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2011年第5期(总第9期)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1-09-26  浏览次数: 1521

决策参考

2011年第5期(总第9期)
徐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主编

 

本 期 提 要

  学科和专业是高等教育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基本单元和载体,改革调整高校学科和专业结构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等教育功能的基本方式和路径。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宏观背景下,职业需求成为学科专业调整势的强大驱动力。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政府政策导向、社会职业的变动、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布局、高等学校内部各群体利益博弈以及毕业生就业等诸多因素。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和理解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本期决策参考选编了一组相关研究文献供大家参考。已有研究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思考。在理论维度,主要探讨了学科、专业、社会职业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实践维度,从宏观层面探讨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学科专业结构情况,从中观层面分析了省域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从微观层面总结了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调整的基本思路。
  从已有研究我们看到,现代学科的演进路径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学科的高度分化和综合、学科发展的实用性取向日趋显著、基础学科仍然被视为科学发展的核心和基石、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而专业是以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为依据,把高深专门知识分门别类地分成不同的专门化知识领域,形成不同的教育基本单位。所以,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既要考虑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布局以及学校自身发展历史的外部逻辑,又要考虑到学科专业发展的内部逻辑。综合地看,高校内部学科专业调整的趋势是:第一,以科学性即学科成长规律为前提加强优势学科群建设;第二,以前瞻性即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为目标构建优势专业群;第三,以针对性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期目录

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陈国良 董业军 王秀军

(刊载于《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第3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不断调整优化。进人新世纪后,随着社会发展大背景的迅速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需要主动应对这些挑战,加强或实施新的政策,促进高等教育结构布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实现规模扩张后,在提高质量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一、片面追求高校综合化,盲目追求办学层次提升

  1.综合院校增长过快、过多,高校服务面向不清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各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投人,在考虑自己的定位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趋同倾向,即追求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近年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不仅本科院校朝着综合性大学迈进,高职院校也往这条路上走。1999年,我国有综合性院校74所,其中本科院校60所,专科院校14所;2007年,综合性院校的数量为522所,比1999年增加了448所,其中,本科院校增加了179所,专科院校增加了269所。减少单科性院校、适当增加高校的办学综合性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但过多、过快地发展综合性院校尤其是增加过多的地方性综合院校,不利于高校形成清晰的服务面向,不利于为地方发展培养有质量、有特色、多规格的专门化人才。
  2.高校学科发展追求综合化,部分高校学科专业覆盖面过宽,缺乏办学特色
  高校在追求综合化的过程中,大量增设学科和专业,导致部分高校学科专业覆盖面过宽,难以通过学科群建设形成竞争力、办出特色。2007年,在11个本科学科门类中,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设置9个以上学科门类。其中,包含文、理、工学科的学校达到118所,比2000年的15所增加了103所,7年间增加了近7倍;占当年本科学校总数的比例也从2.5%提高到了11.1%。尤其是师范、农业以及财经类专门院校,也快速增设了更多新的学科门类。2007年,143所师范本科院校中有92所设置了8个以上的学科门类,而七年之前仅有6所师范本科院校设置了8个以上的学科门类;2007年,41所农业本科院校中有20所设置了8个及以上的学科门类,而七年之前没有农业本科院校设置8个及以上的学科门类;2007年,4所财经院校设置了8个学科门类,而七年之前没有财经院校设置8个及以上的学科门类。
  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也出现了大量增设专业大类的现象。自2005年专科高职院校单独设立专业以来,设置10个及以上学科大类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和比例都明显增大。以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的院校学科大类设置过泛、过快,对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和实验实习场地等带来压力,不利于人才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2007年,设置10个及以上学科大类的高职高专学校达到231所,占总数的20.1%,比2005年增长32.8%。
  在创建综合性高校的热潮中,不少大学对综合性高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规律探讨甚少,单单从综合性高校的外部现象人手,把学科门类的齐全作为高等学校发展的最高层次,忽视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忽略原有的学科特色,而热衷于增添学科,扩充专业,难以办出特色。
  3.普通高校盲目升格,缺乏合理定位,办学优势不强,特色不鲜明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普通高校发展中呈现出盲目升格和争上层次的趋势。高职争升本科,学院争改大学,本科院校争上硕士点、博士点。尤其是地方高校也把发展重点放在升格和争上硕士点和博士点上。
  升格更名后的行业性高校削弱了原有的办学优势与特色。新世纪以来的高校发展中,普通高校合并升格、更改行业服务色彩名号、由学院改名为大学的情况非常普遍。伴随这些现象,原有的高校升格、更名或提高招生层次后,失去了原有学科优势以及行业服务面向,模糊了原有的办学特色,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一大批院校选择“科技”、“理工”做牌子,一时间全国出现了几十所“科技”院校,以至于给高考考生和家长带来了选报困难。如西安某学院原是亚洲唯一的一所以公路建设学科为特色的具有显著优势的学校,但是,自从和西安另两所行业类学院合并成为大学后,原有的行业特色和优势逐渐淡化。为了避免社会上过多的疑惑,此大学在招生时只好加注原来学校校名。一些地质、矿业、师范、医科等类院校,被其他院校合并后,原有的学校办学主体地位被淡化,对原来主要服务面向行业的变化、人才需求特点的关注度下降,与原来行业部门的联系有所削弱,在办学特色以及适应性等方面的反映迟滞,渐渐失去原有的优势。这对整个高等教育资源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地方普通高校争上硕士点和博士点,增长速度过快,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衡。地方本科院校的服务面向应该是更多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争上博士点、硕士点的倾向,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用于举办研究生教育上。目前,招收研究生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有381所,占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40%。2002-2007年,地方本科院校硕士点数量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21.3%;博士点数量增长更快,2002-2007年间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27.1 %。1998年以来,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生规模出现几何级增长。2007年,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在校生达到48.5万人,比1998年增长11.7倍,年均增长32.6%。研究生的年均增速比普通本专科生快8个多百分点。这种“升格热”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趋同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结构失衡和一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4.竟相设置热门学科专业,导致专业设置结构趋同,毕业生就业困难
  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看,“热门专业”恰恰成为几乎所有院校设有的高趋同专业。所谓“热门专业”,社会上一般公认为是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就业量最大的专业。相反,“冷门专业”是指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就业量最小的专业。专业趋同除了带来就业问题外,还影响了单科性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除综合性大学以外,专门性高校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办学条件与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也盲目开办热门学科专业和低成本专业。
  高校在专业设置时,不是首先考虑自身优势来提升办学的影响力和办学特色,而是简单地从短期内多招学生、完成招生任务的动机出发,纷纷设置热门专业。2007年,在普通本科学校的专业设置中,50%的本科院校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8个热门专业,其中超过80%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了英语专业,79.8%的学校设置了计算机专业。
  专科学校同样存在热门专业重复设置问题。电子信息类和财经类两个专科大类的布点数最多,有超过900所的普通专科学校设置了这两个学科大类;其次是文化教育类,设置这一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也超过了800个。1150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752所学校设置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一热门专业,占普通专科学校总数近2/3;600多所学校设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
  普通院校纷纷增设热门专业、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才培养结构失调以及热门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间题。据麦可思发布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揭示:“报考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均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目前,“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其中,有6个专业是目前高校设点数量较多的热门专业。麦可思发布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还显示,“本科最热门10个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在573个高职传科专业中,10个热门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总失业人数高达11.6万,占了高聊专科半年后失业人群的28.6%。失业人数最多10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就有8个是热门专业。”
  最热门的专业其毕业半年后失业的人数却众多,供应过剩、就业率低于平均就业率也是这些最热门专业在人才市场上的遭遇。专业设置结构的高趋同与其低迷的就业率说明人才供需结构的失衡进一步加剧;但偏偏这些热门专业又是我国高校在综合化发展过程中普遍设置的专业,其趋同性者阿良高。单科性院校也普遍过于热衷设置自己学科领域之外的热门专业,导致其他专业教育资源的短缺,抑制了单科性院校传统专业的正常发展。

  二、部分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结构与研究型大学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发展定位不相适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建设,旨在分层发展、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从而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但一批高校依然注重规模,选择外延式发展路径,这与研究型高校的发展定位不相适应,不利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重点建设高校规模增长过快,依然选择外延式发展路径,内涵发展关注不够
  “211工程”大学在高校合并、扩招中也走了一条校均规模快速扩大的道路。尤其是2000-2007年间,“211工程”大学校均规模由2.2万人继续扩大到3.5万人。浙江、江西、河南三省“211工程”大学的校均规模迅速扩展到6万人以上。“985工程”大学的校均规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2007年间,平均每所净增加2万人,平均校均规模已接近4万人。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提高了高校的校均规模,这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形成多学科发展的氛围,但单校的规模过大,尤其是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言,过大的校均规模、过泛的学科专业设置,不利于尽快提升优势学科专业的水平,不利于集中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2.重点建设高校人才培养重心不高,研究生所占比例并未显著提高
  “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发展重点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近年来,尽管“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都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但由于同时也继续扩大了本科生招生规模、甚至同时也大量招收起专科生,使得研究生所占的比例依然偏低。
  2007年,“211工程”高校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2.6; “985工程”高校的这一比例为1:1.9,部分“985工程”高校研究生所占比例更低。而在国际上一些著名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人数各占一半,甚至超过本科生。2002年,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东京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校生比例分别为1:0.59,1:0.96,1:1.14和1:1.1。研究生培养结构中,“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博士生所占比例也不高。2007年,“211工程”高校博士生与硕士生的比例为1:3.3,“985工程”高校为1:2.5。
  3.重点建设高校大量设置热门专业,而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不强
  在“985工程”高校,体现新兴学科、科技发展前沿学科及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不够,而一般性学科却获得较大发展,这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不相适应,不利于提高办学水平与竞争力。在外语、管理、对外贸易、自动化、艺术设计等30个热门专业中,“985工程”高校在校生达到27.3万人,占“985工程”高校在校生总数的31.7%。“211工程”高校热门专业在校生达到62.9万人,占“211工程”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在与生物科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有关的30个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中,“211工程”高校的在校生所占比例合计仅为7.24% , “985工程”高校这一比例稍高,但也仅为9.08%。
  部分“985工程”高校一方面设置了过多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缺少引领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兴、交叉专业。如:吉林大学设有本科专业131个,其中热门专业就达到27个,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热门专业,而高新专业只有8个;浙江大学2007年设有本科专业124个,其中的热门专业达到26个,而与高新技术发展相关的专业只有6个。这与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想还有相当的差距,与成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的发展目标不相符。

  三、行业类专门院校服务能力明显下降,与国家和地方的人才需求趋势不相适应

  在布局结构调整、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在高校合并和学科综合化的过程中,原来一批具有稳定服务行业面向、具有一定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专门性院校割断了与原行业部门的联系。与此同时,这些院校为行业发展服务、与行业合作的新机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加上合并、改名或升格后的高校学科专业变化很大,原有的专业及其招生规模都发生了萎缩现象。尤其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的培养农业、师范、矿业、地质等专门人才的院校,其行业服务能力明显下降,与国家和地方的人才需求趋势不相适应。
  1.农业本科院校农业门类学生所占比例下降,面向农业服务的特色削弱
  发展新型农业和现代农业需要高校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农业本科院校学科布点越来越分散,农业门类学生所占比例大幅下降,为农业服务的能力也明显下降。2007年,全国41所农业本科院校中有80%以上设置了7个或以上的学科门类,1/3以上设置了9个或以上的学科门类。而且,所有农业院校都设管理学,90%以上的院校都设经济学和文学。运用大量资源设置和举办过多的一般性、通用性学科专业,冲淡了农业本科院校的农业专门特色。
  由于学科设置的不断增多,农业本科院校农业门类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2007年,农业院校招收农业类学生29644人,占农业院校招生比例从2001年的31.6%下降到21.3%,降幅达10.3个百分点。农业类院校农业门类在校生所占比例也由2001年的36.8%下降到21.98%。
  2.一些师范院校调整后,其师范生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弱化了师范教育的特点
  师范院校的办学涉及面也呈现越来越宽的趋势,该类院校师范生的比例也呈不断下降的态势。师范生应该是师范院校培养的主体,但近年来,师范院校师范生所占比例逐年下降。2002年,本科师范院校中师范生所占比例为68.2%,而2007年下降到了50.5% , 5年间降幅达18个百分点;专科师范院校中师范生所占比例也呈下降态势,由2002年的80%下降为2007年的63%,5年间减少了17个百分点。
  3.地质及矿业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明显下降,原有特色大为弱化
  原来地质部直属的5所大学,除中国地质大学外.全部改名或并人其他学校,成为科技大学、理工大学等。改名后学校的专业涉及范围大为扩展,原来的行业服务专业逐渐萎缩。在对几所地质类院校的统计表明,地质大学所设学科专业大幅增多,如某理工大学所设学科门类从5个增加到8个,另一所大学从5个增加到7个。由于学科专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地质大学中与行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地矿类等专业逐步萎缩,不再是地质大学的主体专业。2007年,地质大学在校生人数最多的10个专业中,与地质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只有地矿类1个,代之以电器信息类、工商管理类、土建类专业人数较多,居前三位,而环境与安全、测绘类、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人数都在18位以后。从在校生分布来看,2007年地质大学在校生人数最多的5个专业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艺术类等几个专业。
  矿业大学(学院)也存在相同的问题。煤炭部直属的13所大学中除中国矿业大学外,其余学校都进行了改名或合并。这些煤炭类院校为了发展需要,普遍对传统的地矿类专业进行了调整、改造、拓宽和转向。2007年,9所地矿大学(学院)地矿类专业在校生仅为13518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9%,毕业生不到400()人。而据统计,我国煤矿工人有550万人,其中本科学历的仅为22万人,而且每年有8000人退休,如果不及时加以补充,几年后在煤矿工业中就很难再找到本科毕业生,中国的煤矿工业将面临发展的困境。
  4.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地方产业布局和当地人才的需求
  在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制造业是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为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理应承担培养应用性、操作性人才的职能。但从目前来看,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中文科类所占比重较大。2007年,在专科层次学校中,财经类、文化教育类、旅游类等文科专业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40%,而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工科类专业如制造类、土建类、交通运输类等几类专业在校生所占比例仅为四分之一左右。
  由于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不相称,在中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又有一批文科类型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60%左右。2007年,高职高专学生有163.3万人就业,就业率仅为63.3%,有60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说明我国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非常突出。

  四、新建本科院校在增强高校办学特色方面发挥的增量调节作用不突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院校合并中,地方院校合并成为新型本科院校大多数以“地名+学院”作为新校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截止到2006年5月,全国共有此类院校67所,其中由多所地方性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院校有37所,其余的大部分是由一所单科性或职业性高等专科学校或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直接升格形成的。在此选择了2003年以后合并升格或者由专科高职院校直接升格的28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
  1.新建高校学科设置求全,未与原有本科院校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
  部分新建高校尽管建校时间不长,但学科发展求全,在学校定位中都提出了成为多科性、甚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在所选择的28所新建本科院校中,三分之一的学校设置了7个以上的本科大类,另外有14所学校设置了5-6个学科。
  新建院校在省级高校的体系与格局中处于低重心位置,肩负为所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距农村最近的高校,是距基层最近的高校。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们应该为农村和基层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这28所新建高校中,设立农学专业的仅为7所。大部分学校依然以设立文、理、工、法等学科门类为主。新建院校中超过80%的学校设置了文学、理学和工学三大门类,75%的学校设置了法学大类,另外有64%的学校设置了管理学和教育学。而设置农学的只有7所学校。
  在专业设置上,新建本科院校同样热衷于设置目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而不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在28所新建本科院校中,有85%的学校设置了英语专业,75%的学校设置了汉语言文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热门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在新建高校与非新建高校中的设置点数都是最多的。而在30个艰苦专业中,不仅原来的本科院校设置数量少,设置点数都在1-2个左右,30个专业合计在校生所占比例不到2%;新建高校也不愿意设置这类专业,28所新建高校只设置了30个艰苦专业中的5个,合计在校生比例仅为0.7%。显然,新建高校与原来的本科院校都热衷于设置热门专业,而受市场和各种利益因素的考虑,都不愿意设置艰苦行业的紧缺专业,二者错位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
  2.新建高校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缺乏联系,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不强
  在28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大部分是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升格或直接升格而成,因此大都保持了原来与师范教育相关的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体育学等专业,其在校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合并升格后,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没有增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缺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例如,黑龙江省的某市具有边境地区独有的资源优势,已发现矿藏资源93种,约占全国矿藏种类的57.5%,矿产地达630处,享有“她质摇篮、矿产之乡”之美誉。某校作为这里的唯一一所本科学校,并没有根据当地的产业布局和资源特色设立相应的专业,而是大量设置艺术、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这三大类专业在校生占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60%。再如,贵州的某地区矿藏富集,已探明可开采的优质无烟煤储量达256.9亿吨,占贵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的45%以上。煤电、烟草业是该地的优势产业,也是工业发展的支柱。但当地新建的某学院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并没有与当地的资源特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该校2007年所设本科专业中,没有一个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有关的专业;在校生所占比例最高的四个学科专业依次为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教育学、体育学,这四个学科在校生所占比例达到50%。

  五、调整高校布局结构与发展高校特色的对策建议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优化的布局结构为基础。高等教育布局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反思我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我们应当正视发展中所存在的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并积极应对。为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校布局结构,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几条政策建议:
  1.高校设置与发展必须加强系统的整体规划,加强政策落实的有效评佑与监测调控
  目前我国的高校布局调整缺乏系统的长远规划,在政策设计、论证和实施中也缺乏及时的评估与监测调控。实施重大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政策后,缺乏及时的政策评估和后续适当调整,不利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特色的同步协调发展。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对政策执行的合理性过程进行有效支撑,不利于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历史上,我国在高校设置和布局结构调整中缺乏系统长远的设计与规划,造成了一定时期的政策不稳定,高等教育发展也因此出现了多次大起大落的现象。世纪之交高等教育大扩招政策的出台,在较大程度上是出于经济外部效应的考虑,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重视不够,成为目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等社会问题的源头之一。高等教育的调整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在发展规模、速度上应当避免大起大落,努力做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只有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有效增长。为此,今后应着重考虑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支撑能力、产业发展需求、就业条件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层次和科类作出恰当选择,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2.在高校设置和布局调整中,必须加强分类指导,建立相关标准,鼓励高校形成办学特色
  在高校布局及结构调整中,缺乏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分类管理,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分类指导标准和办法。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定位研究不够,缺乏分类指导的标准和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高校质量的评价多数建立在单一的规模、层次指标上,直接影响了高校布局分类指导的真正实施,致使高校办学思路不清、发展目标定位不科学。许多高校热衷于层次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盲目地追求升格,定位趋同,缺乏特色。政府应根据科学的管理办法、评审设置标准及规范程序对院校设置及布局进行调整,从办学及管理的角度对不同学校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做到对高校按类要求、分类指导与分类管理,从而使得高等教育发展能较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高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3.在既有体制打破后,必须及时建立起新的体制机制,在宏观政策方面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改革开放前,在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中曾经大力推进行业参与办学,简单地强调高校与行业部门对口,缺乏多学科的综合,对提高高校竞争力水平、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不利影响。改革开放后,在高校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又强制性地将一批高校从行业、部门调整到地方,使一批有特色和服务面向的高校逐渐脱离原先的行业背景。与此同时,在培养行业性专业人才、提供行业性专业服务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与行业企业合作的体制机制,行业企业难以有效参与高校办学,高校也难以依托行业企业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在宏观政策上缺乏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联系的科学有效的激励举措,也没有制定明确的行业性人才的培养标准,导致部分原行业性院校学科专业覆盖面过宽,高校发展和学科专业同构现象突出,难以实现错位发展。尤其是原来的农业、师范、矿业、地质等培养专门人才的院校失去或弱化了原来的人才培养特色、产业面向与行业特点,也失去了行业支持,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未来应考虑根据产业行业发展特点及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及国民经济生产力布局,优化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增加紧贴行业特色、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将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依照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类型的规格要求,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必须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及预警机制,为高校定位和专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弥补市场随意性、短期性缺点并能够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和人才需求变化的预警服务机制尚未建立,这越来越成为我国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供给不能与经济社会长期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短期需求相衔接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不仅影响到我国数以百万计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还不利于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更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应尽快建立起权威、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及公布机制,以弥补市场的缺失,克服地方局部利益的局限,有效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政府必须抓紧制定和完善引导我国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的法规和政策体系,通过构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完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制定“普通高等学校质量评估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质量认证条例”等,引导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各安其位,办出特色。

论学科发展与院系调整

时伟

(刊载于《江苏高教》2007年第5期)

  一、院系调整背景及存在问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以政府为主导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院系调整,取消原有的学院建制,将系作为按照专业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组织,教学研究室作为有固定科学研究方向的组织。80年代中期以后,学院制改造提上议事日程,部分重点大学开始创办学院,回归到建国前仿照美国模式形成的院系结构。1998年,《高等教育法》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为了转变条块分割的局面,在“调整、共建、合作、合并”精神指引下,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各类大学都倾向于综合性发展,部分以学院命名的高校也积极创造条件,设置“院中院”,准备升格为大学。至此,以政府为主导进行院系调整的学科发展导向,转向于以高校为主体转制升格的事实。
  高校内部院系调整、学校升格或更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现象,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提供了典型范例。与国外高校的自然渐变,通过内涵发展进行院系调整与层次变化不同,我国近年来的院系调整形成了“跟风”现象。在此过程中,许多高校失去了应有的办学理性,扭曲了自身的目标与定位,只在形式上大做文章。高校通过院系调整试图升格的普遍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忧虑。有学者指出,“从功能上来看,系、研究所和学院等机构都是因应学科分化与综合的需要建立起来的,这些学术基层组织和结构存在的理由就是学科及其发展。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人们急功近利而想达到某种目的时,往往会反其道而行之,想借助这种学术组织和结构给学科强加某种外在的限制,……影响了学科的合理的分化与综合,即学科的正常发展。”也有的学者对借院系调整进行更名现象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受急功近利和相互攀比心理的影响,不少高校把原来使用了几十年的校名改掉,换上了比较时髦、好听的新校名,使学校原有的品牌失去应有的价值,造成无法估量的教育资源损失。”高校对校名的追逐无形之中降低了内涵发展的动力,背离了大学的内在本质。学科与学术发展不是学校规模的产物,不是学校校名的替代,而是通过长期的科研建设与学术积累才能逐步实现的。

  二、高校学科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

  (一)高校学科组织形式及趋势
  学科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前提,是高校学术发展的基本单元,因而是高校存在的根基。学科发展成熟度标志着高校的学术水平,而高校学科发展需要凭借一定的组织来运行,学科组织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外在形态,内部组织设计是高校学科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
  1.院系。系最初是按所教学科而形成的教师组织。按其原义,系特指知识或科学,随着知识体系的发展,系逐渐演变为知识的分支和部门,尔后才成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初,各大学并没有学院组织。最早的“学院”产生于波隆亚大学,但不是教学机构,而是为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现代意义的学院较早出现在1258年巴黎大学的索朋(Sorbonne)学院。其主要作用不是教授学生学业知识,促进学生工作技能,而是授予学位,使学生获得成为未来教师的资格。它不同于现代大学院系管理层级,没有形成相应的隶属关系,两者都只与大学发生联系。直到13世纪末,大学与学院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19世纪以后,哈佛大学根据德国的大学讲座制创立了系学科组织,到1890年,美国较大规模的大学都设立学系, 20世纪初在学系的基础上,美国大学学院制成为普遍的学科组织。
  2.讲座制和研究所。讲座最早起源于中世纪大学的初期组织,当时师傅组织一些工匠和学员成立了行会或行会联合会。16世纪末,苏格兰的安德鲁·麦尔维利为了节省开支,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制度。新制度用少数教授负责单门学科的做法取代传统的每个人都负责全部学科的全科导师制,从而成为现代大学讲座制的萌芽。17世纪后,这一制度在德国也出现了,经过18世纪的努力与尝试,德国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使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工作重心,并通过讲座制进一步明确下来。讲座与研究所成为高校学科组织的单元。讲座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制度,研究所与讲座并行,受政府控制,学校无权过问。其上面的层级有学部和评议会,学部是所属讲座组成的部务委员会,它是一个地位相同的高级人员组成的松散的大学组织,主要负责各学部课程的总体安排和推荐讲座教授人选;评议会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协调机构。学部与评议会没有实质性权力,教学科研活动基本上由讲座教授负责,主要科研阵地是研究所。
  3.研究与培养单位。研究与培养单位是高校教学与研究功能的综合,机构设置更能明确直观地反映出高校管理层次与职能的变化。法国1968年以后改变了原来校、学院、系作为大学三级构成单位,将学院与系合并为“培养与研究单位”,形成两级内部管理层级。第一级是大学理事会,教师、研究人员、学生、行政人员和职工,各类人员在理事会中都有一定比例。理事会是全校最高决策机构,可以对本校所有重大问题作出决议。第二级是教学研究单位(后来改为培养研究单位)理事会,理事会主管本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培养与研究单位在不同学校的规模有大有小,它有自己选举出来的负责人,有自己的财务,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4.研究中心。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内,美国仍仿效德国的讲座制,受董事会管理职能的影响,以个人集权为特点的教学管理组织让位于系的管理形式。在伯顿·R·克拉克看来,学系是一种个人作用小得多的组织,它能够适应学科分化与增加的需要,能够对错误进行及时纠正,而讲座制则不具有这种优势,它是基于个人的权力传统而形成的,不利于教学民主。当然学系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学科不断融合的情况下,对学生学习而言,基于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无法提供学生更广博而深入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现代大学时代,为了适应大学科研发展、学科综合发展以及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大学开始突破学系的限制,以跨系研究中心的形式,弥补系科建制的不足。
  5.教研室。教研室在前苏联高校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基层组织。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仿效前苏联做法将系作为按照专业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组织,教学研究室作为有固定科学研究方向的组织。拨乱反正以后,进一步突出了高校的教学与研究功能,把教研室定性为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后来,为了突出高校科学研究职能,把教研室的教学与研究职能融为一体。
  (二)高校学科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从学科与事业两重性来看,高校院系组织影响因素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和学科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有人口、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人口因素体现为适龄群体进入高校的愿望、入学数量以及就业压力,学生入学愿望强烈、入学人数增加以及就业难度加大,会促使部分高校进行形式上的院系调整,更改校名。经济因素体现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科技革命及技术内容更新等方面,它促使新的学科不断产生,交叉学科不断生成,从而推动学校学科专业调整。政治因素体现为政府对高校招生计划的管理,高校自主权的赋予以及院系调整的态度。高校规模扩大与否,专业设置自主权以及如何规范是院系调整的政策与制度基础。社会文化因素体现为人们对不同高校形成的价值判断与心理需求的思维定势,学校的心理预期以及如何选择学校,成为高校更改校名的因素。在目前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制度环境下,经济因素成为新学科发展的主导因素,人口及部分文化因素成为院系调整的重要诱因。
  内部环境主要有高校发展战略、规模、技术与文化。规模主要指高校入学人数变化,入学人数增加促使高校增加管理层级,下放管理权限,逐渐由校系两级管理改为校院系三级管理。战略主要指学校为了上层次,打品牌,形成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关于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的宏观设计与行动。技术主要指学校从事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与策略,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环境。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不同,它侧重于高校自身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高校组织及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认同,高校教职工群体对本校认同度越高,其组织变化越慢,相反,对本校的认同度降低,则组织变化的外控性就强。其中,组织技术变化较慢,高校文化相对稳定,而高校规模和相互之间的竞争成为高校不断运用战略思考,调整组织结构的主要动力。
  学科环境主要指学科目标、群体、分类与战略等。学科目标是指学校高层基于学校资源综合考虑所制订的学科发展进程及实现的任务,也涵盖了学校关于学科发展对于人才培养价值的思考。学科群体是高校学科发展的队伍及其结构,是学校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及组织设计的根本。学科分类是国家关于学科门类及学科层级的划分,以及学校对学科的理论认识及现状分析。学科战略主要指高校围绕学科发展目标对学科发展进程、阶段任务及措施等重大问题所作的前瞻性规划。其中,学科分类既是学科现有的类型,又是高校管理者对学科分化的理论认识,是高校院系设置的理论基础。

  三、学科取向的院系调整原则

  高校具有事业与学科双重性质,而学科是高校存在的前提,学科发展理应成为院系调整的价值取向,由于学科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和事业发展的变动性,高校院系应该抛弃不良诱因,把学科发展放在第一位,结合社会需求、组织规模及发展战略,遵循以下基本要求,调整院系结构。
  (一)分化与综合相结合,以综合为主的原则
  传统学院有的按学科门类划分,如中世纪大学普遍设有文、法、神、哲四大学院;我国学科通常划分为文、法、史、经济、教育、理、工、农、哲、医、管理等学科门类,部分大学按学科门类设置学院,如复旦大学;有的按一级学科设立学院,如浙江大学;有的按二级学科成立学院,如许多普通高校。学科分化是科学研究不断深入的结果,是学科成熟及发展的标志,也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走向。由于学科多样性同研究主体认识局限性之间的矛盾,研究主体对学科问题的研究自然偏向于知识分化,从细微之处对学科问题展开探讨。正是由于研究者立足于某一学科专门的研究方向,推动学科知识体系不断丰富。
  除基础理论研究外,多数学科研究无法回避现实,学科研究如何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开展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是高校在学院设置与调整时必须面对的问题。高校在组织设计中要能够提供合作的平台,促使相近学科联合攻关。目前,国外大学不再按二级学科设置学院, 69. 1%的学院是按照学科门类群设置的,30.3%的学院是按照一级学科设立的,而我国只有27.7%的学院是按一级学科设立的,66.1%是按二级学科设立的。我国多数高校在院系调整中对学科分类认识模糊,缺乏学科门类意识,需要以学科综合发展为主要取向,依据学科类型进行重组,设置或调整相应的院系结构。
  (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以教学为主的原则
  高校不同于研究所,它不是单纯的科研与学术发展组织,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正如博耶所言,作为学者的大学教师意味着寻求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桥梁,并把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不仅如此,现代社会已经打破了传统大学的象牙塔形象,大学不断走向社会深处,面向社会需要提供服务。学院设置一方面要考虑学术发展,为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科研服务;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根据学科大类选择专业与课程,全面提升知识素养,使学院成为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单元。
  人才培养是高校主要的工作,注重专业教学并不是否定或淡化学术发展。现代高校已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单纯知识授受,知识创新和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成为主要任务,教师作为经师的概念已经远去,作为学者型教师形象开始显现。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中,已把教师教学作为学术的一种类型,同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相并列。教师通过确立教学目标、认真准备、有效表达、批判反思与公开交流,不仅有利于独立公正地向学生讲授学科知识,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而且能够不断增强研究问题的针对性,提升科研兴趣与研究效度。为了弥补院系分设给学科发展可能造成的不利因素,高校有时在院系之外成立独立的研究所(中心)。不过,独立的研究所不是学校的办学主体,院系结构更能把教师与学生联系在一起,把学术发展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单独设立的研究所制度仅作为院系设置的补充。
  (三)成熟与培育相结合,以成熟为主的原则
  学科发展包括学科发展目标、学者、学术信息以及学术物质资料。其中,学者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学科发展目标、学术信息与学术物质资料的控制,实现知识的继承与生产。学者研究问题的领域及研究水平是学科成熟与发展的关键。没有相当数量的学术带头人,没有学术带头人之下形成的学术梯队,就没有学科的发展。高校首先要对现有资源进行盘点,摸清现有人才贮备情况,凝聚学术带头人及其学术梯队的学科领域与研究方向。把现有资源作为高校学科发展与学科规划的基础,学院设置的参照,同时,通过形成特色学院,激活现有资源潜力,作为打造学校学科品牌,增加与同类院校竞争的能力。
  学科成熟也只能从其相对意义上来讲,如果从区域乃至全国来看,每一所院校都只能站在学科的某一点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无所不包,排斥其他高校的学术参与。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学科知识领域不断扩大,科学研究中留下的空白不断增加。在考虑现有学科资源基础上,高校可以根据学科研究空白和社会需求,结合现有人才资源配置的流动性,适度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引进、整合、交流”等途径,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拓展学科研究领域,抢占学科发展高地。
  (四)仿效与独立相结合,以独立为主的原则
  高校的单位制度特征使其容易产生对外部组织的依附性和单位级别的行政化,从而消解高校的学术性,限制了高校自主与自治的权力。同时,受高校规模、外部竞争及入学期望等因素影响,高校在学术发展的战略规划时难以保持其中立地位,偏向于迎合大众的喜好,高校的知识生产具有典型的权力控制性。后现代哲学已洞察到所有知识的非客观性,学科兼具有知识与权力的双重含义,知识来源于力量,但知识本身同时又是生产、规范、配置与操作力量的体系,不仅科学技术难以客观化,而且文化工业也借助于市场对艺术进行操纵与控制,变成了教育大众的手段。外部影响给高校组织设计施加巨大压力,使高校在知识生产与传承中为了应对挑战,冲破困境,刻意进行仿效,人为实现结构调整,高校的自主性几乎湮没在世俗的期求中。可以说,高校的学术组织建设没能摆脱外在控制,学术自治在当代社会体现为有限自治,知识的发展中权力因素过强。
  社会已确立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制度环境,为彰显现代高校组织建设的自主性奠定了基础。高等教育内部结构日趋复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分布的高校其目标、任务与职能有别,一味地模仿必然带来趋同,这同高校之间的差异性存在矛盾,同借鉴为我所用的本真意义相去甚远。高校不能为了迎合世俗的需要,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完全仿效,甚至出现一哄而上、恨不得把所有的系一夜之间变成学院的现象。高校必须突出自主性,发挥区位优势,根据高校的本质及组织管理理论,明晰学科发展弹性与科层管理刚性的不同特点,以学科综合发展为取向,结合自身学术资源,适度考虑规模大小,科学合理地进行战略规划,循序渐进地进行院系调整。

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程艺 方明 黄泽 张庚家

(刊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3、14期)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合理与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各级各类学校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特别是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等形势,进一步调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成为实施质量工程、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

  一、建立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制度和研究体系,用理论研究成果丰富思想、指导实践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协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系统工程,只有紧紧扣住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准确把握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才能保证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安徽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同时又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高等教育的原有基础比较薄弱。其中,在学科专业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科专业总量偏少。1998年,全省本、专科专业种类为248个,本、专科专业点为472个,全省高校平均每校只有13个专业点。二是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1998年以前,全省高校师、医、农类专业点占专业总数的70%以上,工学类、经济类、法学类和管理类专业比例偏低,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专业发展不够。三是学科专业办学条件薄弱,特色不明显。投人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实习条件比较落后‘学科专业改革力度不大,一些学校重申报、轻建设,重外延发展、轻内涵改造,新建高职学校基本按本科模式在办专科专业;专业的整体水平不高,全省高校没有一个省级重点专业,品牌、特色专业没有形成。四是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贴近度不够,适应性不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供给不足;一些学校发展思路不清、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学科专业管理机制有待形成。因此,在实践中,安徽省首先围绕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了点面结合的研究制度和研究体系。
  省政府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引导者、推动者,作为第一层次进行面上研究,主要研究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各级各类人才需求状况、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区域布局等。2002年,“加快安徽高等教育发展”项目被省委政策研究室列为年度省委重点调研项目,由省委、省政府领导牵头,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高教调研活动,形成了《加快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确定了高等教育总体发展目标和政策保障措施。2002年,“安徽省经济、科技、教育发展与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研究”项目被列为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03年完成了该项目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全省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2007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再次被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省政府参事室列为年度重点调研项目。
  省教育厅作为第二层次也进行面上研究,主要研究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原则和实施方案,提出各学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建设标准和每年从严控制、鼓励增设的专业名单,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服务。省教育厅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每年均设立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专题,2000年以来,总计投人研究经费340多万元,立项资助150多个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项目,全省so多所普通高校的1200多人参与项目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本省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学校作为第三层次进行点上研究,主要任务是研究制订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并对每个拟新设的专业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高校将专业设置作为研究项目对待,由专业筹建人牵头,校内外专家和企业、社区、机关及其他用人单位人员参加,对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其它高校已设t情况等进行调研和分析,提交研究报告和研究结论。同时,也对该专业的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和建设计划提出建议。
  通过点面结合的系统研究,从省政府到各高校基本摸清了本省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思路,为全省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制定学科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规划,用系统设计指导高校科学定位、有序发展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加速实现大众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无序性:高等院校数量激增,层次类型增加,办学体制多元,投资主体复杂;学科专业贪大求全,盲目增加;师资队伍年轻化趋势凸显;教学条件捉襟见肘,难以维系;院校同构,失去特色;学科专业同质,适应性不强;学生同型,培养模式单一。这些现象都反映了一个根本问题:省、地区、各高校没有用系统的观念,从总体出发来谋划高等教育的发展。
  安徽省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初期,从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人手,统筹考虑高等教育的整体目标与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分工,用系统的设计来指导高校科学定位,有效避免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无序后果,使省内高校在稳步发展中实现了结构的优化。2002年11月,省教育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安徽省学科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进行了系统规划,并提出了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配套的政策措施。在招生计划安排、经费分配、新专业审批、专业就业率公示、专业检查和评估制度等方面建立了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利用招生计划的调节手段,加强人才培养学科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宏观调控,优化科类结构,调整专业招生规模。根据就业反馈的信息,调减社会需求明显不足的长线专业招生数盆,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扩大与本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直接相关、就业预期较好的学科专业的培养规模。同时,把专业的调整改革与新专业设里挂钩,对专业调整改革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显著的,在专业申报备案和审批时优先考虑。对于专业调整改革进展缓慢的,将严格控制设置新专业;把专业调整改革与经费投入挂钩,对调整改革成效显著的学校,在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经费方面优先安排,对于没有进行专业调整改革或改革成效不明显的,将减少投人;把专业调整改革与评估、评优挂钩,将专业调整改革的成效作为评选优秀学校、优秀教务处的重要条件。
  在做好省级规划的基础上,省教育厅重点对高校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进行了审定。为指导学校做好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工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做好高校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修订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各学校必须对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层次定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有清晰的表述,并经过专家论证。在规划编报的过程中,教育厅还组织专家深人到学校,尤其是新升本学校和高职院校,帮助学校理清办学思路,明晰办学定位,找准优势与特色。在规划上报后,教育厅组织专家围绕规划制订中程序的科学性、参与程度的广泛性、思路的清晰性、目标的明确性、定位的准确性、保障的有力性六个方面,逐条进行评议,并将评议意见反馈给学校。高校依据教育厅审定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和修订本校的事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等,科学合理地配置了学校资源,减少了发展的盲目性,保障了规模快速发展过程中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构建高校自主设置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专业管理机制,以项目建设推动高校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如何处理好专业设置中高校的自主权和政府的调控权,一直是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安徽省依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坚持在专业设置中政府和高校各司其职、各行其责、各有作为,构建了高校自主设置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专业管理机制,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省教育厅始终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高校自主设置和全省宏观调控相结合。高校依据省教育厅审定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自主设!、调整目录内的本科专业。省教育厅依据社会孺求和毕业生就业率状况、专业结构和布局状况、高校的办学条件状况等,提出每年从严控制增设的专业范围。高校增设从严控制专业和目录外专业,须经省高校专业设里评议委员会论证通过后,报教育部备案或审批。二是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高校享受自主设里学科专业的权限后,必须逐步放宽对学生转专业的限制,大幅度提高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等方面的自主性。自主选择专业是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要求,高校可以找到一千种理由反对,但任何高校不得不认同,总有一天也不得不去做。三是坚持规范管理和改革创新相结合。鼓励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资源之间建立教学联合体,共享师资、课程、学分、设备、图书等,共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鼓励本科高校按大的学科门类招生和培养;鼓励采取学分制、辅修制、双学位制等模式培养个性化、复合型人才;鼓励高校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系统改造,增设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工程技术类学科专业,停办部分社会需求量小、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学科专业。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方案经省教育厅论证通过后,省教育厅将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
  同时,由于学科专业建设是结构调整的前提和归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条件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最终效果,因此,安徽省级财政设立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专项经费,以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为载体,贯穿于学科、专业、课程、实验中心、实习基地、教师队伍、教学研究、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等方面。通过重点扶持、示范带动和政策引导,全面系统地提高了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使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得到加强,带动了高校整体教学条件的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安徽省重点建设了122个省级重点学科、67个省级重点专业、138门省级重点课程、5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5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475门省级精品课程、100个省级实习基地,并整体购买安装了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数据库,建立了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供高校师生免费使用。通过实施学科专业结构经费投人和重点建设计划,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得到加强,带动了高校整体教学条件的明显改善。

  四、坚持结构调整优先原则,推进新一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内涵发展之路,保障了安徽省高等教育在比较快速发展中,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和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截至2007年5月,本省高校设置本科专业195种、高职高专专业317种,本科专业点1014个、专科专业点1999个。与1998年相比,专业种类增加264种,专业点增加2541个。1998年以来,全省共有20所本科高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7所高职学校通过了教育部委托本省组织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从总体上看,全省高等教育本科质量稳中有升,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质量特色正在逐步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
  当然,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还需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树立新的结构观,以科学的结构观指导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就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而言,结构是原因,而规模、质量、效益是结果。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寓于高等教育的结构之中,高等教育的结构本身已包含有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定要素。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或以最小投人获取最大产出,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真正内涵之所在。所以,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应当坚持高等教育各种结构优先调整的原则,将高校各种结构调整与优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来看待。在处理高等教育的结构、质量、效益及规模、速度关系时,要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原则,但更重要的是解决好质量、效益得以提高的前提,即坚持结构调整优先的原则。
  其次,在招生计划安排中坚决贯彻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招生计划安排是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道防线。高校设置了一个专业,不管是研究生、本科还是专科,都只是取得了某一类人才的培养资格,相当于拿到了驾驶执照,而是否安排招生,招多少学生,还要取决于该专业的市场需求数量。市场需求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因此各个专业的招生数量也应当与时俱进,该增就增、该减就减、该停就停。高校招生计划安排应进一步突出重点,坚持向优质资源倾斜、向结构调整倾斜、向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的高校和专业倾斜,绝不能搞因人设庙、因庙养人的平均主义。
  第三,建立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机制。品牌专业是指专业条件、改革成果、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整体上达到一流水平的专业;特色专业是指专业改革成果和建设水平在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特色的专业。在高等学校大规模扩大招生而招生专业种类又进一步调整减少以后,一个突出的情况是同一个专业同时有很多学校办,专业招生和在校生平均规模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所有专业都建成高水平的是不现实的,而实行重点突破战略,大力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加快形成各专业种类、各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亮点”,再通过这些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则是极为重要,也是完全可能的。

积极探索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丁晓昌

(刊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3、14期)

  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深人总结“十五”以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实践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创新内涵、完善制度、加强引导、优化结构,努力构建政府调控到位、学校自主创新、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科专业建设新体制。
  高等教育追求学术性、学科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眼前与实用之间的矛盾运动,使得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呈现出动态的状况,局部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一直都在进行。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加速,学科专业的构成方式、内在联系、优化途径等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需要从战略的高度,与时俱进地认识和研究新形势下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间题。
  首先,调整学科结构是当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必然妥求。当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改变了学科专业的构成方式。20世纪后半期以来,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是解决复杂的生产与社会间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学科的孤立划分与客观世界本身实际彼此矛盾的需要。科技和文化发展趋向融合的特征,要求大学不仅要培养掌握某一种技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掌握多种技术或综合技术的人才;不仅要培养具有单一学科背景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跨学科背景的人才。为此,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必须便捷地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科知识组织在一起,形成新的课程组织。这种要求与长期以来将专业作为相对独立实体的传统之间产生了矛盾。此外,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从理论上说可能是无限的,因此跨学科知识的组织模式不能限定,必须允许高校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优化融合。这些变化,对专业建设的理念、体制和管理制度都提出新的要求。
  其次,整体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高等学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需要。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以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基础,加快建设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依据整体优化的思路,着力改革和完善高校现有的教学与科研组织形式,以学科、项目、技术、产品等为纽带,积极探索多学科集成的科技创新队伍,将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经历的人员加以组合,组建跨学科、跨学校、跨行业、跨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群体。加快以新兴学科改造传统学科的步伐,切实改变部分领域传统学科专业仍占主流地位、新兴学科专业比例较小的情形,从根本上改变学科专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状况,从源头上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第三,学科专业定位是高校办学定位的基袖。高校的合理定位、特色发展,最终通过培养目标特别是学科专业结构加以体现。改变有的高校办学定位趋同、学科专业趋同的状况,关键是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扬长避短,有进有退,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实现错位发展,提升办学整体水平。为此,正确处理重点建设与结构调整在形成高校办学特色中的关系,既不能忽视重点建设的作用,也不能以重点建设来代替结构调整,脱离结构调整的所谓重点建设,不仅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而且有违教育公平。
  第四,高等教育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之后,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任务更加紧迫。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才有可能是高质量的教育。通过改造学科专业内涵,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偏重于系统书本知识传授,人才培养规格过分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对接机制,着力培养适应经济国际化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第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当代教学改革往往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学科专业内涵与结构的调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宽阔的载体。本科教育要注重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增开“辅修专业”,拓展“双学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要依据“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发展目标,实行“双证书”制与“订单式”培养,进一步推进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以此增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针对性。
  从宏观上看,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学校和社会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关系。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和引导,社会要参与专业评估和监督,学校要确保专业设置的质量。切实改变政府服务缺位、社会监督不力和学校间无序竞争的状况,加快构建政府调控到位、社会参与指导、学校自主创新专业建设新体制。
  1.政府宏观调控到位
  有权管辖的各级政府在加强宏观规划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加强对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引导,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各类学科专业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既能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又能很好发挥规模效益的学科专业布局结构。
  加强对本地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的总体规划。一方面,在充分调研,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对现存学科专业作系统梳理,明确各类专业调整建设的重点;另一方面在解决好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市场需求与科学技术长远发展需求、地区需求与国家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分析预测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等3类人才的总量。两方面相互结合,为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建立使用人才与培养人才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包括组织、人事、劳动、科技、教育等部门以及相关企业集团在内的人才培养定期磋商对话机制。
  明确建设重点,切实加强引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政府资金重点支持的学科专业领域,保证政府财政引导效益的最大化。积极引导高等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完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避免重复投资和趋同竞争。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程度,定期公布紧缺人才开发的专业目录,及时发布本地区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方面的信息,指导高校专业设置,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制定不同的准人标准和质量标准。
  创新管理机制。改革管理思路,确保学校专业设置的规范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加强品牌特色专业的规划,完善培育遴选机制,把有计划的培育与基于现状的遴选结合起来,不仅重视各类专业现实的办学水平,更重视其内涵更新和发展前景,在鼓励传统优势专业改造创新的同时,大力扶持目前条件偏弱,但大有前途的新兴专业、交叉学科专业。加大专业评估在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权重.建立学科专业退出机制,进一步明确专业内涵要求,规范专业管理。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建设的表彰奖励与淘汰退出机制。
  2.学校自主创新
  根据学校定位,合理确定本校学科专业的规模、结构和重点,努力建成一批特色学科专业。实践表明,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专业门类上都占有优势、形成特色,而总是以若干特色明显的学科专业作为整个学校的亮点。因此,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地位和学科专业结构的现状,从比较优势出发,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人力、物力,力争建成一批为社会所认可的、具有明显优势,能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要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大力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尽快形成学校学科专业的亮点,带动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建设水平提高。要在发掘、提升原有优势专业的同时,重点建设新兴专业。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抓好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划,确定优先发展的新兴专业及其排序,抓好沟通和实施,使学校各部分都能理解、支持、配合优先发展的学科专业,使之成为全校的奋斗目标。
  加强学校现有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促进学科专业“升级换代”。目前,一些高校中的许多学科专业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虽经多次内涵改造,但很不彻底、很不到位。它们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代沟”。为此,要大力调整学科专业存量布局,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清理、调整和重组,合并相近专业,加强特色专业,压缩过时专业,对那些需求不大、水平不高、效益低下或者口径过于狭窄的专业,通过关、停、并、转进行淘汰。应加大专业改造的力度,促使本科专业向大专业、宽口径的办学模式发展。进一步扩大大类招生的专业比例,加大共同基础课,以拓宽专业性,增强适应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灵活专业方向,变刚性课程体系为柔性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跨学科选修、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等学习制度,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适应能力。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复合。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划分过严、各种分工过细、互不通气和相互孤立的状态,强化学校内部学科专业的融合,通过多学科、跨学科的融合,培育交叉、边缘学科,形成新的专业增长点。积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专业。进一步赋予传统专业以新的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实践体系以及新的技术装备和现代实验手段,增加专业的高新技术附加值,通过改革,为传统专业注人生机和活力,促使其与时俱进。
  改革专业生成的机制。我国传统的专业形成模式.是“职业—专业—课程”的模式,即当社会有某种职业需要,就在一定学科的基础上设置专业,然后再做课程设计。而实践中,为增强人才的适应能力,专业形成的模式,往往是“职业—课程—专业”的模式。这种专业生成的机制类似于美国的“主修”(mayor)。在美国,社会对新的职业的需求反映到大学中,首先不是以专业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当社会上出现新的职业时,总是先开设一门或几门职业需求的选修课。只有当新的职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提出了稳定的人才需求,并且大学可以开设系列配套的课程,师资、设备达到一定条件时,才正式设置专业。
  改革专业教学组织建制,与专业内涵改革相伴随的必然是高等学校“教研室,,这一基层组织形式的改造与重组。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打破传统的“校—院系(所)—专业教研室”的教学组织建制,逐步建立以学科专业群为核心,按照一级学科专业或学科专业群组建教学科研机构,形成“学校—学院—学科专业群”模式,建立大学科专业体系。
  3.落实社会参与
  健全社会参与学科专业建设的机制。加快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性学科专业建设机制。目前,社会参与高校专业建设的工作已广泛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总体上看,社会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尚处于“一对一”的状态,相关制度尚很不健全,许多情况下是凭人情关系才请得动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参与的质量。为此,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参与的保障措施,明确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专业质量评估委员会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利益机制,提高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积极引导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学科专业建设,通过授权社会中介机构或社会媒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类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排名和公布,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透明度。
  建立区域性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委员会。在现存各类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宏观统筹,建立由高教界、科技文化界、产业界及政府部门代表共同组成的地区性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委员会,对本地区内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及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宏观协调,对新设置的专业进行评议、鉴定,对人才培养质量及其就业情况进行监控、引导,对增速过快的专业,及时发出预替,避免培养与需求之间结构性余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如此,不仅有利于加强集成,避免低水平重复,而且有利于各校错位竟争,办出特色。在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大量需求的同时,确保该类人才培养质量,把人才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落实到专业建设过程之中。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服务和引领省域经济社会发展

查啸虎

(刊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近年来,安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扩张,普通高校从10年前的34所增加到2009年95所,在校生由10.5万人增加到91.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5.2%上升到22.3%,有力促进了安徽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高等教育发展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和矛盾。除了高等教育质量面临严峻挑战外,结构失衡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之间出现错位,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而且也制约了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因而,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内部各组成要素的构成形式和比例关系,形成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布局结构,实现高等教育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服务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安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主动适应省域产业结构的发展

  判断区域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看高等教育培养的各学科和专业人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是否契合。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其培养规模的确定,带有较大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或是从自身拥有的师资力量、设施设备等资源和条件出发;或是迎合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对学科和专业选择的“偏好”决定学科专业设置及招生数量,没有充分考虑到相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一些高校在利益驱动下,甚至置基本的办学条件和质量要求于不顾,任意扩大某些学科和专业的招生数量,而对一些生源暂时不足的学科和专业停招或停办等。还有一些高校在学科专业数量方面求大、求全,轻率上马新的学科和专业,导致高校专业设置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一些所谓的“热门”学科专业“一窝蜂”地“扎堆”,出现某些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过剩而在校生比例仍逐年攀升现象。
  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及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应建立高校、政府及就业市场共同参与的学科专业结构调节机制,将学校的自主适应性调整、政府的行政干预性调整与就业市场的选择淘汰性调整结合起来,在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人才需求情况做出预测,作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优先考虑的因素。就安徽高等教育而言,应以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加快与本省重点和优势产业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步伐,压缩“长线”专业的,改造或淘汰部分陈旧过时的学科与专业。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增设与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口的学科和专业,满足它们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此外,省域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还应与中央部委所属院校通盘考虑,整合省域内高校学科专业资源,实现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壁垒,利用具有资源优势的部属重点院校为本省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避免省属高校某些学科专业的重复设置,节约本省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

  二、建立与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我国目前仍然是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等多种不同水平的生产资料同时并存,现代化生产和传统手工劳动并存。这种多层次并存的技术结构,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结构,进而要求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之间必须形成一个恰当合理的比例关系。
  目前安徽高等教育纵向的层次和职能分化不够明晰,没有形成鲜明分层的体系,一些本科高校不能清晰准确地定位,无视办学的主客观条件,不遗余力地“攀高升格”,追求本科、硕士和博士一体化,以达到提升学校身份地位的目的;一些专科层次学校在培养模式上也竭力向本科教育“靠拢”,削弱专科教育的特色等。此外还存在着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培养方式“趋同”、界限不清等问题。
  为此,安徽高等教育应避免发展进程中的层次错位,实现层次结构的合理化,以适应经济结构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当前需求增长最快的是专科层次具有较高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对专科层次人才的需求尤为旺盛。而专科教育又具有学制短、岗位针对性强、对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需求的响应速度较快等优势,理应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这样既能更好更快地发挥教育投资的效益,又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专科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专科学校应当抑制盲目升格的冲动,扎扎实实面向市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培养地方实用性人才,更好地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三、调整省域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和布局结构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高校进行不同分类。按其性质划分,有学术性高等教育和应用性高等教育;按经费来源及隶属关系划分,有国家办学及民间力量办学等多种类型,国家办学又包括中央办的(如部属院校)和地方办的(如省属院校)等。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既是大众化高等教育深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更好发挥高等教育整体功能的需要。
  现阶段省域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优化,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是大力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以此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应用性高等教育是贯穿高等教育纵向各个不同层次和横向各个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应用性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壮大,一批应用性本科院校和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展引人瞩目。它对于改变高校类型的同质化倾向,保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化解高校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单一性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多样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实现高等教育多元发展、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能够为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企业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提供有力的服务和支持。
  为此,应用性本科院校要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科专业建设纳入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整体格局之中加以规划,实现学科专业群与地方产业发展链之间的有效对接,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成长的相互促进。高职院校则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建设一批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中初级技术人才。

 政府在高等教育布局调整中的角色与作用
——国际比较的视角

陈国良 杜晓利

(刊载于《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6期)

  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校治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历史沉淀,尤其在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方面,政府、学校、社会、市场各方面有着相对清晰的责任,并构成了高校发展的动力结构系统,其中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值得探究和借鉴。

  一、运用法律法规与公共政策进行有效引导

  西方发达国家广泛运用法律规章、公共财政等手段,对高校进行直接和间接的调控,引导高等教育合理布局,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通过立法及政策指导高等教育合理布局、引导高校合理定位。政府下放权力,地方和高校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是鼓励大学按照社会发展需要办出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美国大学教育实行的是各州分权的管理体制,教育的管理权限主要属于各州。教育部除了把教育经费拨给各州之外,并不直接管理和控制各州的高等教育。教育的权利仍分散在各个州,由州议会制定有关州内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法律和政策,推行其认为是合适的教育制度。同时,各高校具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优势,确定与发展办学特色。
  在德国最新高等教育改革方案中,把教育权限更多地下放至各州和高校。2006年联邦与州在5月签订《2020年高校协定》,取代了《高校总纲法》,决定构建战略伙伴关系,增加地方在高教领域的权限和责任,为2020年前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可靠的法律依据。本次改革的关键内容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率、有差别的高校体系,通过加强高校“自治”,促进特色大学的建立。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中央一级政府不设教育部,主要靠教育部长理事会协调各省教育政策,以宪法形式赋予各省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中央政府只承担高等教育的领导责任,主要职责就是适时、正确地立法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并制定了按省人口比例拨付高等教育经费的政策,或实行按个人和企业收入税的一定比例返还各省的政策,对大学的调控很有限。各省和地区有关立法明确了省、地区政府在监控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职能。这一由省政府管理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从客观上调动了各省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各省在制定自己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时,都适应了当地的特点和要求,充分体现了本省的地区特点和特有的文化传统。与此同时,大学的自主权也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自主招生、自主设置专业和专业方向、自主设置课程及学分、自主制定人事分配制度等等。正是这种责权明确的体制促使整个加拿大高等教育强健有力,积极向上,各具特色,健康发展。
  通过政策立法或国家指导性文件引导大学合理定位。英国政府通过立法来指导大学正确定位,政府公布《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为英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描绘了蓝图,并成为英国大学定位的宏观政策和法律依据,为英国大学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了指南。为规范英国高校的战略规划工作,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of England,简称HEFCE)还于2000年发行出版了一本《英国高校战略规划指南》(Strategic Plan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 Guide for Heads of Institutions, Senior Manager sand Members of Governing Bodies)。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中第一份关于高校规划的正式指南。英国政府通过制定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设置的规划、方案,以保证不同教育产品的有效提供和高等教育的良性竞争和协调发展,从而引导每个大学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发挥自身优势特色之路的发展理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进行了种种改革,其中以修改《大学设置基准》、导入大学评估机制为两条主线。前者为大学办学放宽了自主权,引导大学发展走上个性化道路,而后者是在减少政府干预的同时,建立一种具有约束机制的大学评估制度,以期巩固、提高高等教育研究质量。日本政府十分关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理工科的发展,曾多次发布振兴理工科的政策计划,具体表现在扩大理工科的招生计划上。

  二、发挥公共财政宏观调控职能加以推动

  财政拨款是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控制与调节最常用的手段,高校只有接受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获得经费,否则将取消其受资助资格。如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发挥了三大作用:一是更加畅通无阻地贯彻联邦政府的政策。从1862年的《摩雷尔法案》颁布到今天的美国政府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的法案,多数都是与经费资助结伴而行。只有愿意接受法令,才能获得经费。二是控制了全国大学的科研方向。三是协调全国范围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高校的合理布局,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经常性拨款关注公平和保障运行,竞争性拨款提升质量和建设特色。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实践,美国政府最终确立了以立法拨款和科研拨款干预高等教育的政策途径,在宏观上控制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但政府宏观调控,是在保持高校自治、竞争和开放等特色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从而保证了国家与高校发展目标的统一。
  加拿大通过制定按省人口比例拨付高等教育经费的政策,或实行按个人和企业收入税的一定比例返还各省的政策给大学财政支持。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投资,将教育经费拨给省政府,由省政府分配给大学。省政府根据宪法管理大学教育,设有大专学校教育厅。每年根据招生人数,拨给大学办学经费,依靠改变拨款方法,调整拨款方式。
  英国大学的经费来自中央的教育和科学部,通过大学拨款委员会分配到各大学,每五年给大学分配一次,由各大学自行安排使用;多科性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的经费则由地方供给。
  美国除常规拨款外,还通过各个大学竞争申请和以合同的方式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资助。政府一直坚持把大学办成教学、科研中心,因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使大学拥有了全国6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时把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中心建立在大学,并为大学配置了优良的研究设施和高质量的研究设备。美国科技政策不仅强调大学是整个美国研究事业的中心,把研究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起来,而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大学的支持力度。联邦政府主要通过6个机构对高校的科研与人才培养给予资助,资助的方式是通过各个大学竞争申请和以合同的方式进行的。由于美国大学基本上是通过竞争申请及合同的方式获得R&D经费,其结果是美国大学R&D经费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大学。多年来联邦政府一直是大学R&D经费的主要来源。
  德国虽然沿袭洪堡理念,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传统,但由于政府教研经费减少、高教体制僵化,德国高等教育陷于困境,虽历经改革,但德国大学的国际地位依然不高,与竞争对手英国和美国的大学相比略逊一筹。在2006年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副刊》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中,德国仅有10所大学进入200强,获得的最好名次是位于第58位的海德堡大学。2005年起启动了“为德国打造一流大学”评选活动。评选的目标在于扩展德国高校的高端研究,并加强德国的科研地位。据此, 2006年至2010年间,联邦和州将共同投资19亿欧元,建设10所“精英大学”,并重点资助“精英团队”以及旨在培养高层次科研后备力量的“博士生院”。2006年年底“精英大学”名单揭晓后,该项目将正式启动。

  三、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分工与协调

  美国加州于1960年开展“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在这个总体规划中,把加州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建立起来,将加州高等教育分为加州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等三个层次。加州大学设置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加州州立大学设置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社区学院设置副学士学位课程。加州大学分校中有两三所非常优秀,在美国和世界大学的排行榜上经常排名优先,比如伯克利、洛杉矶和圣地亚哥等加州大学。二十几所加州州立大学和100多所加州社区学院主要是适应了大众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样分层次规划,保证了高校办学的目标定位非常明确,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不互相攀比,各安其位,各自办出自己的特色。
  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分工明确,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加拿大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包括大学、学院、专科技术学校或私立职业学校三个层次。大学和学院是层次清楚、分工明确的两个系统,主要体现在:大学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和学术自由,而学院主要接受省级政府的管理和控制;大学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学院主要学习实用技术,着重于应用;大学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学术的研究,而学院侧重于实用技术的研究;大学不接受省政府的评估,由专业学会评估排名,而学院则直接接受省政府组织的评估;大学主要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院则主要培养专科应用人才;学院大多寻求与大学的合作、交流,特别是大学与学院之间互认学分,这有利于专科学生毕业后到大学继续深造。

  四、引导高校合理设置专业

  有效利用立法、财政资助政策,也是政府影响与调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立法调控高校的专业设置,鼓励高校办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美国高等教育立法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是政府规范、管理高等教育的最有力的调节手段。世界各国均通过立法来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控进行规范和引导。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方式之一是联邦立法。美国于1787年制定的《西北土地法》规定,必须固定土地来兴办教育,这项法规大大推进了西部各州兴办和发展公立教育。1862年通过并由林肯总统批准执行的《莫雷尔法》,也称《土地赠予法》要求联邦政府赠予土地资助各各州兴办农、工技术学院或科系,使原来封闭于古典文化的高等院校开始接受农业、工艺技术和科学,高等院校在职能、培养目标、招生对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此外,美国联邦政府还通过政令、政策、条例、规则、通告、建议等行政措施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进行调控。与法律手段相比,行政手段往往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当然,行政措施的采取并非随意性行为,而是要有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据。
  利用财政手段,引导高校合理布局。采用财政或经济手段对高校进行专业管理是指政府不直接干预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行为,而是通过利益驱动,即资助、拨款、投资、奖励等间接引导高等教育机构的行为,实现对其有目的的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措施就是科研合同拨款。这项制度的实施源于1887年通过的《海奇农业实验法》,它要求联邦政府每年提供1500美元资助各州农工学院建立农业实验站,进行与生产实际结合的科学研究活动。1906年通过的《亚当斯法案》,要求联邦政府继续拨巨款鼓励农业科学方面具有创建性的研究。这些资助计划的实施,带来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改进和飞跃,促进了美国农业科学专业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创立了多新兴农业专业设置。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资助的三个基本目标中的两个是涉及学科专业的:目标之一,资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如《土地赠与法》);目标之二,资助高校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某些紧要学科的发展(如1958年出台《国防教育法》,提供资金培训关键领域的人才,以满足国防需要)。
  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集中有限的高等教育资金,投资于某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学科上。同时通过竞争和评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样也促使某些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的学科快速发展。
  一些国家还把专业设置与学生就业、奖学金挂钩,增强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控力度。如在加拿大的一些省份,高校所设专业及标准、教师资格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否则省政府不划拨教育经费。英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基本上是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的,政府推进的手段主要是拨款。
  政府提供权威性的专业设置指导文件。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计划都是由政府组织制定统一的规定。由于专业所受的影响因素很多,专业设置必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必要时,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专业的适应性适当改革培训计划,使高等职业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调整专业设置。例如德国政府规定全国的培训计划每10年修订1次改为每3年修订1次,大大增强了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五、支持专业机构进行间接调控和干预

  一些国家,由非政府组织评估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促进了高校的合理布局和特色发展,很好地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通过认证机构,间接控制高等学校的质量。在国外,多数非政府的高等教育认证机构,都需要通过国家教育部门的审批,政府正是通过这一点,实施对高等学校的间接控制。在美国各级各类鉴定学校的机构都需在联邦教育部注册,注册的审批是非常严格的,取得承认后如果工作不妥就有可能被撤消注册。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完全受劳动力市场机制制约,但政府为了减少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通过劳工统计局和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定期实施对就业机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预测。这些非政府机构的存在,一方面为高校提供了很好的社会需求信息,有利于高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方向;另一方面也使高校竞争公开化,促进各高校在竞争中合理定位,确定办学特色。1983年得到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认可的高等学校认证机构除了6大地区认证机构外,还有全国56个学科的70余种专业认证机构,这些认证机构的专业化,促进了美国高校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目前日本设立的民间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大学基准协会依据其制定的《大学基准》对申请单位进行评估,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行控制,并设立“大学评估研究委员会”对已加入协会的学校进行定期再评估。
  加拿大由于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所以各省教育部组成了一个协调组织,称为“教育部长委员会”。在联邦政府的授权下,负责协调处理各省和地区间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具体承办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交流工作。目前设有近20个全国性的专业认证机构,如“加拿大专业工程师理事会”、“加拿大建筑行业证书局”、“加拿大医学会”、“加拿大法律协会联合会”等。他们直接参与高校课程标准的制订,对大学设立的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认证。认证结果具有权威性,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发挥各专业评估机构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有质量、有特色地发展。各种评估机构采集的信息纳入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一方面供分析、研究之用,另一方面供教育消费者了解学校情况。这对高等学校的质量保证也有促进作用。同时,政府依据这些信息确定各种拨款与资金、间接调控学校的办学与专业设置。
  在美国,联邦政府还注意利用专业机构的评估结果。强调通过评估促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调整,对于新开办的院校,专业的评估是一项必要的程序。高校通过评估是批准或拨款的必要条件。政府、拨款机构根据有关评估结论进行决策,对现有院校、专业则进行周期性评估,评估结论成为有关机构和个人决策的依据。专业认证机构在美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认证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要统一规范高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其认证报告将作为政府财政资助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时它客观上起到了为政府服务的作用。另一方面,它要帮助高校的学科专业实现持续的改进,更好地保持学校的特色,这时候,它更多的体现的是高校的利益。所以说,认证机构是具有为政府和高校服务的双重功能身份,它的介入更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认证的权力关系实现平衡发展。在鉴定方面,联邦政府通过对专业鉴定组织的认可鉴定,来确定有资质的专业鉴定机构对高校的学科专业进行鉴定。
  美国还有两个影响相当广泛的协会,一是美国院校研究协会,这是一个有着来自世界1500个高等教育机构的4000多研究人员、规划者、政策制定者的专业协会;二是美国高校规划协会,它成立于1965年,是一个高校规划方面的大型专业协会。截至2006年1月1日, SCUP有来自26个国家的4400余位会员,每年举行一次大型学术年会。这两个协会,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既为学校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咨询,也为校内外各种机构和个人服务。因此,在实质上它是行政管理部门中的一个专门从事研究和咨询服务的机构。他们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组织,为各国做好高校规划,帮助高校富有特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英国的大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学位委员会是代表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水平评价、基金分配和质量监督的机构,前者的主要职责是根据每4年一次的评价结果制订大学基金分配方案,并与大学签订合同监督经费的使用效益;后者的职能是对高职高专院校,如多科技术学院、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进行质量监督、统一颁发学位、文凭和证书。这两个机构起到监控高等质量,引导高校办出特色的作用。
  日本于2000年建立了第三者评估机构———大学评估与学位授予机构,它是由大学、企业以及社会、经济及文化各个领域的有识之士组成。通过该机构的评估从多方面使大学的各项活动的运营状况明了化,并将之浅显易懂地呈现给社会,而且将评估的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大学为提高质量而努力。除此之外,“21世纪COE计划”与“有特色的大学支援计划”都是根据大学自愿申请,由通过文部省认证的第三者机构对大学教育业绩进行评价,并对优秀项目给予支持。

  六、结语:若干思考

  通过立法和制定导性政策,是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引导高校的合理布局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政府利用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资源的配置权力,引导而不是直接行政干预高校布局调整和形成办学特色,在保持高校办学独立性的前提下,有效促进了高校的特色化发展,体现了政府的意志、公民的利益和大学的利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高等教育规模巨大,各地情况差异明显,如何进一步强化法律、政策的分类引导作用,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索。
  重视制度设计和规范实施政策,通过特殊政策和竞争性的拨款,有利于在各高校之间展开竞争,有利于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讨论并形成长期的规划并形成稳定的发展目标,有利于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我国是转型国家,如何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淡化计划经济时期的直接干预色彩,研究设计竞争机制,促进高校通过提升水平、扩大贡献来竞争政府的有效资源,并按照政府的意志形成自身的特色与实力,需要在改革实践摸索、总结和创新。
  充分发挥多种中介组织尤其是发挥经国家教育部门认定的专业化机构在高校评价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有利于缓冲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更易于高校接受和遵循。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政府间接地调控高校布局调整以及引导高校形成稳固的服务面向和办学特色方面时间与经验,无疑对于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科学引导高校办学特色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大众化时代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三维分析

雷洪德

(刊载于《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2010年9月,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预示着新一轮本科专业调整即将展开。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有必要认真地回顾历史。上一轮本科专业调整启动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延续至今已近13年。在此期间,中国实施了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升至15%,比预定计划提前8年进入大众化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变革,突出地表现为规模增长和结构变化。这些变革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一些学者已经取得了较有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例如,有学者对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变化进行了制度分析,发现各层次的比例关系和各科类的层次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认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另有学者对1998-2004年中国高校本专科两个层次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和招生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的科类结构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反映了一种“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而且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和扩招的过程实际上具有一种在政府号召下各个高等学校相对自发实施的特征”。以上研究虽然没有以本科专业为专题,也没有取得高度共识,但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有益的方法启示。本研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以上研究的层次和范围,重点关注大众化时代中国高校(在本研究中特指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经历了怎样的规模增长和科类结构变化?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存在哪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1.研究数据
  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有四个。一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1年和2009年编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二是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以来出版的《中国教育年鉴》,四是国家统计局2002年和2010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
  本研究之所以选择2001年为统计基期,而没有选择更有比较价值的1998年或1999年,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2001年是中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的结束期,适合作为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行比较的基础时期。其二,教育部从2001年才开始全面按1998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教育统计,并于当年出版了第一本根据新目录整理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这意味着在2001年之前,本研究所需要的具有相同统计口径的数据是无法获得的。
  2.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的是基于数据统计的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二元三维分析框架。所谓二元,指的是规模和科类结构。它们是本研究的两个基本观测点,其中的科类结构涉及两种学科分类:一是中国现行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所分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个学科门类;一是中国传统习惯上所分的文理两个学科大类,文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理科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所谓三维,指的是设置、布点和招生。设置和布点在本研究中各有所指:前者指的是不同本科专业的开设,以种为计量单位;后者指的是相同本科专业在不同机构的分布,以个为计量单位。
  本研究的数据统计涉及存量、增量、增幅、种均点数、设置率、点均招生数、结构比例、结构变化值8个指标。前3个指标反映本科专业调整的基期情况与统计期的增长情况。种均点数是专业布点总数与专业设置总数的比值,设置率是某个专业布点总数与高校总数的比值,均反映专业的设置情况。点均招生数是专业招生总数与专业布点总数的比值,反映专业的规模效益情况。结构比例反映各学科在总体结构中的地位。结构变化值是各学科比例变化值的绝对值之和,反映总体结构的变化程度。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本科专业设置的调整
  (1)本科专业设置的规模增长。

  2001年,中国共有597所普通本科院校,设置了325种本科专业。2009年,中国普通本科院校增至1090所,增量为493所,增幅为83%;设置的本科专业增至543种,增量为218种,增幅为67%。根据表1中的规模数据,以2001年11个学科本科专业设置的存量为自变量,以2009年11个学科本科专业设置的增量为因变量,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的结果为:R2为0.637,F值为16,p值小于0.01。结果说明,本科专业设置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具有统计显著性,用前者能够解释后者变化中63.7%的信息。由此可见,“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在本科专业设置上也有反映但对实际发展情形的解释并不充分。从加载了拟合线的散点图来看,主要是因为文学和工学本科专业设置的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协变关系不够显著,降低了“存量决定增量”发展模式的解释力度。
  表1中的规模数据显示,除了哲学和历史学,其他9个学科都增设了新的本科专业,其中工学本科专业在最大的存量基础上获得了最大的增量,法学本科专业在较小的存量基础上获得了最大的增幅。新学科专业的发展主要来自两种动力。一是来自学科专业内部,因为学科专业发展而产生的分化。学科专业的发展速度越快,学科专业的分化速度也越快。一是来自学科专业外部,因为社会需求而增设。社会需求越强烈,学科专业的新增速度就越快。2001年以来,以上两种动力并驾齐驱,共同推动着中国高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对工学和法学本科专业的推动作用尤其明显
  (2)本科专业设置的科类结构变化。
  从11个学科门类来看,本科专业设置的科类结构变化值为21.72,结构变化存在较大的学科差异。结构比例升幅最大的是工学,其次是法学和管理学;结构比例降幅最大的是文学,其次是教育学和农学;其他学科的结构比例升降幅度都较小。从文理两个学科大类来看,文科本科专业由2001年的160种,增至2009年的242种,增幅为151%;理科本科专业由2001年的165种,增至2009年的301种,增幅为182%。文科本科专业种数的结构比例由2001年的49.23%降至2009年的44.57%;理科本科专业种数的结构比例由2001年的50.77%升至2009年的55.43%;文理两科专业种数的结构比例之差由2001年的1.54%升至2009年的10.87%。由此可见,文弱理强的本科专业设置格局得到延续,文理本科专业在设置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本科专业布点的调整
  (1)本科专业布点的规模增长。

  2001-2009年,中国高校本科专业的布点规模大幅增长,布点数由13344个增至36444个,增量为23100个,增幅为173%。根据表2中的规模数据,以2001年11个学科本科专业布点的存量为自变量,以2009年11个学科本科专业布点的增量为因变量,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的结果为:R2为0.927,F值为113,p值小于0.01。结果说明,本科专业布点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具有统计显著性,用前者能够解释后者变化中92.7%的信息。由此可见,“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在本科专业布点上有充分的反映,对实际发展情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度。
  与本科专业设置的增幅相比,本科专业布点的增幅更快。这固然因为后者属于旧种移植,难度较小;前者属于新种培育,难度较大。但这只是中国本科专业布点规模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扩招使中国高校的学生快速增多,高校需要增设专业以接纳这些学生。2001-2009年,中国高校的校均本科专业由22个增至33个,比较显著地扩大了本科专业的布点规模。第二,2001-2009年,教育部批准新建了195所普通本科院校和322所独立学院,这些院校享有优惠的本科专业设置政策。例如,新建本科院校首批可设置6个专业,新建前3年每年可设置5个专业。大批新建本科院校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成为推动本科专业布点规模大幅增长的主力。
  在本科专业点数快速增长,本科专业种数增长相对缓慢的情况下,中国高校本科专业的种均点数由2001年的41个增至2009年的67个,增幅为64%。除了法学本科专业的种均点数略有下降,其他10个学科本科专业的种均点数全部上升,增量最大的是管理学,以133的种均点数高居首位。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增管理学门类,为其快速发展打开准入之门,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还有三个因素有力地促进了管理学的快速发展。第一,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持续快速发展,对管理学的知识和人才具有旺盛的需求。第二,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找到相关学科作为依托。例如,可以依托工学来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也可以依托经济学来发展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还可以依托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发展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第三,管理学具有鲜明的应用性,与中国众多高校致力于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比较匹配。
  种均点数的提高意味着专业设置率的提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表3所列的2009年中国高校布点最多的10种本科专业,仅占当年本科专业种数的1.84%,布点数却占当年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18.90%。专业布点多,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办学资源分散、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近出版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8个本科专业是2007-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在这些专业中,会计学之外的7个本科专业全部出现在表3之中。根据这些信息,虽然无法断言专业布点多必然导致毕业生失业多,但是可以推测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

  (2)本科专业布点的科类结构变化。
  从11个学科门类来看,本科专业布点的科类结构变化值为13.17,结构变化存在较大的学科差异。结构比例升幅最大的是文学和管理学,结构比例降幅最大的是工学和理学,其他学科的结构比例变化较小。从文理两个学科大类来看,文科本科专业布点由2001年的5937个增至2009年的18178个,增量为12241个,增幅为206%。理科本科专业布点由2001年的7407个增至2009年的18266个,增量为10859个,增幅为147%。文科本科专业布点的存量相对较小,增量相对较大,结构比例由2001年的44.49%升至2009年的49.88%。理科本科专业布点的存量相对较大,增量相对较小,结构比例由2001年的55.51%降至2009年的50.12%。这样一升一降之后,文理两科本科专业布点的结构比例之差由2001年的11.02%降至2009年的0.24%,文弱理强的本科专业布点格局基本得以改变。在总体结构变化值并不大的情况下,文理学科却发生了较大的结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4个理科本科专业布点的结构比例全部下降,而结构比例上升的4个学科全部是文科,另外3个文科的结构比例只有小幅下降。
  总体来看,本科专业布点的科类结构在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重心由理科向文科转移。文理学科比较而言,文科的硬件要求较少,办学成本较小,介入门槛较低。心理学有关门槛效应的研究显示,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普遍具有避重就轻、避难趋易的心理倾向。这种效应在高校专业布点中得到了部分验证,突出表现为众多高校对文科专业的偏好。然而,这种偏好除了具有心理基础之外,更有深刻的经济原因,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困境中的无奈选择。“大幅的高等教育扩张与低位徘徊的教育投入不相匹配,这种反差给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困难,导致国内诸多高校负债经营。”在此情况下,众多高校即使有心加快发展理科专业,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本科专业招生的调整
  (1)本科专业招生的规模增长。
  2001-2009年,中国高校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大幅增长,由2001年的1381835人增至2009年的3261081人,增量为1879246人,增幅为136%。

  根据表4中的规模数据,以2001年11个学科本科专业招生的存量为自变量,以2009年11个学科本科专业招生的增量为因变量,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的结果为:R2为0.801,F值为36,p值小于0.01。结果说明,本科专业招生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具有统计显著性,用前者能够解释后者变化中80.1%的信息。由此可见,“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在本科专业招生上也有充分的反映,对实际发展情形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度。
  1999-2001年是中国高校招生规模提速扩张的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快速提升至2001年的13.3%。在招生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本科专业招生在2001-2009年继续大幅增长。这既因为有强大的外力拉动,也因为有强大的内力驱动。就外力拉动而言,主要有国家推行的高校扩招政策,还有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就内力驱动而言,主要是高校自身具有提高规模效益的现实追求。根据经费依赖结构划分,中国本科院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中央高校,主要从中央财政获得拨款。一类是地方高校,主要从地方财政获得拨款。一类是独立学院,没有政府的财政拨款,依靠自身多渠道筹资。总体而言,中央高校的经费条件相对较好,但也普遍面临经费短缺问题,对提高规模效益也有浓厚兴趣。因为中国现行的高校财政拨款制度实行的是“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模式,在校学生数量是这种模式拨款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校学生越多的高校获得的财政拨款越多,获得的学生学费也越多。在扩招政策推行的初期,中国依靠的是包括中央高校在内的已有高校进行规模扩张,相当一部分中央高校在此期间也大幅扩大了招生规模,而规模一旦扩大,其增长就有很强的惯性,即使想将之降下来也面临诸多困难。地方高校面临的经费短缺问题更加严重,对基于在校学生数量的综合定额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的依赖性更强,进行扩招的积极性更大。独立学院没有政府财政拨款,主要依靠学生学费维持运行,更是尽可能地扩大招生规模。三类高校齐扩招,招生规模于是大幅扩张。
  但是,与本科专业布点的增幅相比,本科专业招生的增幅少37%。由此造成一个结果,中国高校本科专业的点均招生数不升反降,由2001年的104人降至2009年的89人。除了历史学,其他10个学科本科专业的点均招生数全部下降。扩招对于高校自身而言,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提高规模效益,然而点均招生数的降低与此目标背道而驰。教育部在199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中要求:“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通过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设置专业。”如果这条规定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中国高校可以少设置一大批本科专业。如果中国高校2009年的本科专业点均招生数维持在2001年的水平,那么只需要31357个本科专业就可完成2009年的招生任务,可比实际所设的本科专业点少5087个。如果真的如此,不仅有利于降低本科专业的重复设置率,而且有利于高校切实提高规模效益。
  (2)本科专业招生的科类结构变化。
  与本科专业设置和布点的科类结构变化相比,本科专业招生的科类结构在变化程度上类似于本科专业设置的科类结构,在变化方向上则类似于本科专业布点的科类结构。从11个学科门类来看,本科专业招生的科类结构变化存在非常显著的学科差异,结构变化值为19.17。对此变化作出主要贡献的是文学、工学和管理学,其中文学和管理学的结构比例升幅分居前两位,工学的结构比例降幅排名第一位。这3个学科对本科专业招生科类结构变化值的贡献率高达72.39%,其他8个学科的累计贡献率只有27.61%。由此可见,大规模扩招在科类结构上仅对少数学科造成了显著影响,对多数学科的影响并不显著。
  从文理两个学科大类来看,文科本科专业招生由2001年的582597人增至2009年的1642697人,增量为1060100人,增幅为182%。理科本科专业招生由2001年的799338人增至2009年的1618384人,增量为819146人,增幅为102%。与布点类似,文科本科专业在招生上也以较小的存量获得了较大的增量,结构比例由2001年的42.16%增至2009年的50.37%;理科本科专业虽有较大的存量,但只获得了较小的增量,结构比例由2001年的57.84%降至49.63%。至此,文弱理强的本科专业招生格局得以改变,文强理弱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所有理科本科专业招生的结构比例都在下降,多数文科本科专业招生的结构比例却在提高,是这种新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总体来看,本科专业招生的科类结构变化虽然不够显著,但是变化趋势非常明显,重心在向文科转移。有学者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所出现的这种文科学生规模与比例扩大的现象是积极的和适当的,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趋势是面向未来的,趋势的一致性并不意味着现实的合理性。这里所说的“积极的和适当的”,从满足学生的入学需求和高校低成本的扩张需求来说,言之有理;从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说,则有待商榷。2001-2009年,中国就业人数的平均增长速度仅为0.9%,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平均增长速度却达到11.7%,后者高达前者的13倍。在劳动力市场上,数量快速增长的本科毕业生既面临总体供过于求的数量矛盾,也面临学科供求错位的结构矛盾。文科专业因为规模扩张的速度更快,其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矛盾更大。同期,中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由14.4∶45.1∶40.5调整为10.3∶46.3∶43.4,就业人数结构由50.0∶22.3∶27.7调整为38.1∶27.8∶34.1。这些数据显示,中国农业产值的结构比例虽降至最低,但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比例仍高居首位。从中国国情和世界产业格局来看,中国即使有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和服务业,农业仍将长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产业。中国工业产值的结构比例虽高居首位,但工业劳动力的结构比例名列最后,由此可见工业在拉动就业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而且,中国的工业化任务并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仍在继续,对工业劳动力的需求会持续扩大。中国的服务业正在持续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在持续提高,并对文科生就业相对有利。但是,中国目前有三个群体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高校毕业生只是其中的一个群体。另外两个群体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他们的主要就业去向是服务业,在劳动力市场上与高校毕业生存在竞争关系,在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中还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处于上述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之中,文科生总体上比理科生更难就业。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公布的2007-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8个本科专业中,有6个是文科专业。该报告还公布了9个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人数较少的需求增长型本科专业,其中没有文科专业。这种本科生就业的学科差异非人所愿,但却客观存在。因此,从实际出发,尤其是在当下,有必要严格控制文科本科生的规模进一步扩张。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大众化时代中国高校的本科专业在设置、布点、招生三个维度上的规模都大幅增长,增幅最大的是布点,其次是招生,再次是设置。“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对于布点和招生规模增长的解释力度很强,对于设置规模增长的解释力度稍弱。规模增长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推行的高校扩招政策,内部动力则主要来自高校自身对于规模效益的现实追求。三个维度的规模增长都有明显的学科差异:设置规模增幅最大的是工学,降幅最大的是文学;布点和招生规模增幅最大的是文学,降幅最大的是工学。综上所述,文科本科专业的规模增长具有外延性,理科本科专业的规模增长具有内敛性。
  大众化时代中国高校的本科专业在设置、布点、招生三个维度上的科类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最大的是设置,其次是招生,再次是布点。三个维度的科类结构变化也有明显的学科差异。从11个学科门类来看,哲学、历史学、农学在三个维度上的结构比例全部下降,在本科专业体系中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经济学、管理学在三个维度上的结构比例全部上升,在本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法学的设置结构比例上升,布点和招生的结构比例下降,在本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基本保持稳定;文学和教育学的设置结构比例下降,布点和招生的结构比例上升,在本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以升为主;工学和医学的设置结构比例上升,布点和招生的结构比例下降,在本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以降为主。从文理两个学科大类来看,文弱理强的格局在本科专业设置上得到延续,在本科专业布点和招生上已被改变。总体比较而言,中国高校本科专业科类结构的重心在向文科转移。
  大众化时代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存在四个突出的问题。第一,“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固化了原有科类结构,加大了科类结构调整难度。第二,种均点数提高,加剧了本科专业重复设置问题。第三,点均招生数降低,不利于高校提高规模效益。第四,文科本科专业布点和招生的增幅过大,更容易出现重复建设、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在即将开始的新一轮本科专业调整中,可以优先实施以下应对策略。首先,实行更加宽松的目录外专业设置政策,引导高校更加主动地面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建立“需求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其次,减少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等目录内本科专业的布点,遏制文科本科专业布点和招生规模的过快增长,努力降低种均点数,适度提高点均招生数。再次,也是最急切的是,对布点多、招生多、毕业生失业多的本科专业,加大存量调整和增量控制的力度。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机理与路径选择

宋宏 夏焰

(刊载于《江淮论坛》2009年第5期)

  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异常凸显,引致社会对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改革特别关注。人们认为,当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有总量过剩而且更有结构性过剩,即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大学生与社会需求结构不适应。不言而喻,学科和专业是高等教育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功能的基本单元和载体,改革调整高校学科和专业结构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等教育功能的基本方式和路径。在当今时代,知识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加速,都深刻而持续地影响着高等教育及高校学科专业的改革创新。因此,学科和专业结构改革调整应该说是各类高校的基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也是高等教育理论一个常说常新的命题。然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调整从来就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难题之一,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连续不断,且时有争论;国内外高教机构对这一难题的实践探索同样连续不断,积累着日益丰富的经验。厘清有关理论与经验,可以为我们研究高校学科和专业改革调整提供认知参照。

  一、高校学科和专业改革调整演变机理再认知

  在理论逻辑维度上,国内关于高校学科专业改革的认知,目前至少存在以下误区:(1)将学科和专业概念混淆,许多研究文献乃至政府文件中把学科与专业混为同一概念,称为“学科专业”或“专业学科”,由此在讨论甚至决策学科和专业调整时,也往往认为是同一路径和方式;(2)简单地将专业等同于职业,认为大学专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简单地仅仅依据毕业生就业率来决定专业设置及其结构;(3)忽视课程体系和结构对专业改革的意义和作用,使专业结构改革与课程体系及结构改革相脱节。因此,有必要首先在理论维度上厘清学科、专业、课程、职业之间的逻辑关系。
  1. 学科及其演变。高等学校的学科是从学术上进行的分类,即按科学的性质和研究领域而划分的门类,学科一方面起着目录性的指导作用,规定着学术探索的范围,另一方面起着范型的作用。作为学术分类的概念,其内涵是指专门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学科的研究活动不断导致某学科内现有知识的系统化和再系统化。在高校本科教学中,学科体现于教学科目和学习课程。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已有学科已达数千门之多。
  现代学科发展有其独特的演进路径和方式,可以概括为:(1)学科的高度分化和综合。学科分化是指把科学知识的个别分支分出来,使之成为具有自己的特殊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其表现是学科越分越多、越分越细。学科综合是指在科学分化的基础上由于认识到各个领域和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的必然联系及其共有的特性,原有的学科进行交叉、综合,从而形成具有新质且内涵更广的新兴学科。(2)学科发展的实用性取向日趋显著,学科的应用价值备受重视。无论是既有学科的发展还是新兴学科的勃兴,其动力之一是社会需要且应用于社会。因此,学科演变发展是在顺应社会需要而实现的,就高校学科建设而言,要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服务于地方建设。(3)基础学科仍然被视为科学发展的核心和基石,虽然有些基础学科不能直接应用,甚至不能短期内转化,但对于科学的长远发展是必需的,对于人类未来进步是有益的,因此依然是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方面。(4)学科发展的国际化。现代学科发展本身没有国界,而且往往是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产物。现代国际科技合作正是伴随着科学专业化程度(或学科分化)的提高而蓬勃兴起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许多学科即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交流合作中引进并发展起来的。这一进程仍然在不断深化。
  我国除了在传统文化的学科领域具有民族特色和优势外,在近现代科学技术方面大多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高校的学科拥有数量、研究水平等仍显不够。据此我们认为,从总体上考量,我国高校学科更重要是建设发展,扩充学科门类,提升研究质量。
  2. 专业及其演变。高等教育的专业划分,按照国内通行的教科书定义,“就是以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为依据,把高深专门知识分门别类地分成不同的专门化知识领域,形成不同的教育基本单位。“”专业结构是指专业的类型以及各专业之间的组合方式。一个国家或一个省市高等学校中专业结构的状况是该区域教育系统功能的反映。专业结构合理与否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即在高等学校中设置哪些从事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这就意味着,专业首先要以学科为基础,专业的内容和发展方向要与学科的发展相适应。其次,专业与社会职业分工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社会职业分工有各种类型、层次、规格,专业必须与之相适应。其三是不同专业各具专门性,它主要体现于培养目标和与它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专业的演变,主要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的发展变化而来,社会职业分工产生对专业发展的需求,高校则在一定的学科基础上,通过整合课程配置形成适应职业分工的专业。但是,专业与社会职业的对应关系并不意味着简单的一一对应,尤其是当代社会中人的职业流动性越来越高,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可能仅仅囿于单一职业,而必须是针对某类特定职业,同时又适应其它相近职业。
  一般地说,高等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是指高校的学科和专业的分布及其关系,它是国家教育体系结构的具体化。高等学校的学科一般根据科学发展的逻辑体系和学校性质来设计,并根据科学发展体系内容结构的变化而呈现或分化或综合的演变;而专业则主要根据学科框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并与学生未来就业的职业存在高度相关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职业变化而呈现或整合或拓展的演变。因此,学科与专业确有内在联系,但也有明显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学科的设置调整与专业的设置调整有各自的内在逻辑,不能用同一方式方法对待和运作。
  3.课程设置的意义和作用。课程设置是构成专业的要素,决定着专业的内涵。课程设置的结构和质量决定了专业培养的知识结构与水平,因此可以说是专业结构调整的“源头”。高等教育内部课程设置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体现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专业结构的内涵质量调整,就在于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优化。没有课程设置体系的改革优化,所谓专业结构改革调整便失去内涵,也失去支撑。由于科技进步和知识更新日益加速,高校课程内容和结构也必须与时俱进;由于职业分化日益深入和职业流动日益频繁,职业所需知识结构已经呈现“专”与“通”结合趋势。因此,高校要培养适应未来的高素质人力资本,就必须注重课程内容的适时更新,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应适度“宽口径”,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拓展适当的“通识教育”。通过更新调整课程设置结构来落实改革专业培养模式,通过改革专业培养模式来克服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不适应,消除人才“学、用”上的资源浪费,以求适应当下劳动力市场流动和职业转换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全面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和效益。
  有必要指出,专业范围的宽与窄一直是专业划分、设置和调整中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专业调整的实际操作也往往受到这些争论的影响。但我们应该明确,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适应性是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世界高等教育界长期以来形成了大专业模式和小专业模式。前者专业口径较大,培养目标范围较宽,毕业生适应性较强,主要受市场机制调节,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基本上采取这种模式;后者专业口径较小,适应面较窄,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下被认为是有利于计划配置人才和“专业对口”的人才培养模式,前苏联和我国在计划体制下均采用这一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的职业流动性增强,现在小专业模式已受到挑战,国内许多高校近年来已进行了“拓宽专业口径,实行宽基础培养和适度通识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其中课程内容的优化、课程设置体系的更新正是着力点与切入口。我们应借鉴大专业模式的成功经验,从课程设置体系的调整创新入手,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从高等教育的国际潮流观察,发展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备受重视的教学改革方向,也是课程设置体系改革的重点。如前所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文件就指出,现代大学不仅是把学生培养成“就业者”,而且更重要是应当培养“创业者”。无论什么应用性专业,都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创业者。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的知识型、专业化、高素质的创业者。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改革优化中,有必要增加创业学的课程,加强创业意识、知识、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中的创业群体更多涌现。
  4.职业及其演变。职业是劳动者从事的专门性工作,它按照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进行划分。职业结构也即是劳动力要素结构,配置到现代生产体系中便影响着产业结构。随着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不断丰富发展,社会分工以及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内部分工也不断丰富发展,导致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职业越来越多。社会分工和劳动组织内部的劳动分工交互发展,决定和制约着现代社会的职业发展,劳动分工越发达,专业化程度越高,职业也就随之越来越多。同时,在社会分工的发展进程中,也有一些职业被产业变化更新的需求所淘汰或被新职业所替代而消失。
  职业分类有其复杂性、多样性。国际劳工组织给出的国际职业分类标准将职业类别分为 8大类、83 小类、284 细类以及 1506 个职业项目,对 1881 个职业名称做了明确定义。加拿大《职业分类手册》共列职业 3000 余种。1980 年出版的《美国百科全书》称美国有 25000 种职业。在我国,1999 年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国内职业归为 8 个大类,66 个中类,413 个小类,共有 1838 个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人;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在现代市场化社会中,职业转换和流动司空见惯,比如美国一个人职业生涯平均经历 5 种职业,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后发生数次职业转换也已成常态。在这个意义上,专业与职业不能简单地划等号,高校的专业教育不可能涵盖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全部职业需要。
  5.学科、专业、课程与职业的关系。学科是高等教育立足之基,是高等学校立身之本。知识的传承、积淀、创造都依赖于学科建设发展。专业也以学科为其基础,否则便是无本之木,高校的学科建设的覆盖面、层次水平、学科团队直接决定着某一专业能否设置与水平高低。因此,对于高校提升办学质量而言,其着力点首先应该是学科建设。
  专业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平台,一方面以相关学科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以社会职业为实现出路。专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它具体规定了各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学科可以在学科研究丰富深化发展中不断分化,而某一专业则由于一定的社会职业的长期存续而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等日益提高,职业标准及其规格要求也相应提高,专业的内涵和标准应随之调整,构成专业的要素的课程编排也需及时调整更新充实。
  职业是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本实现价值的平台。当代社会中高新职业的发展有赖于高校培养的相应专业人才的支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和变动频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质量,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变化升级促使职业分工发展,职业的丰富发展又促进着高校专业的丰富发展,进而激励着高校学科的建设发展。
  综上所述,对学科、专业、课程、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演变的相互作用,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描述其机理:从供给角度看,学科→专业、课程→职业,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从需求角度看,则是职业→课程、专业→学科,前者对于后者具有拉动作用。这也就表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改革调整,实际上是学科、专业、课程、职业四者互动作用的结果。

  二、高校学科专业改革国际经验比较和路径选择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校学科和专业调整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由于社会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的差异,以及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差异,导致学科和专业调整的思路、方式和路径的区别。这里,我们主要就专业改革调整问题进行国际比较。
  1.专业改革思路比较。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经济社会发育较为成熟,高等教育已达到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就业单位和职业流动转换相当普遍而且较为频繁。日本教育学家矢野真和认为日本的状况是:“大学教育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模糊,而大学与公司之间的组织上的对应关系却越来越明显。大学毕业,不是从‘专业教育到专门化的职业’,而是‘从大学到公司’的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1995)》中就指出:“在一个‘学位=工作’这一公式已不再适用的时代,高等教育培养的未来毕业生不应仅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由这一理念出发,发达国家更加重视的是高校专业的内涵调整和学习方式的优化。在专业内涵调整上,主要是使课程和学习安排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保证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因此,发达国家在高校学科和专业改革调整思路上,当下更多地强调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出发,提倡“通识教育”,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激励学生争取“双学位”。可以认为,发达国家专业调整思路的特点,在于不把专业简单地对应于固定职业,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但重视专业的内涵调整优化,通过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职业特别是职业变化的能力。
  我国目前的高校专业改革调整思路基本上是沿袭“专业-职业”的思维定势,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业需求为基准,讲求专业与职业的一一对应,强调学生“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对口”,看重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指标来评判一个专业的存在与发展价值,并且尤其重视从外延数量上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与发达国家的思路相比对,我们的思路可能过于局限于就专业论专业,而没有对构成专业的要素即课程调整创新和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转换能力的深层次与长期性问题给予足够的体认。
  2.专业改革方式比较。发达国家的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具有很强自主性,在制度安排上突出“学校自治”,在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学科和专业调整发展等方面拥有自主权。毕业生就业被认为是学生个人的权利和选择,学校作为培养机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在此制度框架中,专业调整和设置是学校的自主选择和自主行为,因此学校在专业调整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应变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校的专业调整特别讲求增进办学特色,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和教学科研资源,集中力量突出发展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从而与其它高校形成差异化竞争的优势。美国耶鲁大学校长里查德·雷文在阐述大学办学模式和学科专业发展时指出,耶鲁大学错过了20 世纪 80 年代 IT 技术成果转化浪潮,但“在1993 年,我们坚信,我们有极大的尚未开发的潜能来建立我们在纽黑文周围的生物科技产业。”因此,耶鲁大学近年来在专业调整发展中致力于生物科技类专业的重点发展,这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发展与 IT产业相关的信息科技类专业形成了错位差异,正是此种错位发展,才能独具特色和优势。也正因为发达国家的高校在专业调整发展中拥有更为充分的自主权和主动性,才能有效形成各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我国高校目前只有“有限自主权”,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覆盖了高校几乎所有的重要事务和实际运作,专业设置要经过行政部门审批,招生规模要由行政部门计划安排,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及其经费支持也须通过行政部门的审批拨付等等。这些与高校专业调整直接关联的权利不在办学主体,因此高校调整专业结构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自然不可与发达国家高校同日而语。通常情况下,行政管理部门提出高校专业调整的文件指示,高校则按照行政管理部门的文件要求进行专业调整。这与发达国家高校直接顺应市场需求和职业分工变化主动开设或调整专业相比,我们显然多了一个行政管理的中间环节,而且这一中间环节对高校专业调整起着决定性作用。
  3.专业改革路径比较。以苏、美专业模式作比较,前苏联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是按“职业—专业—课程”的路径进行的,我国长期以来也是这种模式。这一模式特点是,当社会有某种职业需要,就在一定学科的基础上设置专业,然后再做课程设计。其内在关系是:①人才需求的具体规格是确定职业面和职业内容进一步分化最适宜的尺度。②划分职业活动领域是确定专业的起点。③根据职业活动领域的具体任务、变化情况和发展前景,判明专业应具有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并以此为根据来确定课程。美国高等学校专业形成和调整的路径,则是“职业—课程—专业”。这种模式特点是,社会对新的职业的需求,反映在高等学校中首先不是以专业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当社会上出现新的职业时,高校总是先开设一门或几门职业需求的选修课,只有当新的职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提出了稳定的人才需求,并且高校可以开设系列配套的课程,师资、设备达到一定条件时才正式设置专业。这两种模式彰显出计划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区别。前苏联模式是根据职业需要先做出专业标准,按此标准设置高校的专业。而美国模式则是根据职业需要先改革课程,在课程改革基础上再设置专业。不妨可以说,前苏联模式是“先规范化标准化,后设置调整专业”,其好处是专业设置调整有统一规范,易于管理而不易出现专业标准的紊乱;而美国模式则为“先改革顺应,后设置专业并加以规范化标准化”,其好处是更及时地顺应经济社会的职业分工变化发展的需要,更高效率地培养适应性人力资本,并在新职业稳定和课程改革成熟的基础上确定专业,使之更契合实际、贴近需要。从效率角度考量,我们初步认为,美国模式似乎更能够适应快速多变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业分化,与人力资本市场需求也结合得更加密切。
  4.专业改革方向比较。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呈现信息化、知识化的态势。目前,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 40%~60%,新兴工业国为 20%~40%。发达国家集中发展微电子、生物技术、新材料、电信、航空、机器人和机床、电脑及软件等高新技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大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并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发展。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传统产业为其提供材料、工艺、基础器件和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支撑,高技术产业反过来也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极强的改造作用,即通过高技术产业的杠杆作用,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使传统产业开辟新的市场,焕发新的生机。至于一般加工制造业,则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根据这种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职业结构特点,发达国家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方向是:一方面注意充实和加强基础理论专业,另一方面将目光瞄准高新技术及决定现有产业结构的产业上,遵循以高科技产业群带动传统产业改造,进而形成新产业结构的原则,进行专业调整优化,以适应未来对人才的需求。
  当下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国际化。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先导产业,包括加工制造业在内的重化工产业是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产业尚在初步发展过程中。根据这种产业体系,国家教育部于 2001 年提出的高等学校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向是:“积极发展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专业是调整的重点。优先发展诸如信息、生命、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新学科专业是专业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强调,“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积极设置主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性人才。”
  比对之下,可以看出,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专业改革调整方向更为集中,聚焦于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需要;而我国的高校专业改革调整则较多考虑既要跟上信息化浪潮,又要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所以方向相对发散。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必然现象,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体认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演进,高校专业结构改革调整的历史进程与演变规律。同时,这也表明我国高校专业改革调整的难度更大,既必须对适应工业化时代的传统专业注入信息时代的专业元素,又必须注重使信息时代的新兴专业适用于改造传统产业和职业。显而易见,这对专业的内涵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决定着当下高校的专业改革调整只能走“宽口径”之路。

  三、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综上所述,我们给出本文结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中,高校应该着力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专业结构改革和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夯实基础。专业结构改革调整应该变计划导向为市场导向,改革沿袭已久的“职业——专业——课程”路径,从高教课程设置这一基础和“源头”上调整专业内涵,把课程设置的创新、改革、调整作为专业调整优化的优先考虑因素。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制度安排保障上,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包括改革课程设置、调整专业结构的自主权,使高校以办学主体的角色自主进行差异化定位,构造学科、专业、课程以及办学特色。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应该重在提高学科专业的内在质量和办学水平,重点加强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科研条件的充实建设。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调整方式应从“事后调整”转变为“事前预测”,即从目前主要依据就业率的经验数据来确定各专业数量比例转变为主要依据对未来就业变化的预测来优化专业结构,特别是开发新课程新专业,其中关键是地方政府、高校、用人单位联合建立就业信息及预测平台,健全就业和职业信息沟通机制,为高校学科专业改革调整提供来自市场的现实依据。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经济动机及合理实现

刘剑虹 任丽清

(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2期)

  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的行为中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动机。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及其合理实现的研究,是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解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各种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引导、高校的自我调整,促使高校在实现其经济动机的同时,达到优化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目的。

  一、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经济动机简述

  所谓个人的经济动机就是个人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效用的来源可以是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也可以是声望、尊严等其他一些非货币因素”。高等学校作为非营利机构,其专业设置的经济动机在于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寻求更多更好的学生。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公共政策教授大卫·科伯在论及高等教育市场时指出“(高等教育)这一特殊市场的‘销售者’寻求的是最出色的‘购买者’,即学生。 …… ‘在大学的生产过程中’,消费者是最重要的投入,学校需要拔尖的学生,就像拔尖的学生需要他们一样”。诚然,通过寻求出色的学生,一方面,可以使高等学校获得政府、社会、受教育者更多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寻求出色的学生可以为学校获得更好的“声誉”并由此进入良性的循环。 “高等教育是一个‘成功带来成功,失败带来失败的产业’。 ”因此,笔者认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效用函数应该为专业招生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设置某一专业所需成本的函数。即:

  表示U与R正相关,U与C负相关。其中,U—高校设置某一专业的总效用;C—专业办学成本,主要为分配给各专业使用的各项资源的价值,但不包括面向全校服务的公共资源的价值;R—专业招生人数的质量和数量,可以用专业的热门系数(填报某一学校某一专业的志愿人数与该专业招生计划的差额与招生计划之比值)来表示。即:R=(Z-K)/K (公式4)Z为填报志愿人数,常数K为该专业的招生计划人数, R值越大,则表示专业越热门,生源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该专业录取分数线越高,该专业在生源市场的竞争力越强。 R的大小取决于填报该专业的志愿人数Z,家长或学生的专业选择直接影响着R的大小。此外,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家长或学生依据劳动力市场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以及专业的个人收益率等选择理想的专业,因此,R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某一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基于这一模型,高等学校在选择进入某一专业时,在专业办学成本C一定的情况下,倾向于选择R值越大的专业进入,即选择热门专业进入;在R一定的情况下,倾向于选择专业办学成本C值较小的专业进入。
  在选择进入的方式上,根据高校进入新专业采用的不同方式,进入可以分为“模仿”和“创新”两种方式,根据进入者原有的专业办学条件,可以将进入方式分为“全新进入”和“内部调整进入”。一般情况下,由于“模仿”的方式有现成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内部调整”的方式有原有的办学基础和办学资源可以共享,以这两种方式进入新专业要比另外两种方式容易且成本低。目前,高校倾向于这两种方式进入新专业,但采用这两种方式进入新专业,很难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容易导致高校之间专业“复制”,因人而设、趋同等现象。
  高校选择退出某一专业,则意味着已经投入的办学成本中一些适应性狭窄的专业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不能为其他专业继续使用的专业办学成本将沦为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大,退出成本也就越大。而同时这一专业的专业教师就面临着失业的危险或专业转型的需要,他们必然反对学校退出自身所在的学科专业。因此,相比较于新专业的进入,我国高校退出某一专业不仅难度大且速度缓慢。
  综上,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存在,一方面促使着高校为实现自身的办学效用,主动迎合和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调整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但另一方面,任何经济动机都是以追求私利为最终目的的,这种私利性常常使得高校只注重眼前的短期需求和短期效益,而忽略专业设置的长期需求和效益,其直接的后果是:(1)一些热门的、办学成本低的专业大幅度扩张,而一些就业范围小、收入低的专业则发展缓慢,通过对2003-2008年教育部备案或审批通过全国高校新设置的专业数进行分析,可发现哲学、历史学等专业平均每年新增专业布点数只占平均新增专业总数的0.2%和0.5%,而管理学类、文学类、工学类等专业,则分别占了16.8% 、21.5%和30.3%。 (2)高校在选择进入某一专业时,依赖于原有的办学基础和办学资源以及现成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模式,使得许多高校的专业因人而设,专业“复制”、“雷同”现象严重。 (3)在专业的退出上,退出的沉没成本直接影响着退出的难度与速度,导致劳动力市场上过多的“高等教育无效供给”和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此,促进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合理实现,发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影响,是高校专业设置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高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合理实现的宏观考察:政府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控

  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的理论模型,专业招生人数的质量和数量与专业办学成本是直接影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效用的两大因子,政府的宏观调控应从专业招生人数的质量和数量与专业办学成本入手,通过对其的调节引导高校专业设置朝着国家对人才需求方向发展。其次,在不同的专业之间,通过具体的调控政策,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专业选择以及改变不同专业的办学成本,是政府调控的又一措施。
  (一)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促进信息的畅通与对称
  社会的发展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对劳动力的需求势必派生对教育的需求,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的供需信息决定性地影响着高等学校做出进入或退出某一专业、扩大或缩小某一专业规模的选择。为此,政府应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并定时免费公布信息,在高校、学生及用人单位之间进行有效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1.定期公布全国各区域的专业布点情况。区域的专业布点总体情况代表了一个地区的专业结构。所谓专业结构是指专业的类型以及各专业之间的组合方式。专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等学校专业人才的供应情况,反映了该区域教育系统的功能。因此,各区域的专业布点情况既是各种教育统计和人才预测的重要依据,也是高等学校进入或退出某一专业、扩大或缩小招生规模的决策依据,因此,政府应每年或隔年公布全国各区域的专业布点情况。
  2.准确收集、反馈和公布各专业的就业信息。就业信息的反馈包括就业率的反馈和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反馈。教育部自1999年开始公布直属院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并取得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所公布的就业率“注水”或“掺水”现象严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反馈上,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有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反馈机制,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反馈毕业生流向的岗位、薪金等信息,而这些信息作为市场信号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需求情况。但在我国,对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跟踪调查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毕业生反馈机制是我国政府应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3.做好各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和预警工作。为进一步帮助学校和学生及时掌握人才市场信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各项社会调查。如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当地的产业政策,搞清楚哪些是主要产业,哪些是支柱产业,哪些是新兴产业。同时,结合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率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状况对未来一个时期市场的人才需求做好预测和预警工作,便于高校、学生和家长对各专业人才的供需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出尽可能科学有效的决策。
  (二)转变角色,充当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战略投资者和布局者
  为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政府应首先改变自身角色,从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直接管理者中解脱出来,转变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战略投资者和布局者,通过各类政策引导高校自觉主动地朝着政府拟定的方向进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尤其是财政政策,“财政机制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稳定器和改革与变化的重要杠杆”。它使各种权利的表现成为现实,虽然经济手段不是影响大学权利结构和行为的唯一因素,但确是唯一的、具体的、定量的、可控制的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方式,这种拨款方式,体现了学校之间享有政府拨款上的公平,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是,这种方式没有体现出政府拨款在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差异,无法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效率目标。因此,政府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控应区分不同类型与层次专业,采取差别调控的政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根据不同维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专业,按照学科性质可以把专业分为基础专业和应用专业,依据专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基础专业、长线专业和一些新兴专业,由于投资大、成本高、回收周期长,毕业生就业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等原因,日益受到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冷落,如:农学、纺织、国防军工等专业。对于这类专业,政府应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想办法使其“升温”,如通过设立国家专项经费、特别津贴和提高生均拨款等方式给予学校财政帮助,降低学生学费标准,提供就业优惠或保证政策吸引优质生源。对于一些热门的应用专业和短线专业,为防止专业人才过剩,造成资源的浪费,则要进行适当的“降温”,政府可以降低生均拨款,提高学生学费标准等控制专业的布点数。通过“升温”与“降温”并举,实现专业数量与结构的均衡分布。

  三、高校专业设置经济动机合理实现的微观考察: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自我调整

  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围绕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效用函数的两大因子R和C,微观层面考察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自我调整,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如何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专业选择,降低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强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二是如何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专业的办学成本。
  1.高校应做好信息的提供与收集,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信息对称是学生理性选择专业和高校科学设置专业的首要条件,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对称不仅是政府也是高校首当其冲的任务。在提供信息方面,高校应准确公布学校各专业生源的报考和录取比例、录取分数线、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率,供其他高校、学生和家长参考;在信息收集方面,应通过各类信息平台收集专业人才的供需信息,加强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论证,做好各专业人才的预测工作。
  2.推迟专业选择的时间,降低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为解决考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问题,高校除了提供尽量全面和准确的信息供家长和考生参考外,还可推迟学生专业选择的时间,即学生入学学习一定阶段后再定专业进行分流培养。推迟专业选择的时间,不仅解决了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过于“刚性”的弊端,提高了学生专业选择的合理性,降低了高校专业设置的风险,同时也在高校内部建立了专业竞争机制,促进专业的优胜劣汰,通过学生的选择促使“夕阳专业”退出和这些专业教师的转型及自我升级。
  3.发展高校战略联盟,走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办学之路。专业办学成本是影响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效用的又一因素,但高校以育人为目的,不可能成为“成本最小化者”,只能通过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降低专业的办学成本,提高专业的办学效益。实施战略联盟策略是高校应对资源短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对应于企业的战略联盟,高校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校(或高校与其他特定组织、机构)之间,为了一定的目的或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根据联盟的对象,我们将高校战略联盟分为校企联盟和校际联盟。
  首先,校企合作是解决高校资源短缺和专业退出沉没成本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新专业的进入和原有专业的退出,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师资队伍、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均要发生变化。这些新资源的获得和原有资源的处理是阻碍“朝阳专业”进入和“夕阳专业”及时退出的最主要因素。美国、加拿大社区学院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是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多由行业企业提供,教师多数聘任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专、兼职结合。在我国,校企合作已经提出多年,但企业的参与力度不足,校企合作陷入“学校热、企业冷”、“学校、企业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为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学校应主动走进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主动开放企业所需的资源,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其次,校际合作则可以有效实现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体来说主要有:(1)在学科专业设置上互通有无,避免专业设置的低层次重复,减少高等教育的“无效供给”;(2)突破学科专业设置的办学空间,各联盟高校之间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取长补短,打造各高校自身特色专业;(3)实现校际间的资源共享,降低专业的办学成本。如通过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网络图书资料互借互换等,减少高校专业设置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出,降低专业办学成本;(4)开展联盟高校之间的教师专业活动,通过教师互聘或提供教师在联盟学校之间进修的机会,帮助教师在原有学校原有专业退出后重新就业或专业转型,降低教师对“夕阳专业”退出的阻碍。
  4.构建专业群,走专业集群化发展道路。一般来说,专业群是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相关、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以某一学科为主线结合而成的一个集群。由于专业群内的专业具有共同的基础技术与能力要求,通过专业群的构建,可以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统筹利用,将各专业分散的实验、设备、设施资源整合为系统的专业群资源,将分散的师资整合形成专业师资团队,在提高专业办学实力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专业办学成本。为此,高校应通过构建专业群,增强各学科专业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在学科的交叉渗透中,不断形成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现实与前瞻

张婕

(刊载于《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措施。“十一五”期间,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重要内容之一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工作中的特色专业建设已经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广泛关注。理性地分析和研判特色专业建设的成败与得失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一、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
  1. 特色专业建设的预期数量目标基本实现
  “十一五”期间,根据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分六批在高等学校共立项建设3376个特色专业建设点(含323个经费自筹建设点)。从各个高校所推荐和通过的专业来说,都体现了较强的教师队伍、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到位、实践实验条件较好、管理制度完善等特色专业的基本特征。其中,“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体现了面向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体现了面向国家需求,是优先发展、紧缺专门人才和艰苦行业中的专业领域。如浙江省提出: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符合浙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以及体现高校的办学历史的积淀,要求申报学校在学校专业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特色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在省重点专业建设基础上再推荐国家级特色专业。据浙江省《“质量工程”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统计,“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共有26所高校128个专业入围国家级特色项目建设点,其中,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11个,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7个。
  2. 初步建立了特色专业三级体系
  从特色专业建设的情况来看,项目的实施使特色专业建设的机制初显成效。全国上下基本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三级特色专业体系,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投入8000万元重点建设200个本科特色专业和200个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形成一批结构合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省级重点专业群;安徽省财政质量工程中设特色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截至2010年4月,已累计投入经费2671万元用于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四川省建立了校级、省级、国家级特色专业三级立项建设程序。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国家级“质量工程”“特色专业”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报告》统计,至2010年,四川省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2个、省级建设点350个、校级项目600个以上。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立项数占四川省本科专业总数的10%左右,涉及67个二级类、94个不重复专业,覆盖12万以上在校生,占全省本科生总数的20%左右。
  3. 示范和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性意见》)提出,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改革创新,提高效益;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从实施特色专业建设的效果而言,通过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了省级、校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发挥了专业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一些专业群和相关特色优势专业不断产生和涌现,带动了各高校专业整体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如此,通过专业建设还带动了相关工作,如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涌现出了一大批水平较高与质量工程相关的标志性成果,促进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从教育政策学角度来分析,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有其初期目标和终极目标追求。实施质量工程的初期目标就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即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而质量工程的最终价值追求则是高等教育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实施特色专业建设意义深远,是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桥梁和手段。
  从近五年审批的3 376个特色专业来看,基本上反映了高等学校长期办学实践的结晶,尤其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努力,然而这些专业是否有效地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需求的交叉点上。这就决定了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不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色专业的社会用户反应是十分重要的,但从特色专业的审批来审视,其观察和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各高校提供的文字材料,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专业与市场所需人才的契合度。因此,建立专业与市场的合理调节机制就成为判断一个专业发展的一个指标,这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重视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是明显不同的。
  2. 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
  自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诸多影响因素中,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指导性意见》就明确提出特色专业建设的双重目标:一是优化结构与布局;二是示范和带动专业建设。可见,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是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认证工作中的一项工作。但在现实中,人们对于审批特色专业的热情要远远大于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认证的积极性,说明专业结构的调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审批特色专业相对要容易操作,也更容易看到近期成效。但是,从实施质量工程的最终目标来看,特色专业建设是一种手段,目标是要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从这个层面来研判,特色专业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尤其是作为基层的各个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上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需要推进。
  3. 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的关系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
  专业是与市场关系最为密切的,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体系需要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政府应在制定行业标准方面发挥作用。据了解,教育部已经开始在医学领域和工程领域进行专业认证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其他专业如何制定标准,如何进行认证还没有具体的要求。因而,从未来趋势来看,特色专业建设有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开展。
  一是特色专业审批评估体系有待健全。目前,我国尚无特色专业的具体标准,只是通过文件形式予以明确,如《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评审指标》。该评审指标共分为八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八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建设目标与支持保障、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很明显,这一评审标准是不分高校类别和学科类别的,所有参评的普通高校及其所申报的各类学科专业均以此评审标准来审批,这一点显然是简单化了。鉴于此,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出台具体的不同类别高校特色专业指标体系,以引导高校分类发展。
  二是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监控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培育绝非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特色专业的培育和形成主要涉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认可,集稳定性和动态性为一体。因此,任何级别的特色专业称号都应设立一定的有效期,建立起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
  4. 特色专业的形成与培育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特色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认同度。特色专业需要在社会上树立鲜明的形象,培养出既有特色又有竞争力的人才。二是长期性。特色专业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积淀,是一个不断培育和生长的过程,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三是复杂性。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强大的学科基础,而且需要稳定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制度等。
  特色专业建设是有其自身规律的,需要有成熟稳定的机制扶持培育,而非批量生产的。目前实行的特色专业建设,对鼓励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发挥特色专业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学校其他专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很容易使“特色专业”沦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不利于真正的特色专业培育及其内涵建设。因此,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引导高校扶持培育更多的特色专业。

  二、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特色专业建设不仅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同时也是极具理论色彩的问题。要做好特色专业建设工作,需要从理论上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特色专业的定位和功用
  从定位上来讲,特色专业是一个介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市场之间的中位概念。首先,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主。其次,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影响着专业的设置,因此,专业是否与市场保持一定的契合度就成为一个专业能否长期存在的基础。
  从功用来讲,特色专业建设有双重的目标和任务,一是促进学科的发育和成熟;二是为人才市场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变迁的角度看,特色专业建设的第一重目标在弱化,第二重目标在逐渐彰显。从政策研究角度来分析,政府部门把特色专业建设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它列于首位,充分显示了政府所寄予特色专业建设的期望。
  作为一项国家政策,特色专业建设主要是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问题,即高等教育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解决高等学校盲目发展问题,即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和定位问题;解决专业建设的随意性问题,即高等学校专业的标准和认证问题。特色专业建设在定位和功用上要处理好两对基本的关系。
  1. 特色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特色专业建设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是一个急需解答的问题。要回答此问题,就必须要弄清: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区别。
  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构成要素不同,最终结果不同。从构成要素看,学科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研课题、研究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管理人员等;而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师、课程、教材、实验与教学管理人员等。从最终结果看,学科建设主要是学术梯队建设、研究设施建设、确定研究方向以产出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学术性的行为;而专业建设主要是围绕专业人才目标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等内容来展开,最终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更多的具有市场性特征。
  2. 特色专业建设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社会需求”和“动态调整”已经成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两个关键词。在特色专业建设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上,需要解决特色专业的层次问题和特色专业与工作的匹配问题。
  所谓特色专业的层次问题,就是要合理区分不同类型高校特色专业的服务面向。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以来,许多省就进行了不少探索,形成一些有益的经验。如安徽省实施分类指导,构建特色专业建设体系。强调重点大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他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这种以服务和支撑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特色专业建设体系,得到了全省高校的认同和实践,发挥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分类指导作用。
  所谓特色专业与工作的匹配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特色专业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衔接问题。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大,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激增,学生就业的压力不断凸显。麦可思研究院运用调查数据,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各行业高校学生就业的状况,2010年对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表明,从专业结构来看,约三成失业大学毕业生持续性集中在少数专业。天津失业率最高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等10个本科专业,其失业人数之和占到全市失业本科生总数的38. 1%。因此,特色专业建设应把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契合度作为衡量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考量指标。
  (二)关于特色专业培育的问题
  特色专业之所以被社会认可,绝非一日之功,特色专业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从显性与隐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在显性方面,特色专业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因素:用户反应、教师队伍、培养方案、资源保证。从学校内部建设而言,特色专业建设涉及人才培养的理念、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课程建设与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因而特色专业的培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用户反应是结果,教师队伍是关键,培养方案是手段,资源保证是基础。
  在隐性方面,从影响特色专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影响特色专业培育的内部因素是学科的内在需求,即高校常常会从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考虑专业的发展问题,特色专业培育与传统学科发展之间的关系、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的关系。但是,影响特色专业培育的外部因素是特色专业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目前,广泛受到社会诟病的是大学专业设置脱离社会的需求,甚至严重滞后,出现了所谓的失业与空缺并存的状态,这凸显了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紧迫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因此,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要遵从学科逻辑与劳动力市场逻辑。这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解课题。
  (三)关于特色专业认证问题
  政府部门通过国家意志和行为把高等学校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提高质量的轨道上来,今后是否还要由政府出面分批次地设立新的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审批之后谁来进行监控,谁来进行认证的问题,都是值得加以认真研究的问题。
  1. 关于专业标准问题
  在经济学领域流行着一句话:制度大于技术。但在教育领域,技术和制度都同等重要,都需要加强建设。对于特色专业建设来说,在制度层面就是形成特色专业认证的长效机制;在技术层面就是制定出特色专业的标准。专业标准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尺度。
  专业标准不仅包括所有专业普遍意义上的标准,而且包括不同专业人才的标准。在此方面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一些的经验。
  2. 关于认证主体问题
  专业是否有认证标准是一个专业规范与否的问题,而专业由谁来认证则涉及权限和公正问题。在此方面可以在借鉴国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培育教育中介机构来承担行业的专业认证工作,以保证评介的中立性和客观性。
  在英国负责对工程界进行管理的是一家皇家特许的权力机构——英国工程委员会(简称ECUK)。ECUK不但负责管理英国工程界,还在国际上代表英国工程师的利益。因此,根据皇家宪章,其使命就是为工程师、工艺师和技术员确定并保持专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国际公认标准。ECUK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工程师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注册,二是对英国工程教育专业进行专业认证。ECUK对工程界的管理是通过几十个工程学会来实现的。它对合乎条件的工程学会授予许可证,让这些学会来维护和促进相关的认证标准。

  三、关于未来特色专业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在未来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方向为:科学回顾和总结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得失,特别是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方面的差距,科学制定专业标准,逐步开展专业认证,从而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做好下一步特色专业建设,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建议组织有关力量,对已经审批通过的特色专业进行跟踪研究,量化分析特色专业所产生的效益和应发挥的作用,为今后特色专业建设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撑。
  第二,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系统思考,跳出教育的视角,加强对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和研究,为高校设置专业提供信息依据。
  第三,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分类指导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良性机制。建议把高校注重申报特色专业的热情逐步引导到培育更多适销对路专业的轨道上来,形成高校自主设置、政府备案、社会淘汰的机制。
  第四,通过一定形式的认可机制让具有一定资质和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承担行业的专业认证工作,逐步实现高等教育事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以专业调整促学生就业

刘庆昌

(刊载于《教育与职业》)

  近年来,依次出现了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就业难的现象,每一次类似,情况的出现,又都导致了更高层次教育规模的扩大。然而,除了更高学历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之外,就业形势好像并没有好转。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人认为就业难是毕业生不愿意到艰苦行业工作造成的。对此我并不完全否定,但从另外的角度思考却发现、制约学生就业状况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校专业设置。
  每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总有家长问到专业与未来就业的关系。这说明把专业和就业联系起来已是一种普遍的心理,也是一种自然心理,专业和就业有着必然的联系。
  现在,高校都比较重视就业问题,毕业生就业率不仅是公众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校内部评价教学单位的重要指标,说明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就业状况,最终必须在专业上做文章。
  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专业在一定的时期是相对稳定的,但当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之后,专业的调整和改造就成为一种必然。
  不同类型的学校,其专业改造的情形是不相同的。职业院校也许主要是面对社会分工和市场需求的技术性调整问题,而对于学术性的大学,在专业改造上必须是从观念到思路上的革命。过去,我们的学术性大学,秉持学术至上的原则,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学科意识,而在教育规模明显扩大的情况下,学校必须在学科意识之外强化专业意识。特别是与社会职业分工直接相关的学科,更应当兼顾学科和专业。
  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并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专业发展的目标则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学科发展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发展是学科转换为生产力的重要机制。当前,没有一所高校不关心学生的就业,但这种关心更应该体现在对现有专业的调整和改造上。我相信这是一种必然的和负责任的选择。
  专业调整和改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专业培养方案的重构和教师业务的转型。其中,教师的业务转型可能是最为艰巨的任务。因为,惯性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少有人能够自主、自愿地进行业务转型。每个教师都经历过已有专业的相关教育和培训,若要转型,就意味着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当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然而,在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阵痛是难免的。经受了这种阵痛,我们的专业和就业就会出现良性的互动专业的生命力就会进一步增强。所以,为了就业,改造专业,既是高校及教师分内的责任,也是一种历史的使命。

金融危机下的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学科发展

陈萦

(刊载于《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形成波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损害,未来经济的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而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的高等教育体系必将受到其影响。本次金融危机一方面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提出要求,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学科发展带来契机。

  一、金融危机对高校专业结构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暴露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软肋:一是出口依存度高,二是高投资、高能耗的增长模式。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进行重大调整,并将对产业结构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
  (一)经济发展模式从外向到内向的转型要求高校调整专业结构
  我国在校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就读于地方应用型高校以及高职高专,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小制造企业是他们主要的就业场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的持续增长。欧美和日本是我国外贸出口最大的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地区消费能力疲软,导致我国以外贸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中小制造企业已经出现大量倒闭的现象。
  国家一方面采取措施帮助制造业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将以此为契机调整我国整体经济结构,降低外贸依存度。一些外向型的制造业将更多地向内销转型,其劳动力需求也将从低端的生产、加工的劳动者转向产品设计、品牌策划、营销等中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带来的社会分工需求的变化要求高校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否则将造成专业结构的扭曲和人才的浪费。一方面,有关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早作出反应,对相关地域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展开调研,指导高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另一方面,未来几年内社会分工需求的波动性可能比较大,鉴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周期长,为了灵活应对就业市场结构的快速变化,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角色,改革专业管理办法。如下放专业设置权,改审批为评估,加大招生计划管理的弹性,允许高校在培养期内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等。
  (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和专业结构调整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由来已久,并非金融危机导致的新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有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第二产业中以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为主,这样的产业结构更多地需要简单劳动者而非文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高的大学生。而此次金融危机虽然在现阶段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从长远看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和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产业中产品的知识含量与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经营者将会改变投资模式,即逐渐减少物质、金融资本的注入,代之以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提升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产业结构的核心。这种调整无疑将会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技术密集型产业比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更多的高级专门人才,因而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增加,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并促进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对工科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增加,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加大对这类院系的投入;从专业结构看,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所需专门人才将在就业市场走俏,高校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这种变化。
  (三)调整专业结构要着眼于长期趋势,正确对待短期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
  对高校来说,专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资源的重新配置,必然产生一定的成本。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周期长,应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而不是根据短期内的投资热点调整专业结构,频繁地调整专业结构将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在金融危机的紧急形势下,国家出台了巨额投资方案,以求拉动投资从而带动需求以阻挡经济滑坡。但是这种通过外生投资的乘数效应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只有通过内生性质的社会成员的投资和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才有持久动力。据经济学家估算,近年来我国GDP增长的大部分由投资积累贡献,其中多是由政府投资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投资竞争带动的,走的是“一种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学家已经呼吁要谨防这种国家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占效应。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必须使民间投资和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机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高等学校应冷静地看待国家资金及其带动的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向,通过产业结构对人才需求结构产生的影响,不可盲动。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高等学校要处理好动与静的结合。一方面要认清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积极主动地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早作部署;另一方面,要避免盲目追逐短期市场热点;同时,要立足本校实际条件,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清醒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战略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专业结构。

  二、金融危机对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

  (一)从历史上看,金融危机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从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催发了新的研究方法,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也造就了领一时风气的经济学流派。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经济学是在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从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入手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宣告古典经济学主张的自由市场的失败,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将资本主义国家带出危机的泥潭并成为主流;70年代的“经济滞涨”使得英美等国抛弃凯恩斯主义,转而奉行新自由经济学并取得了长期的经济繁荣;而本次金融危机又宣告了新自由经济学派的失败。探其原因,经济危机的爆发凸显了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缺陷及其指导下的经济政策的弊端。经济学的理论大多是在反思原来的“主流”经济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矛盾中发展起来的。在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理论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解决了这种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因此获得认可并成为新的“主流”。但是当其日趋成熟稳定并被施政者奉为圭臬时,又与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经济形势之间产生新的矛盾,使得经济领域产生新的问题,最终导致新的经济危机,对其反思和批判又催生新的理论和学派。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公认完美的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可以用于总括所有的经济规律,而经济学的这种不完美正是经济学学科充满生命力的源泉,经济学各学科正是在经济发展的曲折中兴旺发达的。
  (二)金融危机打破了对数学化经济学的路径依赖
  近几十年来经济学学科发展确实出现了一些偏废,导致了经济学发展的危机。经济学中的一支逐渐走上了数学化的道路并成为主流。在此过程中,个体经济理性被假设成每个经济人都具备的能娴熟运用高等数学方法进行最大化计算的能力。数学型经济学家们执迷于精密的数理模型而忽略了由人的活动而形成的实际经济世界的复杂性;执迷于严格的经济理性而忽略了人的本能激情冲动与习惯等非理性因素;执迷于对金融工具创新的追求而忽略了对金融衍生商品潜在危害性的预警;执迷于对自由市场的推崇而忽略了由政府来提供公共品——制定规则并执行的重要性。而导致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因素,一是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二是监管不力,三是从业人员缺乏商业道德。可以说,金融危机的发生动摇了经济学界以及政府决策者对这种数学化经济学的信念,对其反思将有助于经济学走出科斯所批评的“黑板经济学”的范式而获得更多的路径,这些路径将不依赖于严格精密的经济人假设,而是更加符合人性的真实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将迎来机遇
  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来的一个半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其发展中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经典形式即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二是传统形式即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思想的教条式理解,三是当代形式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长足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前提下,拓展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在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对基本原理作出重新解释,主张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发展出很多学派。其中市场社会主义学派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张革新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批判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种种理论来构建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模式。
  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缺陷,未来各国重建经济急需有针对性的经济理论作为政策依据,这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市场社会主义学派发挥重大影响,甚至在一些国家成为主流的契机。澳大利亚总理、工党领袖陆克文近日公开撰文,主张走国家社会主义和自由市场主义之间的中间路线,并为此呼吁将“国家的重要性和社会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发展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全面的理论框架”。
  (四)我国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新趋势近30年,我国经济学学科发展热衷于引进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模仿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套用西方经济学的价值标准和学术规则,不经过改造就直接用于解释我国的经济现象,造成经济研究与现实的严重脱节。
  此次经济学学科面临的挑战和西方主流经济学遭遇的困境很可能成为我国高校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难得的机遇。经济学研究者们应带着强烈的本土意识和主体性反思,摆脱依附发展的道路,坚持自主创新,建立新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为转型经济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专业设置
——以上海地区为例

刘世清 田守花

(刊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要求其必须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即高校专业设置要与一定时期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目前,上海市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显著加快,产业的高附加值化不断改变着原有的技术结构与知识结构。上海高校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如何使其专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是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战略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

  未来一段时期,上海将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为发展主线,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调整产业结构,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对于上海的高等教育而言,既是一场机遇也是一场挑战。
  首先,“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迫切需要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在国际上,人均GDP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则表明该国家经济发展已初步实现现代化。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时,表明这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已具备了相当实力,进入了活跃、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常常在这一阶段出现发展停滞现象,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该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不足以支撑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国际间的激烈竞争。2006年,上海市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这表明上海市的现代化进程已步入到这一加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对于上海而言,一方面经济持续与快速增长将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也将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其次,从产业结构来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上海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并以信息化为基础升级产业,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上海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线是:通过对先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以信息产业推动装备工业的高速发展,从而带动生产型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最终形成上海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大调整,并推动上海新一轮第三产业高速发展。因此,及时适应上海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上海市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发展而言,将是一次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再次,上海人才总量偏低,尤其是高级人才紧缺。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进入3000-10000美元阶段,从业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学历构成约为40%左右。以2006年上海市从业人员885.51万人计算,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各类人才共有188.44万人,占从业人口总数的21.3%,远低于40%。根据上海市“十一五”人才规划,到2010年,全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才应达到240万。按此预算,目前上海市大专及中级以上职称者缺口仍将近52万人。如果以高校毕业生来计算,则2007-2010年间每年需要补充14万高校毕业生在沪就业。如表1所示,2006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为11万余人,上海市当年接收应届毕业生在沪就业数量约11.3万人。其中,接受上海高校毕业生在沪就业9.5万人,接受外地高校毕业生在沪就业1.8万人。以此计算,短期内至2010年完成上海人才规划的任务或许不困难。但是,如果考虑到当前上海市大专以上学历人才的年龄结构(如表2所示),则可以发现,50岁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高。以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为例,其约占17%左右。由此可见,上海人才存量,尤其是高级人才存量短缺,上海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的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

  面对上述机遇与挑战,从产业结构与专业设置的匹配关系来看,上海市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变化不一致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Grant Clark)以劳动力为指标考察了经济结构的变化,指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先是在第一产业,然后流向第二产业,当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其又将流向第三产业。如表3所示,上海市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比例已从1990年的4.3∶63.8∶31.9调整为2005年的0.9∶48.9∶50.2。但是,如表4所示,2005年上海高校分产业本专科毕业生的比例为1.1∶36.1∶62.8;以本科生为例,则分产业毕业学生的比例为0.9∶38.7∶60.4。虽然不能过分强调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与高校分产业毕业生比例绝对一致,但是,除第一产业基本吻合外,第二与第三产业领域的变化还存在较大的不一致。而且,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上海市确定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等重点发展行业。但是上海高校中,与这些重点发展行业相关的学科与专业的优势尚未形成。与此同时,有些高校专业人才却存在过剩现象。2007年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公布的1-7月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报告表明,普通IT人才积压严重,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职位只要1.31万人,而求职人员却高达10.9万人,平均1个岗位有8位应聘者竞争。由此可见,上海市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在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方面还要加快速度。
  2.高校专业结构层次高移滞后于经济结构高移趋势。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以对上海支柱产业、高层次第三产业人才需求的相关预测为例(如表5所示),对研究生层次的人才需求增长率最高,本科生次之,专科生最低。在15个行业中,研究生需求年增长超过30%的有:制药、冶金、信息服务、贸易等4个行业;20-30%之间的有汽车、电子信息设备等5个行业;6.9-18.36%的有化工、家电、旅游、建筑设计、证券5个行业。而在15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本科生需求年增长大多在10-18%之间。而对于专科生,仅有汽车、信息服务、期货与房地产等5个行业的年需要增长超过5%。1996年,高校在校生中研究生仅占9.4%、本科生占68.4%、专科生占22.2%;三者之比为1∶7.2∶2.4。至2005年,研究生仍然只占13.93%,研究生、本科生与专科生的比例为1∶3.13∶3.07。高校专业结构层次高移严重滞后。因此,随着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对于高校专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剧。
  3.高级人才比例偏低,资源增量短缺。

  2002年,上海高级人才与人口的比例仅为0.51%,远低于美国的1.64%,日本的4.97%,新加坡的1.56%,德国的2.47%。以2005年高校毕业生为例,毕业研究生为16741人,毕业本专科学生却为103435人。如表6所示,2005年毕业研究生与本专科学生的比例为1∶6.17。因为高级人才后备资源的缺乏,2005至2006年间,研究生、大学本科学历的新就业人才与去年基本持平,人才增量主要集中在中专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如表7所示)。因此,大力发展研究生阶段教育,为高级人才后备资源打好基础是未来上海市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三)

  随着上海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协调处理好上海经济发展与上海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匹配关系,如何更好地满足上海市居民的高等教育需求,是上海市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1.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使高校可以主动适应经济产业结构变化。
  对于上海高等教育而言,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提升层次,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需求;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以使高校可以主动适应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具体而言,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学校、市场三者关系。政府职能要由管理转向服务,由入口管理转向目标管理;要通过评估中介机构对高校进行社会评估,通过社会评估引导高校面向市场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招生规模,提升办学层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而对于高校办学自主权而言,目前下放的办学自主权均在高校内循环运行范围。而高校与社会发展需要接口的招生计划权、自主招生考试录取权和学科专业设置权,高校尚未获得。上海市高校应借助中央赋予上海教育改革试验区的相关权利,争取上述办学自主权,使自身拥有主动适应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关键砝码。
  2.加大人才市场需要的预测,指导高校专业设置。
  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是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的基本动因之一。这里的市场需求,不仅应反映当前的需求,而且还应反映未来的需求;不仅应反映经济领域发展的需求,还应该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上海经济产业结构,应该尽快由市政府相关人事部门根据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人才资源的现实状况等,继续加大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持续制订相关人才开发专业目录,以有效指导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开发专业目录,可以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状况分为紧缺专业、需要专业和一般专业三类进行预测规划。通过编制发布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发挥人才开发目录的引领作用,引导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引导高校开发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从而为上海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密切联系市场需求,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实行专业改革。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上海高等教育已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因此,密切联系市场需要,根据上海产业结构变化实行相应的专业设置改革培养社会急需的优秀人才,是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在专业结构改造的过程中,要淡化专业概念,实施按系科、按学科门类招生,按社会需求培养,并通过教学内容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使专业内涵得以拓展,由“狭”变“宽”。其次,要对老化、陈旧、落后的专业实施取消或合并,跟踪经济产业结构与科技新发展,注重边缘学科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建设。再次,开展跨校辅修专业,积极探索教学资源共享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地理区位上相对比较集中的高校,应利用彼此相近的地理优势,凭借各自鲜明的学科特色,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开展高校之间的跨专业辅修教学改革。

本科专业重复设置的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
——以上海地区高等学校为例

宗利永 孙绍荣 罗尧成 曹卫

(刊载于《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

  专业重复设置是当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专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同时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的进步均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上海本科专业重复设置现状及其成因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现状及特点

  1.本科专业重复设置的内涵界定。为了探讨专业重复设置这一问题,本文引入“专业设置重复度”这一概念,并将其理解为开设某一专业的高校数,即专业设点数。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目前我国高校共设置目录内本科专业249种。对2005年上海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该年度全市共有26所本科院校设有目录内专业230个,将这些专业的设置情况按“专业设置重复度”的大小进行排序,我们得到了表1、表2(U表示专业设置重复度,N表示具有该重复度的专业个数):

  表1、表2清晰显示,对于上海高校而言,专业个数与专业设置重复度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当专业设置重复度小于或等于8时,随着专业设置重复度的增大,具有相应重复度的专业个数依次减少;而当专业设置重复度大于8时,随着专业设置重复度的增大,具有相应重复度的专业数量并未明显减少,而是呈现出不规则状态。根据这一变化规律及实际情况,我们将专业设置重复度8视为判断某一专业是否属于重复设置的数量标准,即在上海市的26所本科院校中,如果某一专业已在8所高校设置,我们就视该专业为重复设置专业。根据这一标准,上海市高校目前有重复设置专业34个,占整个高校设置专业总数的14.78%。
  2.本科专业重复设置分布及特征。从2005年的统计数据看,上海市高校的重复设置专业主要分布在6大学科门类下的15个二级类中,涉及的学科门类有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和法学等。在这些重复设置的专业中,尤以英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情况最为显著,其专业设置重复度分别为25、24,远远超过8的数量标准(具体情况见表3)。

  表3的统计数据揭示,上海高校本科专业的重复设置呈现出如下特征和趋势:
  (1)从学科分布看,重复度较高的专业所属学科门类集中在管理学和工学领域,分别有12个和10个专业的布点数超过8个;就二级类而言,重复设置的专业主要分布在工商管理类和电器信息类中。
  (2)从专业分布看,重复设置专业过度集中在二级类下的个别专业。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相对照,上海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覆盖情况为,工商管理类11/17、经济学类9/15、艺术类22/27、新闻传播类为6/6、电气信息类16/31等。由此可见,在大多数二级类下尚有足够空间进行新的专业设置,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重复设置专业仅集中在二级类目录下的个别专业。如2005年上海高校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二级类下的9个专业(包括目录外专业)中开设有7个专业,但多达22所高校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其余6个专业的设点数均未超过8个。
  (3)从发展过程看,不同专业的变化情况存在着明显差异。管理学门类中8个重复设置专业原布点基数较小,但近五年的增长速度较快,其中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设点数在2001年均为0,但到2005年均突破了8个;工学门类专业布点数的增长速度较之管理学要慢些,其7个重复设置专业2001年的重复度就较大,到2005年,这些专业的重复度并未大幅增加,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分别由2001年的9个和8个增加到2005年的12个和11个;文学门类专业则在原有较高重复度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如艺术设计和英语专业,其专业设置的重复度分别由2001年的9个、16个上升到2005年的17个、25个,增幅十分明显。

  二、主要问题

  根据专业重复设置的内涵,我们认为,专业的适度重复设置并不都会带来问题,部分专业在一定范围内的重复设置有其内在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客观需求;可以在一定区域内集中某一专业师资,有利于该专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专业新设高校提供了便利的专业建设经验和师资校际交流空间;可以促进各校相同专业间的竞争,有助于形成专业发展的规模效应等。目前,上海市各高校根据全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学校的定位发展要求,启动了新一轮的专业结构调整工作,鼓励高校适应社会需求自主调整与设置专业。然而,在改革过程中,各高校基于自身利益的专业设置调整势必带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调整的深度与广度不够,专业布点的宏观调整与协调力度不足,专业大量重复设置导致出现一些负面效应。具体说来,专业的重复设置主动会带来如下问题:
  第一,抑制其它专业正常发展。各专业在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规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在客观上导致其不可能取得“齐头并进”式的均衡发展,相反,受固定的专业建设资源总量制约,对重复设置专业所需资源的大量投入势必会影响到对其他专业的应有支持。上海高校重复设置某一专业,会导致有限的办学资源过度向这一专业集中,而无法实现通过对
  既有专业群进行建设而使资源产生更佳效应,影响了专业建设投入的效益。
  第二,加剧人才供需结构失衡。许多高校重复设置某一专业的初衷在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新专业是社会大众公认的未来就业形势看好的专业。然而,高校重复设置的“热门”专业几年后未必仍属热门,相反却可能对学生未来就业带来“市场风险”。在对2003-2005年度上海市普通高校本科分专业的就业率统计中,已有3个二级类其下涵盖的8个重复设置专业,被列入就业率较低的专业科类统计名单中。专业过度重复设置,一方面使有限的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将导致高校向同一专业领域过度输出人力资源而使相关专业人才供大于求,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风险,使毕业生承担不必要的转行成本。
  第三,增加专业结构调整成本。高校新设专业需要引进新的师资,设置相应课程体系,投入大量物质资源,如果该专业领域在几年后即面临社会需求萎缩,高校就必须调整专业方向,如果撤销原有专业,则将导致相应教学资源的闲置浪费。鉴于产业结构一般是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家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而很少会考虑高校的人才输出状况,因此,一旦未来专业结构出现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政府主管部门将不得不加大专业调整的力度,采取诸如对个别院系专业撤销、合并,以此来化解前几年热门专业盲目布点的矛盾,从而带来本可事先避免的专业调整成本。

  三、主要原因

  市场需求是专业重复设置的外在动因。这里以上海高校开设的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为例进行分析。2001年上海市高校在这两个专业的设置上均为空白,当年全国高校的设点数分别为13个和1个,2005年全国这两个专业的布点数分别达到了280个和123个,而上海市高校的布点也分别增长到8个和9个。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经济社会中电子商务和物流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考生对管理类专业的过度追逐,生源报考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促使高校纷纷设置此类专业。
  市场人才需求、学校专业支撑以及学生个体选择是推动高校新设专业的主要原因,然而,通过调查访谈我们发现,如下方面也是导致高校专业重复设置的重要因素:
  1.专业设置低成本的驱使作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预算与拨款采取“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方式,这一方式仅考虑了不同层次在校生的数量,并未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的成本差异。专业重复设置之所以大多集中于经管文史类专业,即高校在上述拨款方式背景下的“理性”选择结果。具体说来,高校在新设置一个专业时通常考虑的是师资成本和实验仪器设备成本,而上述文科、管理类专业开设前期投入少,办学成本低,且其师资也不像某些特殊专业有特殊要求,而可以通过既有师资予以替代解决。
  2.对新设专业的风险规避。高校设置新的专业必然要面对诸如招生生源、专业评估、学生就业等诸多方面风险,在发展思路不甚明确的情况下,专业设置的通常思路是仿效其它高校已设置的成熟专业。在对上海市高校近五年内新设置专业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由原来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的公办院校以及民办独立二级学院,由于底子薄、经验少,往往从学校生存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专业设置上基本参照其他学校已有较高社会认可度的专业,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和规避专业建设风险,然而这种通常的做法却在无形中加剧了专业设置的重复度。
  3.专业设置的监管机制存在缺陷。高校专业设置有“进”无“退”。专业“退出”机制在我国高校还很不完善,撤销专业不仅机会成本很大,而且阻力也很大。以上海高校开设的法学专业为例,该专业无论是生源报考热度还是社会需求方面都已明显减弱,而五年前,法学专业则属于热门专业,其在上海高校的布点数从2001年的11个专业点猛增到2005年的17个,由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高校专业调整的信息传导链中存在滞后性,加之专业设置有“进”无“退”,一些专业的布局在宏观上失去控制,专业布点数大幅增加。
  4.考生追逐“热门专业”。高校人才培养周期长,招生中考生一般根据当年高校毕业生分配情况及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选择专业,这种趋同选择形成了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同时也影响了高校的专业的设置、调整与规模,各高校通常会在设置新专业时考虑到有考生报考需求推动的“热门专业”,由此形成由考生需求趋同导致的专业设置趋同。笔者对2006年上海高校在上海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进行了统计,发现重复设置较为明显的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无论是在文史类还是在理工类的招生中,生源的分数优势都十分明显:在上海市高校文史类考生录取中,该专业共有21所高校招生,其中有13所高校的录取分数排在该校的前三位,足以看出该专业的报考热度;在理工类考生录取中,该专业共有22所高校招生,其中有12所高校的录取分数排在该校前三位,而从布点数的变化来看,该专业的设点数也由2001年的14个增加到2005年的25个。

  四、应对策略

  高校专业重复设置,既有高校自身专业设置指导思想不够科学的问题,也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同时也考生在专业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非理性行为有关。对此,需要我们科学应对:
  1.引导专业设置朝符合需要的方向发展。重复设置的专业根据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区域范围内相关高校的专业实力较为雄厚,有悠久的专业设置历史,该专业普遍拥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二是专业所属的相关产业近年在区域范围内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三是前期建设经费投入成本小、准入门槛低的专业。针对不同的专业类型,应运用不同策略进行引导:对于社会大力发展行业的相关专业应实施专业立项建设制度,走集约式专业发展道路;对于低水平发展导致的专业过度重复应实现专业调整过程中的“退出”机制,实现区域范围内专业布点的“末尾淘汰制”。
  2.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各专业设置的成本差异,通过政策引导高校专业的科学设置。专业设置的相关教育政策导向首先应满足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考虑不同专业间的差异性,以避免专业结构的调整流于形式。对于高校新设而社会需求较大但现有布点较少、前期投入大的专业,应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而对那些已具较高重复度的专业,应通过增大其申请获批的成本来进行有效控制。在操作上,可在这类专业的申报条件中设置一个重复度系数指标,该指标随专业设置重复度的提升而增加,以提高申请获批的难度。通过这种制度约束,可以有效规避专业的过度重复设置,同时还可促使高校寻找新的专业设置突破点。
  3.引入分学科专业招生控制制度,实行某一具体专业招生规模的总量控制。避免专业重复设置,目的是防止某类人才相对于社会需求的过剩,如果能在制度设计上改变目前仅控制各校招生总数的措施,而实现对具体专业招生规模的总量控制,那么就可达到“专业重复设置,而专业人才总量不过剩”的效果。以分专业招生指标为重点,对现有重复设置专业进行招生指标控制,可以有效引导高校将传统的利用率不高的专业资源转向未来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专业,从而实现专业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有关部门可在充分考虑专业设置滞后性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向高校及社会公布分行业或分专业的人才供需情况预测,引导高校进行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
  4.高校应主动改变招生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状,公开相关信息,正确引导考生报考。专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涉及政府、高校、生源及市场等多方主体的系统工程,专业报考人数多、录取生源分数高往往成为驱动高校专业过度重复设置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专业重复设置的规避也应重视对生源报考热门专业的关注和考察。高校有责任向报考学生及用人单位公开相关信息,公示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公布可替代专业和相似专业的名单,避免学生出现过度追逐某一热门专业的非理性行为。
  5.高校应树立正确的专业设置指导思想,主动调节设置重复率较高且社会需求较小的专业。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应从规避风险、降低办学成本的思路回归到专业建设的本源,即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传统专业升级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道路上来。专业的设置和发展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专业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则是通过人才的内在质量予以体现的。专业的设置与结构调整,不仅应对专业规模、物质设备等方面的重新规划,而且应在提高和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引导作用。这样,对高校专业重复设置问题的考虑就不再是单纯地思考专业数量上的增与减,而是高校如何改善课程体系,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问题。

  五、结束语

  区域范围内专业布点的“量”的规模固然可以反映专业建设的水平,然而某个专业在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尤其当区域结构布局及规模基本稳定后,其内涵建设应成为新的关注点。部分高校新设专业名不副实,片面追求专业名称的外部包装,这种做法只会使得某些专业人才过剩的情况更加严重。追求专业布点数量上的优化只是达到高校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目标的一条路径,而其最终目标的实现,即培养社会需要的大批高质量人才亦可通过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质量的提升等途径加以解决。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课,大量开设选修课、鼓励学生辅修相关专业、引导学生攻读第二学位,这些做法对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增强其未来工作适应性及解决文中所提及的问题更具现实意义。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李 彬

(刊载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江苏省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总量逐年走高。2001年江苏省毕业生为9.3万人,到2009年上升到45.9万人,大学生就业供给量增长4.93倍,而社会就业需求量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新增大学生就业供给量。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不平衡,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就业压力陡增。

  一、江苏省大学生就业与产业分布构成现状

  1.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关系
  2003年至2008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占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从0.93%上升到1.96%。一方面,反映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需求空间,另一方面,反映城镇就业人员中大学生就业比重增加。从大学生就业总量增长率与城镇单位技术从业人员增长率的比重关系看,2003年至2007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增长率分别为37.4%,12.18%,12.03%,14.20%,23.69%;与其相对应,城镇单位技术从业人员增长率分别是0.36%,1.21%,8.96%,7.84%,2.64%。两者不协调的关系势必造成大学生就业关系的扭曲,形成大学生就业挤出效应,即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就业处于不确定的关系之中,加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积聚,大学生就业总量增长率高于城镇单位技术从业人员比重增长率,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必然趋势,但如果供给总量过大,毕业生专业技能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升级的要求,就会形成供求关系的失衡。
  2.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分析大学生就业总量增长
  需求与供给关系的不平衡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从江苏省人事厅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供给总量的关系看,毕业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幅度在逐年增大。2005-2008年,毕业生就业供给总量分别增长了16.34%,12.02%,20.2%,23.04%;毕业生就业供给量分别大于需求量1.28,1.46,1.42,1.51和1.62倍;对应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毕业生就业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8%,68.6%,70.9%,66%,61.9%,大学生就业处于供求关系失衡的状态中。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率,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但随着公共服务就业岗位数量的开发,就业政策会出现递减效应,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3. 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及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江苏省GDP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正向关系,每增加1亿元投资会拉动3300元GDP的增长百分点。由于行业属性不同,不同行业的GDP增长对大学生就业效应也有所不同(表1)。

  制造业内吸纳本科就业能力行业排在前五位的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这些行业增长对吸纳大学生就业效应显著。制造业就业效应体现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就直接效应看,江苏制造业对大学生直接就业效应偏弱,与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不高有关。间接就业效应要高于直接就业效应。间接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在80%以上的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和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产业融合是制造业产生间接就业效应的动力,制造技术结构升级使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通讯、信息、计算机网络服务、综合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从而带动知识服务业就业需求的增长。
  投资对服务业中产生直接就业效应最大的行业依次为科学研究、教育事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在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中,投资对大学生就业增长作用并不显著,主要以人力资本投入作为产出的要素。
  4.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分布与专业供给结构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总量的分布是从业技术人员比重在不同行业间的分布,总量要通过结构的形式反映,大学生就业专业结构分布反映了三次产业及内部生产部门需求的变化,大学生就业总量受结构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行业吸收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产业类型和产业的效率相关。结构的改善对吸纳大学生就业具有促进作用,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分布是判断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是否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重要依据(表2)。

  从三次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看,第一产业对大学生就业效应逐渐趋弱,大学生就业在产业构成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制造业和建筑业大学生就业构成比重稳步上升。制造业内部,以高新技术产业中的7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是,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及机械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不但行业与就业相关度较高,而且产业产值和此类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都居于前列,行业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匹配较为合理。在第三产业的13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对大学生就业总量的贡献呈上升的态势,按行业构成增加值比重大小排序,依次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房地产业。保持基本平衡的有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他行业对带动大学生就业总量增长作用不显著。
  综上,江苏省三次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总量的关系呈现出规律性的特征:(1)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总量的贡献作用相对减少,符合世界各国就业分布的发展趋势。(2)第二产业的发展规模和行业GDP比重与就业总量比重的增长关联性较高。江苏制造业和建筑业产业产值比重在全国排在前列,且保持较高的增长,行业占大学生就业总量比重处于增长的态势,行业对吸纳大学生就业总量增长作用明显。(3)服务业对大学生就业效应从总体上有所减弱。主要体现在服务业的多数行业占大学生就业比重处于下降的态势,行业转型和升级有待提高。(4)服务业占大学生就业总量比重保持增长的行业,既有资本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业,也有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还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住宿餐饮业。(5)政府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在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二、江苏省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及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匹配性存在的问题
  在高新技术产业七大行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产业规模中等,虽然行业与大学生就业有较强的相关系数,但由于高校该专业布点数较多,大学生就业率中等偏下,行业中本科以下学历从业人员占多数,就业结构不甚合理。医药制造业、专用科学设备制造业产业规模较小,与就业相关系数中度相关,且大学生就业率在各行业中最低,说明目前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和专用科学设备制造业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偏弱,产业规模急需扩大,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造成该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产业结构亟待升级。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是江苏省较为特殊的行业,行业与就业特性中度相关,但专业布点数少,毕业生就业率排在前列。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器及机械设备制造业及新材料产业结构和大学生就业结构短期内较为匹配,但存在盲目扩招后过剩的风险,其他五大行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存在单向或双向不匹配、不适应的情况。
  从分行业看,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对电子信息产业需求很强烈,随着电子通信类专业前几年就业情况较好,连续几年扩招,毕业生总数急剧增加,而社会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赶不上该专业毕业生总数的增长,因此不排除将来通信类存量大学生出现隐性失业的可能。
  2.行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适应性存在的问题
  从行业结构分析,产业内部结构和大学生专业供给结构不尽合理。比较制造业内部产业的四种类型:资源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劳动力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密集型。高校招生专业结构比重变化呈现出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增长,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招生专业比重下降(表3)。相反,江苏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产值比重最高,但招生专业比重却低于资本劳动力密集型专业。专业人才供给与产业升级需求契合度不高,影响产业升级的速度和质量,尤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具有传统的产业优势,在一段时期内使得专业招生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但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将是江苏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高校专业结构存在滞后的现象。因此从动态的角度看,江苏省应对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设置进行主动调整,逐步加大资本技术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对应专业的设置比例。
  3.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设置的存在的问题
  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化导致相同专业布点数过多,相同专业在不同类型的高校普遍设置,造成同类型专业毕业生超量供给,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分布从总体上处于上升的专业大类有工科类、管理学类、和文学类、教育学类。其余大类专业比重呈下降态势。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经过调整,专业结构从总体上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相吻合,但趋同化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某些类别学科专业布点仍然过多(表4、表5)。在46所本科类高校中,有36所本科类高校设置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有32所高校设置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专业布点数占本科类高校的85.71%和76.19%,且工商管理类专业招生数量占管理类学科招生总量的55%以上,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在文学类学科专业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布点数高达39所,占本科类院校的92.86%,艺术类专业布点数为27所,占65%以上,且保持增长的态势,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布点数为22所,占52.38%,这些专业布点数过多,致使这些学科专业类别的毕业生就业困难。

  4.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学科专业设置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类型的人等方面。高校专业重复设置是表象问题,深层次原因在于,高校扩招后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和扩建新校区承担贷款压力双重影响,资金成为高校追逐的热点。众多大学将建设高水平大学作为争取投入的机会,并把学科设置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导思想出现的偏差必然导致人才培养定位的模糊,偏向学科化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使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面对规模庞大的学生就业群体,高校统一的教学模式,趋同化的人才培养定位,使人才培养陷入两难的境地。专业人才培养成为某些高校的装饰物和数量承载的容器,理论化教学模式与多样性人才需求脱节,也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英语是高校布点数最多的专业,但科技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却依然短缺;动漫、软件和文化传媒、广告和其他专业都有类似现象。一方面是毕业生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职位空缺、人才难寻却又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知识化培养人才定位脱离职业专业技能特征需求实际,专业与职业间距过大,导致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脱节。如何将高校具有的课程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需要科学定位和实施教育改革。

  三、产业结构与学科专业调整的方向及改革

  1.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江苏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40%以上,但对大学生就业综合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主要源于产品结构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高端制造业的附加值不高,政府应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政策引导,对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引导其设立技术创新中心,面向行业重点解决共有技术的研发,带动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并逐渐将研发投入经费占到企业销售额的5%-10%,由此实现产业升级带动大学生就业增长的目的。吸收大学生就业能力较强的行业,基本上是江苏优势的产业。这些行业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受环境和资源制约限制,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加大,要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结合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改变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过高的结构,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的协调发展。
  2.加快产业融合的步伐,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形成专业化分工的产业布局,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新的增长极
  江苏省服务业对大学生就业效应没有充分显现,主要原因在于工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江苏制造业外资出口比重偏大,与当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性不高,技术研发、员工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关键性环节服务支撑体系协作机制不健全,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尚未有效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知识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规模都难以适应增加大学生就业的要求。要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主要在信息服务、商务服务、设计咨询服务、服务外包和物流业领域给予政策支持,对重点行业企业对外提供的中间服务计价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对从事咨询、设计、研发和创意企业给予等同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加强产业间关联、加深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间互动发展机制。健全和发挥行业组织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培育专业化市场服务体系。
  3.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实现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发展
  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供给总量与学科专业的关系,建议学科专业调整总体思路是,适度控制规模,科学合理定位,规划目标引导,政策措施保障。
  (1)适度控制规模是学科专业调整的必要条件。从前文分析看,毕业生总量增长是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原因,量的扩张是结构变化的动因,结构构成是量的体现。各学科专业要保持相对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必须建立在与就业需求结构相匹配的基础上。调整专业结构的前提是控制总量的增长。否则,学科专业结构仍然会因供给量过大而无法与毕业生就业需求结构相匹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紧密联系江苏省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规划,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要求,优化工科类专业设置,逐年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应专业招生比重,适量减少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招生比重。
  (2)科学合理定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结合人才需求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突出各自的分工和优势,对接人才需求的特征进行合理设计。对工科类高校而言,少量的工科类专业要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大多数工科类专业要为企业培养合格应用型的工程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要结合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在加深基础、学科交叉、加强综合和实践技能方面下功夫。根据新技术领域技术集成化的特点,实施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综合化的试点,整合校内外资源,开放实验设备,加大教学组织改革力度,建立团队型教学组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技能和保障。大文科类设点较多的专业应考虑与行业和社会组织对接,在专业特色上体现优势,加强专业需求的调研,调整课程设置的内容;加强对人才培养环节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引导,分方向、小批量向职业岗位要求过渡。要通过实习环节,解决毕业生不适应岗位技能要求的现状。
  (3)规划目标引导。高校扩招引发的专业结构问题,经过专业结构调整已经有所缓解,但专业供给结构矛盾依然较大,高校为扩大招生规模开设的新专业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调研,使原有学科的扩展无法适应人才岗位的需求,课程体系中陈旧内容相对稳定,新内容缺乏灵活性。要建立约束高校新增专业的机制与体制,完善审批流程,建立由社会行业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组成的行业评议委员会,对新增专业进行评议,现阶段重要的是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总体规划,并形成毕业生有效供给的机制。
  (4)政策措施保障。专业结构调整必须以政策措施作为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制约因素是教师来源结构的不合理。扩招中引进的教师学历层次基本满足要求,从学校到学校的师资来源结构,缺乏专业就业岗位认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产业结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认识甚少,专业理论知识与就业岗位专业技能之间关系把握不准。要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必须建立青年教师再培训制度,通过到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挂职的方式,解决教师实践经历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改变师资队伍来源结构,吸收行业专家到学校任教,以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组建教学团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吸收行业组织成员加入专业指导委员会。
  大学生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长期问题,由于高校专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不可能完全依赖专业结构调整来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江苏高校类型结构中,缺少培训类的专门学校,而设立短期培训类的高校,加强培训体系建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要选择。
  专业结构调整要本着有加有减的方式进行。对就业状况不好、专业布点数过多的专业要采取控制招生或隔年招生的办法,加强高校学科专业布点数的控制。对专业布点数超过30%以上的专业要严格控制,具体而言,继续加强对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法学类、文学类、艺术类、新闻传播学类招生规模的控制。要采取鼓励的政策引导高校专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进行专业设置的对接,对相近专业要进行课程整合使教学内容柔性化,为新兴产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分析

吴御生 王伯鲁 蔡静仪 高雪梅

(刊载于《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7期)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大学本科待业毕业生逐年增长,2003年为52万人,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为79万人,而2007年增至144万人。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5%,远远低于美国的82%,与日、英、法的50%也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经济近几年一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城镇失业登记率也在5%以内。那么,为何大学本科毕业生失业率会这么高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一些问题,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结构性失调,广东省也不例外。1998年国家对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第三次大调整,目录中的专业总数由原来的504种减少为249种。经过十年来的尝试和调整,目前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还存在哪些问题?还需求做哪些具体调整?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一、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的现状

  (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种类及设置情况
  截至2008年底,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科门类覆盖了1998年版新目录中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11个学科门类,66个一级学科,占一级学科专业总数(71种)的93%;共设有246种二级专业,其中,目录内二级专业177种,占二级专业总数(249种)的71%,并设有69种目录外专业。所设专业种类数覆盖1998年版本科专业数量最多的前三个学科是工学(67个)、文学(41个)和理学(31个);所设专业数覆盖1998年版本科专业新目录较高的学科是经济学(100%)、教育学(100%)、管理学(88.9%)和医学(87.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点设置分布情况截至2008年底,广东省共设有本科专业点1613个。其中,工学设点427个,占总数的26.5%;管理学设点317个,占总数的19.6%;文学设点302个,占总数的18.7%;理学设点227个,占总数的14.1%;经济学设点87个,占总数的5.4%;医学设点72个,占总数的4.4%;法学设点69个,占总数的4.3%;教育学设点64个,占总数的4.0%;农学设点32个,占总数的2.0%;历史学设点13个,占总数的0.8%;哲学设点3个,占总数的0.2%。专业平均布点数排在前3位的是经济学、管理学和文学。具体情况见表2。

  (三)普通本科高校部分热门专业设置情况截至2008年底,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数20个以上(含20个)的17个专业共设点508个。其中,管理学类6个专业共设点166个,占32.7%;文学类3个专业共设点110个,占21.6%;工学类3个专业共设点92个,占18.1%;理学类3个专业共设点64个,占13%;经济学类1个专业共设点42个,占8.3%;法学类1个专业共设点34个,占6.3%。从表3中可以看出,管、文、工、理类一些专业点增长最快,经、法类有些专业次之。

  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本科专业结构与广东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契合程度不高,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需要
  广东省是领先全国的工业大省之一,如今的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造纸、医药、汽车等是广东的九大支柱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中国大陆第一,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IT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但至2008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在信息科学类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布点数,与其他省份相比明显偏低。例如,截至2005年,湖北省的信息科学类本科专业的布点数达到279个,江苏省达到252个,而当时广东省的布点数只有175个,这与广东省电子信息大省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总的来说,广东省的工学本科专业设点较少,工学类专业覆盖面不够广,在1998年版的70种工学本科专业目录中,仍有24种专业没有设点,这与工业大省身份不相适应。因此,在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要加大扶持与广东省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高工科类专业比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急需专业,使高等教育的专业门类更趋合理。
  (二)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普遍存在
  同全国一样,广东省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始于1999年。当时,全省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8.1%;至2002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就提高到15.3%,迈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至2008年,高教毛入学率就达到27%,高教毛入学率每年以大约2%的速度增长。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也不多见。但这些是在国家对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先后进行三次大调整,专业种类数由1987年的1343种减少到1998年的249种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本科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普遍存在。2008年,广东省本科专业重复布点在20个以上(含20个)的有17种专业,主要集中在管、文、工、理、经、法等学科门类。其中,英语专业布点46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布点45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布点42个,法学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布点34个,市场营销专业布点33个,工商管理专业布点32个,会计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布点分别达到30个。而且对于重复设置的专业,不同院校也未能从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等方面实行错位竞争。因此,专业缺少特色,培养模式、专业教学计划等都是彼此借鉴或照搬,雷同现象突出。
  (三)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从近几年全省的发展情况来看,高校普遍热衷于创办投入少、教学成本较低的经、管、教、文、法类专业,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追求“短、平、快”。由表1、表2可以看出,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的专业平均布点数居前三位,而且经济学和教育学所设专业数覆盖了1998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所有的专业。与工科专业相比,这些专业不需要大量实验设备,投入少、成本低。因此,许多高校纷纷设置此类专业,致使此类专业布点过多,增长过快,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甚至过。另外,不少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和“小而全”,不顾办学件条,仅从经济效益出发,开办一些不太切合实际的专业。它们看到市场需要什么就设什么,只重视专业数量的增长,而轻视专业自身的内涵建设;还有一些高校迫于扩招的压力,不从社会需求及其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设置了一些已趋于饱和的专业。
  (四)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过度追逐市场热点
  许多高校设置热门专业仅仅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并不一定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它们往往缺乏科学的预测,缺乏前瞻性,既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也未能认识到目前的“热门”专业将来会如何演变。一旦新专业设置以后,专业的再调整、淘汰机制尚未形成,加之专业调整又需要巨大的成本支出,势必会产生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的管理人才,从而导致与经济管理有关的专业设置迅速膨胀。广东省52所本科院校中设置管理类专业的就有50所,英语有46个专业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45个专业布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有42个专业布点,从而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低水平的重复配置中浪费,毕业生就业困难。高校十大热门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根据麦可思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在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竟然占到了9个。报考热门并不意味着就业热门,调查表明,本科最热门的10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仅为61%。

  三、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应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实行对本科专业的差别化宏观调控政策
  为了进一步帮助高等学校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更好进行专业设置,政府应组织人员进行社会调查。主要调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产业政策,以及哪些是主要产业,哪些是支柱产业等;还要进行人才资源调查,弄清楚人才分布的现状与需求情况,做好人才预测。调查信息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为高校专业设置提供信息支持。这样才能遵循前瞻性原则,使高校进行科学规划,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另一方面,政府还应根据不同专业类型与层次,实行有差别的宏观调控政策。首先,对于数学、农学专业等基础学科专业,鉴于办学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政府应该采取保护政策;对于主要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主要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的物理、化学专业等应用基础学科专业,既要政府扶持,也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严格的专业准入制度、标准,进行宏观调控;对于机电、信息、经济等直接面向市场的应用性专业,因其毕业生主要是从事技术工作,而且随着就业热点的变化而变化,应由高校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自主调节。
  广东省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工业大省,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等九大支柱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主导作用日趋增强,而广东省工科院校偏少,工科本科专业设点相对较少,工学类专业覆盖面不够广,而且工学类的大部分专业办学成本较高。针对这一特点,政府应增加对这些专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另外,对于诸如英语、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等省内重复布点较多的专业,政府应提高专业准入标准,减少财政支持,尤其对法学等重复设点多且就业率低的专业,不仅要严格控制其再布点,而且应减少各校的招生人数。
  (二)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学科专业设置奉行“基层化原则”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高校开始拥有一定的本科专业设置权,已能在所批准设置的专业范围内,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设置新专业。但总体来说,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还不充分,不利于发挥高校在本科专业设置方面的能动性,不利于调动高校主动调整专业的积极性。在学科专业设置问题上,到底是应该由政府部门设计好专业目录,再由各高校按照目录上所列的名目去申报候审,还是应该作为办学自治权的重要内容交给高校自理,学科专业设置奉行“基层化原则”,政府只是对专业设置进行宏政策调控、引导、信息服务、建立预警机制和评价体系,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美国高校拥有学科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国家对本科专业的名称无统一规定,各大学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发展情况设置专业,名称也各不相同。例如,在宗教方面的本科专业,伯克利名称为“宗教研究”,而哈佛的相关专业则为“比较宗教研究”;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各有侧重。同时,美国大学在同一领域内的专业设置也有很大不同,有的较宽,有的较窄,反映了各校教师的研究领域及其特长。这样就避免了专业重复设点和毕业生知识的同构化现象,值得我们借鉴。
  (三)各类高校要合理定位,适应社会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在广东省的高校里,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属于学术研究型大学,争创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大学,是它们的发展目标。因此,这些高校应定位于精英教育,其专业设置是面向全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应侧重基础理论学科、国家重点发展学科和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人才,为全国的发展服务;它们培养的毕业生应该主要是为进入硕士、博士阶段的深造做准备,专业口径应宽一些。而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省属重点发展的高校,应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既不宜走国家重点高校以学术研究型为发展目标的道路,也不能办成一般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类的院校。它们的办学应为广东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主动适应广东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形成与广东社会经济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培养各类具有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以及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他诸如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大部分本科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基本条件定位为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院校,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样,就能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按各自的办学条件、服务定位和发展目标,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错位发展,办出各自特色和水平。
  (四)尝试以学科群形成专业,打破以专业决定学科的培养方式
  不论是广东省高校还是我国其他地区高校,专业和课程的关系一般是专业在前,课程在后,专业的形成是以学科为基础的,从而形成了“专业——学科——课程”的生成路线。学生一旦选定了专业,学科也就确定了,很难再改变,并且所有学生均按统一的教学计划学习。这种教学管理制度有悖于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培养的人才同构化现象严重,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而在美国,学生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生成关系则是“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在先,专业在后。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时,高校不是先增设新专业,而是先开设相关课程。只有当新职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有稳定的需求时,才正式设置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选修什么课程以及什么专业,完全可以自己决定。他们围绕一两个主干学科选修课程,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这样一来,本科生在四年之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培养出的人才无限多样化。从本科专业设置来看,美国的经验也值得借鉴。如果我们能够以学科群形成专业,在大学一、二年级不进行分科、分专业,两年后通过对不同课程组合成的主修领域的选择,逐渐形成不同的专业,如此,长期以来人才培养的统一规格状况将会有很大改善,更有利于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的思考

李泊

(刊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适应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陕西省高校的专业设置,对陕西省的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讯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化工产业、服务业等;科技创新和文化事业;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其发展需要。在高校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高等学校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在新形势下,树立科学发展观,调整专业结构,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作一分析和研究,供有关学校领导参考。

  一、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现状

  根据2005年统计,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共95所(不含军事院校),其中本科43所、高职高专52所。本科院校中民办高校5所、独立学院9所。高职高专院校有民办院校10所、成人高校14所。另外在26所本科院校中,设置高职高专专业。
  本科专业点共1301个。专业种类228种(占专业目录的91.6%),另外目录外专业17个。
  本科专业布点最多为工学427个,其次为管理学212个,文学203个,理学176个,其余门类都在100个以内。
  专业数最多的学校西安交通大学70个、西北大学69个、长安大学69个、陕西师范大学62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0个。
  本科布点最多的专业:英语35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个、电子信息工程26个、艺术设计25个、国际经济与贸易23个、会计学23个、市场营销23个。
  本科毕业生最多(2005年)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讯工程。
  本科毕业生最少的专业:化学、图书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农林经济管理、档案学。
  高职高专专业布点1443个。专业种类235个(占专业目录的44.3%),专业覆盖面较低。二级类布点,财经类228个、电子信息类188个、文化教育类188个、制造类126个、土建类97个。
  高职高专专业点最多的独立设置学校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38个、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佼37个、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邓个、商洛师范专科学校29个、安康师范专科学校27个。
  高职高专专业布点最多的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44个、电子商务40个、市场营销29个、旅游管理27个、计算机网络技术26个。
  高职高专专业毕业生(2005年)最多的专业:应用英语、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电算化。
  高职高专专业毕业生(2005年)最少的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火电厂集控运行、铁道工程技术、装演艺术设计、法律、文秘。

  二、陕西省高校专业设置的主要优势

  1.专业总数多,学科专业门类齐全
  近年来,陕西省高校专业设置数量增长迅速,本科专业点1301个,高职高专专业点1443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覆盖面广,在全国处于前列,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截止2005年统计,按照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的11个学科门类,陕西省的筱盖率为100%;一级学科(二级类)中的71种专业类型中,陕西省高校设置66种,覆盖率达93%;在249种专业中,陕西省高校设置228种,覆盖率达91.6%。
  根据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19个大类,陕西省高校覆盖率为100%,在78个二级类中,陕西省高校设置68个,覆盖率达87.2%,在531个高职高专专业中,陕西省设置235个,覆盖率达44.3%。高职高专专业应用性和职业性强,较好地适应了陕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全国高等教育大省地位。
  2.专业增长迅速,专业结构逐步优化
  1999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陕西省高校专业设置增长较快,专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一些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单科性本科院校减少。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15所高校的专业数超过40个。这些本科高校专业齐全,有利于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有利于人文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的融合,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有利于高水平大学建设,为陕西省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数超过25个,形成了合理的专业结构,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奠定了基础。
  一批民办本科院校,如西安培华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等本科专业的增长较快,逐步形成有一定特色的专业结构,成为陕西高等教育的亮点。一批民办高职院校适应人才需求,建立了一些有自身特色的专业。
  3.行业性学校较多,学科专业优势明显
  陕西省高校的专业布点工学、文学和管理学三个学科门类优势明显。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央部委在陕西省部署了一批工科高校,工科专业布点达427个,管理学布点212个,文学布点203个。这3个学科门类占专业布点的69.2%。特别是工学专业布点不仅数量多(占全部本科专业布点的35%),而且有一些是在全国有影响的、行业性强的高等学校设置的专业,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虽然这些学校的管理体制大多数已经划转为陕西省主管,但行业特色依然鲜明。
  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有一批公办院校,如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以工科为主、行业性强,以陕西支柱产业为依托的高职高专专业在土建、交通、电力、机械、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明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的财经类、文化教育类专业数量多,有较大优势。一批民办高校,如西安培华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思源职业学院、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等正在形成自己的优势专业。一些独立学院也正在形成专业特色。
  4.重视专业建设,专业特色比较突出
  陕西省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和新增专业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视学科专业特色的建设。陕西省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都有一批特色明显的专业。这些专业不仅在省内知名,而且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成为陕西高校的亮点。一些中小型的本科院校也力求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高职高专院校,特别是一批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在农林、制造、土建、国防、航空、电力、交通、能源等方面特色明显,有些专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陕西省的一批民办高校,如西安培华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思源职业学院、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陕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西安汽车职业学院等的专业特色正在形成。
  5.专业管理比较规范,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1999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陕西省高校的专业增长迅速。陕西省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按照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规范,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对高校新设专业的设置条件,严格审批。
  2004年陕西省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对陕西省现有的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进行了规范。通过一年来的整顿,陕西省高职高专教育的所有专业都过渡到新的专业目录。对新设高职高专专业同样严格论证和审批,保证新设专业的基本教学质量。
  陕西省还建设了一批“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提升了本科专业建设的水平。

  三、陕西省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设置缺乏整体结构布局,缺乏对人才需求的中长期预测
  随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扩大,学校设置专业从自身的办学效益和学校发展考虑较多,缺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考虑。因此,许多热门专业、投资少见效快、容易建设的专业增加很快,长线专业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专业缺乏特色、毕业生过剩。例如本科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均有20个以上的本科学校设置,而且一批独立学院也在设置。另一方面,有些专业陕西省尚为空白或设置很少,如草业科学、生态学、农林区域发展、农村区域发展、世界历史等,特别是教育部批准的“目录外专业”,还有很大空间可供选择。从全省高校专业设置来看,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宏观调控机制,缺乏对专业结构布局的整体优化。
  2.学校专业设置注重求全求多,缺乏中长期规划和学校特色淡化
  近年来,学校大量新设专业对改善专业结构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应当看到专业数量剧增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专业设置缺乏对社会对人才需求调查分析,缺乏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缺乏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许多学校片面地追求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求全求多,缺乏调查研究和长远规划,造成专业结构松散,教育资源分散,专业设置趋于雷同,学校的特色和专业特色淡化。
  本科院校为升格大学,为了增加学校学科门类,增设一些学校办学条件不具备的专业,影响了对学校优势专业建设。一些高职高专学校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认为“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缺乏长远规划,难以办成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总的看,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专业数量的增加,轻专业结构优化;重专业齐全,轻特色专业建设;重外延性增长,轻内涵性建设的现象。
  3.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设置专业的机制尚未形成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对学校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作用。学校应当处理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动性和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稳定性的关系;处理好社会对专门人才需求的针对性于学科专业设置的通用性的关系;处理好社会对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有限性的关系;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波动性与学校专业建设的长期性的关系。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随意性,缺乏对学科专业结构内在规律的认识,缺乏对人才需求中长期预测。一些学校新设了新专业,很快发现办学条件不足,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不得不减少招生或停止招生。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整学科专业的机制还不健全,对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建设内在规律的认识有待深化。
  4.宏观指导和管理有待加强,新专业设置数量应严格控制
  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规定》,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意见》,1998年和2004年教育部分别颁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和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等重要文件,陕西省根据文件要求,对陕西省本科和高职高专设置的专业进行了整顿和规范,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高校扩招的需要,专业增长迅速,新增专业过快,人才需求调查和专业论证不足,新专业建设薄弱的倾向仍然存在。对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信息反馈不及时。陕西省虽然2002年以来,评审4批省级名牌专业,数量达111个,但这些名牌专业仅占全省本科专业点1219个的9.10}6。因此,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有待加强,应处理好专业数量和专业建设质量的关系。

  四、对陕西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的思考

  1999年以来,随着陕西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取得巨大成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以及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面临着一场新型国家建设、面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成为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任务。
  陕西省高等学校在“十五”期间的专业设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专业设置的整体结构布局有待优化;高等学校重专业数量增长,轻专业建设,重外延发展,轻内涵提高倾向严重;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的自我调整机制尚不健全;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有待加强。“十一五”期间陕西省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对全省高校的专业结构进行整体优化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陕西省面临发展的良好机遇。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全局性的战略部署。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主动适应国家和陕西省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特点,以高新技术类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为重点,对全省高校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优化的主要思路是在新设专业时对于重复设置的专业,如本科类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艺术设计,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加以限制,对于地、矿、油、农、林、水以及交通等行业特色鲜明、艰苦专业给予重视;对于陕西省的支柱产业,如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能源化工以及与“三农”相关的专业应当拓宽和提高,对于就业率低的专业应当控制招生;调整本科专业和高职高专专业的比例,对本科专业增长适当从严,对高职高专专业适当从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深人调查研究,旨在形成与国家以及地方、行业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专业调整机制,促进陕西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整体优化。
  2.高等学校应当科学定位,加强专业建设,办出特色专业
  加强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学校应当树立科学发展观,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处理好专业数量增长和专业建设质量的关系。应当重视专业建设走内涵发展的路子,要科学定位,不要盲目追求“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高职高专院校不要一哄而起地盲目追求“升本”。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专业结构,重在办出特色。在专业建设上,鼓励高等学校探索交叉学科专业的设置,关注新兴学科专业的建立,鼓励高职高专院校设立“订单式”专业的建设:本科高等学校应当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鼓励高等学校按二级专业类组织招生,按专业培养设置多个专业方向模块。应当加强对传统学科专业改造,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提升传统专业的水平。要根据中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精神,加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建设,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作用。高等学校结合自己的特点建设省级“名牌专业”和校级“名牌专业”,发挥名牌专业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3.优先发展和大力扶持新兴专业
  专业设置应当着眼未来,根据国家和陕西省的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陕西省的信息科学、生物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的本科专业。对已有的专业点,应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今后科技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对于金融、法律、国际贸易等与WTO相关的专业,应着力提高质量。高职高专专业应紧密围绕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应用型、操作性专业,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4.加强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和专业建设的理论研究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需求的分析和预测,提供人才需求的信息。各高校应当对设置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用以指导专业结构调整和招生数量。加强对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的理论研究,认识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处理好学科专业的有限性与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多样性的关系;处理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稳定性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动性的关系;处理好学科专业内涵的规范性与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关系;处理好专业设置相对通用性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针对性的关系。在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专业设t和专业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5.高校要切实加强专业设置的管理
  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专业结构优化对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性,明确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一个学校的专业结构和特色专业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础性工作。高校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专业建设的长期性和基础性,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走内涵发展为主的路子,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
  高等学校应当把新专业建设和传统专业的改革和改造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根据学校服务面向和实际办学条件,合理规划,科学论证,做好专业调整与专业建设,把学科专业建设纳人学校“十一五”规划。
  加强专业建设的日常管理,加大专业建设投人,把专业改革和建设列人重要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6.加强高等学校专业调整的宏观指导和管理
  近年来陕西省对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面临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设t所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宏观指导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从全省高等学校的布局结构出发,对每所高校的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定位、特色等发展战略进行引导。省教育厅应加强人才预测和规划,在专业设置的审批上,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科学论证,加强评估。对不同类型学校制定不同专业设置标准,特别在政策上引导学校重视内涵性发展,大力促进名牌专业建设。对于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的专业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在本科和高职高专评估中,加强对专业的剖析,促进学校重视专业建设。省教育厅应定期召开全省专业建设研讨会,交流和总结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经验。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的实践及探索
——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

许鹏奎 盖宇仙 柳德玉 齐瑞国

(刊载于《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2期)

  高等教育是以专业为单位而开展的高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专业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与载体,高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与纽带。在目前高校面临毕业生就业严峻的形势下,社会及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自然要把办学的着眼点放在专业设置不断调整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上,要达此目的,最终是要全面提升专业办学质量,体现专业特色。本文以兰州交通大学为例,在认真回顾该校50年来专业建设实践探索历程及认真总结专业建设经验基础上,形成一些专业建设方面的体会和思考,旨在对今后高校专业设置及建设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启示或借鉴。

  1 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实践过程回顾

  兰州交通大学创立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时名兰州铁道学院。至今该校已走过了50多年的办学历程,其发展明显地以建设优势(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来体现。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的发展和完善。
  1.1 建校后至“文革”前(1958—1965),为学校专业建设的奠定期
  建校初期设5个系(铁道运输系、铁道建筑系、铁道机械系、铁道桥梁与隧道系、铁道电机系)和9个本科专业(即铁道运输、铁道建筑、给水排水、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该专业只办了两届、铁道车辆、铁道桥梁与隧道、铁道通信、铁道信号),此时学校学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铁路交通事业发展所需专业为骨架,辅以其他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
  1.2 改革开放至西部大开发前(1978—1999),为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期
  1977年,国家恢复高校招生,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学校于1979年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和自动控制专业(后改为自动化专业),此时学校共有10个本科专业招生。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将教育改革纳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在全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于1987年制定的学校“七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学校的奋斗目标,即到1990年,把学校办成一所面向铁路现代化建设,以本科为主,多层次的铁路高等工科学校,并根据学校实际和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办出特色,为铁路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此时铁道部也已明确我校的办学类型以工科为主,逐步向工、经、管、理科相结合过渡。至1987年底,学校共设13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铁道运输、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热能动力机械与装置、机械制造工艺与装置,多路通信、交通信号与控制、工业电气自动化、化学教育。1988年,学校又增设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同时还举办了一些专修科。此时,学校正在形成一个以本科为主、兼有研究生和专科生的多层次办学格局,以适应铁路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
  1991年之后,学校结合贯彻全国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改的核心地位,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加速专业建设和改造。对于口径较窄又有共同的学科基础的专业,调整为宽口径专业,如将机车工程和车辆工程合并为机车车辆工程专业,将铁道工程与桥梁工程合并为交通土建工程专业。1993年后又增加了供热空调、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包装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工程、会计学、国际贸易八个配套专业,以完善大类专业结构。此时学校共有本科专业20个,专科专业12个。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发展,学校又制定了《兰州铁道学院1996—2000 (九五)事业发展计划》并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在2000年前,把学校建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兼有的工科大学,坚持为铁路、地方、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行业和地域特色;突出“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特色;发挥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环保、电信、土木等优势较明显的学科专业特色和注重基础、强化能力培养的教学特色,进入西北地区同类工科院校的先进行列。成为西北铁路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西北铁路人才培训中心;铁路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中心。至1998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同时也是为了顺应我国加入WTO后,高等院校要适应区域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学校适时调整了教学机构设置和专业设置,此时共设有16个本科专业和14个专科专业,所有本科专业都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另外有10个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本、专科生及研究生共5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在册学生2000多人。
  1.3 20世纪末至“十一五”(1999—2008),为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创新提升期
  学校在90年代末之前隶属铁道部领导,实行行业办学管理体制。2000年初,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之后,学校服务面向由主要面向行业转向既面向行业,又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学校于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适时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我校在2004年初制定的《兰州交通大学2004-2018年“三.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今后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18年,使学校总体上跨入国内知名、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行列;学科定位是:“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工科为基础,并依托土木工程、电气信息工程、环境与市政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等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发展相近工科和理科类专业,适度发展经、管、文等学科专业,加强理工渗透、文理交叉,促进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根据学校管理体制转轨和西部大开发的形势,增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一些新专业,如化工、材料、生物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继续办好国家管理的“铁路特色专业”群,继续为铁路交通行业服务,同时扩展专业内涵,以适应铁路交通与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截止2008年12月,我校共设置本科专业49个,覆盖了5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类27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55.1%,涵盖了14个专业大类;理学类6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2.2%,涵盖了6个专业大类;管理学类8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6.3%,涵盖了3个专业大类;文学类6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2.2%,涵盖了4个专业大类;经济学类2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4.1%;这种专业结构与布局,使我校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从总体情况看,我校学科专业专业数是逐年平稳增长,由2000年的20个增长到2007年的49个,年均增长率为13.57%。学科覆盖面也有了相应的扩展。目前我校已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2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9个省级重点学科, 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个省级工程中心, 1个博士后流动站, 73个实验室(实验中心),其中6个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这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实践之成效

  2.1 招生
  近年来我校一直面向我国31个省份招生,除北京、上海以外,大部分省份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或接近100%,每年都在20多个省份提档线超过当地二本线。特别是在甘肃省,在学校体制转轨后,虽然我校逐年增加了在本省招生的数量,但我校录取分数线始终名列甘肃省同批次院校前列。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进一步调整了专业结构及生源结构,招生类别从单一的理工发展到理工、文史、外语、艺术等类别,专业结构和生源结构日趋合理。
  2.2 毕业生就业
  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由于学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需求,并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我校连续多年本科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甘肃省非师范类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多次名列前茅。
  2.3 人才培养专业类别
  直面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工科类专业占据主导地位,并根据市场需求,有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84%下降到2007年的72%。理学类专业从2002年有毕业生以来,逐年上升,由2002年的2%增长到2007年的16%。经济学类保持稳定态势,始终保持在2% -3%。管理学类毕业生人数在13% -16%的范围内呈现升降起伏变化。从毕业生人数及专业的变化情况来看,我校基本上实现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转换。
  2.4 专业结构调整及新办专业质量
  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自2003年-2007年,我校新设本科专业共有16个,其中工学类7个,占43.8%;管理学类2个,占12.5%;理学类3个,占18.7%;文学类4个,占25%。新办专业突出了以工科为主,体现了文理交叉、学科相互渗透,达到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从我校对新办专业的评估结果看,新办本科专业建设有了较大发展,总体办得都很成功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有些新办专业特色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学校及各学院普遍对新办专业高度重视,思路明确,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很高,教学管理严格规范,实践教学体系比较完善,学生学风良好,教学质量普遍较高。如新办专业学生普遍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考研率、大学生各种科技创新竞赛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二是毕业生就业率高,新办专业平均就业率在80%以上,有的新办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三是就业质量高,如我校法语专业07届学生93%就业于大企业、事业单位、其中51%派出国外,有1人被外交部录用,法语专业供08届学生供不应求。市场营销专业有近1/3的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等,这些新办专业总体上都很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5 人才培养的重点
  2000年到2002年,我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土建类、电气信息类、交通运输类及机械类人才。从2002年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校专业结构及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土建类、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仍保持在20%至32%左右;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20%下降到2007年的6%,机械类专业人才所占比例也从2000年的12%下降到2007年的9%。从2003年开始,又相继增设并适量培养了轻工纺织食品类、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生物工程类、文学类等专业人才。管理学类人才的比例还略有增长,由2000年的13%提高到2007年的16%。我校人才培养的变化情况表明,学校体制转轨后既实现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实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好地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适应性。

  3 对增强新专业竞争力及培育优势特色专业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加速期”,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本科专业设置的数量迅速增长,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新设专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尤其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 2002年至2004年全国新批准招生的专业数目每年都在3000个左右,以后虽逐年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较高的数量, 2007年新设专业2013个, 2008年为1711个[1]。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成为高校建设的“短板”,并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削弱和降低了高校办学的整体质量与品牌效应。多年来我校一直把加强专业建设作为高校全面贯彻质量工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与体会。
  3.1 重视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专业人才培养是按国家计划进行的,实行“专业对口”,按需分配。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专业人才的使用遵循市场规律,具有选择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因此,我校在设置新专业前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首先各学院对拟设新专业进行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论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的分析预测新设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再从我校新设专业毕业生相对竞争地位进行把握,最终确定新设置专业。当然,有时也存在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多样性、变动性、高速性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性、超前性,克服人才培养滞后性之间的矛盾难以把准确。如,因培养学生周期性较长,使得设置新专业时的预测与学生毕业时市场需求难免出现较大反差,此时需调整该专业招生规模或停止招生,如我校国际贸易专业曾隔年招生,经济学专业虽批准招生,但市场需求量少未招生。另外还要分析原办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若遇不适及时调整,如原化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资) 1993年就已停止招生。电力机车专业,由于当时铁路行业发展缓慢,对人才需求量较小,自1959年招生后只有二届毕业生就停办该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由于铁路行业发展迅速,学校又恢复了招生,且招生数量逐年增大。
  3.2 紧密结合学校定位及办学优势
  我校是以工科为主并突出工科优势,多学科兼有,促进学科协调发展,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求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学校遵循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结构调整的文件精神以及甘肃省教育厅有关专业设置的规定,根据学校管理体制转轨后的办学和发展规划,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才需求趋势及自身办学条件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新办专业的设置遵循“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交叉”的原则,实现专业结构和布局的整体优化,保持并发挥学校的工科优势和交通特色,积极设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专业,满足西部大开发和甘肃省“工业强省”战略对工科人才的需求。
  3.3 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新办专业条件
  近年来,学校不断增加新办专业的投入,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校多方筹资,用于新办专业实验室建设,相继建成了一批配置合理、功能完善的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同时建成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十分重视新办专业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使新办专业教师的数量、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为加强学院专业图书资料建设,每个新办专业额外支持8-15万元用于调研和购买图书资料。同时通过学校的教改立项,对新办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研究。学校教材资助也对新办专业急需的专业教材进行重点支持。
  3.4 坚持对新办专业检查和达标评估制度
  为保证新办专业的教学质量,我校一直坚持新办专业满两年中期检查和满四年达标评估制度。学校专门组织新专业评估专家组,采取通过提前审阅专业自评材料、现场听取专业建设情况汇报、座谈交流、以及查阅教学文档资料、考察实验室等方式,针对新办专业的专业定位、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办学成效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在对新办专业达标评估中,学校还很关注学生对新办专业的评价。学校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新办专业的满意程度,结果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满意度介于95% -98%,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度介于81-95%,对教学方法选用的满意度介于85-95%,对开设实验效果的满意度介于84-87%,对教师辅导环节的满意度介于93-96%,对考试命题及评判的认可度介于89-93%,对实习效果的满意度为71%,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指导水平的满意度为95%,对整体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为91%。从对新办专业整体评估结果表明:我校绝大多数新办专业定位准确,人才培养计划能很好地反映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数专业的师资队伍、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有保证,绝大多数新办专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3.5 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必须要有坚实的人才培养基础做支撑
  设置什么专业?如何建设?除考虑市场因素外,更应考虑学校自身的基本条件,这就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主要包括:
  一是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我校现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工学类7个,理学类1个,管理学类1个。另外,我校目前拥有博士点16个,硕士点64个,涵盖了工、理、经、管、法、文、农等7个学科门类。这些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的设置,从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上既反映了我校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又充分体现了我校以工学为主,理、管等专业相结合的设置特点。近年来,我校一方面对传统专业不断进行拓宽改造,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重点学科专业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潜力,培植相近专业生长点,按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分批增设新办专业,并在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二是人才培养的科研基础。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科研水平。学校科研活动的开展,要依赖科研中心、科研所和重点实验室才能进行。我校充分发挥已有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工程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学校各研究所(实验中心)的作用,大大促进了科研活动在各个专业的有效开展,使得学科专业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依托这些重要的科研基础作为凸显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的支撑和平台,为各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进而将整个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是人才培养的师资基础。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实施办法、“青蓝人才工程”资助计划等19个政策性文件,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自2000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07年底,学校具有专任教师1286人,比2002年的911人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也从2002年时的28.7%提高到38.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从26.2%提高到53.1%。2007年学校为了加强团队建设,启动了“菁蓝工程”,计划投入1000万元,用于支持10个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投入575万元,支持20个适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团队的建设。目前,我校已拥有一支数量满足需求、结构比较合理、整体素质良好、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发展趋势良好。我校新办专业之所以比较成功,与其良好的人才培养基础是分不开的。
  3.6 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工程,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专业,体现人才培养特色
  优势特色专业,就是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高学校办学竞争能力。优势特色专业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体现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体现在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上;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即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体现在专业教学管理上的特色即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目前,我校国家管理专业“铁路特色专业群”具有鲜明的行业优势和特色,毕业生就业率高,且80%以上就业于铁路、港口、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铁路特色专业包括土木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7个专业,其中有6个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另外,给水排水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5个专业经过发展,具有较强的实力,也已成为学校的优势专业。这些优势及特色专业在我校专业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充分发挥优势特色专业作用,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我校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专业建设常抓不懈,着力突出优势,强化特色。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轨前,我校是一所铁路行业特色鲜明的大学,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学科建设,学校始终把服务铁路行业,为铁路建设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主要任务。2000年管理体制转轨后,学校办学在以面向行业的同时又兼顾面向地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了“大交通”特色发展战略。一方面突破行业和工科的局限,拓宽传统专业内涵,适度增加地方急需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以较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坚持以重点学科为依托,跟踪行业发展,加强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优势和铁路特色专业建设。2002年土木工程专业首次通过建设部的专业教育评估。2007年5月土木工程专业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了建设部专业教育的复评和首次评估, 2007年底土木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是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以体现工科人才培养特色。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时要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我校适时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加大选修课比例,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需求。设立课外素质拓展学分,将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00年开始在各专业制定了“创新教育方案”,设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基金,以大学生科研立项为载体,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效性。2006年又新修订了涵盖交通工程、工商管理、英语、软件工程、艺术设计等15个辅修专业(双学位)的专业培养计划,并开始全面实行主辅修制度、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转专业制度。进行因材施教和分类教学的实践探索, 2007年在现有的英语、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和设置民族班、体育特长班的基础上,学校在土木工程专业、机械专业中设立了首届詹天佑班。
  三是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多年来,我校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截止2005年,学校共有各类教学实习基地134个,拓宽了学生校外实践渠道;进一步整合优化实验内容,扩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出比例;完善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实践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开展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机器人、大学英语、力学、结构设计以及“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潜能,近六年来,我校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累计获国家级奖32项,省级奖150多项。

 

主  办

徐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地  址

泉山校区静远楼1908

主  编

费 春

电  话

0516-83500153

副 主 编

胡仁东

网  址

http://fgc.xznu.edu.cn

排版校对

胡学峰

电子信箱

fgc@xznu.edu.cn