科技上都有所创造,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应用已有成果,而是结合当地情况加以改进或创造。这些技术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

  二、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邹东升等提出了“高校生态校园标准指标体系”。但其指标内容过多地涉及了非生态大学必需要素,如一级指标“自律标准指标”、二级指标“主体人群构成”和“办学条件构成”、三级指标“校园治安满意率”和“办学理念符合度”等。除此之外,该指标体系缺乏与学校环境质量相关的基本指标,如水质、空气质量等。杨华峰等提出从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绿色实践五方面对大学绿色度进行评价,对每个评价层面又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分类较细致,考虑较全面。但也忽略了环境质量的基本指标。中国矿业大学提出的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绿色实践、绿色办学)较全面地概括了绿色大学建设的主要方面,但在实际操作方面,该体系全部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大学进行评价,难以保证客观性;此外,作者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平均分配的办法,缺乏科学依据。

  三、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国内外绿色大学的建设情况,结合目前已有的评价体系,借鉴较好的指标分类,避免指标不可测、缺乏代表性、没有评价标准而无法实施的问题,根据天津市和南开大学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具有南开大学特色的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环境质量、环境绿化、环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6个方面。
  1.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大学绿色与否的最直接体现,它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环境质量应当作为评价绿色大学的重要指标。本项目选取饮用水、地表水、噪声三个二级指标来对大学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①饮用水
  饮用水直接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水质又与区域供水管网、加热方式、停留时间等有关。因此选择总大肠杆菌群作为检测指标,检测饮用水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
  ②地表水
  学校地表水影响学校的景观效果和师生的生活环境,且兼具调节校内小气候的作用,故地表水质是否达标影响着大学的绿色程度。
  ③噪声
  大学校园应当提供安静的学习、生活、科研环境,属于噪声敏感区。但目前交通噪声对大学的声环境影响较为明显,本指标以噪声达标率作为评价标准。
  2.环境绿化
  环境绿化是大学绿色程度的外在体现,它最直接地表现了一所学校的环境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空气和声环境质量。
  3.基础设施
  道路交通通畅便捷性不仅反映了学校交通规划的合理性,也极大地影响了校园环境。便捷通畅的交通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动车在校园内的行车速度并减少出行时间,从而降低机动车慢速行驶造成的较大的尾气污染和交通拥挤,从而改善校园的大气质量和交通的便捷性。
  4.环境教育
  建设绿色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绿色人才,即能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日后生活、工作方式的人才,进而改变社会的发展模式,因此环境教育是评价大学绿色与否的必不可少的评价指标。大学的环境教育不仅体现在专业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让非环境专业学生拥有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因此本指标从公选课覆盖率、课堂渗透、专题活动、环境意识四方面对环境教育进行评价。
  ①公选课覆盖率
  指全校非环境专业学生中选修环境相关课程的学生比例。公选课是非环境专业学生获取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的最直接方式。通过此指标反映学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
  ②课堂渗透
  指在非环境相关课程上,教师渗透进行的环境知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课堂渗透也是学生获取环境知识、增强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环保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由此指标可以看出学校教师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
  ③专题活动
  包括学校开展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专题讲座及学校的环保活动小组、团队或协会有计划开展的环境保护与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及专题讲座是宣传环保知识,唤起环境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此进行的调查可反映学校在环保宣传上的工作情况。
  ④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反映了全校师生具备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程度。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大学师生是否能掌握环保基本常识,具有较强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此指标直接体现了学校环境教育的效果。
  5.能源资源利用
  大学是人口密集区,能源和资源利用方式是大学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所运用的新技术也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本指标通过对人均用水量、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污水处理技术、清洁能源利用四个方面对大学进行评价。
  ①人均用水量
  天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60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因此天津为严重缺水城市,节约水资源对于南开大学尤其重要。此指标反映了大学生的节水意识以及学校在节水方面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
  ②非传统水资源利用
  指除新鲜用水之外的非传统水资源(包括再生水、海水淡化水、雨水等)在校园内的利用情况。天津是严重缺水城市,因此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有重要意义。它能缓解用水紧张,且对保护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③污水处理技术
  大学实验室废水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成分,普通的污水处理难以除去,因此需要大学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污水处理体系。本指标通过调查生活污水、雨水、雪水、实验室废水及医疗废水等的处理方式,依据大学是否将污染物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对大学进行评价。
  ④清洁能源使用
  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生物能等的使用。
  6.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故环境管理作为评价大学长远发展的指标十分重要。
  ①信息平台完善
  信息平台能极大地提高学校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信息平台是否构建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是评价学校管理的重要指标,符合当今信息化的特点。
  ②可持续整体规划
  建设绿色大学不是一个短期目标,而是一个应该长期坚持的发展规划,应该融入大学的建设理念之中。因此,学校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制定相应的短期、中期、远期目标和规划,并且针对绿色大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和实施计划。
  (二)南开大学绿色大学指标体系
  根据如上构建思路,建立南开大学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如下面的图标所示:

  四、权重分析
  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得出有说服力的评价结果。德尔斐法是一种常用的专家调查法,可以通过向专家发调查问卷,以专家打分的方式判断同一层两个准则或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根据计算,可得出每个指标的得分,最后可得出大学绿色度得分。
  绿色度计算方法:
  绿色度=指标权重×指标得分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经过对南开大学绿色大学进行评价,可得到南开大学绿色度。

  结论

  (1)这一研究建立了南开大学绿色大学评价体系,不仅确定了评价指标,同时制定了相应评分原则和权重确定方法,使其成为真正能够被执行的指标体系,克服了以往绿色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缺少评分方法,操作性差的缺点,并且也适合其他大学的绿色大学评价。
  (2)这一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定量地揭露了影响大学绿色度的主要因素,而且也为创建绿色大学提供了依据。根据评价结果,有助于完善大学的绿色大学建设。

 

主  办

徐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地  址

泉山校区静远楼1908

主  编

费 春

电  话

0516-83500153

副 主 编

胡仁东

网  址

http://fgc.xznu.edu.cn

排版校对

胡学峰

电子信箱

fgc@x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